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防水且空气流通的屋面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10-16 12:2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屋面 建筑物 流通 防水 空气


1.本技术涉及建筑物屋面结构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水且空气流通的屋面系统。


背景技术:

2.居住建筑的屋面系统大致可以分成坡型屋面和平型屋面两种。随着现代混凝土构件的发展,平型屋面系统获得了广泛的采用,但是很快就出现了其外观单一、楼顶存在渗漏情况的问题。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屋面系统性能要求的提高,对老旧屋面进行换新时坡型屋面系统重新被广泛接受。
3.目前,坡型屋面系统在铺设时,一般采用较长的自攻丝螺钉将瓦面钉在屋面基层上,发明人认为在下雨天气会有雨水沿着螺钉从瓦面向屋面基层渗漏,具有防水效果较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提高屋面系统的防水性能,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水且空气流通的屋面系统。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水且空气流通的屋面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防水且空气流通的屋面系统,包括屋面基层,所述屋面基层上设置有多个挂瓦龙骨,所述挂瓦龙骨与屋面基层之间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与挂瓦龙骨抵接,所述挂瓦龙骨上搭接有屋面瓦,所述屋面瓦沿屋面基层的倾斜方向错缝搭接,挂瓦龙骨上设置有用于将挂瓦龙骨和橡胶垫固定在屋面基层上的金属胀栓。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屋面基层与挂瓦龙骨之间设置橡胶垫,然后使用金属胀栓贯穿挂瓦龙骨和橡胶垫,橡胶垫的设置可以使金属胀栓贯穿挂瓦龙骨的位置进行密封,降低雨水渗漏的可能性,同时橡胶垫可以保护金属胀栓,防止金属胀栓生锈腐蚀。
8.可选的,所述橡胶垫与屋面基层之间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与橡胶垫抵接,所述防水层通过金属胀栓固定在屋面基层上。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屋面基层上设置防水层,实现屋面瓦和防水层的双重防水,在有雨水从屋面瓦渗漏的情况下,雨水滴落在防水层上,从防水层排下,而不会渗漏到屋面基层,提高了屋面系统的防水效果。
10.可选的,所述防水层为截面是波纹形状的防水板,防水板与挂瓦龙骨相连,防水板与屋面瓦之间存在间隙。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屋面瓦与防水板之间的间隙形成空气层,构成空气流通渠道,可以有效的将屋面淤积的热量和湿气排出,起到通风除湿的效果。
12.可选的,所述屋面瓦靠近屋脊的一端设有第一弯折部,所述屋面瓦远离屋脊的一端设有第二弯折部,相邻屋面瓦的第一弯折部与第二弯折部相互抵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靠近屋脊的屋面瓦上的雨水从屋面第二弯折部流至相邻的屋面瓦上,相邻屋面瓦上的第一弯折部降低雨水从屋面瓦渗漏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了
屋面系统的防渗漏效果。
14.可选的,所述屋面瓦钛合金制成的屋面瓦。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钛合金为基础制成的屋面瓦,可以增强轻质零渗漏屋面系统的防水效果。
16.可选的,所述屋面基层与所述防水层之间连接有保温层。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屋面基层和防水层之间设置保温层,可以减少室内的温度由建筑物顶部散失,起到对室内的保温的作用。
18.可选的,所述保温层与防水层之间连接有降噪层。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保温层和防水层之间设置降噪层,能减少从建筑物顶部向建筑物内部传播噪声干扰。
20.可选的,所述挂瓦龙骨包括两块相互平行的第一横板,两块第一横板远离防水层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横板,第二横板与第一横板垂直,其中一第一横板远离第二横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横板。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挂瓦龙骨时,使用金属胀栓穿过第二横板,将挂瓦龙骨固定在屋面基层上,挂瓦龙骨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特点。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3.1.在屋面基层与挂瓦龙骨之间设置橡胶垫,然后使用金属胀栓贯穿挂瓦龙骨和橡胶垫,橡胶垫的设置可以使金属胀栓贯穿挂瓦龙骨的位置进行密封,降低雨水渗漏的可能性,同时橡胶垫可以保护金属胀栓,防止金属胀栓生锈腐蚀;
24.2.在屋面基层上设置防水层,实现屋面瓦和防水层的双重防水,在有雨水从屋面瓦渗漏的情况下,雨水滴落在防水层上,从防水层排下,而不会渗漏到屋面基层,提高了屋面系统的防水效果;
