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用鱼类的鱼饵抛撒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1-10-19 22:3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抛撒 设备 鱼饵 鱼类 水产养殖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抛撒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用鱼类的鱼饵抛撒设备。


背景技术:

2.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广义上也可包括水产资源增殖,水产养殖有粗养、精养和高密度精养等方式,粗养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种,完全靠天然饵料养成水产品,如湖泊水库养鱼和浅海养贝等。精养是在较小水体中用投饵、施肥方法养成水产品,如池塘养鱼、网箱养鱼和围栏养殖等,高密度精养采用流水、控温、增氧和投喂优质饵料等方法,在小水体中进行高密度养殖,从而获得高产,如流水高密度养鱼、虾等,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一些投食装置进行喂食。
3.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养殖技术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生产人员使用现代化的设备来减轻养殖业劳动强度,增加养殖效益,鱼塘自动投料机就因能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备受广大鱼塘养殖者的欢迎。
4.现有的饲料抛撒装置抛撒时大都会出现因撒料不均匀而导致的鱼类抢食和饵料浪费严重的情况,造成鱼类的缺氧,受伤以及个体发育不齐的情况,且水质也会因此出现混浊等现象,不利于鱼类的生长。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撒料不均匀,不利于鱼类生长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撒料的均匀性,促进鱼类生长,减少饵料浪费的用于水产养殖用鱼类的鱼饵抛撒设备。
6.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用鱼类的鱼饵抛撒设备,包括:
7.升降机构,底板顶部两侧均连接有升降机构;
8.下料机构,升降机构上滑动式连接有下料机构。
9.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升降机构包括:
10.支撑架,底板顶部两侧均连接有支撑架;
11.升降杆,支撑架之间滑动式连接有升降杆;
12.第一支撑杆,支撑架内侧均连接有第一支撑杆;
13.把手,第一支撑杆上均转动式连接有把手;
14.第一齿轮,把手上均连接有第一齿轮,把手穿过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升降杆相啮合。
15.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下料机构包括:
16.支撑板,升降杆上滑动式连接有支撑板;
17.伺服电机,支撑板一侧连接有伺服电机;
18.撒料转盘,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撒料转盘;
19.下料箱,撒料转盘顶侧设有下料箱;
20.盖子,支撑板上螺纹式连接有盖子,盖子底侧与下料箱顶侧相接触。
21.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卡扣机构,卡扣机构包括:
22.第一轴承座,下料箱一部两侧均连接有第一轴承座;
23.第一转轴,第一轴承座之间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与盖子相连接;
24.第一扭簧,第一转轴两侧上均绕有第一扭簧;
25.支架框,下料箱远离第一轴承座的一侧连接有支架框;
26.卡棒,盖子远离第一轴承座的一侧连接有两个卡棒;
27.楔形块,支架框内均滑动式连接有楔形块,楔形块与卡棒相接触;
28.第一弹簧,楔形块两侧上均绕有第一弹簧。
29.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包括:
30.第二弹簧,下料箱底壁连接有第二弹簧;
31.活动板,第二弹簧顶端连接有活动板;
32.挡板,活动板顶侧连接有挡板;
33.第二轴承座,下料箱两侧均连接有第二轴承座;
34.转板,第二轴承座之间转动式连接有转板,转板与下料箱转动式连接;
