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地埋式箱泵一体化消防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1-07-27 13:3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消防设备 埋式箱泵一体化
一种地埋式箱泵一体化消防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埋式箱泵一体化消防设备。



背景技术:

地埋式箱泵消防设备是指埋在地内的箱式无负压供水设备,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展示出来,便于使用者对火源进行消灭的设备。

目前在对火源进行消灭时,一般是通过外部消防设备进行灭火,将外部消防设备托运到火源现场需要一定时间,这段时间可能会使火源顺势变猛,可能造成的危害性更大,为此我们设计出了一种地埋式箱泵一体化消防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地埋式箱泵一体化消防设备,解决了目前在对火源进行消灭时,一般是通过外部消防设备进行灭火,将外部消防设备托运到火源现场需要一定时间,这段时间可能会使火源顺势变猛,可能造成的危害性更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埋式箱泵一体化消防设备,包括地基,所述地基的顶部开设有凹腔,凹腔的内壁固定有预埋箱,预埋箱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升降板,升降板的顶部固定有储水箱,储水箱的一侧设有固定在升降板顶部的水泵,水泵的进水口处连接有抽水管,抽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储水箱内,预埋箱的顶部铰接有两个相对称的密封盖板,储水箱的两侧均设有固定在升降板顶部的两个固定杆,固定杆的顶部均铰接有导向轮,升降板与两个密封盖板之间连接有升降开合机构,靠近水泵的两个固定杆的侧壁上固定有承载板,承载板的顶部安装有收放机构。

优选的,所述升降开合机构包括均固定在升降板两端的导向座,预埋箱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与导向座相配合的导向槽,导向座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螺杆,螺杆均转动连接在导向槽内。

优选的,所述螺杆的一端延伸部均固定有锥齿一,锥齿一的一侧均啮合连接有锥齿二,锥齿二的安装轴孔内均固定有传动轴,传动轴的外侧均转动连接有支撑块,支撑块均固定在预埋箱的内底面上,两个支撑块之间设有固定在预埋箱内底面上的双轴电机,双轴电机的输出轴均与传动轴的一端相连。

优选的,所述预埋箱的顶部固定有两个相对称的弧形杆,密封盖板的内部均开设有与弧形杆相配合的弧形槽,密封盖板的顶部与预埋箱的顶部之间均设有套设在弧形杆外侧的弹簧。

优选的,所述收放机构包括固定在承载板顶部的固定箱,固定箱的内壁内转动连接有收卷筒,收卷筒的内部固定有固定外管,固定外管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活动内管,活动内管的另一端与水泵的出水口处相连,收卷筒的外侧固定有环形滑块,承载板的内部开设有与收卷筒相配合的转动槽。

优选的,所述转动槽的内壁开设有与环形滑块相配合的环形滑槽,固定外管的出水口处固定有软管,软管的另一端固定有喷头,喷头的外侧固定有连接块,收卷筒的顶部固定有手轮,固定箱的顶部贯穿开设有与软管相配合的活动通道,活动通道的两侧均设有固定在固定箱顶部的磁性柱,连接块的内部均开设有与磁性柱相配合的磁性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升降开合机构中,在导向座、螺杆、锥齿一、锥齿二、传动轴、支撑块、双轴电机、弧形杆、弹簧的配合下,能够在对升降板进行升降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多个部件的联动,实现两个密封盖板的开合,方便对储水箱以及水泵进行使用,或在不使用时,便于对储水箱以及水泵收纳于预埋箱内,其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

