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瓶体矫正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16:4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地说 矫正 装置 机构 贴标


1.本实用新型涉及贴标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瓶体矫正机构。


背景技术:

2.在目前日化市场和食品市场,各厂商为了突出自家产品独特性,所用包装瓶体的外形日趋多样化,如各类具有椭圆、弧形面等不规则弧形面的瓶体;而为了识别这些产品的品名、成分、产地等信息,厂家一般会在产品的瓶体上张贴标签。
3.但现有的贴标装置,通常只能对规则平面的瓶体进行对中矫正,而具有不规则弧形面的瓶体其外周面具有一定的弧度,所以瓶子在自动传送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打滑并产生角度旋转,导致瓶子发生偏移,使瓶体贴标不精准,从而影响瓶体外观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瓶体矫正机构,可以对各类不规则弧形面的瓶体进行矫正分距,使瓶体贴标更精准。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包括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调节组件、用于与贴标机安装的安装板、用于对瓶体进行矫正的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直径和第二螺杆的直径沿进瓶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对称设置在调节组件的顶部;所述第一驱动件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组件上;所述第二驱动件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撑组件上;所述安装板与所述调节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贯穿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后与所述第一驱动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贯穿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后与所述第二驱动件固定连接。
6.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螺杆上设置有用于拉开相邻瓶体距离的第一螺纹、且所述第一螺纹在沿进瓶方向上的间距依次增大;在所述第二螺杆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螺纹对应配合以拉开相邻瓶体距离的第二螺纹、且所述第二螺纹在沿进瓶方向上的间距依次增大。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板和第一电机板;所述第一支板与所述第一电机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两侧;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部与所述调节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机板上;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与第一支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贯穿所述第一螺杆后与所述第一电机板固定连接。
8.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传送带和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送带套设在第一传动轮和第一驱动件的外侧。
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板和第二电机板;所述第二支板与所述第二电机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两侧;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底部与所述调节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电机板上;所述第二螺杆的一端
与第二支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贯穿所述第二螺杆后与所述第二电机板固定连接。
10.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传送带和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二传动轮与所述第二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送带套设在第二传动轮和第二驱动件的外侧。
11.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横向调节部、垂直调节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横向调节部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横向调节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活动连接;所述垂直调节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活动连接;所述垂直调节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垂直调节部包括第一垂直调节手轮、第一垂直调节杆、第一垂直导向杆、第二垂直调节手轮、第二垂直调节杆、第二垂直导向杆、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垂直导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垂直导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垂直调节杆依次贯穿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一固定块后与所述第一垂直调节手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垂直调节杆依次贯穿所述第二滑块和第二固定块后与所述第二垂直调节手轮固定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横向调节部包括横向导向杆、第一横向调节手轮、第一横向调节杆、第二横向调节手轮、第二横向调节杆、第三固定块和第四固定块;所述横向导向杆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横向导向杆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滑块后与所述第三固定块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二滑块后与所述第四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向调节杆依次贯穿第一滑块和第三固定块后与所述第一横向调节手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向调节杆依次贯穿第二滑块和第四固定块后与所述第二横向调节手轮固定连接。
