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铅酸蓄电池铸焊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1-10-12 17:4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酸蓄电池 生产 设备


1.本实用新型涉及铅酸蓄电池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铸焊设备。


背景技术:

2.铅酸蓄电池是一种电极主要由铅及其氧化物制成,电解液是硫酸溶液的蓄电池。在铅酸蓄电池的生产过程中,铅酸蓄电池的生产过程中,需要根据电池的容量设计要求,将数片极板焊接起来组成单体极群,再把各个单体极群通过极柱串联焊接,组成不同电压的电池。
3.申请号为cn202010116944.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铅酸蓄电池全自动铸焊工艺及生产线,包括龙门架、上料手以及加工生产线;加工生产线包括卸料手、铸焊机、工位切换机以及入槽机,工位切换机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料工位以及加工工位,铸焊机包括铅炉、铸焊模具以及冷却组件;还提供一种铅酸蓄电池全自动铸焊工艺,包括:步骤一,切刷工作;步骤二,上料;步骤三,沾助焊液;步骤四,盛取铅液;步骤五,铸焊加工;步骤六,入槽;步骤七,输出。
4.然而在现有技术方案中,蓄电池组和铸焊模具的上料作业与铸焊作业之间的配合度差,导致无法进行蓄电池组的连续铸焊,因此生产线整体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铅酸蓄电池铸焊设备,通过设置多组与铸焊单元相对应的浸铅单元和铸焊模具,实现多组铸焊模具的交替上料,通过设置转动结构的工位切换单元实现多个蓄电池组的工位同时切换,且多组铸焊模具交替上下料的节奏与多个蓄电池组工位切换的节奏相匹配,使得铸焊工位上蓄电池组和铸焊模具的上料动作同步完成,从而实现无间断式的连续铸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料与铸焊作业配合度差、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铅酸蓄电池铸焊设备,包括铸焊工位,所述铸焊工位上设置有铸焊单元、多组设置于所述铸焊单元侧部的浸铅单元以及多组与所述浸铅单元一一对应设置且可在铸焊单元和各对应的浸铅单元之间进行传输转移的铸焊模具;工作时,多组铸焊模具交替与铸焊单元配合进行蓄电池组的铸焊作业。
8.作为优选,所述铸焊工位上还设置有用于在铸焊单元和各对应的浸铅单元之间传输转移所述铸焊模具的转移单元。
9.作为优选,所述转移单元将完成铸焊作业的一组铸焊模具转移至对应的浸铅单元处的同时,将另一组完成浸铅的铸焊模具转移至铸焊单元处。
10.作为优选,还包括上料工位、下料工位以及携带所述蓄电池组在上料工位、铸焊工位以及下料工位之间进行工位旋转切换的工位切换单元。
11.作为优选,所述工位切换单元携带蓄电池组完成工位切换的同时,所述转移单元
完成铸焊模具的交替上料。
12.作为优选,所述工位切换单元包括转轴竖直设置的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上沿圆周方向等距设置有至少三个用于承接所述蓄电池组的承载位;当铸焊工位进行铸焊作业时,所述上料工位、铸焊工位以及下料工位上均对应有承载位。
13.作为优选,所述转动机构设置为圆盘结构,所述圆盘结构上沿圆周方向等距设置有n个用于承接所述蓄电池组的承载位,所述圆盘结构每次转动
14.作为优选,n=4。
15.作为优选,所述转动机构设置为十字结构,所述十字结构的四个伸出端部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承载位。
16.作为优选,所述浸铅单元设置为两组,所述转移单元设置为线性传输结构,两组所述浸铅单元分设于所述转移单元传输方向的两端,所述铸焊单元设置于所述转移单元的中部。
17.作为优选,所述转移单元包括与各所述浸铅单元相驳接的滑道、滑动安装于所述滑道上并用于转移所述铸焊模具的定位滑座以及驱动所述定位滑座滑动的转移驱动件。
18.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滑座沿传输方向的两端同时各携带一组铸焊模具,并在将其中一组铸焊模具从对应的浸铅单元转移至铸焊单元处的同时,将另一组铸焊模具从铸焊单元转移至对应的浸铅单元处。
