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注射器用盖、注射器组装体及预灌封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2021-10-30 03:5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注射器 胴体 药剂 所述 主体


1.本发明涉及能够相对于注射器主体装拆的注射器用盖、注射器组装体及预灌封注射器,所述注射器主体具备能够在内部收容药剂的胴体部、和从所述胴体部的前端部向前端方向突出且在前端具有药剂排出口的管嘴部。


背景技术:

2.例如,国际公布第2018/061948号中公开了一种具备盖主体和将盖主体覆盖的筒状的罩部件的注射器用盖。盖主体具有能够安装于注射器主体的管嘴部的安装部、和与安装部相比位于前端侧的视认部。罩部件包括实质上不透明的第一筒状部、和从第一筒状部的前端的开口部向前端方向延伸的实质上透明的第二筒状部。
3.盖主体在注射器用盖的未开封状态下处于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位置是视认部位于第一筒部内的位置。此时,视认部实质上无法进行视认。另一方面,当使从注射器主体拆下的注射器用盖的安装部靠近管嘴部时,盖主体通过被管嘴部向前端方向推压而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位,所述第二位置是视认部与第一筒状部的前端相比向前端方向突出的位置。即,视认部变得实质上能够进行视认。由此,能够辨别注射器用盖的未开封状态和已开封状态。
4.在这种注射器用盖中,国际公布第2018/061948号的图38~图40b中记载了在第二筒状部的外周面上的与第一筒状部相比位于前端侧的部分设有朝向基端方向而向外方倾斜的锥部的结构。锥部的外周面从锥部的前端至基端而相对于罩部件的中心线以恒定的角度连续倾斜。由此,在将注射器主体上安装有注射器用盖的注射器组装体插入搬送用的插入筒内时,能够防止注射器用盖钩挂于插入筒的开口缘部。


技术实现要素:

5.然而,在上述国际公布第2018/061948号那样的注射器用盖中,当在注射器用盖的未开封状态下从正侧面(与注射器用盖的中心轴正交的方向)观察锥部时,由于光在锥部的外周面上向注射器用盖的基端方向折射,所以有能看到处于第一位置的盖主体的视认部之虞。
6.本发明是在考虑到这种课题的基础上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插入至搬送用的插入筒内、能够容易且可靠地辨别注射器用盖的未开封状态和已开封状态的注射器用盖、注射器组装体及预灌封注射器。
7.本发明的一个形态的注射器用盖能够相对于注射器主体装拆,所述注射器主体具备能够在内部收容药剂的胴体部、和从所述胴体部的前端部向前端方向突出且在前端具有药剂排出口的管嘴部,在该注射器用盖中,具备盖主体和覆盖所述盖主体的筒状的罩部件,所述盖主体具有:能够安装于所述管嘴部的安装部,其包括将所述药剂排出口液密地密封的密封部;和视认部,其与所述安装部相比位于前端侧,所述罩部件具备:卡合部,其设于所述罩部件的内周面,且通过与所述盖主体卡合来防止所述盖主体相对于所述罩部件向基端
方向脱离;实质上不透明的第一筒状部,其在前端具有开口部并在内部具有能够收纳所述视认部的第一空间;以及第二筒状部,其从所述第一筒状部的所述开口部向前端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筒状部具备:环状周壁部,其从所述第一筒状部的所述开口部向前端方向延伸,且具有比所述第一筒状部的外径小的外径;前端壁,其设于所述环状周壁部的前端;第二空间,其由所述环状周壁部、所述前端壁及所述第一筒状部的所述开口部划定;和锥部,其从所述环状周壁部的外周面朝向所述第一筒状部的所述开口部的外缘附近以向基端方向外向倾斜的方式突出,所述第二筒状部中的至少所述锥部和所述环状周壁部实质上是透明的,所述盖主体能够在所述罩部件内沿着所述罩部件的中心轴从第一位置移位至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是所述视认部位于所述第一筒状部的所述第一空间内的位置,所述第二位置是所述视认部从所述第一筒状部的所述前端向前端方向突出且配置于所述第二空间内的位置,当所述盖主体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视认部的外周部实质上无法视认,当所述盖主体