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花坛雨水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10-30 11:2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雨水 循环系统 花坛 利用

技术特征:
1.一种花坛雨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坛体(1)、设置于所述坛体(1)内承载植被的盆体(2),所述坛体(1)底部设有支撑所述盆体(2)的支撑柱(11),所述坛体(1)内的底壁和内侧壁与所述盆体(2)外侧壁之间形成有集水槽(12),所述坛体(1)上设有将所述集水槽(12)内的水灌溉至所述盆体(2)内的灌溉装置(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坛雨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溉装置(3)包括设置于所述坛体(1)上的水泵(31)、连通于所述水泵(31)进水端的进水管(32)、连通所述水泵(31)出水端的出水管(33),所述进水管(32)延伸至所述集水槽(12)槽底,所述出水管(33)延伸至所述盆体(2)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花坛雨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33)包括位于所述集水槽(12)内的连接管(331)、若干连通于连接管(331)的喷水管(332)、设置于所述喷水管(332)远离所述连接管(331)一端的喷头(333),所述喷水管(332)沿所述盆体(2)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所述喷头(333)朝向所述盆体(2)内喷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坛雨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12)内铰接有封堵所述集水槽(12)槽口的堵板(15),所述集水槽(12)槽壁上设有抵接所述堵板(15)上表面的抵接条(23),所述抵接条(23)用于将所述堵板(15)封堵所述集水槽(12)槽口的状态进行固定,所述堵板(15)的厚度朝靠近所述抵接条(23)的方向呈渐缩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花坛雨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堵板(15)和所述集水槽(12)槽壁之间的铰接轴靠近所述堵板(15)较厚的一侧设置,所述堵板(15)铰接轴靠近所述抵接条(23)一侧的重量小于远离所述抵接条(23)一侧的重量。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花坛雨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12)正对所述抵接条(23)的槽壁上固定连接有集流板(13),所述集流板(13)高度高于所述抵接条(23),所述集流板(13)远离所述坛体(1)侧壁的一端朝下倾斜至所述堵板(15)较薄一侧的上方。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花坛雨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盆体(2)的顶壁上固定连接有一圈朝所述盆体(2)内倾斜的挡板(22),所述喷头(333)位于所述挡板(22)内。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花坛雨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坛体(1)的顶壁上固定连接有一圈朝远离挡板(22)方向倾斜的集流板(13)。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花坛雨水循环系统,涉及雨水利用技术领域,包括坛体、设置于坛体内承载植被的盆体,坛体底部设有支撑盆体的支撑柱,坛体内的底壁和内侧壁与盆体外侧壁之间形成有集水槽,坛体上设有将集水槽内的水灌溉至盆体内的灌溉装置。本申请通过设置集水槽和灌溉装置,利用进进水管将雨水导入出水管,使得收集的雨水在水泵的作用下从出水管喷洒出,以使收集的雨水得到回收利用,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同时集水槽增大坛体和盆体之间的空间,以使雨水通过集水槽进入坛体内的速度加快,以加快雨水的收集速度,从而具有增大花坛内储水量的优点。的优点。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朱福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五联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1.22
技术公布日:2021/10/2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