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6:3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播种机 农作物 播种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作物播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播种机。


背景技术:

2.农作物耕种时,需要进行将种子种入耕地内,经过后期培育,长出农作物。
3.然而,部分地区因经济等因素制约,目前仍然采用非常原始的人力播种,通过人工播撒种子。
4.这种播种方式效率低下,而且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播种机,能够实现播种机械化,有效地减少人工参与,提升作业效率。
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
7.一种播种机,包括:
8.固定梁、种箱、排种器、仿形支架、仿形船、悬挂架、平地起垄器及驱动机构,所述种箱、所述排种器、所述仿形支架、所述悬挂架、所述平地起垄器、所述驱动机构固定在所述固定梁上,所述种箱的出料口与所述排种器的进料口对接,所述仿形船与所述仿形支架远离所述固定梁的一端固定,所述悬挂架一端与所述固定梁固定,另一端与外部设备固定,所述平地起垄器位于所述排种器的下方,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排种器连接,驱动所述排种器排种。
9.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梁包括连接梁及承载梁,所述连接梁与所述悬挂架固定,所述承载梁固定在所述连接梁上,所述承载梁上设有若干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在所述承载梁上的位置可调节,所述种箱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种箱包括外箱体、外箱体快速固定件、种子排放件,所述外箱体快速固定件固定在所述固定梁上,所述种子排放件设置在所述外箱体内,所述种子排放件的出料口与所述排种器的进料口对接。
10.进一步的,所述外箱体为一上端无盖的箱体,其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所述种子排放件固定在所述外箱体的内壁上,所述种子排放件包括电机、转动盘、驱动杆及外罩,所述驱动杆一端与所述转动盘固定,另一端与所述电机的活动端固定,所述外罩罩设在所述电机、所述驱动杆上,所述外罩与所述抵接台之间具有一仅容所述转动盘转动的转动通道,所述转动盘部分突出于所述外罩,所述转动盘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种子通道的直径与种子直径匹配,同一时间内,仅有一个所述通孔与所述种子通道对接,所述转动盘远离所述驱动杆的一面与所述抵接台接触。
11.进一步的,所述排种器包括排种器主体及转动轮,所述排种器主体固定在所述固定梁上,所述排种器主体内部设有一与所述转动轮相匹配的柱状空间,所述转动轮活动的设置在所述柱状空间内,所述排种器主体靠近所述外箱体的一端上开设有与所述柱状空间联通的种子进入通孔,所述排种器主体远离所述外箱体的一端上开设有与所述柱状空间联
通的种子排出通孔。
12.进一步的所述排种器还包括一护种板,所述护种板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以及滑动档板,所述第二侧板的长度方向的两侧边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三侧板固定,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三侧板相对设置且与所述排种器主体固定,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三侧板对称的设置有若干滑槽,所述滑动档板的侧边活动嵌设于所述滑槽。
13.进一步的,所述仿形支架包括主支架、第一活动支架、第二活动支架,所述主支架一端与所述固定梁固定,另一端延伸形成铰接部,所述第一活动支架的中部与所述铰接部铰接,所述第二活动支架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动支架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活动支架另一端与所述仿形船固定,所述铰接部与所述第一活动支架铰接位置处设有转动角度检测装置。