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视认部的外周部能够视认,在所述盖主体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状态下,所述密封部能够将所述管嘴部液密地密封,在所述盖主体配置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状态下,当使从所述注射器主体拆下的所述注射器用盖的所述安装部靠近所述注射器主体的管嘴部时,所述安装部被所述注射器主体的所述管嘴部向前端方向推压,以使得所述盖主体从所述第一位置移位至所述第二位置,关于所述锥部,以所述锥部的突出量从所述环状周壁部的外周面朝向所述第一筒状部的所述开口部的所述外缘附近而阶段性增加的方式,在所述锥部的外周面具有沿着所述罩部件的所述中心轴连续配置的多个层差部。
8.本发明的另一形态的注射器组装体具备上述的注射器用盖、和构成所述注射器主体且能够收容药剂的注射器外筒。
9.本发明的又一形态的预灌封注射器具备:上述的注射器组装体;填充于所述注射器外筒内的药剂;和能够在所述注射器外筒内液密地沿轴向滑动的垫圈。
10.根据本发明,在注射器用盖的未开封状态下,盖主体处于视认部位于实质上不透明的第一筒状部的第一空间内的第一位置。另外,第二筒状部的锥部在其外周面具有多个层差部。由此,当从正侧面观察锥部时,与未在锥部的外周面设置多个层差部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光在锥部的外周面的折射率。因此,当使用者在注射器用盖的未开封状态下从正侧面观察锥部时,能够使处于第一位置的盖主体的视认部不易被看到。
11.另一方面,当使从注射器主体拆下的注射器用盖的安装部靠近管嘴部时,盖主体从第一位置向视认部位于实质上透明的第二筒状部的第二空间内的第二位置移位。在该状态下,使用者能够对视认部进行视认。因此,即使在将曾被从注射器主体拆下的注射器用盖重新安装到注射器主体的情况下,使用者也能辨别注射器用盖的未开封状态和已开封状态。
12.另外,多个层差部以锥部的突出量从环状周壁部的外周面朝向第一筒状部的开口部的外缘附近而阶段性增加的方式沿着罩部件的中心轴连续配置。由此,当将注射器主体上安装有注射器用盖的注射器组装体(预灌封注射器)向搬送用的插入筒内插入时,能够防止锥部钩挂于插入筒的开口缘部。因此,能够容易地将注射器组装体(预灌封注射器)插入至搬送用的插入筒内。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预灌封注射器(pre

filled syringe)的纵剖视图。
14.图2是图1的预灌封注射器的前端侧的局部省略放大剖视图。
15.图3是图2的分解立体图。
16.图4是锥部(渐缩部)的放大图。
17.图5中,图5a是注射器用盖的再封盖操作的第一说明图,图5b是注射器用盖的再封盖操作的第二说明图。
18.图6是表示正在将预灌封注射器向搬送用的插入筒内插入的状态的剖视说明图。
19.图7是变形例的锥部的局部省略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列举优选的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注射器用盖、注射器组装体及预灌封注射器进行说明。在与预灌封注射器及其构成要素有关的以下说明中,将图1的左侧称为“前端”,并将右侧称为“基端”。
21.如图1所示,预灌封注射器12具备注射器主体14、和能够相对于注射器主体14装拆的注射器用盖10(以下有时简称为“盖10”)。注射器主体14具备注射器外筒16、以能够滑动的方式插入至注射器外筒16内的垫圈18、和与垫圈18连接的柱塞20。在本实施方式中,由注射器外筒16及盖10构成注射器组装体22,通过在该注射器组装体22的注射器外筒16内填充有药剂m的状态下将连接有柱塞20的垫圈18插入,能够组装预灌封注射器12。
22.注射器外筒16具有:沿轴向延伸的圆筒状的胴体部24;从胴体部24的前端部向前端方向突出的中空状的管嘴部26;设于管嘴部26的外周侧的注射器侧连接部28;和设于胴体部24的基端部的凸缘部30。胴体部24、管嘴部26、注射器侧连接部28及凸缘部30一体地形成。
23.如图2所示,管嘴部26是在前端设有药剂排出口26a的圆筒状部件,构成为鲁尔接头。注射器侧连接部28是以与管嘴部26呈同心状的方式从胴体部24的前端部向前端侧突出、且在内周面上形成有内螺纹部32的锁紧转接器(lock adaptor)。盖10及未图示的注射针等能够相对于注射器侧连接部28装拆。
24.注射器外筒16的构成材料并不特别限定,例如可以由聚丙烯、聚氨酯、聚乙烯、环状聚烯烃、聚甲基1

