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天花吊顶的制作方法

2021-10-19 22:5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天花 建筑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花吊顶。


背景技术:

2.石膏板作为一种常见室内天花吊顶装饰材料,由于其生产能耗低、轻质、隔音、保温与隔热及防火性能好、绿色环保、施工简单等特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室内天花装饰。实践表明,石膏板天花最易出现裂缝的地方在于转角拼接处,在转角拼接处,石膏板之间呈90度夹角水平设置,两石膏板的端面拼接且形成拼接缝。环境改变引起石膏板材的热胀冷缩效应,会直接导致转角拼接位置开裂;石膏板转角位重力大,应力较为集中,一旦支撑龙骨变形收缩,就会引起石膏板开裂。
3.为解决上述问题,在中国申请号为201420694310.3;公告日为2015.3.25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跌级天花防开裂新型结构;其包括支撑结构、第一石膏板、第二石膏板;支撑结构包括吊杆、主龙骨与副龙骨;主龙骨悬挂于吊杆端部并与副龙骨水平垂直交叉且固定连接;所述副龙骨还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副龙骨与纵向设置的第二副龙骨,第一副龙骨与第二副龙骨转角位设有l型整块转接件,所述转接件包括第一翼板且第一翼板端面与第一石膏板端面拼缝连接固定于所述第二副龙骨上,以及对应的第二翼板且第二翼板端面与所述第二石膏板拼缝连接固定于所述第一副龙骨上。
4.该第一翼板与第二翼板通过自攻螺丝固定与副龙骨上;第一翼板与第一石膏板、第二翼板与第二石膏板之间的拼缝由石膏粉填平连接;但是该第一石膏板、第二石膏板和转接件只设有单层结构;第一翼板与第一石膏板、第二翼板与第二石膏板是平齐设置的;转接件不能对第一石膏板、第二石膏板起到支撑效果;同时该结构只设置在副龙骨的底面上;其不能放置设置在副龙骨侧面的石膏板开裂;防裂效果差。
5.在中国申请号为201910196231.7,公布日为2019.5.17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装配式轻钢龙骨石膏纸面板吊顶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包括:u型边骨;直角边骨;跌级组件,与所述直角边骨固定连接;平面组件,与所述u型边骨、所述跌级卡连插件下端固定连接;竖面组件,与所述平面组件垂直设置并固定在其远离墙壁的一端。
6.但是该吊顶系统的竖面组件与平面组件垂直设置并固定在其远离墙壁的一端;竖面组件不与u型边骨连接;这样的的支撑效果低;竖面组件容易发生变形。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裂效果好、支撑强度高的天花吊顶。
8.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天花吊顶;包括支撑结构和板材结构;板材结构与支撑结构连接;支撑结构包括支撑组件一;支撑组件一包括纵向组件和横向组件;纵向组件与横向组件连接;
9.纵向组件包括纵向支架一、纵向支架二和纵向支件;纵向支件位于纵向支架一和纵向支架二之间;纵向支件的一端与纵向支架一连接;纵向支件的另一端与纵向支架二连
接;纵向支架二的端部设有连接槽;
10.横向组件包括横向支架一、横向支架二和横向支件;横向支架一和横向支架二关于横向支件对称设置;横向支件的一端与横向支架一连接;横向支件的另一端与横向支架二连接;横向支架一的端部与纵向支架一的端部连接;横向支架二的端部穿过连接槽与纵向支架一连接;
11.板材结构包括板材组件一;板材组件一与支撑组件一连接;板材组件一包括表层组件和底层组件;表层组件的内壁面与底层组件的外壁面连接;底层组件包括底层板材底板一、底层板材底板二和底层转接件一;表层组件包括表层板材底板一、表层板材底板二和表层转接件;底层板材底板一和底层转接件一之间的拼缝与表层板材底板一和表层转接件之间的拼缝错位设置;底层板材底板二和底层转接件一之间的拼缝与表层板材底板二和表层转接件之间的拼缝错位设置。
12.以上设置,通过设置纵向组建为支撑结构提供纵向支撑力;通过横向组件为支撑结构提供横向支撑力;通过设置横向支件;横向支件对横向支架一、横向支架二其支撑作用;避免横向支架一和横向支架二受力发生变形;通过设置纵向支件;纵向支件对纵向支架一、纵向支架二其支撑作用;避免纵向支架一和纵向支架二受力发生变形;这样支撑结构的承重效果好、不容易发生变形;同时横向支架二的端部穿过连接槽与纵向支架一连接;横向支架二对纵向支架一起支撑作用;同时纵向支架二对横向支架二起支撑作用;支撑强度高。
