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炒青绿茶的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2021-09-10 21:0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青绿 绿茶 制作工艺 制作

1.本发明涉及绿茶制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炒青绿茶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2.绿茶是我国主要的茶类之一,绿茶主要选用茶树的新叶或者枝芽且不需要经过发酵,主要通过对茶叶进行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步骤后制作而成,绿茶由于未经过发酵,因此保留了鲜叶内部的天然成分,绿茶的内部含有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以及多种维生素,常饮绿茶能够起到防癌、降脂以及减肥的作用,同时吸烟者饮用绿茶还能够减轻尼古丁对身体的伤害。
3.茗洲炒青属于绿茶中的一种,其地区茶叶文化历史悠久,经过多年的发展,茗洲炒青具备“一泡青、二泡浓,三泡不减味”的特点,虽然茗洲炒青是一款历史悠久的名茶,但由于它主要使用传统滚筒锅炒杀青进行制作加工,导致该工艺加工的茗洲炒青破碎率高,茶叶表面容易出现焦边且色泽暗淡,难以提高该绿茶的品质特点,现有的茗洲炒青的加工工艺技术老旧,在加工的过程中传统的杀青工艺会使茶叶破碎,导致泡茶时茶叶松散不成型,而且加工完成后,茶叶的颜色偏淡,难以得到市场的认可。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炒青绿茶的制作工艺,具备茶叶完整度更高,不易破碎、泡茶时茶叶外形紧结绿润冲泡后汤色黄绿明亮,以及茶香浓郁香醇等优点,解决了杀青过程中茶叶破碎容易导致泡茶时茶叶松散不成型,茶叶颜色偏淡难以得到市场认可的问题。
5.本发明的炒青绿茶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方法:
6.s1、采摘:从茶树上采摘用于制备绿茶的茶叶,采摘下的茶叶摊放在竹编内进行摊青处理;茶叶鲜叶的采摘标准为特一级茗洲炒青茶以清明后一芽一叶鲜叶为主;特二级茗洲炒青茶以清明后一芽两叶为主;特三级茗洲炒青茶以清明后一芽两叶、一芽三叶为主;一级茗洲炒青茶以谷雨后一芽一叶为主;二级茗洲炒青茶以谷雨后一芽一叶、一芽两叶为主;三级茗洲炒青茶以谷雨后一芽两叶、一芽三叶为主。
7.s2、杀青:取摊青加工后的茶叶放入远红外热风杀青机中实施杀青加工;杀青加工时杀青温度控制在270℃

280℃,杀青时间控制在从茶叶投入锅内至出锅为30秒,鲜叶含水量50%。
8.通过远红外热风杀青机对茶叶进行杀青,解决了传统杀青茶叶容易破碎的问题,能够有效保持茶叶不破碎,焦边,保持茶叶完整度,避免冲泡茶叶时茶叶松散不成型。
9.s3、冷却1:将完成杀青处理后的茶叶从锅内取出并进行第一次冷却。
10.s4、回潮1:将冷却后的茶叶再次放入竹编内进行第一次回潮。
11.s5、揉捻:完成第一次回潮的茶叶利用揉捻机进行第一次揉捻塑形。
12.s6、烘焙:通过电热烘干机对揉捻过后的茶叶进行烘干焙烤;其烘干温度维持在
140℃

150℃之间,烘焙时间10分钟,致使茶胚的含水量降至30%。
13.s7、冷却2:将烘焙后的茶叶进行二次冷却;茶叶的二次冷却采用电风扇或冷却机进行冷却,当采用电风扇冷却时,电风扇冷却时风速保持3.9m/s,时间保持20分钟,当采用冷却机冷却时,冷却机冷却时温度保持在15℃,时间保持10分钟。
14.s8、回潮2:将冷却后的茶叶再次放入竹编内进行二次回潮;茶叶在竹编内的摊放厚度小于3cm,二次回潮时的时间持续90分钟,直至茶叶手感柔软即可,期间茶叶鲜叶的含水量保持30%。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能够降低茶叶温度,使茶叶内部的水分均匀分布,有利于改善茶叶的滋味。
16.s9、做形:完成二次回潮的茶叶鲜叶,利用双锅曲毫机对经过烘焙的茶叶进行做形加工,做形加工进行两次,第一次做形持续70

