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动平衡车的制作方法

2021-09-15 00:1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平衡 地说 两轮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动平衡车,包括电动平衡车主体(110)和固连在电动平衡车主体(110)上的支撑座(120),其特征在于:支撑座(120)包括支撑杆(121)、转动单元(122)和坐垫(123),坐垫(123)通过转动单元(122)转动安装在支撑杆(121)上;转动单元(122)包括固连在支撑杆(121)顶部的第一铰接板(210)和分别设于第一铰接板(210)两侧的第二铰接板(220),第二铰接板(220)固连在坐垫(123)底部;第一铰接板(210)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转轴(211),第二铰接板(220)上开设有供相应的转轴(211)伸入的第一通孔(221),转轴(211)上套设有位于相应第一铰接板(210)和第二铰接板(220)之间的扭簧(230),扭簧(230)的一端固连在第一铰接板(210)上,另一端固连在第二铰接板(220)上,扭簧(230)用于保持坐垫(123)与支撑杆(121)垂直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平衡车,其特征在于:第一通孔(221)沿垂直于坐垫(123)的方向延伸呈长条状,且上下两端构造成用于与转轴(211)相配合的半圆状;第二铰接板(220)的侧面上开设有供扭簧(230)一端伸入的第一滑槽(222),第一滑槽(222)包括平行于第一通孔(221)的平直部(810)和与第一通孔(221)下端部同轴设置的弯曲部(820),平直部(810)和弯曲部(820)连通,第一铰接板(210)靠近坐垫(123)的一端呈半圆状设置,第一铰接板(210)半圆状的一端开设有与转轴(211)同轴且截面呈t型的活动槽(212),活动槽(212)内设置有与活动槽(212)相配合的滑块(213),滑块(213)通过第一弹簧(214)连接在坐垫(123)上,第一弹簧(214)用于驱动坐垫(123)上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平衡车,其特征在于:第二铰接板(220)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一滑槽(222)共轴且连通的第二滑槽(410),第二滑槽(410)内通过第二弹簧(411)滑动设有弧形杆(412),第二弹簧(411)用于推动弧形杆(412)驱动所述扭簧(230)的一端移动至与弯曲部(820)的顶端相平齐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平衡车,其特征在于:坐垫(123)的前端且位于上方处开设有第二固定槽(310),第二固定槽(310)的内壁上设置有限位块(710);第二固定槽(310)内活动连接有t形握把(130),t形握把(130)上设置有与限位块(710)相配合的限位圈(61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动平衡车,其特征在于:坐垫(123)内设有用于对t形握把(130)进行固定的固定机构(320),固定机构(320)包括开设在坐垫(123)内且依次连通的第一竖向槽(321)、第二通道(322)和呈弧形的第三通道(323);第二铰接板(220)内开设有与第一通孔(221)相连通的第二竖向槽(430),第一竖向槽(321)和第二竖向槽(430)共同构成第一通道(326);第一通道(326)内滑动设置有第一滑杆(324),第一滑杆(324)的一端伸入第一通孔(221)内且与转轴(211)相配合;第二通道(322)内滑动设置有与第一滑杆(324)相配合的第二滑杆(325);第三通道(323)与第二固定槽(310)连通,第三通道(323)内壁上开设有复位槽(740),第三通道(323)内滑动设有可伸入第二固定槽(310)内且与第二滑杆(325)相配合的第三滑杆(730),第三滑杆(730)上设置有伸入复位槽(740)中的活动块(731),活动块(731)通过复位弹簧(720)滑动安装在复位槽(740)内,复位弹簧(720)用于驱动第三滑杆(730)缩回第三通道(323)内;第一滑杆(324)、第二滑杆(325)和第三滑杆(730)彼此接触的端部均为球状;t形握把(130)伸入第二固定槽(310)的一端处开设有供第三滑杆(730)伸入的第三固定槽(620)。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动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支撑杆(121)包括第一套筒
(140)和第二套筒(150),第一套筒(140)套设在第二套筒(150)上;第二套筒(150)上沿轴向布设有数量至少为两个的螺纹孔(151);第一套筒(140)上开设有与螺纹孔(151)相对应的第二通孔(510),第二通孔(510)内设置有螺纹伸入螺纹孔(151)内固定第二套筒(150)的螺栓;第一套筒(140)上与t形握把(130)对应的竖直方向上固连有l形挂钩(14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动平衡车,其特征在于:t形握把(130)包括固定部(630)和手握部(640);l形挂钩(141)包括水平部(910)和竖直部(920),竖直部(920)的顶端靠近第一套筒(140)设有限位部(930);固定部(630)上开设有供竖直部(920)和限位部(930)伸入的限位孔(631),限位部(930)通过抵住固定部(630)对t形握把(130)进行固定。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平衡车,其特征在于:坐垫(123)上部向中间下凹形成凹陷槽(330),凹陷槽(330)的最底端与支撑杆(121)同轴。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平衡车,其特征在于:第一铰接板(210)上对称开设有供扭簧(230)的一端伸入的第一固定槽(215)。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平衡两轮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动平衡车,包括电动平衡车主体和固连在电动平衡车主体上的支撑座,支撑座包括支撑杆、转动单元和坐垫,坐垫通过转动单元转动安装在支撑杆上;转动单元包括固连在支撑杆顶部的第一铰接板和分别设于第一铰接板两侧的第二铰接板,第二铰接板固连在坐垫底部;第一铰接板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转轴,第二铰接板上开设有供相应的转轴伸入的第一通孔,转轴上套设有位于相应第一铰接板和第二铰接板之间的扭簧,扭簧的一端固连在第一铰接板上,另一端固连在第二铰接板上,扭簧用于保持坐垫与支撑杆垂直设置,通过设置转动单元使得坐垫在支撑杆上转动,达到协助使用者改变重心的效果。达到协助使用者改变重心的效果。达到协助使用者改变重心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郑来芳 梁海坚 王华杰 郭文静 吕玉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太原工业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1.07.16
技术公布日:2021/9/1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