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抛丸机的清扫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09:4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抛丸机 清扫 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抛丸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抛丸机的清扫装置。


背景技术:

2.抛丸机是指利用抛丸器抛出的高速弹丸清理或强化铸件表面的铸造设备,抛丸机能同时对铸件进行落砂、除芯和清理,有些地区在口头上也称打砂机、喷砂机。
3.现有的抛丸机清扫装置无法快速将工件表面的弹丸颗粒进行清洁收集,导致其收集的效果不佳,且现有的抛丸机清扫装置在进行抛丸时,弹丸颗粒极易从出口处飞溅,导致无法对工件表面进行初级清扫,使后续工序的处理难度增加,且抛丸机的清扫装置与输送带之间接触,持续摩擦,造成刷毛卷曲、掉落,从而导致后续清理效果差,间接的影响抛丸机的打抛效果,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方便清理回收,提高清扫效果,且避免毛刷影响到后续清理效果的抛丸机清扫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抛丸机的清扫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抛丸机的清扫装置,包括抛丸机,所述抛丸机顶端设有储料箱,且储料箱与抛丸机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储料箱顶端开设有进料口,所述抛丸机前端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表面设有清洁装置,且清洁装置与抛丸机前端固定连接,所述清洁装置与抛丸机内部传动连接有输送带,所述清洁装置前端设有抛丸回收盒,且抛丸回收盒与清洁装置前端相抵触,且抛丸回收盒位于输送带下方位置,所述抛丸机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且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分别于抛丸机左右两端固定连接。
6.优选的,所述清洁装置包括有清洁箱,所述清洁箱前后两端为空心,所述清洁箱后端固定连接在抛丸机前端,且清洁箱后端空心部分与出料口相对应,所述输送带通过出料口传动于抛丸机和清洁箱内部,所述清洁箱内部两端开设有凹槽,所述清洁箱顶端贯穿有移动挡板,且移动挡板两侧与凹槽滑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清洁箱顶端中间位置设有传动电机,且传动电机固定连接在清洁箱顶端,所述清洁箱内部设有第二清洁毛刷,所述第二清洁毛刷顶端设有第二连接杆,且第二连接杆上下两端分别与传动电机底端和第二清洁毛刷顶端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清洁箱顶端设有两块固定板,且固定板通过螺丝螺纹连接在清洁箱顶端,两块所述固定板以传动电机为中心轴相互对称,两块所述固定板表面贯穿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上端套设并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所述第一连接杆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清洁毛刷,两个所述第一清洁毛刷通过调节螺母与第二清洁毛刷位于同一水平位置。
9.优选的,所述抛丸机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立柱,且两个立柱相互靠近一端与输送带两侧相抵触,输送抛丸机内部设有倾斜底板,且倾斜底板前端与两个立柱抵触,侧端与抛
丸机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倾斜底板位于输送带上方。
10.优选的,所述抛丸机内部设有两根转杆,且两根转杆一端通过轴承连接在抛丸机内壁,另一端贯穿抛丸机内壁分别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传动连接,两根所述转杆表面套设并固定有双向套筒,两个所述双向套筒位于储料箱正下方,两根所述转杆旋转方向相对。
11.优选的,所述抛丸回收盒内部设有过滤网,且过滤网与抛丸回收盒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网下方与抛丸回收盒之间形成回收层。
12.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采用清洁装置实现对抛丸进行有效的清理及回收的效果,在清洁装置内设置输送带,输送带延伸至抛丸机内部,通过抛丸机进行抛丸后,抛丸掉落在输送带上,输送带带动抛丸通过出料口移动到清洁装置内,这时,使用移动挡板,移动挡板下滑至输送带上方,与输送带保持一定空隙距离,实现阻挡后续抛丸进入清洁装置内的作用,位于清洁装置内的抛丸移动到第一清洁毛刷与第二清洁毛刷处,第一清洁毛刷与第二清洁毛刷通过螺纹固定的方式进行固定,第一清洁毛刷通过传动电机对抛丸进行第一次清洁,接着,抛丸移动到第二清洁毛刷处,第二清洁毛刷通过调节螺母实现位置调整,抛丸通过与第二清洁毛刷摩擦进行二次清理后,抛丸通过输送带进入到抛丸回收盒中进行回收,通过多次清理的方式,有效的提高了抛丸的清洁度,且通过输送带使抛丸清扫实现全自动化的操作,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并且对清洁毛刷的固定方式采用亲简化,使毛刷在多次与抛丸摩擦造成损坏时,能够快速的进行更换,避免影响后续使用。
14.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采用抛丸回收盒实现对抛丸及碎屑进行回收的作用,抛丸经过抛丸机撞击及清洁装置清理后,抛丸的碎屑与抛丸一起通过输送带落入抛丸回收盒中,在抛丸回收盒内设置过滤网,抛丸落入过滤网上,碎屑穿过过滤网进入下方的回收层中进行回收,避免了回收时的抛丸与碎屑混合,实现抛丸的清理整理的作用。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例说明:
20.1、抛丸机;2、清洁装置;201、清洁箱;202、固定板;203、传动电机;204、第一连接杆;205、调节螺母;206、第一清洁毛刷;207、第二连接杆;208、第二清洁毛刷;3、抛丸回收盒;31、过滤网;32、回收层;4、储料箱;5、进料口;6、输送带;7、出料口;8、移动挡板;9、第一电机;10、第二电机;11、转杆;12、双向套筒;13、倾斜底板;14、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2.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23.具体实施例:
24.参照图1