13.通过设置表侧组件和底层组件,且表层组件设置在底层组件的壁面上;表侧组件对底层组件起保护作用;避免底层组件受力导致容易开裂的情况出现。同时拼缝错位设置承托效果好。通过通过底层转接件一连接底层板材底板一、底层板材底板二;表层转接件连接表层板材底板一、表层板材底板二;避免板材板直接连接导致应力集中,使得板材板开裂。
14.进一步的,底层组件还包括底层板材侧板一、底层板材侧板二和底层转接件二;
15.所述底层板材底板一与横向支架二的下端面连接,底层板材侧板一与横向支架二的侧端面连接;底层板材底板一与底层板材侧板一的底部平齐设置;底层板材底板二与纵向支架二的底下端面连接,底层板材侧板二与纵向支架二的侧端面连接;底层板材底板二与底层板材侧板二的底部平齐设置;
16.底层转接件一的一端与底层板材底板一的一端连接,底层转接件一的另一端与底层板材底板二的一端连接;底层转接件二的一端与底层板材侧板一的一端连接,底层转接件二的另一端与底层板材侧板二的一端连接。
17.以上设置;通过底层转接件二连接底层板材侧板一、底层板材侧板二;避免板材板直接连接导致应力集中,使得板材板开裂。
18.进一步的,表层组件还包括表层板材侧板一和表层板材侧板二;表层板材底板一的上端面与底层板材底板一、底层板材侧板一的下端面连接;表层板材侧板一的内壁面与底层板材侧板一的外壁面连接,且安装在表层板材底板一的上端面上;
19.表层板材底板二的上端面与底层板材底板二、底层板材侧板二的下端面连接;表层板材侧板二的内壁面与底层板材侧板二的外壁面连接,且安装在表层板材底板二的上端面上;表层板材侧板一的一端与表层板材侧板二连接。以上设置;底层板材侧板一和底层板材底板一的下端面与表层板材底板一的上端面连接;底层板材侧板一与横向支架二的侧端
面连接;底层板材侧板二和底层板材底板二的下端面与表层板材底板二的上端面连接;底层板材侧板二与纵向支架二的侧端面连接;底层板材侧板一和底层板材侧板二都受到两个方向的支撑力;连接稳定。
20.进一步的,支撑结构还包括支撑组件二;支撑组件二包括两个以上的连接组件;连接组件的底端与支撑组件一的顶端连接,支撑组件二与支撑组件一垂直设置;
21.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支架一、连接支架二和连接支件;连接支架一和连接支架二关于连接支件对称设置;连接支件的一端与连接支架一连接,连接支件的另一端与连接支架二连接。通过设置连接组件实现对支撑组件一的连接。同时通过连接支件连接连接支架一与连接支架二;提高连接组件的支撑强度。
22.进一步的,板材结构还包括板材组件二;板材组件二与连接组件连接;板材组件二包括外层组件和内层组件;外层组件的内壁面与内层组件的外壁面连接。
23.以上设置,通过设置外侧组件和内层组件,且外层组件设置在内层组件的壁面上;外侧组件对内层组件起保护作用。
24.进一步的,内层组件包括内层板材侧板一、内层板材侧板二和内层转接件;内层转接件设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垂直设置;
25.内层板材侧板一的内壁面和第一端面都与一连接组件的连接支架一的侧端面连接;内层板材侧板二的内壁面和第二端面都与另一连接组件的连接支架一的侧端面连接;内层转接件的一端与内层板材侧板一的端部连接,内层转接件的另一端与内层板材侧板二的端部连接;
26.外层组件包括外层板材侧板一、外层板材侧板二和外层转接件;外层板材侧板一的内壁面与内层板材侧板一的外壁面连接,外层转接件与内层转接件连接,外侧板材侧板二的内壁面与内层板材侧板二的外壁面连接;外层转接件的一端与外层板材侧板一的端部连接,外层转接件的另一端与外层板材侧板二的端部连接。
27.以上设置,通过设置内层转接件连接内层板材侧板一和内层板材侧板二;避免内层板材侧板一与内层板材侧板二直接连接,使得应力集中,进而导致板材容易开裂的情况出现。
28.进一步的,底层板材底板一、底层板材底板二和底层转接件一的下端面都与表层转接件的上端面连接。这样表层转接件对底层板材底板一、底层板材底板二底层转接件一起到承托效果。
29.进一步的,底层板材侧板一、底层板材侧板二底层转接件二的下端面都与表层转接件的上端面连接。这样表层转接件对底层板材侧板一、底层板材侧板二底层转接件二起到承托效果。
30.进一步的,纵向支件与纵向支架一、纵向支架二垂直设置;横向支件与横向支架一、横向支架二垂直设置。
31.进一步的,连接支件与连接支架一、连接支架二垂直设置。
附图说明
3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结构的示意图。
3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组件二的示意图。
3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组件一的示意图。