25.3.屋面瓦与防水板之间的间隙形成空气层,构成空气流通渠道,可以有效的将屋面淤积的热量和湿气排出,起到通风除湿的效果。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屋面系统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体现本技术实施例中挂瓦龙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体现本技术实施例中屋面瓦的结构示意图。
29.图4是体现本技术实施例中挂瓦龙骨和防水板连接时的爆炸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屋面基层;2、保温棉;3、防水板;4、挂瓦龙骨;41、第一横板;42、第二横板;43、第三横板;5、金属胀栓;6、屋面瓦;61、第一弯折部;62、第二弯折部;63、连接板;64、沉头螺钉;7、橡胶垫;8、降噪层。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防水且空气流通的屋面系统。参照图1和图2,屋面系统包括屋面基层1,屋面基层1以屋脊为起点向下倾斜,屋面基层1为混凝土结构,屋面基层1上设有保温层,保温层由保温棉2组合而成,保温棉2采用平铺的方式铺设在屋面基层1上,相邻
的保温棉2相互抵接,在老旧屋面换新时可以直接将保温棉2铺设在屋面上,由于保温棉2位柔软材料,屋面上不平整的部分也不影响保温棉2铺设,可以在不拆除老旧屋面的情况下进行屋面换新。
33.保温棉2的设置可以减少建筑物的内部温度散失,在气温较冷的季节起到室内保温的效果,减少室内温度由建筑物顶部散失。
34.保温层的上部设置有防水层,防水层为植物纤维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浸渍沥青而制成的防水板3,防水板3的截面呈波纹型,当有雨水落在防水板3上时,雨水在防水板3的波谷沿屋面基层1的倾斜方向流下。
35.防水板3的波谷部分与保温棉2抵接,相邻的防水板3相互搭接,在屋面基层1的倾斜方向上,相邻的防水板3错缝搭接,靠近屋脊的防水板3搭接于相邻防水板3的上部。防水板3的搭接采用高低结合的原理进行设置,可以有效的排去雨水,降低雨水渗漏防水板3的可能性。
36.防水板3铺设时,靠近屋面基层1边沿的防水板3的拉线凸出于屋面基层1檐口20mm,在防水板3上的雨水流下时不会滴落到保温层或屋面基层1上,防止防水板3铺设完成后出现尿檐的现象。
37.参照图2和图3,防水层的上部设置有多个挂瓦龙骨4,挂瓦龙骨4的长度方向与屋脊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挂瓦龙骨4与防水板3的波峰相连接。
38.参照图4,挂瓦龙骨4包括两块相互平行的第一横板41,两块第一横板41均与防水板3的平面垂直,两块第一横板41远离防水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横板42,第二横板42与两块第一横板41垂直,远离屋脊的第一横板41上固定连接有第三横板43,第三横板43与第一横板41垂直,第三横板43远离第一横板41的一端向上弯折。
39.参照图2,挂瓦龙骨4、防水板3以及保温棉2均通过金属胀栓5固定在屋面基层1上,金属胀栓5依次贯穿挂瓦龙骨4、防水板3以及保温棉2。其中,金属胀栓5穿过第三横板43后,从防水板3波峰的位置钉入,穿过保温棉2后钉入屋面基层1。将金属胀栓5在防水板3波峰的位置钉入可以防止金属胀栓5与防水板3的连接处有渗漏的情况。
40.参照图2和图3,挂瓦龙骨4上设置有屋面瓦6,屋面瓦6与挂瓦龙骨4抵接,相邻的挂瓦龙骨4的间距与屋面瓦6的长度相同相邻的屋面瓦6沿屋面基层1的倾斜方向上错缝搭接,相邻屋面瓦6沿屋脊的长度方向上相互搭接,其中,屋面瓦6采用以钛合金为基础的屋面瓦6,屋面瓦6的表层形成碳酸锌层,可以防止屋面瓦6表层被腐蚀,增强屋面系统的防水效果。
41.屋面瓦6靠近屋脊方向的一端向远离挂瓦龙骨4的方向弯折,设该弯折的部分为第一弯折部61;屋面瓦6远离屋脊方向的一端向靠近挂瓦龙骨4的方向弯折,设该弯折的部分为第二弯折部62,第一弯折部61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3,连接板63与第一弯折部61相垂直。
42.屋面瓦6铺设在挂瓦龙骨4上时,连接板63和第一弯折部61均与挂瓦龙骨4抵接,相邻屋面瓦6的第二弯折部62与第一弯折部61远离挂瓦龙骨4的一面抵接从而进行错缝搭接。
43.屋面瓦6通过沉头螺钉64固定在挂瓦龙骨4上。通过使用沉头螺钉64将屋面瓦6固定在挂瓦龙骨4上,增加了屋面瓦6安装的稳固性,此外,屋面瓦6和挂瓦龙骨4均为金属材质,在屋面上形成金属网状结构,在挂瓦龙骨4上连接地线并将地线埋入地下,使屋面系统具备防雷的功能,无需额外安装避雷针。
44.参照图4,挂瓦龙骨4和防水层之间设置有橡胶垫7,第三横板和防水板3均与橡胶
垫7抵接,橡胶垫7靠近防水板3的一侧呈弧形,与防水板3的波谷形状相配合,使用金属胀栓5固定防水板3时,金属胀栓5贯穿橡胶垫7,在防水板3的波峰部分钉入,将防水板3固定在屋面基层1上。
45.橡胶垫7采用工业橡胶材料制成,在金属胀栓5贯穿橡胶垫7,钉入防水板3的波峰部分7时,橡胶垫7可以起到密封的作用,提高屋面系统的防水效果,还可以对金属胀栓5起到保护效果,防止金属胀栓5生锈。
46.参照图1,防水层与保温层之间设有降噪层8,防水层和保温层均与降噪层8抵接,降噪层8采用多孔型降噪材料,有效地减少从建筑物顶部向建筑物内部传播的噪音干扰。
47.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防水且空气流通的屋面系统的实施原理为:在屋面基层1上设置防水板3,相邻防水板3在屋面基层1倾斜方向上错缝搭接,防水板3的上部设置挂瓦龙骨4,挂瓦龙骨4和防水板3通过金属胀栓5固定在屋面基层1上,屋面瓦6设置在挂瓦龙骨4上,相邻的屋面瓦6在屋面基层1的倾斜方向上错缝搭接,屋面瓦6通过沉头螺钉64固定在挂瓦龙骨4上。在屋面基层1上设置防水板3和屋面瓦6进行双重防水,提高了屋面系统的防渗漏效果,防水板3和屋面瓦6均采用错缝搭接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屋面系统的防渗漏效果,而且屋面系统整体采用装配式构造,相比传统屋面系统的建造方式具有便于安装的特点。
4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