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车锁及停车桩的制作方法

2021-10-19 20:4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单车 该车 但不 限于 停车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单车锁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包括但不限于共享单车的车锁以及运用或配置有该车锁的停车桩。


背景技术:

2.本部分的描述仅提供与本实用新型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而不构成现有技术。
3.共享单车倡导了一种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日常出行,因而得到较为广泛的推广应用。不过,共享单车在为用户提供自由灵活性服务、使用户可随时随地取用或停放的同时,也给城市管理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具体表现为,随意停放的共享单车占用甚至吞噬道路资源、妨碍交通秩序、严重影响市容市貌等等。
4.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实用新型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技术实现要素:

5.基于前述的现有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包括但不限于共享单车的车锁以及运用或配置有该车锁的停车桩,可较佳的解决上述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车锁,用于锁定单车,所述单车的前叉设有锁片,所述锁片上设有锁孔;所述车锁包括:底板、转动设置在所述底板上并可在开锁位置和关锁位置之间切换的锁盘;所述底板设有供所述锁片插入的进槽,所述锁盘设有锁钩;当所述锁盘处于开锁位置时,所述锁钩与所述进槽错开,所述锁片能进入所述进槽中;当所述锁盘处于关锁位置时,所述锁钩对应所述进槽并能穿设在所述锁孔中。
8.优选地,锁盘上设有与进槽对应的锁口,所述锁口靠近进槽的一侧形成所述锁钩。
9.优选地,所述底板与所述锁盘之间设有复位件;所述锁盘还具有位于开锁位置与关锁位置之间的临界位置;
10.当所述锁盘由开锁位置向关锁位置转动并越过临界位置时,所述复位件向所述锁盘施加的复位力使其具有朝向关锁位置运动的趋势。
11.优选地,当所述锁盘由关锁位置向开锁位置转动并越过临界位置时,所述复位件向所述锁盘施加的复位力使其具有朝向开锁位置运动的趋势。
12.优选地,所述底板上设有开锁限位件和关锁限位件,所述开锁限位件和关锁限位件用于抵靠所述锁盘,以使所述锁盘分别位于开锁位置和关锁位置。
13.优选地,所述复位件为拉簧,所述拉簧的一端与所述底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锁盘连接;当所述锁盘位于关锁位置与临界位置时,所述锁盘和所述底板的转动连接点与所述关锁限位件位于所述拉簧的两侧。
14.优选地,当所述锁盘位于开锁位置与临界位置时,所述转动连接点与所述开锁限
位件位于所述拉簧的两侧。
15.优选地,当所述锁盘位于临界位置时,所述拉簧穿过所述转动连接点。
16.优选地,所述底板上设有触发元件;当所述锁盘处于开锁位置和关锁位置中的一个时,所述触发元件与所述锁盘接触并被触发;当所述锁盘处于开锁位置和关锁位置中的另一个时,所述触发元件与所述锁盘不接触。
17.一种停车桩,包括:
18.壳体;
19.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车锁,所述车锁设在所述壳体中。
20.本实施例的车锁及停车桩可实现共享单车的有序停放,减少共享单车对公共资源的过度占用。并且,共享单车的停放和取用方便,用户体验较佳。
21.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例,指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
附图说明
22.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锁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锁的锁盘处于关锁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锁的锁盘处于开锁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锁的锁盘处于中间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3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包括但不限于共享单车的车锁以及运用或配置有该车锁的停车桩,停车桩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壳体,车锁设在壳体中。
31.如图1至图5所示,车锁用于锁定单车,单车的前叉设有锁片10,锁片10上设有锁孔1001。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锁孔1001可以为贯穿锁片10 两相对侧壁的通孔。当然,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锁孔1001也可以为仅贯穿锁片10 的一侧表面。车锁