35.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横向组件的示意图。
36.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纵向组件的示意图。
37.图6为图3中a的放大图。
38.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组件的示意图。
39.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板材组件一去除表层板材底板一和表层板材底板二的立体示意图。
40.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层组件的仰视图。
41.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表层组件的仰视图。
42.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组件二与板材组件二连接的示意图。
43.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纵向支架二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45.如图1

12所示;一种天花吊顶;包括支撑结构和板材结构;板材结构与支撑结构连接;支撑结构包括支撑组件一1和支撑组件二2;支撑组件二2的底端与支撑组件一1的顶端连接,支撑组件二2与支撑组件一1垂直设置;支撑组件二2包括两个以上的连接组件21;连接组件21的底端与支撑组件一1的顶端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组件21设有四个。支撑组件一1包括纵向组件11和横向组件12;纵向组件11与横向组件12连接。
46.如图7所示;连接组件21包括连接支架一211、连接支架二212和连接支件213;连接支架一211和连接支架二212关于连接支件213对称设置;连接支件213的一端与连接支架一211连接,连接支件213的另一端与连接支架二212连接。连接支件213与连接支架一211、连接支架二212垂直设置。通过设置连接组件21实现对支撑组件一1的连接。同时通过连接支件213连接连接支架一211与连接支架二212;提高连接组件21的支撑强度。
47.如图5、12所示;纵向组件11包括纵向支架一111、纵向支架二112和纵向支件113;纵向支件113位于纵向支架一111和纵向支架二112之间;纵向支件113的一端与纵向支架一111连接;纵向支件113的另一端与纵向支架二112连接;纵向支件113与纵向支架一111、纵向支架二112垂直设置。纵向支架二112的端部设有固定部1121;固定部1121包括固定件一1122和固定件二1123;固定件一1122设置在纵向支架二112的上端面;固定件一1122设置在纵向支架二112的下端面;固定件一1122与固定件二1123之间成形有连接槽1124。
48.如图4、6、12所示;横向组件12包括横向支架一121、横向支架二122和横向支件123;横向支架一121和横向支架二122关于横向支件123对称设置;横向支件123与横向支架一121、横向支架二122垂直设置。横向支件123的一端与横向支架一121连接;横向支件123的另一端与横向支架二122连接;横向支架一121的端部与纵向支架一111的端部连接;横向支架二122的端部穿过连接槽1124与纵向支架一111连接;固定件一1122与横向支架二122的上端面连接;固定件二1123与横向支架二122的下端面连接。
49.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支架一211、连接支架二212、连接支件213、纵向支架一111、纵向支架二112、纵向支件113、横向支架一121、横向支架二122、横向支件123为u形结构。
50.如图3、8、7、11所示;板材结构包括板材组件一3和板材组件二4;板材组件一3与支
撑组件一1连接;板材组件二4与连接组件21连接。板材组件一3包括表层组件31和底层组件32;表层组件31的内壁面与底层组件32的外壁面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板材为石膏板。
51.如图4、5、8、9所示;底层组件32包括底层板材底板一321、底层板材底板二322、底层板材侧板一323、底层板材侧板二324、底层转接件一325和底层转接件二326;底层板材底板一321与横向支架二122的下端面连接,底层板材侧板一323与横向支架二122的侧端面连接;底层板材底板一321与底层板材侧板一323的底部平齐设置;底层板材底板二322与纵向支架二112的底下端面连接,底层板材侧板二324与纵向支架二112的侧端面连接;底层板材底板二322与底层板材侧板二324的底部平齐设置。