戊烯等聚烯烃、聚酯、尼龙、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醚酰亚胺(pei)、聚醚砜、聚醚醚酮(peek)、氟树脂、聚苯硫醚(pps)、聚缩醛树脂(pom)等树脂材料、不锈钢等金属材料、玻璃等形成。
25.在图1中,垫圈18能够在注射器外筒16内液密地沿轴向滑动,将填充于注射器外筒16内的药剂m送出。柱塞20的前端与垫圈18连接。
26.如图2及图3所示,盖10具备在未开封状态下将管嘴部26的药剂排出口26a封闭的盖主体34、和将盖主体34覆盖的筒状的罩部件36。
27.作为盖主体34的构成材料,可以列举橡胶或合成树脂性弹性体等。作为橡胶,例如能够使用异戊二烯橡胶、丁基橡胶、乳胶橡胶、硅橡胶等。作为合成树脂性弹性体,例如能够使用苯乙烯系弹性体、烯烃系弹性体等。
28.盖主体34包括安装筒部38(安装部)、和从安装筒部38的前端向前端方向延伸的视认部40(前端延伸部)。安装筒部38具有:密封部42,其位于安装筒部38的前端部,且能够将药剂排出口26a液密地密封;和从密封部42隆起的隆起部44。密封部42与管嘴部26的前端部、具体为管嘴部26的前端面或管嘴部26的前端部的侧周面抵接,由此将药剂排出口26a密封。
29.需要说明的是,所谓将药剂排出口26a液密地密封,是指药剂m不会向盖主体34的外部泄漏。因此,即使在密封部42仅与管嘴部26的前端部的侧周面抵接的情况下,也是密封部42将药剂排出口26a液密地密封。
30.在安装筒部38的内周面的基端部设有能够与管嘴部26的前端部抵接的环状的抵接凸部46(抵接部)。在盖主体34安装于管嘴部26的安装状态(未开封状态)下,抵接凸部46以压缩变形后的状态与管嘴部26的外周面接触。
31.在安装筒部38的外周面设有环状的鼓出部48。鼓出部48是盖主体34的最大外径的部分。鼓出部48在盖主体34的安装状态下被管嘴部26与后述的筒状连接部54夹持而压缩变形。
32.视认部40构成为圆柱状。视认部40例如可以被着色为红色等使用者比较容易识别的颜色。对于向视认部40的着色而言,既可以在视认部40的外表面涂敷涂料,也可以由预先着色的橡胶或合成树脂构成盖主体34。
33.罩部件36具备盖罩50及前端罩部件52。
34.盖罩50构成为圆筒状,且由不具有透明性的树脂材料(实质上不透明的树脂材料)构成。盖罩50具有:位于其基端部且能够通过螺合而在注射器侧装拆的筒状连接部54;从筒状连接部54的前端向前端方向延伸的筒主体部56;和设于筒主体部56的前端且用于使盖主体34从盖罩50露出的开口部58。
35.在筒状连接部54的内周面的基端部设有向径向内方延伸的多个卡合爪部60(卡合部、卡合突起)。多个卡合爪部60沿着筒状连接部54的周向间断设置。具体而言,多个卡合爪部60沿着筒状连接部54的周向等间隔地设置。由多个卡合爪部60的突出端(内端部)形成的孔的内径小于盖主体34的安装筒部38的基端部的外径。
36.即,各卡合爪部60中的指向前端方向的面是沿与罩部件36的中心轴ax正交的方向延伸的平坦面,且能与盖主体34的基端面接触。另外,卡合爪部60在卡合爪部60的基端侧具有向前端方向内向倾斜的倾斜面。由此,当将盖主体34从盖罩50的基端向盖罩50内插入时,能够使盖主体34容易地越过卡合爪部60。
37.在筒主体部56的基端设有能够与注射器侧连接部28的前端抵接的插入限制部62。插入限制部62通过与注射器侧连接部28的前端抵接来限制筒状连接部54向注射器侧连接部28与管嘴部26之间插入的长度。筒状连接部54是与盖罩50呈同心状设置的圆筒部件,且在外周面形成有能够与内螺纹部32螺合的外螺纹部64。
38.筒主体部56形成为使用者容易用手指抓住的大小。在筒主体部56的外周面的基端部形成有环状凹部66。在环状凹部66的底面上形成有两个贯穿孔68。两个贯穿孔68彼此相对。
39.在筒主体部56的外周面中的比环状凹部66靠前端侧的位置,形成有作为使用者的手指的防滑件发挥功能的防滑部70。防滑部70通过在周向上等间隔地设置多个沿轴线方向
延伸的肋72而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肋72在筒主体部56的周向上设有六个。这样,通过将肋72的数量设为六个,盖罩50的成型性(注塑成型的精度)提高。
40.在筒主体部56的内周面中的环状凹部66的前端侧,用于卡定前端罩部件52的卡定凸部74朝向径向内方突出。卡定凸部74以彼此相对的方式设有两个。
41.前端罩部件52是纵截面形成为大致u字形、且与盖罩50一起将盖主体34覆盖以使得操作盖10的使用者无法触碰盖主体34的部件。即,前端罩部件52具有接触阻止功能。前端罩部件52还具有作为阻止盖主体34从盖罩50的开口部58脱离的脱离阻止部的功能。