19.作为优选,所述浸铅单元包括铅炉组件、设置于所述铅炉组件上方的一级升降组件、与所述一级升降组件的伸缩底端固定连接的承载组件、由所述一级升降组件驱动进行同步升降的二级升降组件以及与所述二级升降组件的伸缩底端固定连接的盖板组件,所述盖板组件可与承载在所述承载组件上的铸焊模具接触盖合。
20.作为优选,所述盖板组件的底面上设置有可对应嵌入所述铸焊模具的成型凹槽内的凸出筋。
21.作为优选,所述盖板组件的顶面上还设置有排液槽道。
22.作为优选,所述铸焊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转移单元上方的压紧机构以及对应所述压紧机构设置于转移单元下方的顶升冷却机构;所述顶升冷却机构将铸焊模具向上顶升并与压紧机构配合完成转移单元上的蓄电池组的铸焊作业。
23.作为优选,所述顶升冷却机构包括竖直向上设置的顶升组件以及与所述顶升组件的顶升端部固定连接的冷却循环组件;所述顶升组件驱动所述冷却循环组件上升,所述冷却循环组件承托所述铸焊模具同步上升至铅液与蓄电池组的极群接触后对铸焊模具的底部进行冷却。
24.作为优选,所述冷却循环组件包括箱体、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溢水槽、液位限制管以及用于承托铸焊模具的顶柱;所述溢水槽的上沿面高于所述顶柱的承载面,所述承载面高于所述液位限制管的上沿面;
25.所述顶柱承托铸焊模具上升的过程中,液位限制管的开关打开,箱体内的水从液位限制管内流出,当铸焊模具顶升至铅液与蓄电池组的极群接触后,液位限制管的开关关闭,箱体内的水从溢水槽内流出以对铸焊模具进行冷却。
26.作为优选,所述溢水槽和液位限制管分别与外部水箱相连接,所述冷却循环组件
还包括连通设置于所述箱体和外部水箱之间的入水管。
27.作为优选,所述上料工位上设置有预排列输送机构,所述预排列输送机构向工位切换单元传输供应蓄电池组并对蓄电池组进行预整理。
28.作为优选,所述预排列输送机构包括传输传蓄电池组的送单元、安装于传送单元下方的顶升单元以及安装于所述顶升单元上且对蓄电池组进行预整理的变距单元。
29.作为优选,所述变距单元包括滑动安装于所述顶升单元上的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一侧的变距驱动部以及相对于所述变距驱动部设置于支撑组件另一侧的定位部;
30.所述传送单元将蓄电池组传输至与定位部相抵触后,由顶升单元将变距单元顶升以承接蓄电池组,再由变距驱动部驱动所述支撑组件及其上的蓄电池组等距分开。
31.作为优选,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若干组线性排列的支撑部,相邻两组支撑部之间通过变距拉杆相连接,所述支撑部的内部一侧设置有定位槽,所述支撑部的内部另一侧设置有滑动槽,所述变距拉杆的一端限位安装于所述定位槽内,所述变距拉杆的另一端可滑动安装于相邻所述支撑部的滑动槽内。
32.作为优选,所述上料工位上还设置有将所述预排列输送机构上完成预整理的蓄电池组转移至工位切换单元上的上料机械手,所述下料工位上设置有输出机构以及将工位切换单元上的蓄电池组转移至输出机构上的下料机械手。
3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34.(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组与铸焊单元相对应的浸铅单元和铸焊模具,实现多组铸焊模具的交替上料,通过设置转动结构的工位切换单元实现同时将三组蓄电池组对应转移至下一工位,且多组铸焊模具交替上下料的节奏与多个蓄电池组工位切换的节奏相匹配,使得铸焊工位上蓄电池组和铸焊模具的上料动作同步完成,从而实现无间断式的连续铸焊;
35.(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预排列输送机构,其变距单元能够自动将一组蓄电池组中贴合排布的各蓄电池等距分开,以跟工位切换单元上的承载位匹配对应,从而使得上料机械手的夹持翻转上料工作一步到位,提高蓄电池组的上料精确度和效率;
36.(3)本实用新型的浸铅单元通过优化设置盖板组件,其底部的凸出筋能够匹配嵌入铸焊模具的成型凹道内将其单独封闭,提高铅渣的隔离效果,且具有一定厚度的凸出筋能够控制成型凹道内的存铅液量,避免存铅液过满,此外盖板组件的排液槽道能够快速排出多余铅液,从而提高铸焊成型品质;