52.底层转接件一325的一端与底层板材底板一321的一端连接,底层转接件一325的另一端与底层板材底板二322的一端连接;底层转接件二326的一端与底层板材侧板一323的一端连接,底层转接件二326的另一端与底层板材侧板二324的一端连接。
53.如图4、5、8

10所示;表层组件31包括表层板材底板一311、表层板材底板二312、表层板材侧板一313、表层板材侧板二314和表层转接件315;表层板材底板一311的上端面与底层板材底板一321、底层板材侧板一323的下端面连接;表层板材侧板一313的内壁面与底层板材侧板一323的外壁面连接,且安装在表层板材底板一311的上端面上。在本实施例中,底层板材底板一321、底层板材底板二322、底层转接件一325、底层板材侧板一323、底层板材侧板二324和底层转接件二326的下端面都与表层转接件315的上端面连接;底层板材底板一和底层转接件一之间的拼缝与表层板材底板一和表层转接件之间的拼缝错位设置;底层板材底板二和底层转接件一之间的拼缝与表层板材底板二和表层转接件之间的拼缝错位设置。
54.表层转接件315对底层板材底板一321、底层板材底板二322、底层转接件一325、底层板材侧板一323、底层板材侧板二324和底层转接件二326起到承托效果。表层板材底板二312的上端面与底层板材底板二322、底层板材侧板二324的下端面连接;表层板材侧板二314的内壁面与底层板材侧板二324的外壁面连接,且安装在表层板材底板二312的上端面上;表层板材侧板一313的一端与表层板材侧板二314连接。
55.如图11所示;板材组件二4包括外层组件41和内层组件42;外层组件41的内壁面与内层组件42的外壁面连接。通过设置外侧组件和内层组件42,且外层组件41设置在内层组件42的壁面上;外侧组件对内层组件42起保护作用。
56.内层组件42包括内层板材侧板一421、内层板材侧板二422和内层转接件423;内层转接件423设有第一端面(图中未示出)和第二端面(图中未示出);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垂直设置。
57.内层板材侧板一421的内壁面和第一端面都与一连接组件21的连接支架一211的侧端面连接;内层板材侧板二422的内壁面和第二端面都与另一连接组件21的连接支架一211的侧端面连接;内层转接件423的一端与内层板材侧板一421的端部连接,内层转接件423的另一端与内层板材侧板二422的端部连接。
58.外层组件41包括外层板材侧板一411、外层板材侧板二412和外层转接件413;外层板材侧板一411的内壁面与内层板材侧板一421的外壁面连接,外层转接件413与内层转接件423连接,外侧板材侧板二的内壁面与内层板材侧板二422的外壁面连接;外层转接件413的一端与外层板材侧板一411的端部连接,外层转接件413的另一端与外层板材侧板二412
的端部连接。通过设置内层转接件423连接内层板材侧板一421和内层板材侧板二422;避免内层板材侧板一421与内层板材侧板二422直接连接,使得应力集中,进而导致板材容易开裂的情况出现。
59.通过设置纵向组建为支撑结构提供纵向支撑力;通过横向组件12为支撑结构提供横向支撑力;通过设置横向支件123;横向支件123对横向支架一121、横向支架二122其支撑作用;避免横向支架一121和横向支架二122受力发生变形;通过设置纵向支件113;纵向支件113对纵向支架一111、纵向支架二112其支撑作用;避免纵向支架一111和纵向支架二112受力发生变形;这样支撑结构的承重效果好、不容易发生变形;同时横向支架二122的端部穿过连接槽1124与纵向支架一111连接;横向支架二122对纵向支架一111起支撑作用;同时纵向支架二112对横向支架二122起支撑作用;支撑强度高。
60.通过设置表侧组件和底层组件32,且表层组件31设置在底层组件32的壁面上;表侧组件对底层组件32起保护作用;避免底层组件32受力导致容易开裂的情况出现;同时通过底层转接件一325连接底层板材底板一321、底层板材底板二322;底层转接件二326连接底层板材侧板一323、底层板材侧板二324;表层转接件315连接表层板材底板一311、表层板材底板二312;避免板材直接连接导致应力集中,使得板材开裂;同时底层板材侧板一323和底层板材底板一321的下端面与表层板材底板一311的上端面连接;底层板材侧板一323与横向支架二122的侧端面连接;底层板材侧板二324和底层板材底板二322的下端面与表层板材底板二312的上端面连接;底层板材侧板二324与纵向支架二112的侧端面连接;底层板材侧板一323和底层板材侧板二324都受到两个方向的支撑力;连接稳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