90分钟,第二次做形持续60分钟,且茶叶两次做形的间隔期间,茶叶需要进行第三次冷却。
17.s10、冷却3:将完成两次做形后的茶叶均匀的摊放在上下通风的竹编内进行自然冷却。
18.s11、干燥:将s10中完成自然冷却的茶叶,利用电热烘干机对冷却完成的茶叶进行干燥;电热烘干机的烘干温度保持在130℃

140℃之间,时间持续 10分钟。
19.s12、冷却4:将s11中干燥后的茶叶均匀摊放在竹编内自然冷却;茶叶在摊放茶叶时厚度应不大于2厘米,且竹编上下应当保持空气流通,室内温度保持在18

25℃之间,室内空气湿度保持在20%。
20.s13、提香:将s12中冷却后的茶叶放入提香机内进行提香处理。
21.s14、冷却5:将提香后的茶叶再次摊放在竹编内自然冷却,其茶叶摊放标准和冷却条件与s12中的冷却加工一致。
22.通过持续性的冷却可以让茶叶口感整体不会出现闷青气味,保持茶叶整体鲜度。
23.s15、去杂:利用光电色选机对茶叶进行色选,将茶叶内的黄片和茶梗去除,保证茶叶的质量。
24.s16、保鲜贮藏:对加工完成的茶叶进行包装,并放置于空气变压冷藏库内贮藏,空气变压冷藏库的温度控制在6℃,防止茶叶变质。
25.进一步的,s1中茶叶鲜叶在摊青时的摊放厚度应小于6cm且温度维持在 18℃

25℃之间,竹编底部保持空气流通,室内湿度保持在40%,鲜叶湿度保持70%即可,摊青处理持续10个小时,且摊青时每隔1个小时对竹编内茶叶进行一次均匀翻动。
2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使得茶叶在摊放期间会散发“茶叶醛”等芳香类物质,通过翻动,使茶叶与空气接触并初步氧化,有利于茶叶香气的初步形成。
27.进一步的,s3中茶叶的第一次冷却采用电风扇或冷却机对茶叶进行冷却,当采用电风扇冷却时,电风扇冷却时风速保持3.9m/s时间30

40分钟,当采用冷却机冷却时,冷却机冷却时温度保持在15℃,持续15

20分钟。
28.通过第一次冷却能够避免茶叶鲜叶中的叶绿素在持续高温下发生脱镁,从而使茶叶变黄,而通过快速冷却过程能够使鲜叶降低有机酸的释放,能够有效保持杀青后的鲜叶色泽度依旧保持绿色。
29.s4中茶叶第一次回潮加工时,茶叶摊放厚度小于5cm且鲜叶含水量保持 40%,回
潮持续100

120分钟。
30.降低叶温和使水分的重新分布,有利于茶叶滋味的改善,充分冷却回潮的茶叶往往滋味更加醇和,收敛性较低。
31.进一步的,s5中茶叶揉捻加工采用不锈钢揉捻机,其揉捻机转速保持在 50

55转/每分钟,茶叶的揉捻分两个步骤进行,先进行空揉,时间保持5分钟,再进行压揉,时间保持10分钟。
32.相比传统加工过程中直接采用压揉的方式对茶叶进行塑形来讲,通过先空揉后压揉的方式,能够使得茶叶受压塑形加工处于循序渐进的过程,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茶叶的完整度,同时也能够有效降低揉捻过程中对茶叶的肉质造成损伤。
33.进一步的,s9中第一次做形时双锅曲毫机内部的温度应保持在190℃
ꢀ‑
200℃之间,直至茶叶含水量降至20%。
34.s9中茶叶的第三次冷却是在茶叶完成第一次做形加工后,将完成第一次做形加工后的茶叶摊放在竹编上自然冷却至常温,竹编上下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室内温度保持18℃

25℃之间,室内空气湿度40%。
35.茶叶的第二次做形是在茶叶第三次冷却完成后,且第二次做形时双锅曲毫机内部的温度应保持在160℃

170℃之间,直至茶叶含水量降至10%。
3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能够通过两次做形的高温低温切换,从而起到保持茶叶能够达到足够湿润度的效果。
37.进一步的,s13中提香机的温度控制在80℃

