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列车控制方法、设备及介质与流程

2021-06-11 21:5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列车 控制 介质 装置 申请

技术特征:

1.一种列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故障处理指令,确定当前故障的线路、故障位置及故障处理的第一时长;并确定所述线路上运行列车的当前位置;

将不超过所述故障位置且不超过上一相邻运行列车的目标位置的任一位置,确定为所述运行列车的目标位置,其中所述上一相邻运行列车位于所述运行列车的运行前方并与所述运行列车相邻;

根据所述运行列车的目标位置、所述当前位置以及所述第一时长,确定所述运行列车的运行速度;基于所述运行速度和所述第一时长,确定所述运行列车对应的运行方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故障处理的第一时长包括:

若所述故障处理指令中携带故障处理时长,将所述故障处理时长,作为所述第一时长;

若所述故障处理指令中不携带故障处理时长,根据所述故障处理指令,确定所述当前故障的故障类型;根据保存的故障类型与处理时长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当前故障的故障类型对应的目标处理时长,将所述目标处理时长作为所述第一时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不超过所述故障位置且不超过上一相邻运行列车的目标位置的任一位置,确定为所述运行列车的目标位置包括:

针对设定的每个速度,根据设定的该速度、所述第一时长及所述运行列车的当前位置,确定所述运行列车在达到所述第一时长能够到达的每个候选位置,并确定任意相邻的两列运行列车的间距;根据该速度及所述运行列车的当前速度,确定所述运行列车是否为受该速度影响的列车;

针对设定的每个速度,根据所述间距和受该速度影响的列车的总数量,确定所述目标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该速度及所述运行列车的当前速度,确定所述运行列车是否为受该速度影响列车包括:

确定该速度与所述运行列车的当前速度的差值,并确定所述差值与所述当前速度的比值是否大于设定的比值阈值,若是,则将所述运行列车确定为受该速度影响的列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设定的每个速度,根据所述间距和受该速度影响的列车的总数量,确定所述目标位置包括:

针对设定的每个速度,根据所述间距,确定方差值;确定所述方差值与预先确定的第一权重值的第一乘积,并确定所述总数量与预先确定的第二权重值的第二乘积;将所述第一乘积与所述第二乘积的和,确定为该速度对应的影响值;

确定影响值中的最小影响值,将该最小影响值对应的速度确定的所述运行列车的候选位置,确定为所述运行列车的目标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运行列车的目标位置、所述当前位置以及所述第一时长,确定所述运行列车的运行速度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位置与所述当前位置之间的距离,根据所述距离和所述第一时长,确定所述运行列车的理论速度,将不小于所述理论速度且不大于所述运行列车的最高设定速度的任一速度,确定为所述运行列车的运行速度;

所述基于所述运行速度和所述第一时长,确定所述运行列车对应的运行方式包括:

控制所述运行列车以所述运行速度运行到所述目标位置,并确定所述第一时长与所述运行列车运行到所述目标位置的第二时长的时长差值,控制所述运行列车站停所述时长差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故障处理的第一时长之后,所述确定所述线路上运行列车的当前位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时长是否小于设定的第一时长阈值,若是,则进行后续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不超过所述故障位置且不超过上一相邻运行列车的目标位置的任一位置,确定为所述运行列车的目标位置包括:

若所述故障位置处设置有渡线,且所述第一时长大于设定的第三时长阈值并小于所述第一时长阈值,将位于所述渡线上,不超过上一相邻运行列车的目标位置的任一位置,确定为所述运行列车的目标位置,其中所述第三时长阈值小于所述第一时长阈值。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至少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列车控制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列车控制方法的步骤。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列车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用以提高决策效率、准确性及列车控制的自动化程度。本申请可在接收到故障处理指令时,确定当前故障的线路、故障位置及故障处理的第一时长,并可以将不超过故障位置且不超过上一相邻运行列车的目标位置的任一位置,确定为该运行列车的目标位置;根据该运行列车的目标位置、当前位置以及第一时长,确定运行列车的运行速度;并基于运行速度和第一时长,确定运行列车对应的运行方式,从而可以在发生故障时,自动化的确定运行列车对应的运行方式,相比依靠行调人员等确定运行列车对应的运行方式而言,提高了决策效率、准确性及列车控制的自动化程度。

技术研发人员:孙鹏飞;纪振明;万思军;王增翠;李永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17
技术公布日:2021.06.1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