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2021-10-30 11:0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模具 注塑模具


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2.为使注塑成型后带有倒扣的产品顺利脱模,即保证产品的倒扣处与模具的型腔分离,模具通常利用斜顶组件的移动顶出作用将产品的倒钩与模仁脱离,传统的模具采用内置相配合的尼农胶塞和导柱来驱动斜顶组件的移动,但是,这样会使模具的结构变得更加复杂,从而增加模具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注塑模具。
4.一种注塑模具,包括:
5.前模;
6.后模,与所述前模相配合,所述前模和所述后模之间形成有用于注塑成型具有倒扣的工件的型腔;及
7.斜顶组件,包括斜顶件和弹性件,所述斜顶件滑动套设在所述前模内,并能够伸入至所述型腔内,所述斜顶件与竖直方向形成夹角,所述斜顶件用于成型所述工件的倒扣,所述弹性件弹性收容在所述前模内,并与所述斜顶件相抵持,所述弹性件能够在所述前模和所述后模开模时向所述斜顶件提供弹力,以驱动所述斜顶件相对所述前模沿自身的轴向移动,以使所述斜顶件朝远离所述工件的倒扣的方向移动,进而以使所述斜顶件与所述工件的倒扣相脱离。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工件包括多个,所述斜顶组件包括多组,多组所述斜顶组件间隔设置于所述前模内,多组所述斜顶组件分别与多个所述工件一一对应。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模内设置有与所述型腔相连通的斜槽,所述斜槽与竖直方向形成夹角,所述斜顶件滑动限位在所述斜槽内,所述弹性件弹性收容在所述斜槽内。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斜槽内设置有隔挡件,所述隔挡件将所述斜槽分隔为第一斜槽和第二斜槽,所述第一斜槽与所述型腔相连通,所述斜顶件包括斜顶部和限位部,所述斜顶部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斜槽内,并能够伸入至所述型腔内,所述斜顶部用于成型所述工件的倒扣;所述限位部的一端与所述斜顶部连接,所述限位部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隔挡件伸入至所述第二斜槽内,所述限位部能够跟随所述斜顶部相对所述前模沿所述斜顶件的轴向移动,且所述限位部能够与所述隔挡件相抵持,以限制所述斜顶部相对所述前模沿所述斜顶件的轴向的移动,所述弹性件弹性收容在所述第一斜槽内,并与所述斜顶部相抵持。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包括连接部和限位主体,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斜顶部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隔挡件伸入至所述第二斜槽内,所述限位
主体收容于所述第二斜槽内,并与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斜顶部的一端连接,所述限位主体能够与所述隔挡件相抵持,以限制所述斜顶部相对所述前模沿所述斜顶件的轴向的移动,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连接部外,并与所述斜顶部连接所述连接部的一端相抵持。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斜顶件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工件的倒扣相匹配的扣位,所述工件的倒扣能够卡合在所述斜顶件的扣位上。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模朝向所述前模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成型所述工件的主体的凹槽,所述倒扣形成在所述工件的主体上。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模朝向所述后模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向部,所述后模朝向所述前模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一导向部用于与所述第二导向部相配合,以实现对所述前模和所述后模合模及开模时的导向限位。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部为设置于所述前模朝向所述后模的一侧的导向柱,所述第二导向部为设置于所述后模朝向所述前模的一侧的导向孔,所述导向柱用于与所述导向孔相配合,以实现对所述前模和所述后模合模及开模时的导向限位。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模包括从所述前模至所述后模的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前模体、第二前模体及第三前模体,所述后模包括从所述前模至所述后模的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后模体和第二后模体,所述第三前模体与所述第一后模体相配合,所述第三前模体和所述第一后模体之间形成有所述型腔。
17.本技术提供的注塑模具,斜顶件滑动套设在前模内,并能够伸入至型腔内,斜顶件与竖直方向形成夹角,斜顶件用于成型工件的倒扣,弹性件弹性收容在前模内,并与斜顶件相抵持,在前模和后模开模时,弹性件能够向斜顶件提供弹力,以驱动斜顶件相对前模沿自身的轴向移动,以使斜顶件朝远离工件的倒扣的方向移动,进而以使斜顶件与工件的倒扣相脱离,因此,本技术的注塑模具只需要将前模和后模打开,即可通过弹性件的弹力作用驱动斜顶件的移动进而实现斜顶件与工件的倒扣的脱离,使用方便,同时减少了传统模具用于驱动斜顶件移动所需要的尼农胶塞和导柱的设置,有效地简化了注塑模具的结构,使得注塑模具的加工量和工作量大大减少,有效地提高了注塑模具生产效率,降低了注塑模具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18.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注塑模具在开模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20.图3为一实施例中的工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图1所示注塑模具在合模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2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