42.前端罩部件52具有:环状部76,其以从盖罩50的开口部58向前端侧突出的方式使基端部与盖罩50的筒主体部56嵌合;和设于环状部76的前端部的前端壁78。
43.环状部76由前端侧的环状周壁部80、和从环状周壁部80向基端方向延伸的筒状的延伸内筒部82构成。环状部76的内径从其前端至基端是恒定的,且大于视认部40的外径。换言之,前端罩部件52的内径在从环状周壁部80的前端到延伸内筒部82的基端的范围内实质上是均等的。
44.延伸内筒部82的基端与筒状连接部54的前端接触。在延伸内筒部82的外周面中的与盖罩50的环状凹部66对应的部位,设有与盖罩50的卡定凸部74接触的圆环状的卡定爪84。卡定爪84的外径大于卡定凸部74的分开间隔。
45.在环状周壁部80的外周面上,设有朝向筒主体部56的前端(筒主体部56的开口部58的外缘附近)以向基端方向外向倾斜的方式突出的锥部86。锥部86沿着环状周壁部80的周向呈环状延伸。
46.如图2~图4所示,在锥部86的外周面配置有多个(例如七个)层差部88,该多个层差部88以锥部86的突出量从环状周壁部80的外周面朝向筒主体部56的前端而阶段性增加的方式沿着罩部件36的中心轴ax连续配置。各层差部88沿着环状周壁部80的周向呈环状延伸。
47.各层差部88具有:第一面90;位于第一面90的外缘的弯曲部92;从弯曲部92向基端方向延伸的第二面94;和倾斜面96,其从第二面94的基端朝向外方(径向外方)倾斜延伸,且与基端侧相邻的层差部88的第一面90的内缘连续。
48.第一面90与平行于罩部件36的中心轴ax的平行直线l1所成的角度θ1大于从锥部86的前端和基端穿过的假想直线l2与平行直线l1所成的锥角θ2。第二面94相对于罩部件36的中心轴ax平行地延伸。
49.角度θ1优选设定为60
°
以上90
°
以下。在本实施方式中,角度θ1设定为90
°
。锥角θ2优选设定为35
°
以上55
°
以下。
50.倾斜面96沿着假想直线l2延伸。换言之,倾斜面96以与假想直线l2重叠的方式延伸。此外,倾斜面96也可以与假想直线l2平行地延伸。弯曲部92具有朝向外方凸出的曲面。
51.层差部88的大小、数量、位置、形状能够适当设定。层差部88也可以不具有倾斜面96。也就是说,层差部88也可以形成为第二面94的基端与基端侧相邻的层差部88的第一面90的内缘连续。
52.在图2及图3中,在前端壁78的外缘与环状周壁部80之间(边界部)形成有朝向外方凸出的前端曲面98。前端曲面98的曲率半径优选设定为0.3mm以上1.0mm以下。
53.前端罩部件52由具有透明性的树脂材料一体地成形。在盖罩50由具有透明性的树
脂材料构成的情况下,前端罩部件52的透明度设定为高于盖罩50的透明度。由此,使用者能够从盖10的外侧比盖罩50的内部更鲜明地视认前端罩部件52的内部。在本实施方式中,前端罩部件52无色,但也可以着色。
54.如图2所示,这种罩部件36具备卡合爪部60、第一筒状部100及第二筒状部102。卡合爪部60设于罩部件36的内周面,且通过与盖主体34卡合来防止盖主体34相对于罩部件36向基端方向脱离。第一筒状部100在前端具有开口部58并在内部具有能够收容视认部40的第一空间s1。第一筒状部100实质上不透明。第一筒状部100包括形成第一筒状部100的内周部的延伸内筒部82、和形成第一筒状部100的外周部的筒主体部56。
55.第二筒状部102整体是大致透明的,且从第一筒状部100的开口部58向前端方向延伸。第二筒状部102具备环状周壁部80、前端壁78、第二空间s2及锥部86。环状周壁部80从第一筒状部100的开口部58向前端方向延伸,且具有比第一筒状部100的外径小的外径。前端壁78设于环状周壁部80的前端。第二空间s2由环状周壁部80、前端壁78及第一筒状部100的开口部58划定。锥部86从环状周壁部80的外周面朝向第一筒状部100的开口部58的外缘附近以向基端方向外向倾斜的方式突出。
56.在这种预灌封注射器12中,在盖10的未开封状态下,盖主体34处于视认部40位于第一筒状部100的第一空间s1内的第一位置。具体而言,盖主体34的前端与筒主体部56的开口部58相比位于基端方向且位于前端罩部件52的延伸内筒部82内。由此,视认部40的外周部被实质上不透明的第一筒状部(筒主体部56)隐藏而无法从外部进行视认。另外,安装筒部38成为安装于管嘴部26的状态,安装筒部38的密封部42将管嘴部26的药剂排出口26a液密地密封。