包括底板1、转动设在底板1上并可在开锁位置和关锁位置之间切换的锁盘2。底板1设有供锁片10插入的进槽101,锁盘2设有锁钩201。停车桩的壳体上设有与进槽101对应的开口,以方便共享单车的锁片10进入。当锁盘2处于开锁位置时,锁钩201与进槽101错开,锁片10能进入进槽101中。当锁盘2处于关锁位置时,锁钩201对应进槽101并能穿设在锁孔1001中。
32.当用户还车时,只需向前推动单车,使前叉上的锁片10进入进槽101中,锁片10 即可推动锁盘2由原来的开锁位置向关锁位置旋转。在锁盘2向关锁位置转动的过程中,带动锁钩201向靠近锁孔1001方向移动。直至锁盘2切换至关锁位置,锁钩201插入锁孔1001中,实现锁定。当用户取车时,只需向后拉动单车,在锁孔1001与锁钩201 的配合作用下,锁盘2由关锁位置向开锁位置旋转,直至锁钩201从锁孔1001中完全脱离,解锁成功。
33.由此可见,运用或配置本实施例车锁的停车桩可实现共享单车的有序停放,减少共享单车对公共资源的过度占用。并且,共享单车的停放和取用方便,用户体验较佳。
34.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的车锁以及配置该车锁的停车桩的运用场景并不只限于共享单车,其他类型的单车例如公共自行车或者私人单车,也可以作为本实施例的车锁及停车桩的运用对象,本实施例并不作唯一限定。
35.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底板1和锁盘2呈板状结构,两者叠置,并通过枢转件102(例如铆钉、轴结构)使锁盘2实现与底板1的转动连接,上述枢转件102 构成两者的转动连接点。如图4所示,当锁盘2处于开锁状态时,锁盘2上的锁钩201 与底板1上的进槽101错开,锁片10可自由的进入进槽101中。如图3所示,当锁盘2 处于关锁状态时,锁钩201对应进槽101。具体表现为,锁钩201向底板1方向的投影落在进槽101内;或者,沿底板1或锁盘2的厚度方向上,锁钩201与进槽101存在交叠或重合。这样,当锁片10进入进槽101中后,锁钩201可插入锁孔1001中。
36.进槽101设在底板1的边缘,锁盘2上设有与进槽101对应的锁口202,锁口202 靠近进槽101的一侧形成锁钩201。或者,锁钩201与其相对应的侧壁共同限定出上述锁口202。其中,锁盘2上与锁钩201对应的侧壁可以定义为关锁侧壁。
37.结合图4和图5所示,在还车过程中,当锁片10进入进槽101中后,锁片10与关锁侧壁接触。在锁片10逐渐进入进槽101的过程中,锁片10顶抵关锁侧壁,驱动锁盘 2向关锁位置旋转(如图4和图5所示意的逆时针方向旋转)。同样的,结合图3所示,在取车过程中,锁片10通过对锁钩201施力,驱动锁盘2向开锁位置旋转(如图3所示意的顺时针方向旋转)。
38.为使锁盘2能稳定的处于开锁位置或关锁位置,保证开锁或关锁顺利完成,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底板1与锁盘2之间设有复位件3,锁盘2具有位于开锁位置与关锁位置之间的临界位置。当锁盘2由开锁位置向关锁位置转动并越过临界位置时,复位件 3向锁盘2施加的复位力使其具有朝向关锁位置运动的趋势。同样的,当锁盘2由关锁位置向开锁位置转动并越过临界位置时,复位件3向锁盘2施加的复位力使其具有朝向开锁位置运动的趋势。
39.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临界位置为锁盘2旋转过程中,介于开锁位置与关锁位置之间的位置。当锁盘2转动越过临界位置时,在复位件3的作用下,锁盘2即会朝所偏向的位置转动。具体而言,当锁盘2转动越过临界位置而位于临界位置与开锁位置之间时,复位件3对锁盘2施加的复位力会使其朝开锁位置转动。相应的,当锁盘2转动越过临界位置而位于临界位置与关锁位置之间时,复位件3对锁盘2施加的复位力会使其朝关锁位置转动。
40.进一步地,底板1上设有开锁限位件105和关锁限位件104。开锁限位件105和关锁限位件104用于抵靠锁盘2,以使锁盘2分别位于开锁位置和关锁位置。锁盘2的转动范围被限定在开锁限位件105和关锁限位件104之间,当锁盘2转动至抵靠开锁限位件105或关锁限位件104时,锁盘2恰好位于开锁位置或关锁位置。
41.如图1至图5所示,锁盘2具有平直的侧壁和弧形的侧壁。开锁限位件105和关锁限位件104呈块状结构,位于锁盘2的平直侧壁一侧,以通过对平直侧壁的止挡实现锁盘2的限位。借此,以临界位置为界,当锁盘2位于临界位置与开锁位置之间时,复位件3对锁盘2施加的复位力趋势锁盘2朝向开锁位置转动,并在开锁限位件105的止挡作用下,使锁盘2最终稳定的处于开锁位置。同样的,当锁盘2位于临界位置与关锁位置之间时,复位件3对锁盘2施加的复位力趋势锁盘2朝向关锁位置转动,并在关锁限位件104的止挡作用下,使锁盘2最终稳定的处于关锁位置。
42.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当用户还车或取车时,只要锁片10带动锁盘2转动至越过临界位置,随后锁盘2就会在复位件3的作用下自动向目标位置(关锁位置或开锁位置) 转动,并在对应的限位件的止挡作用下稳定的处于目标位置,实现关锁或开锁。此外,通过上述结构设计,仅需一个复位件3,即可实现锁盘2向两个位置的复位动作,结构大大简化。