14.进一步的,所述仿形船包括具有较大的一端及较小的一端,所述仿形船较小的一端朝向所述播种机的前进方向,所述仿形船较小的一端到较大的一端具有一朝向地面的弧形过渡面,所述仿形船包括固定板、气囊组及外保护套,所述气囊组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外保护套罩设在所述气囊组的外表面上。
15.进一步的,所述悬挂架包括固定梁连接架、升降油缸及外部连接架,所述外部连接架与外部设备固定,所述升降油缸固定在所述外部连接架上,其活动端在竖直方向上伸缩并与所述固定梁连接架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梁连接,所述升降油缸的活动端伸缩带动所述固定梁连接架升降,从而带动所述固定梁升降。
16.进一步的,所述平地起垄器包括一船体,所述船体具有一弧形底面,所述弧形底面上设有若干楔形部,所述楔形部沿长度方向上具有较小的一端及较大的一端,所述楔形部较小的一端朝向所述平地起垄器前进方向。
17.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电机固定架、传动杆、传动锥齿轮及驱动锥齿轮,所述电机固定架固定在所述固定梁上,所述驱动电机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电机固定架上,所述驱动锥齿轮与所述驱动电机的活动端固定,所述传动杆与若干所述转动轮固定,所述传动锥齿轮固定在所述传动杆上并与所述驱动锥齿轮啮合。
18.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固定梁、种箱、排种器、仿形支架、仿形船、悬挂架、平地起垄器及驱动机构,所述种箱储存种子,所述排种器与所述种箱的出口对接,播种机沿地面行走,驱动机构驱动排种器排种,能够有效地减少人工参与,提升作业效率。
19.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2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1.图1为播种机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播种机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图1中固定梁的俯视示意图;
24.图4为图1中固定梁的截面示意图;
25.图5为图2中外箱体快速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图2中外箱体快速固定件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27.图7为图1中种箱的结构示意图;
28.图8为图1中排种器的截面示意图;
29.图9为图8中转动轮的结构示意图;
30.图10为图1中护种板的结构示意图;
31.图11为图1中仿形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32.图12为图11中转动筒的截面示意图;
33.图13为图1中仿形船的结构示意图;
34.图14为图1中悬挂架的结构示意图;
35.图15为图1中悬挂架的竖直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36.图16为图1中悬挂架的水平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37.图17为图1中平地起垄器的结构示意图;
38.图18为图1中平地起垄器的主视示意图;
39.图19为图1中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40.图20为图19中套筒的截面示意图;
41.图21为图1中防涌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42.图22为图21中刮泥机构的右视示意图;
43.图23为图21中刮泥机构的俯视示意图;