57.在将盖10从注射器主体14开封的情况下,在解除了外螺纹部64与内螺纹部32的螺合的状态下将罩部件36从注射器外筒16拔出。由此,筒状连接部54的卡合爪部60与盖主体34的基端面接触。而且,盖主体34被筒状连接部54向前端方向推压,安装筒部38从管嘴部26脱离。由此,使得盖10开封(参照图5a)。
58.在将已开封的盖10再封盖到注射器外筒16上的情况下,将注射器外筒16的管嘴部26的前端部从筒状连接部54的基端侧的开口部58向筒状连接部54插入。由此,管嘴部26的前端部与盖主体34的抵接凸部46接触。
59.接着,当使盖罩50与注射器外筒16相互接近时,通过盖主体34的抵接凸部46与管嘴部26的前端部的抵接,处于第一位置的盖主体34被管嘴部26推压而相对于盖罩50向前端方向移位,视认部40从盖罩50的前端侧的开口部58向前端侧突出。
60.而且,通过使筒状连接部54的外螺纹部64与注射器侧连接部28的内螺纹部32螺合,已开封的盖10相对于注射器外筒16再封盖(重新安装)。此时,盖主体34处于视认部40位于第二筒状部102的第二空间s2内(与筒主体部56的开口部58相比靠前端侧)的第二位置(参照图5b)。因此,视认部40的外周部能够经由透明的第二筒状部102(前端罩部件52)从外部进行视认。
61.在该情况下,本实施方式的盖10、注射器组装体22及预灌封注射器12发挥以下效果。
62.在盖10中,在盖10的未开封状态下,盖主体34处于视认部40位于实质上不透明的第一筒状部100的第一空间s1内的第一位置。另外,第二筒状部102的锥部86在其外周面上
具有多个层差部88。由此,当从正侧面(与罩部件36的中心轴ax正交的方向)观察锥部86时,与未在锥部86的外周面上设置多个层差部88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光在锥部86的外周面的朝向罩部件36的基端侧的折射率。因此,当使用者在盖10的未开封状态从正侧面观察锥部86时,能够使处于第一位置的盖主体34的视认部40不易被看到。
63.另一方面,当使从注射器主体14拆下的盖10的安装筒部38靠近管嘴部26时,盖主体34从第一位置向视认部40位于实质上透明的第二筒状部102的第二空间s2内的第二位置移位。在该状态下,使用者能够对视认部40进行视认。因此,即使在将曾被从注射器主体14拆下的盖10重新安装到注射器主体14上的情况下,使用者也能够辨别盖10的未开封状态和已开封状态。
64.另外,多个层差部88以锥部86的突出量从环状周壁部80的外周面朝向第一筒状部100的开口部58的外缘附近而阶段性增加的方式沿着罩部件36的中心轴ax连续配置。由此,如图6所示,当将注射器组装体22(预灌封注射器12)向搬送用的插入筒200内插入时,能够抑制锥部86钩挂于插入筒200的开口缘部202。因此,能够容易地将注射器组装体22插入搬送用的插入筒200内。
65.在盖10中,多个层差部88分别具有第一面90、位于第一面90的外缘的弯曲部92、和从弯曲部92向基端方向延伸的第二面94。第一面90与平行于罩部件36的中心轴ax的平行直线l1所成的角度θ1大于从锥部86的前端和基端穿过的假想直线l2与平行直线l1所成的锥角θ2。第二面94相对于中心轴ax平行地延伸。
66.根据这种结构,当使用者从正侧面观察锥部86时,能够有效地减小光在锥部86的第二面94的折射率。因此,当使用者在盖10的未开封状态下从正侧面观察锥部86时,能够使处于第一位置的盖主体34的视认部40更加不易被看到。
67.锥角θ2是35
°
以上55
°
以下。
68.根据这种结构,能够更加容易地将注射器组装体22(预灌封注射器12)插入搬送用的插入筒200内。
69.多个层差部88分别具有倾斜面96,该倾斜面96从第二面94的基端朝向外方倾斜延伸,且与基端侧相邻的层差部88的第一面90的内缘连续。
70.根据这种结构,能够有效地抑制锥部86被插入筒200的开口缘部202钩挂。
71.弯曲部92具有朝向外方凸出的曲面。
72.根据这种结构,能够更加有效地抑制锥部86钩挂于插入筒200的开口缘部202。
73.第二筒状部102整体是大致透明的,且在前端壁78的外缘与环状周壁部80之间具有朝向外方凸出的前端曲面98。前端曲面98的曲率半径是0.3mm以上1.0mm以下。
74.根据这种结构,由于第二筒状部102整体是透明的,所以在盖10重新安装到注射器主体14上的状态下,使用者容易对视认部40进行视认。另外,能够抑制光在前端曲面98反射而难以看到视认部40的情况。
75.罩部件36具备:构成第一筒状部100的至少外周部且实质上不透明的筒主体部56;和具有第二筒状部102且实质上透明的罩部件36。
76.根据这种结构,能够使实质上不透明的第一筒状部100和实质上透明的第二筒状部102的结构简化。
77.前端罩部件52具有延伸内筒部82,该延伸内筒部82从环状周壁部80的基端向筒主
