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快速检测食用菌组织分离菌株出菇性能的方法与流程

2021-10-09 16:2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食用菌 菌株 保藏 菌种 选育


1.本发明涉及食用菌菌种保藏与选育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快速检测食用菌组织分离菌株出菇性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2.我国是世界食用菌生产大国,食用菌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据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2019年全国食用菌总产量3933.87万吨(鲜品),产值3126.67亿元。食用菌菌种作为发展食用菌的基础生产资料,对食用菌生产起着关键性作用,直接影响产量和质量。常用的食用菌品种选育方法有组织分离法、杂交育种法、原生质体融合法、诱变育种法、分子育种法等。
3.其中组织分离法是最常用的一种食用菌育种方法,也是获取食用菌菌种的一种常用方法。组织分离是食用菌一种无性繁殖方式,食用菌组织分离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后代不容易发生变异,能够较好的保持菌种的优良性状,防止菌种品性退化,而且适应性较广,能用于较多食用菌制种;但也存在问题,比如在多次重复操作后,容易发生退化;组织分离制种很难制出比母体更加优秀的品种;在大规模应用前,需要做品种对比试验;组织分离不同部位,获得的菌株生产性能不同。而检测组织分离菌株的生产性能就需要经过出菇试验,这就决定了当年分离菌株需要下一季或下一年出菇试验后才能进一步应用于生产,导致周期较长。
4.因此,提供一种快速检测食用菌组织分离菌株出菇性能的方法,能够较快检测食用菌组织分离菌株的出菇生产性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检测食用菌组织分离菌株出菇性能的方法,可以较快检测食用菌组织分离菌株的出菇生产性能。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快速检测食用菌组织分离菌株出菇性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1)组织分离
9.选取菇型较好、5~8成熟的食用菌子实体,采用组织分离法,选取菌盖与菌柄交界处的大小为3mm~5mmx3mm~5mmx3mm~5mm的组织块,转移至25mmx200mm的装有pda的带棉塞大试管中;
10.(2)培养箱恒温培养及筛选
11.将试管置于恒温箱恒温培养至菌落直径为2cm

3cm,培养温度依据不同食用菌的适宜发菌温度再加3℃;选取菌丝生长健壮、浓密洁白、长势旺盛、均匀一致的试管,其他丢弃;
12.(3)自然温度生长锻炼及筛选
13.将步骤(2)选取的试管转移至10~25℃的自然室温培养室,利用自然昼夜温差温
度培养至菌丝长满试管;选择菌丝生长健壮、浓密洁白、长势旺盛、均匀一致的试管保留,其他丢弃;挑取保留的试管底部大小为3mm~5mmx3mm~5mmx3mm~5mm的菌丝块转移至新的25mmx200mm的装有pda的棉塞大试管中;
14.(4)重复培养2次
15.按照步骤(2)和步骤(3)的操作重复2次;
16.(5)试管内出菇测试
17.在步骤(4)获得的同一批试管菌种中选取部分试管,给予不同菌种适合原基出菇的温度处理,进行出菇试验,筛选出菇较快且整齐一致的试管作为生产性能较好的组织分离菌株,作为母种进行保藏和应用于生产。
18.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快速检测食用菌组织分离菌株出菇性能的方法,不需经过出菇试验即可快速预测主要食用菌组织分离菌株的生产性能,比香菇出菇(秋栽出菇和春栽夏季出菇)方法检测节约至少104~129天,比香菇出菇(春栽越夏出菇)方法检测节约至少194~219天;比平菇农法出菇节约59~77天;比白灵菇农法出菇检测节约73~90天。本发明可用于大批量组织分离菌株的生产性能的快速预测,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快筛选速度。本发明易于掌握和推广,适合中小型菌种厂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0.实施例1
21.香菇组织分离菌种的生产性能快速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2.(1)组织分离
23.在春栽越夏秋季出菇模式、秋栽冬季出菇模式、夏季出菇栽培模式中,在第一茬菇中选取菇型圆整、8成熟的香菇子实体,采用组织分离法,选取菌盖与菌柄交界处的大小为3mm~5mmx3mm~5mmx3mm~5mm的组织块,转移至25mmx200mm的装有pda的带棉塞大试管中。
24.(2)培养箱恒温培养及筛选
25.将上述试管置于培养箱恒温培养(培养温度春栽越夏秋季出菇菌株以30℃为宜、秋栽冬季出菇菌株以28℃为宜、夏季出菇菌株以32℃)至菌落直径为2cm