37.(4)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循环组件通过将箱体内溢水槽的上沿面高于顶柱的承载面,且顶柱的承载面高于液位限制管的上沿面,并配合铸焊模具的顶升动作控制液位限制管的开关,实现盛有铅液的铸焊模具顶升过程不与箱体内的冷却水接触,防止铅液冷却固化,当顶升到位进行铸焊作业时铸焊模具的底部与冷却水接触,以使铅液冷却完成铸焊,结构设计巧妙,运行操作简单稳定;
3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无间断连续铸焊、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尤其适用于铅酸蓄电池生产领域。
附图说明
39.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4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41.图3为本实用新型铸焊工位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42.图4为本实用新型铸焊工位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43.图5为本实用新型浸铅单元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44.图6为本实用新型二级升降组件与盖板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45.图7为本实用新型盖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46.图8为本实用新型顶升冷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47.图9为本实用新型顶升冷却机构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48.图10为图4中b处放大图;
49.图11为本实用新型预排列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50.图12为本实用新型预排列输送机构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51.图13为本实用新型变距单元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52.图14为本实用新型支撑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53.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转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5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5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5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57.实施例一
58.如图1及图3所示,一种铅酸蓄电池铸焊设备,包括铸焊工位202,所述铸焊工位202上设置有铸焊单元10、多组设置于所述铸焊单元10侧部的浸铅单元20以及多组与所述浸铅单元20一一对应设置且可在铸焊单元10和各对应的浸铅单元20之间进行传输转移的铸焊模具30;工作时,多组铸焊模具30交替与铸焊单元10配合进行蓄电池组101的铸焊作业。
59.作为优选,所述铸焊工位202上还设置有用于在铸焊单元10和各对应的浸铅单元20之间传输转移所述铸焊模具30的转移单元50。
60.工作时,其中一组铸焊模具30在所对应的浸铅单元20处完成浸铅并由转移单元50
转移至铸焊单元10处,与铸焊单元10配合完成蓄电池组101的铸焊作业后,转移单元50将完成铸焊作业的一组铸焊模具30转移至对应的浸铅单元20处并将另一组在所对应的浸铅单元20处完成浸铅的铸焊模具30转移至铸焊单元10处,由此,多组铸焊模具30交替与铸焊单元10配合进行铸焊作业。
61.作为优选,所述转移单元50将完成铸焊作业的一组铸焊模具30转移至对应的浸铅单元20处的同时,将另一组完成浸铅的铸焊模具30转移至铸焊单元10处以进行铸焊模具30的交替上料。
62.作为优选,还包括上料工位201、下料工位203以及携带所述蓄电池组101在上料工位201、铸焊工位202以及下料工位203之间进行工位旋转切换的工位切换单元40。
