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车用备胎升降器的制作方法

2021-09-22 21:2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备胎 安放 车用 汽车 升降器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备胎安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用备胎升降器。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的备胎升降器一般存在如下缺陷:
3.(1)备胎升降器传动装置的工作环境一般为开放式,长期使用,难免因遭受雨水、灰尘、砂砾等污染而产生锈蚀、异常磨损等现象,从而导致使用时升降费力,且易损坏,尤其对于货运车辆而言,上述现象更为严重;
4.(2)传动方式一般为蜗轮蜗杆传动,蜗轮、环链导向链轮、轴三者为一体设计,更换费用高;
5.(3)缺少防轴逆转功能,一旦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传动装置发生故障,自锁功能失效,则极有可能引发备胎掉落,严重影响后方行驶车辆的行车安全,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全系数高的车用备胎升降器。
7.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8.一种车用备胎升降器,包括安装板、罩体组合件、顶盖、环链导向链轮轴、蜗轮、蜗杆、环链和吊装托件;罩体组合件包括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第一罩体的形状为一矩形管,包括上开口端和下开口端,第二罩体包括“[”型部分,“[”型部分包括上开口端、下开口端和侧开口端,第一罩体的下开口端固定在安装板上,第二罩体的侧开口端固定在第一罩体的一侧;环链导向链轮轴与罩体组合件转动连接,环链导向链轮轴为环链导向链轮与轴的一体成型件,环链导向链轮位于第二罩体内,蜗轮同轴固定在环链导向链轮轴上,蜗杆与蜗轮啮合,蜗杆与罩体组合件的第一罩体转动连接;蜗杆的螺旋齿和蜗轮均位于第一罩体内,顶盖可拆卸地封装第一罩体的上开口端,蜗杆的一端悬出在第一罩体之外;环链导向链轮轴上的环链导向链轮与环链匹配使用,安装板在与第二罩体的下开口端相对应处设有通孔,用于环链通过;吊装托件的中部固定在环链的一端,吊装托件用于吊装备胎;通过旋转蜗杆,使环链导向链轮轴带动环链升降,进而带动吊装托件升降。
[0009]
进一步地,所述罩体组合件的第一罩体上固定设有套a和套b,第二罩体上固定设有套c,套a、套b和套c同轴,环链导向链轮轴同时与套a、套b和套c同轴且间隙配合;第一罩体上固定设有套d和套e,套d和套e同轴,蜗杆的两端分别与套d、套e同轴且间隙配合。
[0010]
进一步地,棘轮同轴固定在所述环链导向链轮轴上,棘轮位于所述罩体组合件的第二罩体内,棘爪与棘轮匹配使用,棘爪与小轴转动连接,小轴固定在第二罩体上,片簧的一端固定在第二罩体上,通过片簧的弹性变形使棘爪与棘轮保持接触。
[0011]
进一步地,摇把与蜗杆的悬出端可拆卸连接,通过转动摇把使蜗杆转动。
[0012]
进一步地,蜗杆的悬出端固定设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与蜗杆同轴,从动齿轮与主
动齿轮啮合,主动齿轮与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
[0013]
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的有益效果为:
[0014]
(1)蜗杆的螺旋齿和蜗轮均位于第一罩体内,通过顶盖封装,使蜗杆的螺旋齿和蜗轮均处于封闭环境中,大大降低了被环境污染的概率,异常磨损率随之大大降低,提高了安全系数,同时也有效提高了传动零部件的寿命;
[0015]
(2)蜗轮与环链导向链轮轴分体设计,降低了零件更换成本;
[0016]
(3)通过棘轮、棘爪的设置增加了防轴逆转功能,一旦传动装置的自锁功能失效,则可以及时防止备胎掉落,进一步提高了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图;
[0018]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左视图;
[0019]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后视图;
[0020]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俯视图(去掉顶盖);
[0021]
图5是图1的a

a剖视图;
[0022]
图6是图2的b

b剖视图;
[0023]
图7是图3中ⅰ部分局部剖视的放大示意图;
[0024]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图;
[0025]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立体图;
[0026]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和2中环链导向链轮轴的立体示意图;
[0027]
图中:1

安装板,2

套a,3

第一罩体,4

蜗轮,5

环链导向链轮轴,6

套b,7

环链,8

套c,9

键,10

棘轮,11

第二罩体,12

蜗杆,13

顶盖,14

吊装托件,15

连接件,16

套d,17

套e,18

摇把,19

小轴,20

片簧,21

棘爪,22

电机,23

主动齿轮,24

从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9]
实施例1
[0030]
一种车用备胎升降器,包括安装板1、罩体组合件、顶盖13、环链导向链轮轴5、蜗轮4、蜗杆12、环链7和吊装托件14;罩体组合件包括第一罩体3和第二罩体11,第一罩体3的形状为一矩形管,包括上开口端和下开口端,第二罩体11包括“[”型部分,“[”型部分包括上开口端、下开口端和侧开口端,第一罩体3的下开口端固定在安装板1上,第二罩体11的侧开口端固定在第一罩体3的一侧;罩体组合件的第一罩体3上固定设有套a2和套b6,第二罩体11上固定设有套c8,套a2、套b6和套c8同轴,环链导向链轮轴5同时与套a2、套b6和套c8同轴且间隙配合;环链导向链轮轴5为环链导向链轮与轴的一体成型件,环链导向链轮位于第二罩体11内,蜗轮4同轴固定在环链导向链轮轴5上,蜗杆12与蜗轮4啮合;第一罩体3上固定设有套d16和套e17,套d16和套e17同轴,蜗杆12的两端分别与套d16、套e17同轴且间隙配合;蜗杆12的螺旋齿和蜗轮4均位于第一罩体3内,顶盖13可拆卸地封装第一罩体3的上开口端,蜗杆12的一端悬出在第一罩体3之外;环链导向链轮轴5上的环链导向链轮与环链7匹配使用,安装板1在与第二罩体11的下开口端相对应处设有通孔,用于环链7通过;吊装托件14的中
部设有连接件15,环链7的一端与连接件15固定连接,吊装托件14用于吊装备胎;通过旋转蜗杆12,使环链导向链轮轴5带动环链7升降,进而带动吊装托件14升降。
[0031]
正常情况下,在设计时使蜗杆的导程角小于啮合蜗轮的当量摩擦角,蜗轮蜗杆传统机构本身就具备反向自锁功能,但是为了放置车辆行驶过程中传动装置发生故障,从而引发自锁功能失效,设置了防轴逆转功能,该功能通过下述结构实现:棘轮10通过键9同轴固定在环链导向链轮轴5上,棘轮10位于罩体组合件的第二罩体11内,棘爪21与棘轮10匹配使用,棘爪21与小轴19转动连接,小轴19固定在第二罩体11上,片簧20的一端固定在第二罩体11上,通过片簧20的弹性变形使棘爪21与棘轮10保持接触。
[0032]
摇把18与蜗杆12的悬出端可拆卸连接,通过手动转动摇把18使蜗杆12转动。
[0033]
实施例2
[0034]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采用电机22驱动蜗杆12转动,具体结构为:蜗杆12的悬出端固定设有从动齿轮24,从动齿轮24与蜗杆12同轴,从动齿轮24与主动齿轮23啮合,主动齿轮23与电机22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
[0035]
本实施例可以采用手动和电动两种方式驱动蜗杆12转动。
[0036]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内”、“外”、“上”、“下”、“前”、“后”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37]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思路的前提下所做出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