3cm(4天左右),选取菌丝生长健壮、浓密洁白、长势旺盛、均匀一致的试管,其他丢弃。
26.(3)自然温度生长锻炼及筛选
27.将上述试管转移至自然室温(10~25℃)培养室,利用自然昼夜温差温度培养至菌丝长满试管(20天左右);选择菌丝生长健壮、浓密洁白、长势旺盛、均匀一致的的试管保留,其他丢弃;挑取保留的试管底部大小为3mm~5mmx3mm~5mmx3mm~5mm的菌丝块转移至新的25mmx200mm的装有pda的棉塞大试管中;
28.(4)重复培养2次
29.按照步骤(2)和步骤(3)的操作重复2次。
30.(5)试管内出菇测试
31.在同一批试管菌种中选取部分试管,置于22℃恒温培养箱里10~15天转色培养,然后转移至10~15℃,光照强度100~200勒克斯培养室5~15天,可见试管中形成菇蕾,菇蕾多且整齐一致的可以作为生产性能较好的组织分离菌株,可作为母种进行保藏和应用于生产。
32.对比例1香菇农法出菇法检测组织分离菌种的出菇性能
33.(1)组织分离
34.在春栽越夏秋季出菇模式、秋栽冬季出菇模式、夏季出菇栽培模式中,在第一茬菇中选取菇型圆整、8成熟的香菇子实体,采用组织分离法,选取菌盖与菌柄交界处的大小为3mm~5mmx3mm~5mmx3mm~5mm的组织块,转移至25mmx200mm的装有pda的带棉塞大试管中。
35.(2)培养箱恒温培养及筛选
36.将上述试管置于培养箱恒温25℃培养至菌落长满斜面(12天左右),选取菌丝生长健壮、浓密洁白、长势旺盛、均匀一致的试管保留,其他丢弃;挑取保留的试管底部大小为3mm~5mmx3mm~5mmx3mm~5mm的菌丝块转移至新的25mmx200mm的装有pda的棉塞大试管中;
37.(3)重复培养2次
38.按照步骤(2)的操作重复2次。选取菌丝生长健壮、浓密洁白、长势旺盛、均匀一致的试管作为母种。
39.(4)农法出菇
40.用步骤(3)的试管菌种作为母种制作原种,再制作栽培种。采用机械化装袋、固体菌种接种、发菌、转色,秋栽和春栽夏季可以在转色后进入出菇阶段(秋栽出菇和春栽夏季出菇的,从母种到出菇一般要206