14.进一步地,所述横向导向杆上标有刻度。
1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在对瓶体贴标前需先将瓶子对中矫正,调节组件根据瓶体大小将机构调整至合适位置,使瓶体贴标位与第一螺杆的螺旋槽位和第二螺杆的螺旋槽位接触;当传送带传送瓶体进入机构的进瓶端,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同时启动,使第一螺杆与第二螺杆转动速度相同,转动方向不同;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之间的距离沿进瓶方向逐渐缩小,瓶体由松弛状态至受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挤压,并通过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上的螺旋槽位对瓶体进行对中矫正,满足各类不规则弧形面的瓶体的贴标需求,保证后续贴标的精准度。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第一支撑组件;11、第一支撑板;12、第一支板;13、第一电机板;2、第二支撑组件;21、第二支撑板;22、第二支板;23、第二电机板;3、第一驱动件;4、第二驱动件;5、调节组件;51、横向调节部;511、横向导向杆;512、第一横向调节手轮;513、第一横向调节杆;514、第二横向调节手轮;515、第二横向调节杆;516、第三固定块;517、第四固定块;52、垂直
调节部;521、第一垂直调节手轮;522、第一垂直调节杆;523、第一垂直导向杆;524、第二垂直调节手轮;525、第二垂直调节杆;526、第二垂直导向杆;527、第一固定块;528、第二固定块;53、第一滑块;54、第二滑块;6、第一螺杆;61、第一螺纹;7、第二螺杆;71、第二螺纹;8、第一传动轴;81、第一传送带;82、第一传动轮;9、第二传动轴;91、第二传送带;92、第二传动轮;10、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
23.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24.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5.本技术提供一种瓶体矫正机构,如图1和图3所示,包括第一支撑组件1、第二支撑组件2、第一驱动件3、第二驱动件4、调节组件5、用于与贴标机安装的安装板10、用于对瓶体进行矫正的第一螺杆6和第二螺杆7;所述第一螺杆6的直径和第二螺杆7的直径沿进瓶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第一支撑组件1和第二支撑组件2对称设置在调节组件5的顶部;所述第一驱动件3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组件1上;所述第二驱动件4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撑组件2上;所述安装板10与所述调节组件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杆6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1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第一传动轴8;所述第一传动轴8贯穿所述第一支撑组件1后与所述第一驱动件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杆7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第二传动轴9;所述第二传动轴9贯穿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后与所述第二驱动件4固定连接。
26.第一螺杆6的直径与第二螺杆7的直径使两根螺杆进瓶空间增大,使机构在进瓶时允许瓶子有一些角度的偏差且还能够保证在矫正过程中瓶体的对中性;该机构和贴标机共同工作时,为了增强安装后的稳固性,可以在横向调节部51上再加一个安装板10,并在两个安装板10之间用四个固定轴固定,以起到加固作用;在对瓶体贴标前需先将瓶子对中矫正,调节组件5根据瓶体大小将机构调整至合适位置,使瓶体贴标位与第一螺杆6的螺旋槽位和
第二螺杆7的螺旋槽位接触;当传送带传送瓶体进入机构的进瓶端,第一驱动件3和第二驱动件4同时启动,使第一螺杆6与第二螺杆7转动速度相同,转动方向不同;第一螺杆6和第二螺杆7之间的距离沿进瓶方向逐渐缩小,瓶体由松弛状态至受第一螺杆6和第二螺杆7挤压,并通过第一螺杆6和第二螺杆7上的螺旋槽位对瓶体进行对中矫正,满足各类不规则弧形面的瓶体的贴标需求,保证后续贴标的精准度。
27.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在所述第一螺杆6上设置有用于拉开相邻瓶体距离的第一螺纹61、且所述第一螺纹61在沿进瓶方向上的间距依次增大;在所述第二螺杆7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螺纹61对应配合以拉开相邻瓶体距离的第二螺纹71、且所述第二螺纹71在沿进瓶方向上的间距依次增大。
28.在机构对瓶子进行对中矫正时,第一驱动件3和第二驱动件4控制第一螺杆6和第二螺杆7旋速相同,方向相反,间距依次增大的第一螺纹61与第二螺纹71可以将瓶体从紧凑状态缓慢分离,起到分距作用,为后续的精准贴标提供条件。
29.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支撑组件1包括第一支撑板11、第一支板12和第一电机板13;所述第一支板12与所述第一电机板13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板11的两侧;所述第一支撑板11的底部与所述调节组件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3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机板13上;所述第一螺杆6的一端与第一支板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8贯穿所述第一螺杆6后与所述第一电机板13固定连接。