35.第二扭簧,转板两侧上均绕有第二扭簧,第二扭簧位于下料箱外侧。
36.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移动机构,移动机构包括:
37.齿条轨,升降杆两侧之间连接有齿条轨;
38.第三轴承座,齿条轨内滑动式连接有第三轴承座;
39.第二转轴,第三轴承座与支撑板之间转动式连接有第二转轴;
40.传动组件,第二转轴与撒料转盘之间绕有传动组件;
41.第二齿轮,第二转轴上连接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齿条轨相啮合。
42.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敲打机构,敲打机构包括:
43.第一连接杆,下料箱两侧均连接有第一连接杆;
44.异形杆,第一连接杆上均滑动式连接有异形杆;
45.第三弹簧,第一连接杆两侧上均绕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位于异形杆外侧;
46.凸轮,第二转轴上均连接有凸轮。
47.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触发机构,触发机构包括:
48.第一齿条,支撑板底侧连接有第一齿条;
49.第二支撑杆,支撑架内侧均连接有第二支撑杆;
50.异形转杆,第二支撑杆上均转动式连接有异形转杆;
51.第三扭簧,异形转杆两侧上均绕有第三扭簧;
52.第三齿轮,第二支撑杆上均转动式连接有第三齿轮;
53.第二齿条,支撑架内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二齿条,第二齿条穿过异形转杆,第二齿条与第三齿轮相啮合;
54.绕线轮,第三齿轮上均连接有绕线轮;
55.尼龙绳,绕线轮之间绕有尼龙绳;
56.第四扭簧,第三齿轮上均绕有第四扭簧;
57.第二连接杆,第一支撑杆内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穿过异形转杆;
58.第三转轴,第一支撑杆之间转动式连接有第三转轴;
59.第四齿轮,第三转轴两端均连接有第四齿轮,第四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
6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通过升降杆、第一支撑杆第一齿轮和把手的配合,以达到对鱼饵抛洒高度进行调节的目的。
61.2、通过服电机、撒料转盘、下料箱和盖子的配合,以达到对鱼饵进行全方位抛洒的目的。
62.3、通过第一扭簧、第一转轴、卡棒和楔形块的配合,以达到放置鱼饵,便于鱼饵的补充和抛洒的目的。
63.4、通过活动板、挡板和转板的配合,以达到自动化间歇性下落鱼饵的目的。
64.5、通过齿条轨、第二转轴、传动组件和第二齿轮的配合,以达到长距离抛洒鱼饵,防止鱼饵抛洒过于集中的目的。
65.6、通过凸轮、异形杆、第一连接杆和第三弹簧的配合,以达到震动鱼饵,防止鱼饵粘连的目的。
66.7、通过第一齿条、异形转杆、绕线轮和第三转轴的配合,以达到自动化解除固定,加强装置联动性的目的。
附图说明
6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68.图2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69.图3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7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下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71.图5为本实用新型卡扣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72.图6为本实用新型控制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73.图7为本实用新型移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74.图8为本实用新型敲打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75.图9为本实用新型触发机构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76.图10为本实用新型触发机构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77.图11为本实用新型触发机构的第三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78.图中标号名称:1

