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市政道路的制作方法

2021-09-29 03:4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生态 海绵 道路 市政道路 城市


1.本技术涉及生态道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海绵城市生态市政道路。


背景技术:

2.雨水是水资源循环中的一部分,也是非常宝贵的水资源。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不透水路面的面积日益增多,大量的雨水径流未加以利用就直接排放,不仅造成了水量的巨大浪费,同时也加大了城市排水设施的负担。因而对雨水加以适当处理,不仅可节约水源,还可减轻城市排水设施的负担。
3.相关技术中,雨水的收集通常依靠与地面道路上的井盖连通的下水管道内,收集后的雨水,雨水统一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回收处理,最后将回收处理后的水再用于对城市绿植进行灌溉。
4.针对上述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污水处理厂中需要同时接受各种污水,该些污水混合之后再进行统一处理,而路面污水相对于其余的生活污水和工厂污水来说含有的污染物较少,统一处理增加了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压力。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减少污水处理厂处理的压力,本技术提供一种海绵城市生态市政道路。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海绵城市生态市政道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海绵城市生态市政道路,包括道路本体,所述道路本体上设置有绿化带和滤水槽,所述滤水槽在道路本体的上表面形成槽口,所述槽口处设置有滤板,所述滤板上开设有透水孔,所述滤水槽内部设置有过滤结构,所述道路本体内设置有蓄水槽,所述蓄水槽与滤水槽通过连通管连通,所述蓄水槽内设置有抽吸件,所述绿化带上设置有与抽吸件连通的喷淋管,所述蓄水槽连通设置有溢流结构。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落在地面上雨水能够自滤板粗过滤后进入到滤水槽内,此步骤过滤掉雨水中石子落叶等大块杂物,雨水通过过滤结构的过滤后,流入并暂存在蓄水槽内,过滤结构用于滤除掉雨水内的小颗粒杂物,溢流结构用于排出过滤结构上方多余的雨水,抽吸件能够经蓄水槽内的清水抽出并通过喷淋管对绿化带内的植物进行浇灌。
9.优选的,所述过滤结构包括细沙层和砂砾层,所述滤水槽内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滤水孔,所述砂砾层置于支撑板上,所述细沙层置于砂砾层。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细沙层与砂砾层均用于对雨水进行过滤,使雨水多次过滤,增强过滤效果。
11.优选的,所述滤板与滤水槽可拆卸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便于使用人员打开滤板,对过滤结构滤出的杂物进行清理。
13.优选的,所述滤水槽设置为长条形槽,所述滤板沿滤水槽的长度方向设置为多块。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使用人员打开滤板。
15.优选的,所述溢流结构包括溢流管,所述溢流管与滤水槽连通,所述溢流管靠近槽口设置。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来不及过滤时,雨水能够自溢流管流出,出现地面出现积水的情况。
17.优选的,所述溢流管上安装有用于限制水流方向自滤水槽至溢流管的单向阀。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单向阀的设置,减少出现溢流管内的水回流回滤水槽内。
19.优选的,所述喷淋管包括主管道和分管道,所述主管道与抽吸件连通设置,所述主管道贯穿滤水槽,所述分管道嵌设在绿化带内,所述分管道上设置有多个喷淋孔。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管道能够将滤水槽内的水抽出,送入分管道内,分管道能够直接对绿化带内的植物进行浇灌作业。
21.优选的,所述喷淋孔处安装有喷头。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喷头的设置,增大了浇灌时水的喷洒面积。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示出滤水槽内部、蓄水槽内部以及溢流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6.图4是示出喷淋管的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记:1、道路本体;2、绿化带;3、滤水槽;30、槽口;300、肩部;31、滤板;310、透水孔;32、支撑板;320、滤水孔;4、过滤结构;40、细沙层;41、砂砾层;5、蓄水槽;50、连通管;6、抽吸件;60、抽水口;61、排水口;7、喷淋管;70、主管道;71、分管道;72、喷头;8、溢流结构;80、溢流管;800、单向阀;81、排水管;82、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9.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海绵城市生态市政道路。参照图1和图2,海绵城市生态市政道路包括道路本体1,道路本体1的地面中间设置有绿化带2,绿化带2的两侧设置有滤水槽3,滤水槽3设置为长条形槽,滤水槽3在地面上形成有开槽口30,槽口30处嵌设有滤板31。滤板31上设置有多个透水孔310,透水孔310之间间隔排列设置。滤水槽3内部设置有过滤结构4,绿化带2的下方设置有蓄水槽5,滤水槽3与蓄水槽5之间通过连通管50连通设置。蓄水槽5内设置有抽吸件6,绿化带2处设置有喷淋管7,抽吸件6与喷淋管7连通。落在路面的雨水能够通过滤板31进入到滤水槽3内,通过滤水槽3内的过滤结构4过滤后流入蓄水槽5内暂存,抽吸件6能够蓄水槽5内的水抽出送至喷淋管7对绿化带2进行喷淋作业
30.参照图2,滤水槽3设置为截面为矩形设置,滤水槽3内设置有支撑板32,支撑板32用于放置过滤结构4,支撑板32上开设有多个滤水孔320,过滤结构4包括细沙层40与砂砾层41,砂砾层41内颗粒大于细沙层40内的颗粒,砂砾层41的颗粒大小大于滤水孔320的孔径,砂砾层41铺设在支撑板32上,细沙层40铺设在砂轮层上。
31.参照图3,槽口30处设置有肩部300,滤板31搭设在肩部300,滤板31与道路本体1的上表面平齐设置。参照图1,滤板31在沿滤水槽3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多块,滤板31之间抵
接,以便于使用人员将滤板31取下,对滤水槽3内部的过滤结构4进行清理。
32.参照图2,滤水槽3连通有溢流结构8,溢流结构8包括若干溢流管80以及排水管81,溢流管80与滤水槽3连通设置,排水管81的数量设置为多个,排水管81在竖直方向上平行间隔设置,排水管81之间连通有连接管82。溢流管80上安装有单向阀800,单向阀800用于限制溢流管80内的水流只能自滤水槽3流向排水管81。溢流结构8用于减少出现滤水槽3内雨水过多的现象,过多的雨水能够自溢流管80流向排水管81,通过溢流管80排出至河水内。
33.参照图2和图4,抽吸件6设置为水泵,抽吸件6上设置有抽水口60以及排水口61,喷淋管7包括主管道70和分管道71,主管道70一端与排水口61连通设置,另一端与分管道71连通设置,分管道71上设置有多个喷淋孔,喷淋孔上安装有喷头72,主管道70穿出蓄水槽5的顶板,分管道71埋在绿化带2内,喷头72竖直朝上设置,抽吸件6能将蓄水槽5内储存的水抽出,对绿化带2进行浇灌。
34.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海绵城市生态市政道路实施原理为:道路上的雨水能够通过滤板31进入到滤水槽3内,经过过滤结构4的过滤后排入蓄水槽5内进行暂存,抽吸件6能够将蓄水槽5内的水抽出送至喷头72处对绿化带2内的进行浇灌,以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3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