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折叠箱用的联动锁及折叠箱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6:3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折叠 联动


1.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叠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折叠箱用的联动锁及折叠箱。


背景技术:

2.折叠箱因可折叠使用方便存放而广泛用于物流中的运输、配送、储存等环节,目前银行在运送回笼券时亦常采用带有锁的折叠箱,但折叠箱所带的锁只能锁紧箱盖与箱体一侧侧板,安全性能不够高,或者锁的结构复杂,开启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折叠箱用的联动锁及折叠箱,该锁能够在不影响开锁效率的情况下实现不同方位锁的联动,使折叠箱箱盖与箱体的不同侧板同时离合,提高了箱内存物的安全性。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折叠箱用的联动锁,包括主动锁板、从动锁板和驱动主动锁板的驱动机构,主动锁板外侧分布有锁舌,所述主动锁板端部设有条形定位孔,定位孔与主动锁板长度方向呈一定的夹角,从动锁板一端固定有可在定位孔内往复移动的定位块,从动锁板外侧同样设置有锁舌,从动锁板上设有与其长度方向平行的不少于两个的第一限位孔,第一限位孔内设有限制从动板移动方向的第一限位块,使从动锁板只能沿第一限位孔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
5.具体的,驱动机构包括与主动锁板垂直的电机和与电机输出轴连接的驱动齿轮,主动锁板底部设有与驱动齿轮啮合的齿槽。
6.具体的,从动锁板上还设有置物孔,置物孔内设有与从动锁板转动连接的滚轮。
7.具体的,电机与带有rfid电子标签的主控电路电性连接。
8.带有上述联动锁的折叠箱,包括箱盖和可折叠的箱体,联动锁设置在箱盖朝向箱体一面,主动锁板和从动锁板分别与箱盖侧边平行,主动锁板通过滑条在箱盖上固定的滑轨内滑动,滑轨与前侧板平行,所述滑轨的槽为燕尾槽,第一限位块分别固定在箱盖左、右两侧并插入与从动锁板长度方向平行的第一限位孔内,箱体对应锁舌位置设置有上下两片的锁挡。
9.具体的,箱盖朝向箱体一侧还设置有盖板,联动锁处于盖板和箱盖形成的空腔内,盖板上有供锁舌穿过并运动的通孔。
10.具体的,箱体是由下底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构成的矩形敞口箱体,前侧板和后侧板两端的挡边将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两端包住,下底板的前、后、左、右边沿向上延伸有延伸壁,且位于前、后侧的延伸壁比位于左、右侧的延伸壁高,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分别与延伸壁铰接,延伸壁上的转动限位边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仅能向箱体内部作90度翻折;左侧板、右侧板上设置有插块和控制插块运动的解锁机构,挡边上对应位置设有插槽。
11.具体的,位于左侧板、右侧板上的容置槽内的解锁机构包括连杆,连杆穿过容置槽
内设置的限位板在容置槽内运动,连杆一端连接与插槽正对的插块,另一端固定有拉力环,连杆上还设有分立连杆上下两侧的弹性片与设置于容置槽内部的挡块配合,连杆贴近箱体的一面设有第二限位块,箱体上对应水平设置有条形的第二限位孔。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得到的一种折叠箱用的联动锁及折叠箱,其有益效果是:
13.1、联动锁可以同时控制三个方向的锁的开闭,在提高安全性能的同时兼顾了解锁的便利性,而且只用一个电机驱动,节省了成本;
14.2、联动锁采用rfid无线射频技术控制启闭,能够实时掌控并记录折叠箱的启闭状态,及时作出相应反馈;
15.3、折叠箱折叠和展开操作方便,折叠箱折叠后体积大大缩小,为运输、存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16.4、箱体的侧板之间通过插块和插槽连接,各相邻侧板之间连接可靠性好,不会轻易松动和脱位,保证了箱体的实用性。
17.5、解锁机构实现了各相邻侧板之间的轻松解锁,相对于现有的侧板之间的卡扣连接,折叠箱的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折叠箱用的联动锁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主动锁板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折叠箱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箱盖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箱盖的结构示意图。
24.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右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25.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解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主动锁板;11、定位孔;12、滑条;13、齿槽;2、从动锁板; 21、第一限位孔;22、置物孔;23、滚轮;24、定位块;3、驱动机构;31、电机;32、驱动齿轮;4、锁舌;5、箱盖;51、滑轨;52、盖板;53、第一限位块;6、箱体;61、前侧板;62、后侧板;63、左侧板;64、右侧板;65、下底板;651、延伸壁;651a、转动限位边;66、容置槽;67、第二限位孔;68、限位板;69、挡块;7、插块;8、解锁机构;81、连杆;811、拉力环;812、弹性片;813、第二限位块;9、锁挡。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28.如图1