63.作为优选,所述工位切换单元40携带蓄电池组101完成工位切换的同时,所述转移单元50完成铸焊模具30的交替上料。
64.在本实施例中,多组铸焊模具30交替上料与铸焊单元10配合进行铸焊作业,且铸焊模具30的上料节奏与工位切换单元40携带蓄电池组101的工位切换节奏相配合,实现无间断式高效连续铸焊,提高生产线整体的生产效率。
65.作为优选,所述工位切换单元40包括转轴竖直设置的转动机构11,所述转动机构11上沿圆周方向等距设置有至少三个用于承接所述蓄电池组101的承载位12;当铸焊工位202进行铸焊作业时,所述上料工位201、铸焊工位202以及下料工位203上均对应有承载位12。
6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浸铅单元20设置为两组,所述转移单元50设置为线性传输结构,两组所述浸铅单元20分设于所述转移单元50传输方向的两端,所述铸焊单元10设置于所述转移单元50的中部。
67.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线性传输结构是指转移单元50设置为线性轨道结构,在该线性轨道的两端处分别设置有一组浸铅单元20,其中一组铸焊模具30在转移单元50的左半侧轨道上滑动传输,另一组铸焊模具30在转移单元50的右半侧轨道上滑动传输。
68.作为优选,如图10所示,所述转移单元50包括与各所述浸铅单元20相驳接的滑道51、滑动安装于所述滑道51上并用于转移所述铸焊模具30的定位滑座52以及驱动所述定位滑座52滑动的转移驱动件53。
69.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滑座52沿传输方向的两端同时各携带一组铸焊模具30,并在将其中一组铸焊模具30从对应的浸铅单元20转移至铸焊单元10处的同时,将另一组铸焊模具30从铸焊单元10转移至对应的浸铅单元20处。
70.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所述定位滑座52的两端各设置有一组用于卡合铸焊模具30的卡合座,所述铸焊模具30相对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卡槽,当定位滑座52滑动至其中一组浸铅单元上方后,当浸铅完成的铸焊模具30由一级升降组件22提升至承载组件23与所述滑道51相驳接时,其中一组所述卡合座可刚好卡在铸焊模具30的卡槽内,从而通过定位滑座52的平移滑动来带动铸焊模具30同步滑动。
71.作为优选,如图4

5所示,所述浸铅单元20包括铅炉组件21、设置于所述铅炉组件21上方的一级升降组件22、与所述一级升降组件22的伸缩底端固定连接的承载组件23、由所述一级升降组件22驱动进行同步升降的二级升降组件24以及与所述二级升降组件24的伸缩底端固定连接的盖板组件25,所述盖板组件25可与承载在所述承载组件23上的铸焊模
具30接触盖合。
72.在本实施例中,一级升降组件22驱动承载组件23进行升降运动,二级升降组件24由一级升降组件22带动同步进行升降,盖板组件25设置在承载组件23上方,该盖板组件25可进一步由二级升降组件24驱动进行升降运动,当二级升降组件24驱动盖板组件25下降时,盖板组件25可与承载在承载组件23上的铸焊模具30匹配盖合。
73.作为优选,如图4所示,所述铸焊单元10包括设置于所述转移单元50上方的压紧机构1以及对应所述压紧机构1设置于转移单元50下方的顶升冷却机构3;所述顶升冷却机构3将铸焊模具30向上顶升并与压紧机构1配合完成转移单元50上的蓄电池组101的铸焊作业。
74.作为优选,如图8

9所示,所述顶升冷却机构3包括竖直向上设置的顶升组件31以及与所述顶升组件31的顶升端部固定连接的冷却循环组件32;所述顶升组件31驱动所述冷却循环组件32上升,所述冷却循环组件32承托所述铸焊模具30同步上升至铅液与蓄电池组101的极群接触后对铸焊模具30的底部进行冷却。
75.作为优选,所述冷却循环组件32包括箱体321、设置于所述箱体321内的溢水槽323、液位限制管324以及用于承托铸焊模具30的顶柱325;所述溢水槽323的上沿面高于所述顶柱325的承载面320,所述承载面320高于所述液位限制管324的上沿面;
76.所述顶柱325承托铸焊模具30上升的过程中,液位限制管324的开关打开,箱体321内的水从液位限制管324内流出,当铸焊模具30顶升至铅液与蓄电池组101的极群接触后,液位限制管324的开关关闭,箱体321内的水从溢水槽323内流出以对铸焊模具30进行冷却。