216天),春栽越夏的菌袋需再经过至少3个月的越夏期,在9月份进行出菇(一般春栽越夏出菇的,从母种到出菇需要296

306天)。菇型圆整、产量高的可以作为生产性能较好的组织分离菌株,可作为母种进行保藏和应用于生产。
41.实施例2
42.平菇组织分离菌种的生产性能快速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3.(1)组织分离
44.在平菇农法栽培模式中,在第一茬菇中选取8成熟的平菇子实体,采用组织分离法,选取菌盖与菌柄交界处的大小为3mm~5mmx3mm~5mmx3mm~5mm的组织块,转移至25mmx200mm的装有pda的带棉塞大试管中。
45.(2)培养箱恒温培养及筛选
46.将上述试管置于培养箱28℃恒温培养至菌落直径为2cm~3cm(4天左右),选取菌丝生长健壮、浓密洁白、长势旺盛、均匀一致的试管,其他丢弃。
47.(3)自然温度生长锻炼及筛选
48.将上述试管转移至自然室温(10~25℃)培养室,利用自然昼夜温差温度培养至菌丝长满试管(一般15天左右);选择菌丝生长健壮、浓密洁白、长势旺盛、均匀一致的试管保留,其他丢弃;挑取保留的试管底部大小为3mm~5mmx3mm~5mmx3mm~5mm的菌丝块转移至新的25mmx200mm的装有pda的棉塞大试管中;
49.(4)重复培养2次
50.按照步骤(2)和(3)的操作重复2次。
51.(5)试管内出菇测试
52.在同一批试管菌种中选取部分试管,置于0~4℃冷冻培养5~8天,然后转移至10~18℃,光照200~500lux光照下培养10~15天,可见试管中形成菇蕾,菇蕾多且整齐一致的可以作为生产性能较好的组织分离菌株,可作为母种进行保藏和应用于生产。
53.对比例2平菇农法出菇法检测组织分离菌种的出菇性能
54.(1)组织分离
55.在平菇农法栽培模式中,在第一茬菇中选取8成熟的平菇子实体,采用组织分离法,选取菌盖与菌柄交界处的大小为3mm~5mmx3mm~5mmx3mm~5mm的组织块,转移至25mmx200mm的装有pda的带棉塞大试管中。
56.(2)培养箱恒温培养及筛选
57.将上述试管置于培养箱25℃恒温培养至菌落长满斜面(8天左右),选取菌丝生长健壮、浓密洁白、长势旺盛、均匀一致的试管保留,其他丢弃;挑取保留的试管底部大小为3mm~5mmx3mm~5mmx3mm~5mm的菌丝块转移至新的25mmx200mm的装有pda的棉塞大试管中;
58.(3)重复培养2次
59.按照步骤(2)的操作重复2次。
60.(4)农法出菇
61.用步骤(3)的试管菌种作为母种制作原种,再制作栽培种。采用农法熟料栽培或发酵料袋栽,发菌结束后进入出菇阶段(一般从母种经原种、栽培种到3茬出菇结束需要139~149天)。菇型好、产量高的可以作为生产性能较好的组织分离菌株,可作为母种进行保藏和应用于生产。
62.实施例3
63.白灵菇组织分离菌种的生产性能快速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4.(1)组织分离
65.在白灵菇农法栽培模式中,在第一茬菇中选取8成熟的白灵菇子实体,采用组织分离法,选取菌盖与菌柄交界处的大小为3mm~5mmx3mm~5mmx3mm~5mm的组织块,转移至25mmx200mm的装有pda的带棉塞大试管中。
66.(2)培养箱恒温培养及筛选
67.将上述试管置于培养箱28℃恒温培养至菌落直径为2cm~3cm(4天左右),选取菌丝生长健壮、浓密洁白、长势旺盛、均匀一致的试管,其他丢弃。
68.(3)自然温度生长锻炼及筛选
69.将上述试管转移至自然室温(10~20℃)培养室,利用自然昼夜温差温度培养至菌丝长满试管(一般20天左右);选择菌丝生长健壮、浓密洁白、长势旺盛、均匀一致的试管保留,其他丢弃;挑取保留的试管底部大小为3mm~5mmx3mm~5mmx3mm~5mm的菌丝块转移至新的25mmx200mm的装有pda的棉塞大试管中;
70.(4)重复培养2次
71.按照步骤(2)和(3)的操作重复2次。
72.(5)试管内出菇测试
73.在同一批试管菌种中选取部分试管,然后将培养皿在0~4℃、黑暗条件下进行冷冻处理3~5天;再将培养皿置于8~12℃,200~800lux光照条件下进行恢复培养10~20天,选择能形成原基,且原基洁白、质地致密的试管,即为出菇且性能较好的菌株,可以作为生产性能较好的组织分离菌株,可作为母种进行保藏和应用于生产。
74.对比例3白灵菇农法出菇法检测组织分离菌种的出菇性能
75.(1)组织分离
76.在白灵菇农法栽培模式中,在第一茬菇中选取8成熟的白灵菇子实体,采用组织分离法,选取菌盖与菌柄交界处的大小为3mm~5mmx3mm~5mmx3mm~5mm的组织块,转移至25mmx200mm的装有pda的带棉塞大试管中。
77.(2)培养箱恒温培养及筛选
78.将上述试管置于培养箱25℃恒温培养至菌落长满斜面(10天左右),选取菌丝生长健壮、浓密洁白、长势旺盛、均匀一致的试管保留,其他丢弃;挑取保留的试管底部大小为3mm~5mmx3mm~5mmx3mm~5mm的菌丝块转移至新的25mmx200mm的装有pda的棉塞大试管中;
79.(3)重复培养2次
80.按照步骤(2)的操作重复2次。
81.(4)出菇试验
82.用步骤(3)的试管菌种作为母种制作原种,再制作栽培种。采用工厂化或农法模式生产菌袋或菌瓶,接种后经过发菌、后熟、搔菌、催蕾、出菇等阶段(一般从母种、原种、栽培种到出菇阶段需要170~175天左右),菇型较好、产量较高的菌株可以作为生产性能较好的组织分离菌株,可作为母种进行保藏和应用于生产。
83.本发明实施例1

3和对比例1

3分离菌种所需的时间见表1。
84.表1
[0085][0086]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