2所示,一种折叠箱用的联动锁结构,包括长条状的主动锁板1、长条状的从动锁板2和驱动主动锁板1沿其长度方向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3,驱动机构3包括与主动锁板1垂直的电机31、与电机31输出轴键连接的驱动齿轮 32,主动锁板1底部设有与驱动齿轮32啮合的齿槽13;主动锁板1外侧分布有多个锁舌4,所述主动锁板1两端设有条形定位孔11,定位孔11与主动锁板1 长度方向呈一定的夹角,从动锁板2一端设有在定位孔11内往复移动的定位块 24,定位块24从下方穿入定位孔11中,定位块24呈圆柱形且直径与定位孔11 宽度一致,从动锁板2外侧同样设置有锁舌4,从动锁板2上设有与从动锁板2 长度方向平行
的条形第一限位孔21,第一限位孔21的数量不少于两个,第一限位孔21内设有可相对移动的第一限位块53,第一限位块53呈圆柱形且直径与第一限位孔21宽度一致,使锁板2只能沿第一限位孔11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从动锁板2上还设有置物孔22,置物孔22内设有与从动锁板2转动连接的滚轮 23,可以减少从动锁板2运动时对从动锁板2底部的摩擦,提高使用寿命。
29.其中,电机31的启闭由带有rfid电子标签的主控电路控制,能够准确记录联动锁开启次数及状态,同时可以精确地进行责任认定,rfid无线射频技术属于现有技术,在本实施例中不再作进一步的说明。
30.如图3

4所示,一种带有上述联动锁的折叠箱,包括箱盖5和可折叠的箱体6,箱体6是由下底板65、前侧板61、后侧板62、左侧板63和右侧板64构成的矩形敞口箱体,后侧板62顶部与箱盖5铰链连接,前侧板61和后侧板62 两端的挡边将左侧板63和右侧板64的两端包住,下底板65的前、后、左、右边沿向上延伸有延伸壁651,且位于前、后侧的延伸壁651比位于左、右侧的延伸壁651高,前侧板61、后侧板62、左侧板63、右侧板64分别与延伸壁651 铰接,且延伸壁651上的转动限位边651a使前侧板61、后侧板62、左侧板63、右侧板64仅能向箱体6内部作90度翻折;左侧板63、右侧板64上设置有插块 7和控制插块7运动的解锁机构8,挡边上对应位置设有插槽,插块7与插槽的配合可以使前侧板61、后侧板62、左侧板63、右侧板64之间相互定位保持矩形状态。
31.如图5所示,联动锁设置在箱盖5朝向下底板65一侧,主动锁板1、从动锁板2分别与前侧板61、左侧板63、右侧板64平行,主动锁板1通过底部设置的滑条12在箱盖5上设置的与前侧板61平行的滑轨51内滑动,滑条12分别位于齿槽13两侧,所述滑轨51的槽为燕尾槽,可以防止主动锁板1脱离箱盖5,固定在箱盖5左、右两侧的第一限位块53分别穿入第一限位孔21内,第一限位孔21的长度方向与从动锁板2长度方向平行,锁挡9设置在前侧板61、左侧板63、右侧板64对应锁舌4位置,所述锁挡9为与箱体一体成型的上下对应的两片矩形片。
32.如图6所示,箱盖5朝向箱体6一侧还设置有盖板52,联动锁处于盖板52 和箱盖5形成的空腔内,盖板52上有供锁舌4穿过并运动的通孔,盖板52的设置可以避免箱内的物体对联动锁产生干涉。
33.如图7所示,位于左侧板63、右侧板64上的容置槽66内的解锁机构8包括连杆81,连杆81穿过容置槽66内设置的限位板68在容置槽66内水平运动,连杆81一端连接与插槽正对的插块7,另一端固定有拉力环811,连杆81上还设有与容置槽66内挡块69配合的复位弹性元件,在这里采用塑料弹性片812 较佳,具体的,弹性片812分立连杆81上下两侧与设置于容置槽66内部的挡块69抵接,插块7插入插槽时,前侧板61、后侧板62、左侧板63、右侧板64 保持矩形状态,相向方向拉动两个拉力环时,插块7脱离插槽,前侧板61、后侧板62、左侧板63、右侧板64解锁,可对箱体进行折叠,松开拉力环811,插块7在弹性片812与挡块69配合作用下复位。
34.如图8所示,连杆81贴近箱体6的一侧设有第二限位块813,箱体6上对应水平设置有条形的第二限位孔67,第二限位块813的宽度与第二限位孔67宽度一致,使连杆81在容置槽66内保持水平运动。
3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折叠箱处于展开状态时,前侧板61、后侧板62、左侧板63、右侧板64都呈垂直状态,此时插块7插入插槽内,在包边配合下实现相互定位,箱盖5上
的锁舌4正对箱体6上的锁挡9,上下锁挡9限制了锁舌 4的上下移动,使整个折叠箱处于封闭状态;电机31接收到主控电路启动信号后带动输出轴上的驱动齿轮32旋转,在齿槽13配合下,主动锁板1沿前侧板 61长度方向移动,锁舌4与锁挡9发生错位,同时在定位孔11和定位块24的配合下,从动齿板3沿左侧板63和右侧板64长度方向移动使从动齿板2上的锁舌4与左侧板63和右侧板64上的锁挡9发生错位,箱盖5开启;拉动拉力环811,使插块7脱离插槽,向箱体6内推动左侧板63和右侧板64,然后推动前侧板61和后侧板62,最后将箱盖5翻折至贴近后侧板62,实现了折叠箱的折叠。
36.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