底板,2

升降机构,20

支撑架,21

升降杆,22

第一支撑杆,23

第一齿轮,24

把手,3

下料机构,30

支撑板,31

伺服电机,32

撒料转盘,33

下料箱,34

盖子,4

卡扣机构,40

第一轴承座,41

第一扭簧,42

第一转轴,43

支架框,44

卡棒,45

楔形块,46

第一弹簧,5

控制机构,50

活动板,51

挡板,52

转板,53

第二轴承座,54

第二扭簧,55

第二弹簧,6

移动机构,60

齿条轨,61

第二转轴,62

传动组件,63

第三轴承座,64

第二齿轮,7

敲打机构,70

凸轮,71

异形杆,72

第一连接杆,73

第三弹簧,8

触发机构,80

第一齿条,81

第二支撑杆,82

异形转杆,83

第三齿轮,84

第二齿条,85

第三扭簧,86

绕线轮,87

尼龙绳,88

第四扭簧,89

第二连接杆,810

第四齿轮,811

第三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7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80.实施例1
81.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用鱼类的鱼饵抛撒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有底板1、升降机构2和下料机构3,底板1上部前后两侧均连接有升降机构2,升降机构2上滑动式连接有下料机构3。
82.当需要使用本设备时,使用人员可正转下料机构3,此时使用人员可将鱼饵放置于下料机构3内,继而反转下料机构3,随后向外侧拉动升降机构2,向右侧转动升降机构2,使得升降机构2向上滑动,随后向内侧推动升降机构2,以达到对鱼饵抛洒高度进行调节的目的,启动下料机构3,下料机构3正转,以达到对鱼饵进行全方位抛洒的目的,操作结束后,使用人员可关闭下料机构3,再次使用时,重复操作即可。
83.实施例2
84.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2和图3所示,升降机构2包括有支撑架20、升降杆21、第一支撑杆22、第一齿轮23和把手24,底板1上部前后两侧均连接有支撑架20,支撑架20之间滑动式连接有升降杆21,支撑架20内侧均连接有第一支撑杆22,第一支撑杆22上均转动式连接有把手24,把手24上均连接有第一齿轮23,把手24穿过第一齿轮23,第一齿轮23与升降杆21相啮合。
85.当需要使用本设备时,使用人员可正转下料机构3,此时使用人员可将鱼饵放置于下料机构3内,继而反转下料机构3,随后向外侧拉动把手24,向右侧转动把手24,把手24在第一支撑杆22内向右侧转动带动第一齿轮23向右侧转动,第一齿轮23向右侧转动带动升降杆21在支撑架20内向上滑动,随后向内侧推动把手24,以达到对鱼饵抛洒高度进行调节的目的,继续进行后续操作,向外侧拉动把手24,向左侧转动把手24,把手24向左侧转动带动第一齿轮23向左侧转动,第一齿轮23向左侧转动带动升降杆21向下滑动至原位,随后向内侧推动把手24,再次使用时,重复操作即可。
86.如图4所示,下料机构3包括有支撑板30、伺服电机31、撒料转盘32、下料箱33和盖子34,升降杆21上滑动式连接有支撑板30,支撑板30右侧连接有伺服电机31,伺服电机31的输出轴上连接有撒料转盘32,撒料转盘32上侧设有下料箱33,支撑板30上螺纹式连接有盖子34,盖子34下侧与下料箱33上侧相接触。
87.当需要使用本设备时,使用人员可正转盖子34,此时使用人员可将鱼饵放置于下料箱33内,继而反转盖子34,鱼饵可通过下料箱33下落至撒料转盘32内,继续进行后续操作,启动伺服电机31,伺服电机31正转带动撒料转盘32正转,撒料转盘32正转使得鱼饵被抛洒出去,以达到对鱼饵进行全方位抛洒的目的,操作结束后,使用人员可关闭伺服电机31,伺服电机31停止转动使得撒料转盘32停止转动,再次使用时,重复操作即可。
88.如图5所示,还包括有卡扣机构4,卡扣机构4包括有第一轴承座40、第一扭簧41、第一转轴42、支架框43、卡棒44、楔形块45和第一弹簧46,下料箱33左部前后两侧均连接有第一轴承座40,第一轴承座40之间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转轴42,第一转轴42与盖子34相连接,第