77.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配合铸焊模具30的顶升动作来控制液位限制管324的开关,当顶柱325向上顶升盛有铅液的铸焊模具30的过程中,打开液位限制管324的开关,箱体321内的水从液位限制管324内流出,此时箱体321内的液位低于铸焊模具30的底面,防止铅液冷却固化,当铸焊模具30顶升到位需要进行铸焊作业时,关闭液位限制管324的开关,此时箱体321内的液位高于铸焊模具30的底面,铸焊模具的底部与冷却水接触,以使铅液冷却完成铸焊。
78.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顶柱325设置有四组,铸焊模具30的四角分别设置有定位槽,四组所述顶柱325可对应插入所述定位槽内。
79.作为优选,所述溢水槽323和液位限制管324分别与外部水箱相连接,所述冷却循环组件32还包括连通设置于所述箱体321和外部水箱之间的入水管322。
80.作为优选,如图1所示,所述上料工位201上设置有预排列输送机构4,所述预排列输送机构4向工位切换单元40传输供应蓄电池组101并对蓄电池组101进行预整理。
81.作为优选,如图11

12所示,所述预排列输送机构4包括传输传蓄电池组101的送单元41、安装于传送单元41下方的顶升单元42以及安装于所述顶升单元42上且对蓄电池组101进行预整理的变距单元43。
82.作为优选,所述变距单元43包括滑动安装于所述顶升单元42上的支撑组件431、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431一侧的变距驱动部432以及相对于所述变距驱动部432设置于支撑组件431另一侧的定位部433;
83.所述传送单元41将蓄电池组101传输至与定位部433相抵触后,由顶升单元42将变距单元43顶升以承接蓄电池组101,再由变距驱动部432驱动所述支撑组件431及其上的蓄电池组101等距分开。
84.作为优选,如图13

14所示,所述支撑组件431包括若干组线性排列的支撑部4311,相邻两组支撑部4311之间通过变距拉杆4312相连接,所述支撑部4311的内部一侧设置有定位槽4313,所述支撑部4311的内部另一侧设置有滑动槽4314,所述变距拉杆4312的一端限位安装于所述定位槽4313内,所述变距拉杆4312的另一端可滑动安装于相邻所述支撑部4311的滑动槽4314内。
85.在本实施例中,变距驱动部432驱动间隔排布的各支撑部4311向定位部433的方向滑动,同时变距拉杆4312的一端滑动收纳至滑动槽4314内,直至各支撑部4311相互贴合以等待承接蓄电池组101;当承接蓄电池组101后,变距驱动部432驱动贴合排布的各支撑部4311背离定位部433的方向滑动,将蓄电池102等距分开。
86.作为优选,如图1所示,所述上料工位201上还设置有将所述预排列输送机构4上完成预整理的蓄电池组101转移至工位切换单元40上的上料机械手5,所述下料工位203上设置有输出机构6以及将工位切换单元40上的蓄电池组101转移至输出机构6上的下料机械手7。
87.在本实施例中,蓄电池组101在上料工位201处进行预整理并上料至工位切换单元40,在工位切换单元40携带蓄电池组101从上料工位201转移至铸焊工位202的同时,其中一组铸焊模具30在所对应的浸铅单元20处完成浸铅并由转移单元50转移至铸焊单元10处,该组铸焊模具30与铸焊单元10配合完成蓄电池组101的铸焊作业后,工位切换单元40携带铸焊完成的蓄电池组101以及上料工位201上待铸焊的蓄电池组101同步转移至对应的下一工位处,同步地,转移单元50将完成铸焊作业的一组铸焊模具30转移至对应的浸铅单元20处并同时将完成浸铅的另一组铸焊模具30转移至铸焊单元10处,由此,多组铸焊模具30交替与铸焊单元10配合进行铸焊作业;在下料工位203处的蓄电池组101在完成入槽工作后传输输出。
88.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预排列输送机构4上的蓄电池102为正置摆放,在上料工位201,当蓄电池组101内的各蓄电池102完成等距排列后,上料机械手5夹持着蓄电池102相对于间隔排布方向的两侧,并在夹持转移的过程中将蓄电池102翻转180
°
至倒置状态后,放置在工位切换单元40的承载位上;同理,在下料工位203,下料机械手7将倒置的一组蓄电池102夹持并翻转180
°
至正置状态输出。
89.作为优选,在所述工位切换单元40的上方架设有龙门架,所述上料机械手5和下料机械手7均滑动设置于该龙门架上。
90.实施例二
