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轨道轮对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20 00:5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转向架 装置 机车 轨道 试验


1.本发明涉及机车转向架试验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轮对装置。


背景技术:

2.近年来我国大功率电力机车、高铁取得了迅猛发展,相比传统铁路机车车辆来讲,由于轴重、运营速度的大幅提高,其安全可靠性更显得尤为重要。各型整车和转向架试验台陆续投入使用,其主要用于整车和转向架的性能和出厂试验,使用频次低,且均为单车或单转向架试验台。为适应大轴重、高速运转的需要,特别对于转向架及其关键部件的耐久跑合试验,提高一次试验的样本量,提高试验台的利用率,研制出可同时试验两台整车或四台转向架的轨道轮对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轮对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4.一种轨道轮对装置,包括:第一轨道轮对装置和第二轨道轮对装置,所述第一轨道轮对装置和第二轨道轮对装置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第二轨道轮对装置与同步装置连接;所述第一轨道轮对装置、第二轨道轮对装置设于基础平台上,并可沿所述基础平台移动;
5.所述第一轨道轮对装置、第二轨道轮对装置和同步装置均具有多个,多个同步装置之间相互连接,所述同步装置用于转向架各轴同步转动。
6.进一步地,所述同步装置内设有一对伞齿轮,一个伞齿轮用于与第二轨道轮对装置连接,另一个伞齿轮与相邻的同步装置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轨道轮对装置包括轨道轮、轴箱、弹性联轴器、上底架、第一下底架和回转销轴;其中轨道轮与轴为过盈配合,上底架与第一下底架可绕回转销轴转动。
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轨道轮对装置包括用以模拟两条无限长钢轨的轨道轮、轴箱、弹性联轴器、上底架、第二下底架、回转销轴等部件;其中轨道轮与轴为过盈配合,上底架与下底架可绕回转销轴转动,第二下底架另一端安装有同步装置。
9.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轨道轮对装置和第二轨道轮对装置分别包含两个轴箱,所述轴箱包括u型结构的轴箱体、圆柱滚子轴承、四点接触球轴承、角板、外隔环、内隔环、轴承端盖、轴承盖、密封圈和定位圈,轴箱体和外隔圈设有注油孔道和排油孔道。
10.一种轨道轮对牵引制动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s1、将第一组转向架置于第一轨道轮对装置上,将第二组转向架置于第二轨道轮对装置上,启动第一组转向架;
12.s2、第一轨道轮对装置的轨道轮转动,并通过联轴器驱动第二轨道轮对装置的轨道轮转动;
13.s3、第二轨道轮对装置的轨道轮驱动第二组转向架;
14.s4、保持第二组转向架的牵引电机处于发电制动状态。
15.进一步地,还包括:
16.s5、使第二组转向架处于牵引状态,并保持第一组转向架的牵引电机处于发电制动状态。
17.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与现有转向架试验台相比,试验样本量大,结构刚性大,不仅能够满足不同轴重、轴距、定距的四轴或六轴常规的转向架性能试验,还可用于转向架各部件的加载耐久、高速跑合验证试验。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是本发明中轨道轮对系统平面布置示意图。
20.图2是本发明中轨道轮对系统结构主视示意图。
21.图3是本发明中轨道轮对系统结构俯视示意图。
22.图4是本发明中第一轨道轮对装置结构主视图。
23.图5是本发明中第一轨道轮对装置结构侧视图。
24.图6是本发明中轴箱结构示意图。
25.图7是本发明中第二轨道轮对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7.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轨道轮对系统由第一轨道轮对装置1、第二轨道轮对装置3组成,采取并联一一对应的布置方式,其间通过联轴器2传递动力或阻力矩;第二轨道轮对装置3其后与同步装置4连接;所有装置均紧固于基础平台5上,并可沿其平移。当转向架带动第一轨道轮对装置1旋转后,经联轴器2驱动第二轨道轮对装置3,进而带动其上的另一台转向架转动,此时该转向架处于制动状态,为使转向架各轴转速一致,通过与第二轨道轮对装置3连接的同步装置4来实现。反之,当第二轨道轮对装置3上转向架处于主动状态时,第一轨道轮对装置1上的转向架处于制动状态,从而实现不同功率的试验工况。
28.如图4、图5、图7所示,每组轨道轮对装置均由轨道轮6、轴12、轴箱7、法兰、弹性联轴器8、上底架9、下底架等组成。第一轨道轮对装置包括第一下底架10,第二轨道轮对装置包括第二下底架22,其中轨道轮轴612和轴箱7为两组,轨道轮6、轴12间采用弹性联轴器8连接;轨道轮6用于模拟无限长的钢轨,轨道轮6与轴12之间采用过盈连接。