30.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还包括第一传送带81和第一传动轮82;所述第一传动轮82与所述第一传动轴8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送带81套设在第一传动轮82和第一驱动件3的外侧。
31.本实施例中第一螺杆6与第一支板12之间用轴承连接,可以有效减少第一螺杆6旋转时与第一支板12之间的摩擦力,降低对第一螺杆6的磨损,第一驱动件3提供的动力通过第一传送带81传递给第一传动轮82,进而带动第一螺杆6旋转,在第一传动轴8上设置的第一传动轮82使其与第一传送带81接触面更大,进一步降低对第一螺杆6的损耗。
32.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包括第二支撑板21、第二支板22和第二电机板23;所述第二支板22与所述第二电机板23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板21的两侧;所述第二支撑板21的底部与所述调节组件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4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电机板23上;所述第二螺杆7的一端与第二支板2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9贯穿所述第二螺杆7后与所述第二电机板23固定连接。
33.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还包括第二传送带91和第二传动轮92;所述第二传动轮92与所述第二传动轴9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送带91套设在第二传动轮92和第二驱动件4的外侧。
34.本实施例中第二螺杆7与第二支板22之间用轴承连接,可以有效减少第二螺杆7旋转时与第二支板22之间的摩擦力,降低对第二螺杆7的磨损,第二驱动件4提供的动力通过第二传送带91传递给第二传动轮92,进而带动第二螺杆7旋转,在第二传动轴9上设置的第二传动轮92使其与第二传送带91接触面更大,进一步降低对第二螺杆7的损耗。
35.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调节组件5包括横向调节部51、垂直调节部52、第一滑块53和第二滑块54;所述横向调节部51与所述安装板10固定连接;所述横向调节部51分别与所述第一滑块53和第二滑块54活动连接;所述垂直调节部52分别与所述第一滑块53
和第二滑块54活动连接;所述垂直调节部52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板1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21固定连接。
36.横向调节部51和垂直调节部52可以根据实际瓶体规格调整第一螺杆6和第二螺杆7的相对位置,并使第一螺杆6和第二螺杆7横向对中,垂直高度相同,保证机构在对瓶体矫正时的对中性;第一滑块53和第二滑块54将垂直调节部52和横向调节部51连接到一起,在调整横向时可通过垂直调节部52带动第一螺杆6和第二螺杆7移动,调整更为方便快捷,使机构的结构相对简化。
37.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垂直调节部52包括第一垂直调节手轮521、第一垂直调节杆522、第一垂直导向杆523、第二垂直调节手轮524、第二垂直调节杆525、第二垂直导向杆526、第一固定块527和第二固定块528;所述第一垂直导向杆52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块527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垂直导向杆526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2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块528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垂直调节杆522依次贯穿所述第一滑块53和第一固定块527后与所述第一垂直调节手轮52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垂直调节杆525依次贯穿所述第二滑块54和第二固定块528后与所述第二垂直调节手轮524固定连接。
38.为加强调节组件5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选用了两个第一垂直导向杆523和两个第二垂直导向杆526;在调节第一螺杆6和第二螺杆7的垂直水平时,拧动第一垂直调节手轮521使第一垂直调节杆522转动,进而使第一滑块53沿第一垂直导向杆523上下移动,使第一螺杆6处于所需高度;再拧动第二垂直调节手轮524使第二垂直调节杆525转动,进而使第二滑块54沿第二垂直导向杆526上下移动,使第二螺杆7处于所需高度。
39.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横向调节部51包括横向导向杆511、第一横向调节手轮512、第一横向调节杆513、第二横向调节手轮514、第二横向调节杆515、第三固定块516和第四固定块517;所述横向导向杆511与所述安装板10固定连接;所述横向导向杆511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滑块53后与所述第三固定块516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二滑块54后与所述第四固定块51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向调节杆513依次贯穿第一滑块53和第三固定块516后与所述第一横向调节手轮51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向调节杆515依次贯穿第二滑块54和第四固定块517后与所述第二横向调节手轮514固定连接。
40.为了使机构更稳定,本实施例选用两个横向导向杆511;在调节第一螺杆6和第二螺杆7的横向水平时,拧动第一横向调节手轮512使第一横向调节杆513转动,进而使第一滑块53沿横向导向杆511左右移动,使第一螺杆6处于所需水平位置;拧动第二横向调节手轮514使第二横向调节杆515转动,进而使第二滑块54沿横向导向杆511左右移动,使第二螺杆7处于所需水平位置。
41.进一步地,所述横向导向杆511上标有刻度。
42.横向导向杆511上的刻度对称刻在横向导向杆511的两端,使在横向调节时,第一滑块53与第二滑块54水平移动距离更精准,使第一螺杆6与第二螺杆7对中的精确度更高。
43.综上所述,本技术的瓶体矫正机构,能根据不同规格的不规则弧形瓶体作出适当调整,并对其进行对中矫正并分距,有效减少贴标不精准的情况发生。
4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
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