体部56内延伸,且形成第一筒状部100的内周部。前端罩部件52的内径在从环状周壁部80的前端到延伸内筒部82的基端的范围内实质上是均等的。
78.根据这种结构,由于在从第一空间s1到第二空间s2的范围内在罩部件36的内周面上实质并未形成层差,所以能够使盖主体34从第一位置顺利移位至第二位置。
79.本发明的盖10、注射器组装体22及预灌封注射器12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情况下当然能够采取各种结构。
80.如图7所示,锥部86的第二面110也可以从弯曲部92朝向基端方向而向外方(径向外方)倾斜。在该情况下,第一面90与平行于罩部件36的中心轴ax的平行直线l1所成的角度θ1(第一角度θ1)大于锥角θ2。第二面110与平行于罩部件36的中心轴ax的平行直线l3所成的角度θ3(第二角度θ3)小于锥角θ2。
81.即,第一角度θ1、锥角θ2及第二角度θ3设定为θ3<θ2<θ1的关系成立。第一角度θ1优选设定为60
°
以上90
°
以下。锥角θ2优选设定为35
°
以上55
°
以下。第二角度θ3优选设定为30
°
以下。
82.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层差部88分别具有第一面90、位于第一面90的外缘的弯曲部92、和从弯曲部92向基端方向延伸的第二面110。第一角度θ1大于锥角θ2,第二角度θ3小于锥角θ2。
83.根据这种结构,当使用者从正侧面观察锥部86时,能够有效地减小光在锥部86的第二面110的折射率。因此,当使用者在盖10的未开封状态下从正侧面观察锥部86时,能够使处于第一位置的盖主体34的视认部40更加不易被看到。
84.本发明例如也可以是不具有柱塞20的预灌封注射器12。在该情况下,在预灌封注射器12另行安装将垫圈18向前端方向推压的推压部件。另外,也可以是从盖主体34省略了抵接凸部46的盖10、注射器组装体22或预灌封注射器12。在该情况下,通过使安装筒部38的基端侧的开口部58的内径小于注射器外筒16的管嘴部26的前端外径,从而安装筒部38的基端作为能够与管嘴部26的前端部抵接的抵接部发挥功能。
85.另外,也可以以视认部40不包括盖主体34的前端、且在第一位置处盖主体34的前端与盖罩50的开口部58相比向前端侧突出的方式构成盖主体34。在该情况下,盖主体34的视认部40设为:在盖主体34处于第一位置时位于盖罩50的筒主体部56内,另一方面,在盖主体34处于第二位置时从盖罩50的开口部58突出。
86.作为这种视认部40,可以列举通过将盖主体34的与前端相比稍微偏向基端侧的外周面着色为红色等而形成的视认部40、以将盖主体34的与前端突出部的前端相比稍微偏向基端侧的外周部覆盖的方式嵌入的由着色部件形成的视认部40等。即使是这种结构,使用者也能够容易且可靠地辨别盖10的未开封状态和再封盖状态。
87.也可以在前端罩部件52的前端壁78形成有大小为使用者的手指无法插入的程度的孔。在前端壁78形成有这种孔的情况下,通过向前端壁78的孔插入治具并将盖主体34向管嘴部26推压,能够将先前组装好的盖10安装于注射器外筒16。
88.另外,也可以在盖10上设有临时固定机构,其在盖10从注射器主体14拆下的状态下进行临时固定,以使得盖主体34不会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作为这种临时固定机构,可以列举设于盖罩50的内周面、且与配置于第一位置的盖主体34的一部分卡合的临时固定突起。在该情况下,临时固定突起与盖主体34的卡合力设定为能够通过利用注射器主
体14的管嘴部26推压盖主体34的安装部(安装筒部38)来解除。由此,能够防止在未开封状态下盖主体34意外从第一位置移位至第二位置,并且在盖主体34配置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当使从注射器主体14拆下的盖10的安装部(安装筒部38)靠近注射器主体14的管嘴部26时,能够使盖主体34从第一位置移位至第二位置。
89.此外,在盖10从注射器主体14拆下的状态下,盖主体34能够在安装部(安装筒部38)不被管嘴部26推压的情况下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因此,当在盖主体34配置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将从注射器主体14拆下的盖10重新安装于注射器主体14的情况下,不会发生盖主体34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移位。即使在该情况下,通过配置于第二位置的盖主体34的安装部(安装筒部38)与管嘴部26抵接,也能限制盖主体34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的移位,从而视认部40位于第二位置。因此,使用者能够容易且可靠地辨别盖10的未开封状态和已开封状态。