44.图24为图21中基板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46.如图1、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播种机,其包括:固定梁1、种箱2、排种器3、仿形支架4、仿形船5、悬挂架6、平地起垄器7 及驱动机构8,所述种箱2、所述排种器3、所述仿形支架4、所述悬挂架6、所述平地起垄器7、所述驱动机构8固定在所述固定梁1上,所述种箱2的出料口与所述排种器3的进料口对接,所述仿形船5与所述仿形支架4远离所述固定梁1的一端固定,所述悬挂架6一端与所述固定梁1固定,另一端与外部设备固定,所述平地起垄器7位于所述排种器3的下方,所述驱动机构8与所述排种器3连接,驱动所述排种器3排种。
47.如图3、图4所示,所述固定梁1包括连接梁11及承载梁12,所述连接梁 11与所述悬挂架6固定,所述承载梁12固定在所述连接梁11上,所述承载梁 12上设有若干固定座13,所述固定座13在所述承载梁12上的位置可调节,所述种箱2固定在所述固定座13上。
48.所述固定座13包括u型件131、上压梁132及夹紧气缸133,所述上压梁 132一端与所述u型件131一端铰接,所述夹紧气缸133固定在所述u型件131 另一端上,所述夹紧气缸
133的活动端与所述上压梁132的另一端固定,所述夹紧气缸133的活动端使所述上压梁132具有与所述u型件131组合成封闭环形的第一状态。所述上压梁132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上压梁132与所述u型件131则合成的内环面与所述承载梁12的截面相匹配。
49.所述夹紧气缸133的活动端收缩到最小状态时,所述u型件131、所述上压梁132对所述承载梁12形成抵紧,使所述固定座13无法相对所述承载梁12 移动。
50.所述u型件131的外表面上延伸形成用于固定所述种箱2的固定耳133。
51.为了使所述u型件131、所述上压梁132与所述承载梁12之间能紧固连接,所述承载梁12的外表面上开设有若干环形凹槽121,所述环形凹槽121与所述固定座13相匹配。
52.所述环形凹槽121内壁上贴设有橡胶,当所述u型件131、所述上压梁132 夹设在所述环形凹槽121内时与橡胶贴合,使所述u型件131、所述上压梁132 与所述承载梁12形成抵紧。
53.使用时,根据需求选择所述承载梁12外表面上的干环形凹槽121来安装所述固定座13,使所述承载梁12上的所述固定座13数量及间隔符合实际需求。
54.如图5

图7所示,所述种箱2包括外箱体21、外箱体快速固定件22、种子排放件23,所述外箱体快速固定件22固定在所述固定梁1上,所述种子排放件23设置在所述外箱体21内,所述种子排放件23的出料口与所述排种器3 进料口对接。
55.所述外箱体21为一上端无盖的箱体,其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211,所述种子排放件23固定在所述外箱体21的内壁上,所述外箱体21的外壁上延伸形成与所述外箱体快速固定件22匹配的固定板212。
56.所述外箱体21靠近所述排种器3一端内壁上延伸形成抵接台213,所述抵接台213与所述外箱体21的内壁之间形成一种子通道214。
57.所述外箱体快速固定件22包括固定环221、卡扣222,所述固定环221固定在所述固定梁1上,所述外箱体21部分穿设于所述固定环221的内环,所述固定板212与所述固定环221固定,所述卡扣222与所述固定环221铰接并与所述固定板212边沿卡接。
58.所述固定环221的边沿延伸形成铰接端2211。
59.所述卡扣222包括板体2221,所述板体2221一端与所述铰接端2211铰接,另一端的侧壁延伸形成卡接板2222。所述卡扣222具有与所述固定板212背抵接的卡接形态。
60.为使所述卡接板2222与所述固定板212卡接稳定,所述卡接板2222具有弧度,所述卡接板2222处于卡接形态时,所述卡接板2222的弧面与所述固定板212背离所述固定环221的一面以及所述固定板212的侧面抵接。
61.所述种子排放件23包括电机231、转动盘232、驱动杆233及外罩234,所述驱动杆233一端与所述转动盘232固定,另一端与所述电机231的活动端固定,所述外罩234罩设在所述电机231、所述驱动杆233上,所述外罩234 与所述抵接台213之间具有一仅容所述转动盘232转动的转动通道235,所述转动盘232部分突出于所述外罩234,所述转动盘232上开设有若干通孔2321,所述通孔2321与所述种子通道214的直径与种子直径匹配,同一时间内,仅有一个所述通孔2321与所述种子通道214对接,所述转动盘232远离所述驱动杆 233的一面与所述抵接台213接触。
62.所述电机231通过所述驱动杆233驱动所述转动盘232转动,所述转动盘 232突出于所述外罩234的部分上的所述通孔2321装载一粒种子,待该所述通孔2321随所述转动盘