90℃之间,提香持续时间控制在60

80分钟之内。
38.通过低温提香能够使茶叶中氧化芳樟醇ⅳ、香叶醇、柠檬醛、吲哚、茉莉酸甲酯等大量芳香型物质形成,从而形成有独特的茗洲炒青茶“兰花香”。
3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40.1、本发明通过远红外热风杀青机对茶叶进行杀青,且杀青时间控制在30 秒,能够有效保持茶叶不破碎,焦边,保持茶叶完整度,避免冲泡茶叶时茶叶松散不成型,在杀青前将茶叶摊放,在茶叶摊放期间会散发“茶叶醛”物质香,通过对茶叶进行轻翻,使茶叶与空气接触氧化从而形成多酚类物质,有益于茶叶香气的初形成,同时在杀青过后进行充分冷却,能够保持杀青后的茶叶色泽度依旧保持绿色,快速冷却过程能够使茶叶降低有机酸的释放,进而避免酸性条件使得茶叶颜色变黄。
41.2、本发明在制作茶叶的过程中,通过多次冷却回潮加工,能够降低茶叶温度,使茶叶内部的水分均匀分布,有利于改善茶叶的滋味,并且充分且持续性的冷却回潮能够让茶叶口感整体不会出现闷青气味,保持茶叶整体鲜度的同时,还能使得茶叶滋味更加醇厚,同时通过低温提香,有利于茶叶内氧化芳樟醇、香叶醇、柠檬醛、吲哚以及茉莉酸甲酯的形成,从而提高茶叶的香味。
42.3、本发明在制作茶叶的过程中通过对干燥后的冷却以及提香后的冷却加工时对空气湿度控制20%的条件下进行,能够保持茶叶不产生湿度,确保茶叶的香醇,提高茶的口感。
具体实施方式
43.以下将揭露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
44.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45.本发明的炒青绿茶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方法:
46.步骤一、从茶树上采摘用于制备绿茶的茶叶,采摘下的茶叶摊放在竹编内进行摊青处理;茶叶鲜叶的采摘标准为特一级茗洲炒青茶以清明后一芽一叶鲜叶为主;特二级茗洲炒青茶以清明后一芽两叶为主;特三级茗洲炒青茶以清明后一芽两叶、一芽三叶为主;一级茗洲炒青茶以谷雨后一芽一叶为主;二级茗洲炒青茶以谷雨后一芽一叶、一芽两叶为主;三级茗洲炒青茶以谷雨后一芽两叶、一芽三叶为主。
47.茶叶鲜叶在摊青时的摊放厚度应小于6cm且温度维持在18℃

25℃之间,竹编底部保持空气流通,室内湿度保持在40%,鲜叶湿度保持70%即可,摊青处理持续10个小时,且摊青时每隔1个小时对竹编内茶叶进行一次均匀翻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使得茶叶在摊放期间会散发“茶叶醛”等芳香类物质,通过翻动,使茶叶与空气接触并初步氧化,有利于茶叶香气的初步形成。
48.步骤二、取摊青加工后的茶叶放入远红外热风杀青机中实施杀青加工;杀青加工时杀青温度控制在270℃

280℃,杀青时间控制在从茶叶投入锅内至出锅为30秒,鲜叶含水量50%;通过远红外热风杀青机对茶叶进行杀青,解决了传统杀青茶叶容易破碎的问题,能够有效保持茶叶不破碎,焦边,保持茶叶完整度,避免冲泡茶叶时茶叶松散不成型。
49.步骤三、将完成杀青处理后的茶叶从锅内取出并进行第一次冷却;茶叶的第一次冷却采用电风扇或冷却机对茶叶进行冷却,当采用电风扇冷却时,电风扇冷却时风速保持3.9m/s时间30

40分钟,当采用冷却机冷却时,冷却机冷却时温度保持在15℃,持续15

20分钟;通过第一次冷却能够避免茶叶鲜叶中的叶绿素在持续高温下发生脱镁,从而使茶叶变黄,而通过快速冷却过程能够使鲜叶降低有机酸的释放,能够有效保持杀青后的鲜叶色泽度依旧保持绿色。
50.步骤四、将冷却后的茶叶再次放入竹编内进行第一次回潮;茶叶第一次回潮加工时,茶叶摊放厚度小于5cm且鲜叶含水量保持40%,回潮持续100