2、本实用新型收放机构中,通过固定箱、收卷筒、固定外管、活动内管、环形滑块、软管、手轮、连接块、喷头和磁性柱的配合,能够在使用喷头进行使用时,便于对固定箱内收卷筒上收卷的软管进行放出,且在不使用时,可以便于对软管进行卷收在固定箱内的收卷筒上,其结构简单,使用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地埋式箱泵一体化消防设备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地埋式箱泵一体化消防设备的升降板的左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地埋式箱泵一体化消防设备的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地埋式箱泵一体化消防设备的b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地埋式箱泵一体化消防设备的c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地基;2、预埋箱;3、升降板;4、储水箱;5、水泵;6、固定杆;7、导向轮;8、密封盖板;9、升降开合机构;901、导向座;902、螺杆;903、锥齿一;904、锥齿二;905、传动轴;906、支撑块;907、双轴电机;908、弧形杆;909、弹簧;10、承载板;11、收放机构;1101、固定箱;1102、收卷筒;1103、固定外管;1104、活动内管;1105、环形滑块;1106、软管;1107、手轮;1108、连接块;1109、喷头;1110、磁性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5,一种地埋式箱泵一体化消防设备,包括地基1、预埋箱2、升降板3、储水箱4、水泵5、固定杆6、导向轮7、密封盖板8、升降开合机构9、导向座901、螺杆902、锥齿一903、锥齿二904、传动轴905、支撑块906、双轴电机907、弧形杆908、弹簧909、承载板10、收放机构11、固定箱1101、收卷筒1102、固定外管1103、活动内管1104、环形滑块1105、软管1106、手轮1107、连接块1108、喷头1109和磁性柱1110,地基1的顶部开设有凹腔,凹腔的内壁固定有预埋箱2,预埋箱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升降板3,升降板3的顶部固定有储水箱4,储水箱4的一侧设有固定在升降板3顶部的水泵5,水泵5的进水口处连接有抽水管,抽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储水箱4内,预埋箱2的顶部铰接有两个相对称的密封盖板8,储水箱4的两侧均设有固定在升降板3顶部的两个固定杆6,固定杆6的顶部均铰接有导向轮7,升降板3与两个密封盖板8之间连接有升降开合机构9,靠近水泵5的两个固定杆6的侧壁上固定有承载板10,承载板10的顶部安装有收放机构11,升降板3的顶部四周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杆6。

进一步的,升降开合机构9包括均固定在升降板3两端的导向座901,预埋箱2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与导向座901相配合的导向槽,导向座901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螺杆902,螺杆902均转动连接在导向槽内,螺杆902的一端延伸部均固定有锥齿一903,锥齿一903的一侧均啮合连接有锥齿二904,锥齿二904的安装轴孔内均固定有传动轴905,传动轴905的外侧均转动连接有支撑块906,支撑块906均固定在预埋箱2的内底面上,两个支撑块906之间设有固定在预埋箱2内底面上的双轴电机907,双轴电机907的输出轴均与传动轴905的一端相连,预埋箱2的顶部固定有两个相对称的弧形杆908,密封盖板8的内部均开设有与弧形杆908相配合的弧形槽,密封盖板8的顶部与预埋箱2的顶部之间均设有套设在弧形杆908外侧的弹簧909,如附图1中,其俯视看弧形杆908时,其弧形杆908的横轴线与密封盖板8的横轴线相重合。

进一步的,收放机构11包括固定在承载板10顶部的固定箱1101,固定箱1101的内壁内转动连接有收卷筒1102,收卷筒1102的内部固定有固定外管1103,固定外管1103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活动内管1104,活动内管1104的另一端与水泵5的出水口处相连,收卷筒1102的外侧固定有环形滑块1105,承载板10的内部开设有与收卷筒1102相配合的转动槽,转动槽的内壁开设有与环形滑块1105相配合的环形滑槽,固定外管1103的出水口处固定有软管1106,软管1106的另一端固定有喷头1109,喷头1109的外侧固定有连接块1108,收卷筒1102的顶部固定有手轮1107,固定箱1101的顶部贯穿开设有与软管1106相配合的活动通道,活动通道的两侧均设有固定在固定箱1101顶部的磁性柱1110,连接块1108的内部均开设有与磁性柱1110相配合的磁性槽,固定外管1103与活动内管1104的连接处可设有密封圈,实现密封的效果。

工作原理:使用者当需要使用本装置时,则可以通过外接电源启动双轴电机907,进而使两个传动轴905进行转动,且通过锥齿二904传动于锥齿一903连接的螺杆902进行转动,由于螺杆902与导向座901螺纹连接,进而使升降板3进行升起,升起的同时,升降板3上的顶部两侧的两个固定杆6上的导向轮7均对密封盖板8进行顶动,从而使铰接的两个密封盖板8进行展开,且同时密封盖板8通过弧形槽在弧形杆908上进行运动,且使弹簧909被压缩,进而使储水箱4、水泵5能够从地下上升至地面进行使用,通过水泵5启动,其储水箱4内的水通过喷头1109对附近火源进行灭火,当需要对喷头1109连接的软管1106进行收纳于固定箱1101内时,则可以通过转动手轮1107,进而使收卷筒1102转动,同时其固定外管1103转动,活动内管1104与固定外管1103转动套接,进而使方便收卷筒1102对软管1106进行卷收进入其固定箱1101内,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效的对软管1106进行卷收工作,当卷收完毕后,通过将连接块1108上的磁性槽套合在对应的磁性柱1110上,磁性槽与磁性柱1110磁性相吸,从而实现其喷头1109在不使用时的固定,使用较为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