232转动到与所述种子通道214对接时,装载的种子落入所述种子通道214,并从所述种子通道214落向所述排种器3。
63.为避免种子卡在所述转动盘232与所述外箱体21内壁之间以及所述转动盘 232与所述外罩234之间,所述转动盘232边沿与所述外箱体21内壁的间距小于种子的直径,所述转动盘232与所述外罩234之间的间距小于种子的直径。
64.如图8

图9所示,所述排种器3包括排种器主体31及转动轮32,所述排种器主体31固定在所述固定梁1上,所述排种器主体31内部设有一与所述转动轮32相匹配的柱状空间311,所述转动轮32活动的设置在所述柱状空间311 内,所述排种器主体31靠近所述外箱体21的一端上开设有与所述柱状空间311 联通的种子进入通孔312,所述排种器主体31远离所述外箱体21的一端上开设有与所述柱状空间311联通的种子排出通孔313。
65.所述种子进入通孔312一端与所述柱状空间311联通,另一端与所述种子通道214对接。
66.所述转动轮32的周面上沿所述转动轮32径向间隔设有若干种子暂存槽 321,所述种子暂存槽321随所述转动轮32转动与所述种子进入通孔312及所述种子排出通孔313交替对接。
67.所述转动轮32与所述驱动机构8连接,所述驱动机构8驱动所述转动轮 32转动,所述种子暂存槽321随所述转动轮32转动与所述种子进入通孔312 及所述种子排出通孔313交替对接。
68.所述转动轮32转动时,所述种子暂存槽321先与所述种子进入通孔312 对接,种子从所述种子进入通孔312落到所述种子暂存槽321内,所述转动轮 32继续转动,装有种子的所述种子暂存槽321与所述种子排出通孔313对接,种子从所述种子暂存槽321落到所述种子排出通孔313内,并排出。
69.为避免,种子在随所述转动轮32转动过程中,种子落到所述转动轮32与所述柱状空间311内壁之间的间隙内,所述转动轮32外周面与所述柱状空间 311内壁之间的间隙小于种子的直径。
70.如图2、图10所示,为了使种子能更好的排出,所述排种器3还包括一护种板33,所述护种板33包括第一侧板331、第二侧板332、第三侧板333以及滑动档板,所述第二侧板332的长度方向的两侧边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331、所述第三侧板333固定,所述第一侧板331、所述第三侧板333相对设置且与所述排种器主体31固定。所述第一侧板331、所述第三侧板333对称的设置有若干滑槽334,所述滑动档板的侧边活动嵌设于所述滑槽334。所述滑动档板能有效的避免种子在下落的过程中飞溅。
71.所述第一侧板331、所述第二侧板332、所述第三侧板333形成较大的一端及较小的一端。
72.所述滑槽334的一端贯通所述第一侧板331或所述第三侧板333的靠近所述排种器主体31的侧边。
73.所述护种板33还包括第一活动档板335、第二活动当板336及第三活动当板337,所述第一活动档板335与所述第一侧板331靠近排种器3的侧边通过扭簧铰接,所述第二活动当板336与所述第二侧板332靠近排种器3的侧边通过扭簧铰接,所述第三活动当板337与所述第三侧板333靠近排种器3的侧边通过扭簧铰接,所述第一活动档板335、所述第三活动当
板337与所述滑动档板高于所述第一侧板331、所述第二侧板332的部分抵接,所述第二活动当板 336与所述第一活动档板335、所述第三活动当板337抵接。
74.使用时,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滑槽安装所述滑动档板,另外也可根据需求,选择合适高度的所述滑动档板,不同高度的所述滑动档板与所述第一活动档板335、所述第三活动档板337的抵接角度不同,调节所述第一活动档板 335、第二活动当板336、所述第三活动当板337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331、所述第二侧板332、所述第三侧板333之间的角度,从而调节所述护种板33与所述排种器主体31对接的口径大小。
75.如图11

图12所示,所述仿形支架4包括主支架41、第一活动支架42、第二活动支架43,所述主支架41一端与所述固定梁1固定,另一端延伸形成铰接部44,所述第一活动支架42的中部与所述铰接部44铰接,所述第二活动支架43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动支架42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活动支架43另一端与所述仿形船5固定,所述铰接部44与所述第一活动支架42铰接位置处设有转动角度检测装置45,转动角度检测装置将检测到的第一活动支架42相对所述主支架41转动角度转化呈高度变化后,驱动所述悬挂架6工作,使所述固定梁 1在竖直方向上调整位置。使所述固定梁1高度进行调整,所述从而实现随地仿形播种功能。