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2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25.如图1至图3所示,一实施例中的注塑模具10包括前模100、后模200及斜顶组件300,后模200与前模100相配合,前模100和后模200之间形成有用于注塑成型具有倒扣21的工件20的型腔400;斜顶组件300包括斜顶件310和弹性件320,斜顶件310滑动套设在前模100内,并能够伸入至型腔400内,斜顶件310与竖直方向形成夹角,斜顶件310用于成型工件20的倒扣21,弹性件320弹性收容在前模100内,并与斜顶件310相抵持,弹性件320能够在前模100和后模200开模时向斜顶件310提供弹力,以驱动斜顶件310相对前模100沿自身的轴向移动,以使斜顶件310朝远离工件20的倒扣21的方向移动,进而以使斜顶件310与工件20的倒扣21相脱离。
26.本技术提供的注塑模具10,斜顶件310滑动套设在前模100内,并能够伸入至型腔400内,斜顶件310与竖直方向形成夹角,斜顶件310用于成型工件20的倒扣21,弹性件320弹性收容在前模100内,并与斜顶件310相抵持,在前模100和后模200开模时,弹性件320能够向斜顶件310提供弹力,以驱动斜顶件310相对前模100沿自身的轴向移动,以使斜顶件310朝远离工件20的倒扣21的方向移动,进而以使斜顶件310与工件20的倒扣21相脱离,因此,本技术的注塑模具10只需要将前模100和后模200打开,即可通过弹性件320的弹力作用驱动斜顶件310的移动进而实现斜顶件310与工件20的倒扣21的脱离,使用方便,同时减少了传统模具用于驱动斜顶件移动所需要的尼农胶塞和导柱的设置,有效地简化了注塑模具10的结构,使得注塑模具10的加工量和工作量大大减少,有效地提高了注塑模具10生产效率,降低了注塑模具10的制造成本。
27.在一实施例中,斜顶件310与竖直方向形成的夹角可以为锐角,弹性件320可以但不限于为压缩弹簧。
28.在一实施例中,工件20包括多个,斜顶组件300包括多组,多组斜顶组件300间隔设置于前模100内,多组斜顶组件300分别与多个工件20一一对应,以提高工件20的注塑成型效率。如图1所示,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工件20包括两个,斜顶组件300包括两组,两组斜顶组件300间隔设置于前模100内,两组斜顶组件300分别与两个工件20一一对应。
29.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前模100内设置有与型腔400相连通的斜槽110,斜槽110与竖直方向形成夹角,斜顶件310滑动限位在斜槽110内,弹性件320弹性收容在斜槽110内。由于斜顶件310滑动限位在斜槽110内,避免斜顶在弹性件320的弹力驱动作用下从前模100的斜槽110朝向型腔400的一端端口移出前模100外。在一实施例中,弹性件320套设在斜顶件310外,以便于弹性件320向斜顶件310施加驱动斜顶件310沿自身的轴向移动的弹性驱动力。
30.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斜槽110内设置有隔挡件111,隔挡件111将斜槽110分隔为第一斜槽112和第二斜槽114,第一斜槽112与型腔400相连通,斜顶件310包括斜顶部312和限位部314,斜顶部312滑动设置在第一斜槽112内,并能够伸入至型腔400内,斜顶部312用于成型工件20的倒扣21;限位部314的一端与斜顶部312连接,限位部314的另一端穿
过隔挡件111伸入至第二斜槽114内,限位部314能够跟随斜顶部312相对前模100沿斜顶件310的轴向移动,且限位部314能够与隔挡件111相抵持,以限制斜顶部312相对前模100沿斜顶件310的轴向的移动,弹性件320弹性收容在第一斜槽112内,并与斜顶部312相抵持。具体地,弹性件320套设于限位部314外,弹性件320远离斜顶部312的一端弹性抵持在隔挡件111朝向第一斜槽112的一侧。
31.在一实施例中,限位部314包括连接部316和限位主体318,连接部316的一端与斜顶部312连接,连接部316的另一端穿过隔挡件111伸入至第二斜槽114内,限位主体318收容于第二斜槽114内,并与连接部316远离斜顶部312的一端连接,限位主体318能够与隔挡件111相抵持,以限制斜顶部312相对前模100沿斜顶件310的轴向的移动,弹性件320套设于连接部316外,并与斜顶部312连接连接部316的一端相抵持。
32.具体地,限位部314可以为塞打螺丝,限位主体318和连接部316一体成型设置,限位主体318的直径大于连接部316的直径,斜顶部312套设在连接部316外。
33.在一实施例中,斜顶件310的一端设置有与工件20的倒扣21相匹配的扣位330,工件20的倒扣21能够卡合在斜顶件310的扣位330上。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该扣位330设置于斜顶部312远离限位部314的一端。
34.如图1及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前模100包括从前模100至后模200的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前模体120、第二前模体130及第三前模体140,后模200包括从前模100至后模200的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后模体210和第二后模体220,第三前模体140与第一后模体210相配合,第三前模体140和第一后模体210之间形成有型腔400。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前模体140嵌设于第二前模体130内,第一后模体210嵌设于第二后模体220内,斜槽110设置于第一前模体120、第二前模体130及第三前模体140内,更具体地,第一斜槽112设置于第二前模体130及第三前模体140内,第二斜槽114设置于第一前模体120内,即斜顶部312滑动设置在第二前模体130及第三前模体140的第一斜槽112内,限位部314远离斜顶部312的一端穿过隔挡件111伸入至第一前模体120的第二斜槽114内。
35.参考图3,在一实施例中,后模200朝向前模100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成型工件20的主体22的凹槽,倒扣21形成在工件20的主体22上,具体地,凹槽设置于第一后模体210远离第二后模体220的一侧(即第一后模体210朝向型腔400的一侧)。
36.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前模100朝向后模20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向部500,后模200朝向前模10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导向部600,第一导向部500用于与第二导向部600相配合,以实现对前模100和后模200合模及开模时的导向限位。具体地,第一导向部500设置于第三前模体140朝向型腔400的一侧,第二导向部600设置于第一后模体210朝向型腔400的一侧。
37.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导向部500为设置于前模100朝向后模200的一侧的导向柱,第二导向部600为设置于后模200朝向前模100的一侧的导向孔,导向柱用于与导向孔相配合,以实现对前模100和后模200合模及开模时的导向限位。
38.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39.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
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