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对虾养殖增氧喂食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19 21:1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对虾 喂食 养殖 水产养殖 装置

技术特征:
1.一种对虾养殖增氧喂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水箱(1)和供氧喂食单元(2);所述供氧喂食单元(2)设置在养殖水箱(1)的内部;所述供氧喂食单元(2)包括供氧组件(21)、动力组件(22)、第一推动组件(23)、开关组件(24)和喂食组件(25);所述供氧组件(21)设置在养殖水箱(1)的侧壁上;所述动力组件(22)设置在养殖水箱(1)的底部;所述第一推动组件(23)设置在养殖水箱(1)的侧壁上;所述开关组件(24)设置在养殖水箱(1)的顶部;所述喂食组件(25)设置在养殖水箱(1)的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虾养殖增氧喂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氧组件(21)包括供氧装置(211)、输氧管(212)和输氧口(213);所述供氧装置(211)固接在养殖水箱(1)的侧壁上;所述输氧管(212)的一端连通在供氧装置(211)的底部,另一端固接在养殖水箱(1)的内侧壁上;所述输氧口(213)固接在输氧管(212)的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对虾养殖增氧喂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22)包括轮盖(221)、汽轮(222)、皮带(223)、蜗杆(224)、蜗轮(225)、固定盒(226)、转杆(227)、固定块(228)和凸杆(229);所述轮盖(221)固接在输氧管(212)的外壁上;所述汽轮(222)转动连接在轮盖(221)内部;所述固定盒(226)固接在养殖水箱(1)的底部;所述蜗轮(225)固接在固定盒(226)的内部底壁上;所述蜗杆(224)啮合蜗轮(225);所述蜗杆(224)通过皮带(223)传动连接汽轮(222);所述转杆(227)固接在蜗轮(225)的顶部;所述固定块(228)固接在转杆(227)的外壁上;所述凸杆(229)固接在固定块(228) 的侧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对虾养殖增氧喂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动组件(23)包括第一滑槽(231)、第一滑杆(232)、压杆(233)、弹簧(234)、第一滑动块(235)、立杆(236)和平衡杆(237);所述第一滑槽(231)开设在养殖水箱(1)的侧壁上;所述第一滑杆(232)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231)上;所述压杆(233)固接在第一滑杆(232)的侧端;所述压杆(233)固接在压杆(233)的底部;所述立杆(236)固接在养殖水箱(1)的侧壁上;所述平衡杆(237)铰接在立杆(236)的中部;所述第一滑动块(235)固接在平衡杆(237)的一端;所述第一滑槽(231)滑动连接在第一滑动块(235)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对虾养殖增氧喂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组件(24)包括第二滑动块(241)、第二滑槽(242)、第二滑杆(243)和第一支杆(244);所述第二滑动块(241)固接在平衡杆(237)的侧端;所述第二滑槽(242)开设在喂食组件(25)的侧壁上;所述第二滑杆(243)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242)上;所述第二滑杆(243)滑动连接在第二滑动块(241)上;所述第一支杆(244)设置在开关组件(24)和喂食组件(25)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对虾养殖增氧喂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喂食组件(25)包括饲料箱(251)、滑轨(252)、滑块(253)、第二支杆(254)、堵塞块(255)和输料管(256);所述饲料箱(251)固接在养殖水箱(1)的顶部;所述输料管(256)开设在饲料箱(251)的侧端;所述滑轨(252)固接在饲料箱(251)的内侧壁上;所述滑块(253) 滑动连接在滑轨(252)上;所述蜗杆(224)的一端铰接在第二滑杆(243)的侧端,另一端铰接在滑块(253)的侧端;所述第二支杆(254)固接在滑块(253)的底部;所述堵塞块(255)滑动连接在饲料箱(251)的内侧壁上。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对虾养殖增氧喂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水箱(1)的底部设置有支腿(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对虾养殖增氧喂食装置,包括养殖水箱和供氧喂食单元;所述供氧喂食单元设置在养殖水箱的内部;所述供氧喂食单元包括供氧组件、动力组件、第一推动组件、开关组件和喂食组件;所述供氧组件设置在养殖水箱的侧壁上;所述动力组件设置在养殖水箱的底部;所述第一推动组件设置在养殖水箱的侧壁上;所述开关组件设置在养殖水箱的顶部;所述喂食组件设置在养殖水箱的顶部;通过设置供氧组件,配合供氧装置、输氧管和输氧口,将供氧装置产生的氧气通过输氧口排进水里,增加养殖箱内部水的含氧量,避免了对虾因为水的含氧量缺失,导致对虾的死亡,进而提高了虾的成活率。进而提高了虾的成活率。进而提高了虾的成活率。


技术研发人员:熊建华 张彬 黎铭 韦信贤 童桂香 杨艳 林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0.12.17
技术公布日:2021/10/1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