90.将以上实施方式总结如下。
91.上述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注射器用盖(10),其能够相对于注射器主体(14)装拆,该注射器主体(14)具备能够在内部收容药剂(m)的胴体部(24)、和从所述胴体部(24)的前端部向前端方向突出且在前端具有药剂排出口(26a)的管嘴部(26),在该注射器用盖(10)中,具备盖主体(34)和覆盖所述盖主体(34)的筒状的罩部件(36),所述盖主体(34)具有:能够安装于所述管嘴部(26)的安装部(38),其包括将所述药剂排出口(26a)液密地密封的密封部(42);和视认部(40),其与所述安装部(38)相比位于前端侧,所述罩部件(36)具备:卡合部(60),其设于所述罩部件(36)的内周面,且通过与所述盖主体(34)卡合来防止所述盖主体(34)相对于所述罩部件(36)向基端方向脱离;实质上不透明的第一筒状部(100),其在前端具有开口部(58)并在内部具有能够收纳所述视认部(40)的第一空间(s1);和第二筒状部(102),其从所述第一筒状部(100)的所述开口部(58)向前端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筒状部(102)具备:环状周壁部(80),其从所述第一筒状部(100)的所述开口部(58)向前端方向延伸,且具有比所述第一筒状部(100)的外径小的外径;前端壁(78),其设于所述环状周壁部(80)的前端;第二空间(s2),其由所述环状周壁部(80)、所述前端壁(78)及所述第一筒状部(100)的所述开口部(58)划定;和锥部(86),其从所述环状周壁部(80)的外周面朝向所述第一筒状部(100)的所述开口部(58)的外缘附近以向基端方向外向倾斜的方式突出,所述第二筒状部(102)中的至少所述锥部(86)和所述环状周壁部(80)实质上是透明的,所述盖主体(34)能够在所述罩部件(36)内沿着所述罩部件(36)的中心轴(ax)从第一位置移位至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是所述视认部(40)位于所述第一筒状部(100)的所述第一空间(s1)内的位置,所述第二位置是所述视认部(40)从所述第一筒状部(100)的所述前端向前端方向突出且配置于所述第二空间(s2)内的位置,当所述盖主体(34)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视认部(40)的外周部实质上无法视认,当所述盖主体(34)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视认部(40)的外周部能够视认,在所述盖主体(34)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状态下,所述密封部(42)能够将所述管嘴部(26)液密地密封,在所述盖主体(34)配置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状态下,当使从所述注射器主体(14)拆下的所述注射器用盖(10)的所述安装部(38)靠近所述注射器主体(14)的管嘴部(26)时,所述安装部(38)被所述注射器主体(14)的所述管嘴部(26)向前端方向推压,以使得所述盖主体(34)从所述第一位置移位至所述第二位置,关于所述锥部(86),以所述锥部(86)的突出量从所述环状周壁部(80)的外周面朝向所述第一筒状部
(100)的所述开口部(58)的所述外缘附近而阶段性增加的方式,在所述锥部(86)的外周面具有沿着所述罩部件(36)的所述中心轴(ax)连续配置的多个层差部(88)。
92.在上述注射器用盖(10)中,也可以是,所述多个层差部(88)分别具有第一面(90)、位于所述第一面(90)的外缘的弯曲部(92)和从所述弯曲部(92)向基端方向延伸的第二面(94),所述第一面(90)与平行于所述罩部件(36)的所述中心轴(ax)的平行直线(l1)所成的第一角度(θ1)大于从所述锥部(86)的前端和基端穿过的假想直线(l2)与所述平行直线(l1)所成的锥角(θ2),所述第二面(94)与平行于所述罩部件(36)的中心轴(ax)的平行直线(l3)所成的第二角度(θ3)小于所述锥角(θ2)。