91.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该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92.作为优选,所述转动机构11设置为圆盘结构111,所述圆盘结构111上沿圆周方向等距设置有n个用于承接所述蓄电池组101的承载位12,所述圆盘结构111每次转动
93.作为优选,n=4。
94.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圆盘结构111上沿圆周方向等距设置有4个承载位12,工作时,圆盘结构111配合铸焊节奏,每次转动90
°
,以使其中三个所述承载位12分别对应转移至所述上料工位201、铸焊工位202以及下料工位203处。
95.此外,本实施例中,n还可取3/5/6/7
……
等自然数,满足圆盘结构111每次转动当铸焊工位202进行铸焊作业时,所述上料工位201、铸焊工位202以及下料工位203上均对应有承载位12即可。
96.实施例三
97.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该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98.作为优选,所述转动机构11设置为十字结构112,所述十字结构112的四个伸出端部110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承载位12。
99.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十字结构112的每次转动90
°
以使其中三个所述承载位12分别对应转移至所述上料工位201、铸焊工位202以及下料工位203处。
100.实施例四
101.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该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102.作为优选,如图7所示,所述盖板组件25的底面上设置有可对应嵌入所述铸焊模具30的成型凹槽301内的凸出筋251。
10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盖板组件25的底面上设置有凸出筋251,当盖板组件25与铸焊模具30匹配盖合时,凸出筋251能够匹配嵌入所述成型凹道301内以将其单独封闭,从而提高铅渣的隔离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凸出筋251的宽度略小于成型凹道301的宽度且凸出筋251能够刚好匹配嵌入成型凹道301内;此外,凸出筋251具有一定厚度且其厚度小于成型凹道301的深度,当成型凹道301内盛满铅液时,将盖板组件25盖合在铸焊模具30上,凸出筋251能够将成型凹道301内的铅液压出一部分,由此控制成型凹道301内的存铅液量,避免存铅液过满而影响铸焊成型品质。
104.作为优选,如图6所示,所述盖板组件25的顶面上还设置有排液槽道252。
10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液槽道252包括排液凹槽以及设置于排液凹槽一侧的排液开口,能够快速排出多余的铅液,防止铸焊模具30与盖板组件25分离的过程中,盖板组件25上多余的铅液流至铸焊模具30上而影响铸焊成型品质。
10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排液凹槽的底面朝向排液开口倾斜向下,从而导向多余铅液快速排出。
107.工作过程:
108.蓄电池组101在传送单元41上传输并抵触在定位部433上,顶升单元42将变距单元43顶起以承接蓄电池组101后,变距驱动部432驱动各支撑部4311及其上各蓄电池102等距分开,由上料机械手5将等距分布的蓄电池组101夹持翻转至倒置状态并转移至对应的承载位12上,在该处将蓄电池102底部的极群上粘取助焊液,再由工位切换单元40转动90
°
携带至铸焊工位202,压紧机构1下降将蓄电池组101的顶部压紧,在上述工位切换的同时,其中一组铸焊模具30在所对应的浸铅单元20处完成浸铅并由定位滑座52带动转移至铸焊单元10处,顶升组件31驱动冷却循环组件32及铸焊模具30顶升至铸焊模具30内的铅液与蓄电池组101底部的极群接触,此时箱体321内的冷却水对铸焊模具30进行冷却以完成铸焊,工位切换单元40携带铸焊完成的蓄电池组101转动90
°
携带至下料工位203,由下料机械手7翻转
至正置状态并放至输出机构6上,完成入槽工作后继续传输输出。
10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