76.所述铰接部44包括铰接架441、固定轴442及转动筒443,所述固定轴442 穿设于所述铰接架441,所述转动筒443活动套设于所述固定轴442并与所述第一活动支架42固定。
77.所述转动角度检测装置45包括霍尔传感器451、若干磁钢452,所述霍尔传感器451设置在所述固定轴442,所述霍尔传感器451的检测端朝向所述转动筒443的内壁上,所述磁钢452均匀间隔的设置在所述转动筒443的内壁周面上,所述第一活动支架42带动所述转动筒443相对所述固定轴442转动,每当一个所述磁钢452转过所述霍尔传感器451的检测端时,引起磁场变化,所述霍尔传感器451则会输出一个脉冲,计算脉冲的个数即可确定所述第一活动支架42转过的角度。
78.如图13所示,所述仿形船5包括具有较大的一端及较小的一端,所述仿形船5较小的一端朝向所述播种机的前进方向,所述仿形船5较小的一端到较大的一端具有一朝向地面的弧形过渡面。所述仿形船5与所述仿形支架4固定。
79.所述仿形船5包括固定板51、气囊组52及外保护套,所述气囊组52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固定板51上,所述外保护套罩设在所述气囊组52的外表面上。
80.所述气囊组52的截面近似梯形,具有一较小的一端及一较大的一端,较小的一端朝向所述播种机的前进方向。
81.所述气囊组52包括一个内部气囊521及若干个外部气囊522,所述内部气囊521固定在所述固定板51上,所述外部气囊522固定在所述内部气囊521 的表面上,将所述内部气囊521完全包裹,相邻的所述外部气囊522之间紧密抵接。
82.所述外部气囊522能够起到保护作用,其中一个被地面上的尖锐物体扎破,也不会影响所述气囊组52整体的效果。而且其中一个被地面上的尖锐物体扎破可以进行针对性更换,无需更换所述气囊组52整体,有效节省成本。
83.所述内部气囊521的表面上设有魔术贴的母贴。所述外部气囊522的表面上设有魔术贴的子贴,所述子贴与所述母贴相对应,所述外部气囊522通过魔术贴与所述内部气囊521快速固定。采用魔术贴的方法进行固定,能够实现所述外部气囊522与所述内部气囊521快速固定与拆卸。
84.所述外保护套为一布罩,其边沿上延伸有固定绳,所述外保护套罩设在所述固定板51及所述外部气囊522外表面上,将所述固定板51、所述内部气囊 521、所述外部气囊522裹入其内,所述外保护套的固定绳固定在所述仿形支架 4上。所述外保护套将所述固定板51、所述气囊组52包裹成一个整体,并具有一定保护所述气囊组52的作用。
85.如图14

图16所示,所述悬挂架6包括固定梁连接架61、升降油缸62及外部连接架63,所述外部连接架63与外部设备固定,所述升降油缸62固定在所述外部连接架63上,其活动端在竖直方向上伸缩并与所述固定梁连接架61 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梁1连接。所述升降油缸62的活动端伸缩带动所述固定梁连接架61升降,从而带动所述固定梁1升降。
86.由于播种机为露天工作环境,为保护所述升降油缸62,延长所述升降油缸 62的使用寿命,所述外部连接架63包括u型梁631,所述升降油缸62嵌设在所述u型梁631的u型槽内,所述升降油缸62的活动端的活动方向平行于所述u型梁631。将所述升降油缸62设置到所述u型梁631内,对所述升降油缸62起到保护作用。
87.所述固定梁连接架61包括连接块611、连接板612,所述连接块611与所述升降油缸62的活动端固定,并部分突出于所述u型梁631的u型槽,所述连接块611突出于所述u型梁631的u型槽的部分延伸形成与所述连接板612 固定的连接端613,所述连接板612一端与所述连接端61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梁1固定。
88.于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端613靠近所述u型梁631的面上嵌设有若干滚珠614。
89.如图17

图18所示,所述平地起垄器7包括一船体71,所述船体71具有一弧形底面,所述弧形底面上设有若干楔形部72,所述楔形部72沿长度方向上具有较小的一端及较大的一端,所述楔形部72较小的一端朝向所述平地起垄器7前进方向。