43.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复位件3可以为拉簧,其一端与底板1连接,另一端与锁盘2连接。具体的,底板1上设有第一连接柱103,锁盘2上设有第二连接柱203。优选地,为提高拉簧的拉伸程度,增大对锁盘2的复位力,第一连接柱103和第二连接柱 203可分别设在底板1和锁盘2边缘位置处。具体而言,第一连接柱103可在底板1的外侧壁上,第二连接柱203可设在锁盘2的弧形外侧壁上。拉簧两端的挂环分别挂接在第一连接柱103和第二连接柱203上。为了对拉簧两端进行限位,防止拉簧两端的挂环与第一连接柱103和第二连接柱203发生非预期的脱离,第一连接柱103和第二连接柱 203上均可设有凹槽,挂环嵌设在凹槽中,以被凹槽限位。
44.如图3所示,当锁盘2位于关锁位置与临界位置时,锁盘2和底板1的转动连接点与关锁限位件104位于拉簧的两侧。也就是,当锁盘2位于关锁位置与临界位置时,拉簧整体偏向于关锁位置所在侧。这样,拉簧对锁盘2施加的复位力存在指向关锁位置的分力,该分离的存在使得锁盘2具有朝向关锁位置旋转的力矩,进而促使锁盘2向关锁位置旋转。同样的,如图4所示,当锁盘2位于开锁位置与临界位置时,转动连接点与开锁限位件105位于拉簧的两侧。同上文描述,借助该结构设计,使得锁盘2位于开锁位置与临界位置时,锁盘2始终具有朝向开锁位置旋转的趋势,进而促使锁盘2向关锁位置旋转。
45.如图5所示,当锁盘2处于临界位置时,拉簧穿过转动连接点。这样,拉簧对锁盘 2施加的复位力的方向也穿过转动连接点,也就是复位力将直接作用在转动连接点上。从而,复位力不存在指向任何一个目标位置的分力。如此时无外力作用,锁盘2可稳定的处于该临界位置。承接上文描述,通过锁片10来带动锁盘2旋转,则锁盘2越过临界位置的外力可来源于锁片10的作用。
46.进一步地,底板1上设有触发元件4。当锁盘2处于开锁位置和关锁位置中的一个时,触发元件4与锁盘2接触并被触发。当锁盘2处于开锁位置和关锁位置中的另一个时,触发元件4与锁盘2不接触。触发元件4可与后台服务器信号连接,其在被锁盘2 触发时向后台服务器发送指令信号。在一个实施例中,触发元件4可以为行程开关。当然,触发元件4并不
限于上述形式。在其他可行的实施例中,只要能够基于与锁盘2的配合实现被触发,均应涵盖在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
47.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当锁盘2处于关锁位置,触发元件4与锁盘 2分离,此时触发元件4处于打开状态或未触发状态。当锁盘2顺时针旋转至如图4所示意的开锁位置时,锁盘2的弧形外壁与触发元件4接触,触发元件4由打开状态切换至闭合状态或触发状态,被触发产生指令信号上报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据此判断,当触发元件4由打开状态切换至闭合状态,对应为开锁过程。而当触发元件4由闭合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对应为关锁过程。
48.上述为锁盘2处于关锁位置、触发元件4与锁盘2分离打开,而锁盘2处于开锁位置,触发元件4与锁盘2接触闭合的实施例。实际中,锁盘2的位置与触发元件4的状态的对应关系可与上述相反。即:当锁盘2处于关锁位置时,触发元件4与锁盘2接触闭合;当锁盘2处于开锁位置时,触发元件4与锁盘2分离打开。则在该实施例中,当触发元件4由打开状态切换至闭合状态,对应为关锁过程。而当触发元件4由闭合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对应为开锁过程。
49.下面结合图1至图5,介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锁的工作过程:
50.如图4所示,在停车桩未使用时,此时对应为锁盘2处于开锁位置,触发元件4处于闭合状态。锁盘2在复位件3的作用下抵靠在开锁限位件105上,锁盘2稳定的处于开锁位置。
51.如图5所示,还车时,单车前叉上的锁片10对准进槽101并进入其中。锁片10推动锁盘2逆时针转动,由开锁位置向关锁位置切换。在锁盘2向关锁位置转动过程中,锁钩201向靠近锁孔1001方向移动,复位件3被拉伸,向锁盘2施加的复位力抵抗锁盘2向关锁位置的转动。
52.如图3所示,直至锁盘2转动至越过临界位置,复位件3对锁盘2施加的复位力使锁盘2具有向关锁位置转动的趋势。随后,在锁片10和复位件3的共同作用下,锁盘2 继续向关锁位置转动。至锁盘2切换至关锁位置,锁钩201插入锁孔1001中,实现锁定。在复位件3的作用下,锁盘2稳定的处于关锁状态。与此同时,触发元件4与锁盘 2分离,由闭合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后台服务器据此判断车锁关锁成功。
53.上述为车锁的关锁过程。车锁的开锁过程与上述相反,在此不作赘述。
5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和区别类似的对象,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先后顺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5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申请文件公开的内容,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或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