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大管径管道内对口器的制作方法

2021-10-30 08:3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口器 管道 焊接 内对 施工


1.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焊接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大管径管道内对口器。


背景技术:

2.在大管径管道铺设工程中,管道对口焊接是较为困难的过程。大管径的管道端口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变形,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调整管道对口,同心度难以准确控制,需要不断修复管道焊接错口,对口焊接的工程质量往往达不到要求。鉴于以上原因,设计一种大管径管道内对口器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管径管道内对口器,操作简单,效率较高,同心度定位准确,适应大管径管道对口施工的需要,提升了管道焊缝的施工质量。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管径管道内对口器,包括竖向套管、第一横向套管和第二横向套管,所述第二横向套管和所述第一横向套管分别固定在所述竖向套管的两侧,所述竖向套管、所述第一横向套管和所述第二横向套管设置为十字形结构;
5.所述竖向套管内设置有竖向管道,所述竖向管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带刻度板,所述竖向管道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千斤顶,所述第一千斤顶和所述第一带刻度板均与管道内壁相接触;
6.所述第一横向套管内设置有第一横向管道,所述第一横向管道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带刻度板,所述第二带刻度板与管道内壁相接触;
7.所述第二横向套管内设置有第二横向管道,所述第二横向管道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千斤顶,所述第二千斤顶和所述第一千斤顶的端部设置有第三带刻度板,所述第三带度板与管道内壁相接触。
8.优选的,所述第一横向套管和所述第二横向套管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二横向套管与所述第一横向套管设置在同一直线上,且位于所述竖向套管的中心位置处。
9.优选的,所述第一带刻度板与所述竖向管道、所述第二带刻度板与所述第一横向管道均为焊接连接。
10.优选的,所述第三带刻度板设置为方形结构,且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千斤顶和所述第二千斤顶的底端面中心位置处。
11.优选的,所述第一带刻度板、所述第二带刻度板和所述第三带刻度板均采用钢板。
12.优选的,所述第一带刻度板、所述第二带刻度板和所述第三带刻度板均放置在管道坡口中间部位。
13.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大管径管道内对口器,操作简单,效率较高,同心度定位准确,适应大管径管道对口施工的需要,提升了管道焊缝的施工质量。
14.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大管径管道内对口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17.除非另外定义,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18.实施例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大管径管道内对口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管径管道内对口器,包括竖向套管1、第一横向套管2和第二横向套管3,第二横向套管3和第一横向套管2分别固定在竖向套管1的两侧,竖向套管1、第一横向套管2和第二横向套管3设置为十字形结构;竖向套管1内设置有竖向管道4,竖向管道4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带刻度板5,竖向管道4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千斤顶6,第一千斤顶6和第一带刻度板5均与管道7内壁相接触;第一横向套管2内设置有第一横向管道8,第一横向管道8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带刻度板9,第二带刻度板9与管道7内壁相接触;第二横向套管3内设置有第二横向管道10,第二横向管道10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千斤顶11,第二千斤顶11和第一千斤顶6的端部设置有第三带刻度板12,第三带度板12与管道7内壁相接触。本实用新型通过竖向管道端部的第一千斤顶和第二横向管道端部的第二千斤顶可以在管道内定位,通过第一带刻度板、第二带刻度板和第三带刻度板实现了对焊缝间距的微调,定位完成后点焊连接大管径管道,松开两个千斤顶,使整体装置旋转一个角度继续对口,直至完成整体管道的对口焊接。另外竖向管道设置为通长的,且长度可调节,使内对口器适应dn600

dn1000的管道对口焊接,从而更加适合大管径管道施工,提升了管道焊缝的施工质量。
20.第一横向套管2和第二横向套管3的长度相同,第二横向套管3与第一横向套管2设置在同一直线上,且位于竖向套管1的中心位置处。
21.第一带刻度板5与竖向管道1、第二带刻度板9与第一横向管道8均为焊接连接。第三带刻度板12设置为方形结构,且分别设置在第一千斤顶6和第二千斤顶11的底端面中心位置处。
22.第一带刻度板5、第二带刻度板9和第三带刻度板12均采用钢板。第一带刻度板5、第二带刻度板9和第三带刻度板12均放置在管道7坡口中间部位。
23.工作时,根据对口位置,使带刻度的第一刻度板、第二刻度板和第三刻度板放置在管道坡口中间部位,调整好两根管道焊缝的距离后,利用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对管道进行顶压,使管道端口恢复原形,点焊两根管道,松开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将装置旋转一个角度后重复以上工作,直至完成整个管道的对口焊接。
24.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大管径管道内对口器,操作简单,效率较高,同心度定位准确,适应大管径管道对口施工的需要,提升了管道焊缝的施工质量。
2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大管径管道内对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套管、第一横向套管和第二横向套管,所述第二横向套管和所述第一横向套管分别固定在所述竖向套管的两侧,所述竖向套管、所述第一横向套管和所述第二横向套管设置为十字形结构;所述竖向套管内设置有竖向管道,所述竖向管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带刻度板,所述竖向管道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千斤顶,所述第一千斤顶和所述第一带刻度板均与管道内壁相接触;所述第一横向套管内设置有第一横向管道,所述第一横向管道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带刻度板,所述第二带刻度板与管道内壁相接触;所述第二横向套管内设置有第二横向管道,所述第二横向管道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千斤顶,所述第二千斤顶和所述第一千斤顶的端部设置有第三带刻度板,所述第三带度板与管道内壁相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管径管道内对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向套管和所述第二横向套管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二横向套管与所述第一横向套管设置在同一直线上,且位于所述竖向套管的中心位置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管径管道内对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刻度板与所述竖向管道、所述第二带刻度板与所述第一横向管道均为焊接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管径管道内对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带刻度板设置为方形结构,且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千斤顶和所述第二千斤顶的底端面中心位置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管径管道内对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刻度板、所述第二带刻度板和所述第三带刻度板均采用钢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大管径管道内对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刻度板、所述第二带刻度板和所述第三带刻度板均放置在管道坡口中间部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管径管道内对口器,包括竖向套管、第一横向套管和第二横向套管,第二横向套管和第一横向套管分别固定在竖向套管的两侧,竖向套管、第一横向套管和第二横向套管设置为十字形结构;竖向套管内设置有竖向管道,竖向管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带刻度板,竖向管道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千斤顶;第一横向套管内设置有第一横向管道,第一横向管道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带刻度板;第二横向套管内设置有第二横向管道,第二横向管道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千斤顶,第二千斤顶和第一千斤顶的端部设置有第三带刻度板。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大管径管道内对口器,操作简单,效率较高,同心度定位准确,适应大管径管道对口施工的需要。要。要。


技术研发人员:齐炜 胡洋 冯振明 宋志利 秦晶晶 季文凯 徐自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建设集团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4
技术公布日:2021/10/2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