90.所述弧形底面向上延伸在所述船体71朝向前进方向的一端上形成弧形保护头711,有效避免泥土进入所述船体71内部。
91.所述弧形保护头711内设有若干加强筋712。
92.所述弧形底面上开设有若干组安装凸梁73,所述安装凸梁73包括一对相对平行设置的凸条74,所述凸条74相对所述弧形底面凸出,所述凸条74之间的所述弧形底面为所述楔形部72的安装区域,所述楔形部72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安装区域,所述楔形部72侧边与所述凸条74抵接。
93.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区域上开设有若干螺纹通孔,所述楔形部72朝向所述安装区域面上对应所述螺纹通孔的位置处开设有安装孔,安装时,将所述楔形部72插入所述凸条74之间,使所述楔形部72上的安装孔与所述螺纹通孔对齐,再用螺栓将所述楔形部72与所述安装区域固定。
94.所述凸条74沿长度方向具有两条侧边,一条所述侧边与所述楔形部72抵接,另一条侧边具有一弧面741,所述弧面741与所述弧形底面连接处与所述弧形底面平行。
95.在工作时,所述楔形部72相对所述船体71突出,扎入地面,在地面上犁出地垄,犁出的泥土沿所述弧面741排出,泥土离开所述弧面741时,运动方向与所述弧形底面平行,由此减少了泥土与弧形底面的接触,有效保护弧形地面;由于所述楔形部72与泥土接触较多,容易损坏;可以将损坏的所述楔形部 72拆下进行更换,便于维修保养。
96.如图21

图24所示,为进一步规避泥沙,所述船体71的侧边上设置有防涌泥装置9,所述防涌泥装置9包括基板91及刮泥机构92,所述刮泥机构92 活动设置于所述基板91上,
所述刮泥机构92可沿所述基板91滑动。
97.所述基板91长度方向的两侧边设有侧边板93,所述侧边板93相对所述基板91垂直,所述侧边板93内壁上开设有滑动槽931。所述基板91上开设有若干腰型槽911。
98.所述刮泥机构92具有本体921及刮板922,所述本体921设置在所述侧边板93之间,所述本体921朝向所述侧边板93的面上延伸形成一凸块923,所述凸块923嵌设在所述滑动槽931内,所述刮板922与所述本体921固定,所述刮板922相对所述基板91倾斜设置,所述刮板922一侧边与所述基板91抵接。
99.所述刮泥机构92沿所述基板91滑动时,所述刮板922与所述基板91抵接,将所述基板91上的泥土刮掉。
100.为避免所述刮泥机构92在播种机工作时晃动,所述本体921上开设有螺纹固定孔924,所述基板91上开设有与所述螺纹固定孔924对应的刮泥机构固定孔912,所述防涌泥装置9还包括一固定螺栓95,所述固定螺栓95可穿设于所述螺纹固定孔924及所述刮泥机构固定孔912,使所述刮泥机构92与所述基板 91相对固定。
101.如图19

图20所示,所述驱动机构8包括驱动电机81、电机固定架82、传动杆83、传动锥齿轮84及驱动锥齿轮85,所述电机固定架82固定在所述固定梁1上,所述驱动电机81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电机固定架82上,所述驱动锥齿轮85与所述驱动电机81的活动端固定,所述传动杆83与若干所述转动轮 32固定,所述传动锥齿轮84固定在所述传动杆83上并与所述驱动锥齿轮85 啮合。
102.为保护所述传动锥齿轮84及所述驱动锥齿轮85,延长所述传动锥齿轮84 及所述驱动锥齿轮85的使用寿命,所述驱动机构8还包括一套管86,所述套管86固定在所述电机固定架82上。
103.所述套管86内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一管状通道861,所述传动杆83穿设于所述管状通道861,所述传动锥齿轮84设置在所述管状通道861内并与所述传动杆83同轴固定,所述套管86侧壁上开设有一伸入孔862,所述驱动电机81的活动端伸入所述伸入孔862内,所述驱动锥齿轮85设置在所述管状通道 861并与所述驱动电机81的活动端伸入所述伸入孔862的部分固定,所述驱动锥齿轮85与所述传动锥齿轮84啮合。
104.为了使所述传动杆83能稳定旋转,所述驱动机构8还包括若干转动轴承 87,所述转动轴承87具有可相对转动的第一部分871及第二部分872,所述第一部分871与所述传动杆83同轴固定,所述第二部分872与所述管状通道861 内壁固定,所述第一部分871及所述第二部分872之间设有滚珠。
10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实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