120 分钟;降低叶温和使水分的重新分布,有利于茶叶滋味的改善,充分冷却回潮的茶叶往往滋味更加醇和,收敛性较低。
51.步骤五、完成第一次回潮的茶叶利用揉捻机进行第一次揉捻塑形;茶叶揉捻加工采用不锈钢揉捻机,其揉捻机转速保持在50

55转/每分钟,茶叶的揉捻分两个步骤进行,先进行空揉,时间保持5分钟,再进行压揉,时间保持10分钟;相比传统加工过程中直接采用压揉的方式对茶叶进行塑形来讲,通过先空揉后压揉的方式,能够使得茶叶受压塑形加工处于循序渐进的过程,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茶叶的完整度,同时也能够有效降低揉捻过程中对茶叶的肉质造成损伤。
52.步骤六、通过电热烘干机对揉捻过后的茶叶进行烘干焙烤;其烘干温度维持在140


150℃之间,烘焙时间10分钟,致使茶胚的含水量降至30%。
53.步骤七、将烘焙后的茶叶进行二次冷却;茶叶的二次冷却采用电风扇或冷却机进行冷却,当采用电风扇冷却时,电风扇冷却时风速保持3.9m/s,时间保持20分钟,当采用冷却机冷却时,冷却机冷却时温度保持在15℃,时间保持10分钟。
54.步骤八、将二次冷却后的茶叶再次放入竹编内进行二次回潮;茶叶在竹编内的摊放厚度小于3cm,二次回潮时的时间持续90分钟,直至茶叶手感柔软即可,期间茶叶鲜叶的含水量保持30%;二次回潮的过程能够降低茶叶温度,使茶叶内部的水分均匀分布,有利于改善茶叶的滋味。
55.步骤九、完成二次回潮的茶叶鲜叶,利用双锅曲毫机对经过烘焙的茶叶进行做形加工,做形加工进行两次,第一次做形持续70

90分钟,第二次做形持续60分钟,且茶叶两次做形的间隔期间,茶叶需要进行第三次冷却。
56.第一次做形时双锅曲毫机内部的温度应保持在190℃

200℃之间,直至茶叶含水量降至20%。
57.茶叶的第三次冷却是在茶叶完成第一次做形加工后,将完成第一次做形加工后的茶叶摊放在竹编上自然冷却至常温,竹编上下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室内温度保持18℃

25℃之间,室内空气湿度40%。
58.茶叶的第二次做形是在茶叶第三次冷却完成后,且第二次做形时双锅曲毫机内部的温度应保持在160℃

170℃之间,直至茶叶含水量降至10%。
59.通过两次做形的高温低温切换,从而起到保持茶叶能够达到足够湿润度的效果。
60.步骤十、将完成两次做形后的茶叶均匀的摊放在上下通风的竹编内进行自然冷却。
61.步骤十一、将s10中完成自然冷却的茶叶,利用电热烘干机对冷却完成的茶叶进行干燥;电热烘干机的烘干温度保持在130℃

140℃之间,时间持续 10分钟。
62.步骤十二、将步骤十一中干燥后的茶叶均匀摊放在竹编内自然冷却;茶叶在摊放茶叶时厚度应不大于2厘米,且竹编上下应当保持空气流通,室内温度保持在18

25℃之间,室内空气湿度保持在20%。
63.步骤十三、将步骤十二中冷却后的茶叶放入提香机内进行提香处理;提香机的温度控制在80℃

90℃之间,提香持续时间控制在60

80分钟之内;通过低温提香能够使茶叶中氧化芳樟醇ⅳ、香叶醇、柠檬醛、吲哚、茉莉酸甲酯等大量芳香型物质形成,从而形成有独特的茗洲炒青茶“兰花香。
64.步骤十四、将提香后的茶叶再次摊放在竹编内自然冷却,其茶叶摊放标准和冷却条件与步骤十二中的冷却加工一致;通过持续性的冷却可以让茶叶口感整体不会出现闷青气味,保持茶叶整体鲜度。
65.步骤十五、利用光电色选机对茶叶进行色选,将茶叶内的黄片和茶梗去除,保证茶叶的质量。
66.步骤十六、保鲜贮藏:对加工完成的茶叶进行包装,并放置于空气变压冷藏库内贮藏,空气变压冷藏库的温度控制在6℃,防止茶叶变质。
6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以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
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