29.如图6所示,轴箱7均由u型结构的轴箱体7.1、圆柱滚子轴承13、四点接触球轴承17、角板19、外隔环15、内隔环16、轴承端盖18、轴承盖20、密封圈14、定位圈21等零件,轴箱体7.1和外隔圈15设有注油孔道和排油孔道。由轴承盖20、密封圈14、角板19、定位圈21、外隔环15、内隔环16、和轴箱体7.1合围成用于轴承安装、定位和润滑的密闭空间,确保轴承定
位的可靠和安全的工作。
30.轴箱7中所用轴箱体7.1均采用u型结构,轨道轮6安装于轴箱体7.1u型空间内,垂向载荷由分布在轨道轮左右两侧的圆柱滚子轴承13承担,轴向力由位于轨道轮一侧的四点接触球轴承17承担。由此可见,除轨道轮轴系自身重量外,每个圆柱滚子轴承13只承受被试转向架的1/4轴重,大大延长了该轴承的使用寿命。
31.轨道轮对装置通过螺栓紧固于上底架9,上底架9与下底架间设有回转销轴,其可绕回转销轴转动,用于满足转向架与轨道轮6间的冲角调节要求。
32.第二轨道轮对装置3的下底架22尾端安装有用于实现机械同步的装置,确保转向架各轴转速的一致。
3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轨道轮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轨道轮对装置(1)和第二轨道轮对装置(3),所述第一轨道轮对装置(1)和第二轨道轮对装置(3)通过联轴器(2)连接;所述第二轨道轮对装置(3)与同步装置(4)连接;所述第一轨道轮对装置(1)、第二轨道轮对装置(3)设于基础平台(5)上,并可沿所述基础平台(5)移动;所述第一轨道轮对装置(1)、第二轨道轮对装置(3)和同步装置(4)均具有多个,多个同步装置(4)之间相互连接,所述同步装置(4)用于转向架各轴同步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轮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装置(4)内设有一对伞齿轮,一个伞齿轮用于与第二轨道轮对装置(3)连接,另一个伞齿轮与相邻的同步装置(4)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轮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轮对装置(1)包括轨道轮(6)、轴箱(7)、弹性联轴器(8)、上底架(9)、第一下底架(10)和回转销轴(11);其中轨道轮(6)与轴(12)为过盈配合,上底架(9)与第一下底架(10)可绕回转销轴(11)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轮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轨道轮对装置(3)包括用以模拟两条无限长钢轨的轨道轮(6)、轴箱(7)、弹性联轴器(8)、上底架(9)、第二下底架(22)、回转销轴(11)等部件;其中轨道轮(6)与轴(12)为过盈配合,上底架(9)与下底架(22)可绕回转销轴(11)转动,第二下底架(22)另一端安装有同步装置(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轮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轨道轮对装置(1)和第二轨道轮对装置(3)分别包含两个轴箱(7),所述轴箱(7)包括u型结构的轴箱体(7.1)、圆柱滚子轴承(13)、四点接触球轴承(17)、角板(19)、外隔环(15)、内隔环(16)、轴承端盖(18)、轴承盖(20)、密封圈(14)和定位圈(21),轴箱体(7.1)和外隔圈(15)设有注油孔道和排油孔道。6.一种轨道轮对牵引制动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轮对装置,包括以下步骤:s1、将第一组转向架置于第一轨道轮对装置(1)上,将第二组转向架置于第二轨道轮对装置(3)上,启动第一组转向架;s2、第一轨道轮对装置(1)的轨道轮转动,并通过联轴器(2)驱动第二轨道轮对装置(3)的轨道轮转动;s3、第二轨道轮对装置(3)的轨道轮驱动第二组转向架;s4、保持第二组转向架的牵引电机处于发电制动状态。7.根据权利要6所述的一种轨道轮对牵引制动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s5、使第二组转向架处于牵引状态,并保持第一组转向架的牵引电机处于发电制动状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轮对系统,其由第一轨道轮对装置、第二轨道轮对装置组成,其间通过联轴器传递动力或阻力矩;第二轨道轮对装置其后与同步装置连接;所有装置均紧固于基础平台上,并可沿其平移。每组轨道轮对装置均由轨道轮、轴、轴箱、法兰、弹性联轴器和安装底架等组成。与现有转向架试验台相比,试验样本量大,结构刚性大,不仅能够满足不同轴重、轴距、定距的四轴或六轴常规的转向架性能试验,还可用于转向架各部件的加载耐久、高速跑合验证试验。高速跑合验证试验。高速跑合验证试验。


技术研发人员:吴明涛 倪付峰 杨英 王贺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车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9
技术公布日:2021/10/1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