一转轴42前后两侧上均绕有第一扭簧41,下料箱33右侧连接有支架框43,盖子34右侧连接有两个卡棒44,支架框43内均滑动式连接有楔形块45,楔形块45与卡棒44相接触,楔形块45前后两侧上均绕有第一弹簧46。
89.当需要放置鱼饵时,使用人员可正转盖子34,使得盖子34脱离支撑板30,此时第一扭簧41处于正转状态,随后向右拉动楔形块45,此时第一弹簧46被压缩,楔形块45脱离卡棒44,在第一扭簧41的复位作用下,带动第一转轴42在第一轴承座40内反转,第一转轴42反转带动盖子34反转,盖子34反转带动卡棒44反转,此时使用人员可将鱼饵放置于下料箱33内,继而正转卡棒44,松开楔形块45,在第一弹簧46的复位作用下,带动楔形块45在支架框43内向左滑动,使得楔形块45与卡棒44卡紧,卡棒44正转带动盖子34正转,盖子34正转带动第一转轴42正转,此时第一扭簧41正转,随后使用人员可反转盖子34,使得盖子34与支撑板30相连接,以达到放置鱼饵,便于鱼饵的补充和抛洒的目的,再次使用时,重复操作即可。
90.如图6所示,还包括有控制机构5,控制机构5包括有活动板50、挡板51、转板52、第二轴承座53、第二扭簧54和第二弹簧55,下料箱33底壁连接有第二弹簧55,第二弹簧55顶端连接有活动板50,活动板50上侧连接有挡板51,下料箱33前后两侧均连接有第二轴承座53,第二轴承座53之间转动式连接有转板52,转板52与下料箱33转动式连接,转板52前后两侧上均绕有第二扭簧54,第二扭簧54位于下料箱33外侧。
91.当鱼饵进入支撑板30时,可下落至转板52上,使得转板52在第二轴承座53内反转,此时第二扭簧54反转,随后鱼饵下落至活动板50上,在第二扭簧54的复位作用下,带动转板52正转,在重力作用下,使得活动板50向下运动,活动板50向下运动带动挡板51向下运动,此时第二弹簧55被压缩,鱼饵可从下料箱33上部通孔内流出,鱼饵减少,在第二弹簧55的复位作用下,带动活动板50向上运动,活动板50向上运动带动挡板51向上运动,鱼饵可从下料箱33下部通孔内流出,在第二弹簧55的复位作用下,带动活动板50向上运动,活动板50向上运动带动挡板51向上运动,鱼饵可从下料箱33中部通孔内流出,当挡板51向上运动至与转板52相接触时,推动转板52反转,如此重复运动,以达到自动化间歇性下落鱼饵的目的,再次使用时,重复操作即可。
92.如图7所示,还包括有移动机构6,移动机构6包括有齿条轨60、第二转轴61、传动组件62、第三轴承座63和第二齿轮64,升降杆21前后两侧之间连接有齿条轨60,齿条轨60内滑动式连接有第三轴承座63,第三轴承座63与支撑板30之间转动式连接有第二转轴61,第二转轴61与撒料转盘32之间绕有传动组件62,第二转轴61上连接有第二齿轮64,第二齿轮64与齿条轨60相啮合。
93.当撒料转盘32正转时,带动传动组件62正转,传动组件62正转带动第二转轴61在支撑板30和第三轴承座63内正转,第二转轴61正转带动第二齿轮64正转,继而使得第二齿轮64在齿条轨60上向后运动,第二齿轮64向后运动带动第二转轴61向后运动,第二转轴61向后运动带动第三轴承座63在齿条轨60内向后滑动,继而带动其他组件向后运动,最后带动支撑板30在升降杆21上向后滑动,以达到长距离抛洒鱼饵,防止鱼饵抛洒过于集中的目的,操作结束后,关闭伺服电机31,伺服电机31停止转动使得撒料转盘32停止转动,继而使得第二齿轮64停止运动,再次使用时,启动伺服电机31反转,伺服电机31反转带动撒料转盘32反转,撒料转盘32反转带动传动组件62反转,传动组件62反转带动第二转轴61反转,第二转轴61反转带动第二齿轮64反转,继而使得第二齿轮64向前运动,第二齿轮64向前运动带
动第二转轴61向前运动,第二转轴61向前运动带动第三轴承座63向前滑动,继而带动其他组件向前运动,最后带动支撑板30向前滑动,如此往复运动。
94.如图8所示,还包括有敲打机构7,敲打机构7包括有凸轮70、异形杆71、第一连接杆72和第三弹簧73,下料箱33前后两侧均连接有第一连接杆72,第一连接杆72上均滑动式连接有异形杆71,第一连接杆72左右两侧上均绕有第三弹簧73,第三弹簧73位于异形杆71外侧,第二转轴61上均连接有凸轮70。
95.当第二转轴61正转时,带动凸轮70正转,当凸轮70正转至与异形杆71相接触时,使得异形杆71在第一连接杆72上向外侧滑动,此时第三弹簧73被压缩,当凸轮70正转至不与异形杆71相接触时,在第三弹簧73的复位作用下,带动异形杆71向内侧滑动,当第二转轴61反转时,重复运动,以达到震动鱼饵,防止鱼饵粘连的目的,再次使用时,重复操作即可。
96.如图9