93.在上述注射器用盖(10)中,也可以是,所述多个层差部(88)分别具有第一面(90)、位于所述第一面(90)的外缘的弯曲部(92)和从所述弯曲部(92)向基端方向延伸的第二面(94),所述第一面(90)与平行于所述罩部件(36)的所述中心轴(ax)的平行直线(l1)所成的角度(θ1)大于从所述锥部(86)的所述前端和所述基端穿过的假想直线(l2)与所述平行直线(l1)所成的锥角(θ2),所述第二面(94)相对于所述中心轴(ax)平行地延伸。
94.在上述注射器用盖(10)中,也可以是,所述锥角(θ2)是35
°
以上55
°
以下。
95.在上述注射器用盖(10)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一角度(θ1)是60
°
以上90
°
以下,所述第二角度(θ3)是30
°
以下。
96.在上述注射器用盖(10)中,也可以是,所述多个层差部(88)分别具有倾斜面(96),该倾斜面(96)从所述第二面(94)的基端朝向外方倾斜延伸,且与基端侧相邻的层差部(88)的所述第一面(90)的内缘连续。
97.在上述注射器用盖(10)中,也可以是,所述弯曲部(92)具有朝向外方凸出的曲面。
98.在上述注射器用盖(10)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二筒状部(102)整体是大致透明的,且在所述前端壁(78)的外缘与所述环状周壁部(80)之间具有朝向外方凸出的前端曲面(98),所述前端曲面(98)的曲率半径是0.3mm以上1.0mm以下。
99.在上述注射器用盖(10)中,也可以是,所述罩部件(36)具备:构成所述第一筒状部(100)的至少外周部且实质上不透明的筒主体部(56);和具有所述第二筒状部(102)且实质上透明的前端罩部件(52)。
100.在上述注射器用盖(10)中,也可以是,所述前端罩部件(52)具有延伸内筒部(82),该延伸内筒部(82)从所述环状周壁部(80)的基端向所述筒主体部(56)内延伸,且形成所述第一筒状部(100)的内周部,所述前端罩部件(52)的内径在从所述环状周壁部(80)的前端到延伸内筒部(82)的基端的范围内实质上是均等的。
101.在上述注射器用盖(10)中,也可以是,所述注射器主体(14)具备在内周面具有内螺纹部(32)、且将所述管嘴部(26)的外周部覆盖的筒状的锁紧转接器(28),所述安装部(38)是能够收容所述管嘴部(26)的筒状的安装筒部(38),所述安装筒部(38)具有:位于所述安装筒部(38)的前端部的所述密封部(42);和位于所述安装筒部(38)的基端部且能够与所述管嘴部(26)的前端部抵接的抵接部(46),所述罩部件(36)具有从所述第一筒状部(100)的基端向基端方向延伸、且能够插入至所述锁紧转接器(28)与所述管嘴部(26)之间的筒状连接部(54),所述筒状连接部(54)在所述筒状连接部(54)的外周部具有能够与所述锁紧转接器(28)的所述内螺纹部(32)螺合的外螺纹部(64),在通过所述筒状连接部(54)的所述外螺纹部(64)与所述锁紧转接器(28)的所述内螺纹部(32)的螺合而将所述注射器用
盖(10)安装于所述注射器主体(14)、且所述盖主体(34)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状态下,所述安装筒部(38)插入至所述筒状连接部(54)与所述管嘴部(26)之间,所述密封部(42)将所述药剂排出口(26a)液密地密封,当在所述注射器用盖(10)从所述注射器主体(14)拆下的状态下所述筒状连接部(54)的所述外螺纹部(64)与所述锁紧转接器(28)的所述内螺纹部(32)螺合时,所述盖主体(34)的所述抵接部(46)被所述管嘴部(26)的所述前端部推压,从而所述盖主体(34)从所述第一位置移位至所述第二位置。
102.上述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注射器组装体(22),其具备上述的注射器用盖(10)、和构成所述注射器主体(14)且能够收容药剂(m)的注射器外筒(16)。
103.上述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预灌封注射器(12),其具备:上述的注射器组装体(22);填充于所述注射器外筒(16)内的药剂(m);和能够在所述注射器外筒(16)内液密地沿轴向滑动的垫圈(1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