4,一种抛丸机的清扫装置,包括抛丸机1,抛丸机1顶端设有储料箱4,且储料箱4与抛丸机1顶端固定连接,储料箱4顶端开设有进料口5,抛丸机1前端开设有出料口7,出料口7表面设有清洁装置2,且清洁装置2与抛丸机1前端固定连接,清洁装置2与抛丸机1内部传动连接有输送带6,清洁装置2前端设有抛丸回收盒3,且抛丸回收盒3与清洁装置2前端相抵触,且抛丸回收盒3位于输送带6下方位置,抛丸机1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电机9和第二电机10,且第一电机9和第二电机10分别于抛丸机1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清洁装置2包括有清洁箱201,清洁箱201前后两端为空心,清洁箱201后端固定连接在抛丸机1前端,且清洁箱201后端空心部分与出料口7相对应,输送带6通过出料口7传动于抛丸机1和清洁箱201内部,清洁箱201内部两端开设有凹槽,清洁箱201顶端贯穿有移动挡板8,且移动挡板8两侧与凹槽滑动连接,清洁箱201顶端中间位置设有传动电机203,且传动电机203固定连接在清洁箱201顶端,清洁箱201内部设有第二清洁毛刷208,第二清洁毛刷208顶端设有第二连接杆207,且第二连接杆207上下两端分别与传动电机203底端和第二清洁毛刷208顶端固定连接,清洁箱201顶端设有两块固定板202,且固定板202通过螺丝螺纹连接在清洁箱201顶端,两块固定板202以传动电机203为中心轴相互对称,两块固定板202表面贯穿有第一连接杆204,第一连接杆204上端套设并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205,第一连接杆204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清洁毛刷206,两个第一清洁毛刷206通过调节螺母205与第二清洁毛刷208位于同一水平位置。
25.抛丸机1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立柱14,且两个立柱14相互靠近一端与输送带6两侧相抵触,输送抛丸机1内部设有倾斜底板13,且倾斜底板13前端与两个立柱14抵触,侧端与抛丸机1内壁固定连接,倾斜底板13位于输送带6上方,抛丸机1内部设有两根转杆11,且两根转杆11一端通过轴承连接在抛丸机1内壁,另一端贯穿抛丸机1内壁分别与第一电机9和第二电机10传动连接,两根转杆11表面套设并固定有双向套筒12,两个双向套筒12位于储料箱4正下方,两根转杆11旋转方向相对,抛丸回收盒3内部设有过滤网31,且过滤网31与抛丸回收盒3内壁固定连接,过滤网31下方与抛丸回收盒3之间形成回收层32。
2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通过使用进料口5将抛丸进入储料箱4中,在储料箱4的下方开设通管,抛丸通过通管落入抛丸机1内,启动电机,第一电机9与第二电机10带动两个转杆11相对方向进行旋转,在转杆11上套设双向套筒12,抛丸落入抛丸机1内与双向套筒12接触,通过双向套筒12旋转在抛丸机1内进行撞击,接着,通过在抛丸机1内设置倾斜底板13,抛丸由于倾斜底板13的倾斜原因,抛丸通过倾斜底板13滑落在输送带6上,输送带6带动抛丸通过出料口7移动到清洁装置2内,这时,使用移动挡板8,移动挡板8下滑至输送带6上方,与输送带6保持一定空隙距离,实现阻挡后续抛丸进入清洁装置2内的作用,位于清洁装置2内的抛丸移动到第一清洁毛刷206与第二清洁毛刷208处,第一清洁毛刷206通过传动电机203对抛丸进行第一次清洁,接着,抛丸移动到第二清洁毛刷208处,通过使用套设在第一连接杆204上的调节螺母205,对第一连接杆204的位置进行调整,第二清洁毛刷208通过调节螺母205实现位置调整,抛丸通过与第二清洁毛刷208摩擦进行二次清理后,抛丸通过输送带6进入到抛丸回收盒3中进行回收,最后,抛丸经过抛丸机1撞击及清洁装置2清理后,抛丸的碎屑与抛丸一起通过输送带6落入抛丸回收盒3中,在抛丸回收盒3内设置过滤网31,抛丸
落入过滤网31上,碎屑穿过过滤网31进入下方的回收层32中进行回收。
27.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