图11所示,还包括有触发机构8,触发机构8包括有第一齿条80、第二支撑杆81、异形转杆82、第三齿轮83、第二齿条84、第三扭簧85、绕线轮86、尼龙绳87、第四扭簧88、第二连接杆89、第四齿轮810和第三转轴811,支撑板30下侧连接有第一齿条80,支撑架20内侧均连接有第二支撑杆81,第二支撑杆81上均转动式连接有异形转杆82,异形转杆82左右两侧上均绕有第三扭簧85,第二支撑杆81上均转动式连接有第三齿轮83,支撑架20内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二齿条84,第二齿条84穿过异形转杆82,第二齿条84与第三齿轮83相啮合,第三齿轮83上均连接有绕线轮86,绕线轮86之间绕有尼龙绳87,第三齿轮83上均绕有第四扭簧88,第一支撑杆22内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二连接杆89,第二连接杆89穿过异形转杆82,第一支撑杆22之间转动式连接有第三转轴811,第三转轴811前后两端均连接有第四齿轮810,第四齿轮810与第一齿轮23相啮合。
97.当支撑板30向后滑动时,带动第一齿条80向后运动,当第一齿条80向后运动至与后方第三齿轮83相接触时,使得后方第三齿轮83在后方第二支撑杆81上向内侧转动,后方第三齿轮83向内侧转动带动后方第二齿条84向内侧运动,后方第二齿条84向内侧运动带动后方异形转杆82在第二支撑杆81上向内侧转动,此时后方第四扭簧88向内侧转动,后方异形转杆82向内侧转动带动后方第二连接杆89向外侧滑动,后方第二连接杆89向外侧滑动推动后方把手24向外侧运动,后方第三齿轮83向内侧转动同时带动后方绕线轮86向内侧转动,此时后方第四扭簧88向内侧转动,后方绕线轮86向内侧转动带动尼龙绳87运动,尼龙绳87运动带动前方绕线轮86向内侧转动,继而带动前方第三齿轮83在前方第二支撑杆81上向内侧转动,前方第三齿轮83向内侧转动带动前方第二齿条84向前运动,前方第二齿条84向前运动带动前方异形转杆82在第二支撑杆81上向内侧转动,此时前方第四扭簧88向内侧转动,前方异形转杆82向内侧转动带动前方第二连接杆89向外侧滑动,前方第二连接杆89向外侧滑动推动前方把手24向外侧运动,以达到自动化解除固定,加强装置联动性的目的,此时使用人员可向右侧转动后方把手24,后方把手24向右侧转动带动后方第一齿轮23向右侧转动,后方第一齿轮23向右侧转动带动后方第四齿轮810向右侧转动,后方第四齿轮810向右侧转动带动第三转轴811在第一支撑杆22内正转,第三转轴811正转带动前方第四齿轮810向右侧转动,前方第四齿轮810向右侧转动带动前方第一齿轮23向右侧转动,前方第一齿轮23向右侧转动带动前方把手24向右侧转动,继而使得升降杆21向上滑动,当升降杆21向上滑动至不与第二齿条84相接触时,在第三扭簧85的复位作用下,带动第二齿条84向外侧运动,第二齿条84向外侧运动带动异形转杆82向外侧转动,第二齿条84向外侧运动同时
带动第三齿轮83向外侧转动,第三齿轮83向外侧转动带动绕线轮86向外侧转动,此时第四扭簧88复位,尼龙绳87运动,异形转杆82向外侧转动带动第二连接杆89向内侧滑动,当支撑板30向前滑动时,带动第一齿条80向前运动,当第一齿条80向前运动至与前方第三齿轮83相接触时,使得前方第三齿轮83向内侧转动,重复运动,当前方把手24向外侧运动时,使用人员可向左侧转动前方把手24,重复运动,当后方把手24向外侧运动时,继而使得升降杆21向下滑动,当升降杆21向下滑动至不与第二齿条84相接触时,重复运动,再次使用时,重复操作即可。
98.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