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显示装置、立体图像形成系统及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的制作方法

2021-10-30 01:3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专利申请 申请 装置 可读 计算机

显示装置、立体图像形成系统及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
1.本技术是申请日为2017年7月28日、申请号为201710627723.8、发明名称为“显示装置、立体图像形成系统及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
2.对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3.本发明以在2016年9月21日提出申请的第2016-184704号日本专利申请为基础并对其主张优先权,并且该原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被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4.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立体图像形成系统及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5.作为造型技术的一种,已知有使用了发泡性片的2.5维立体图像形成技术,例如被应用于盲文等视觉障碍者用的教材制作中。关于这种技术,例如已公开了日本特开昭64-28660号公报和日本特开2001-150812号公报的技术。
6.日本特开昭64-28660号公报公开了“一种立体图像形成方法,在表面具有含有热膨胀性微小球的覆盖层的热膨胀性片的未形成有覆盖层的片表面,利用光吸收特性良好的图像形成材料形成期望的图像的表面背面反转图像,从图像形成侧对所述热膨胀性片进行光照射,利用图像形成材料的光吸收特性有选择地将图像部分加热,使覆盖层内的热膨胀性微小球膨胀而形成立体图像”。另外,日本特开2001-150812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发泡造型系统,在基材层上设有发泡层的发泡性片中有选择地使所述发泡层发泡,由此形成半立体图像”。


技术实现要素:

7.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8.然而,上述现有技术文献所记载的技术没有考虑在显示装置预览显示在热膨胀性片等媒介上形成的立体图像。因此,上述现有技术文献所记载的技术如果实际上不在媒介上实际形成立体图像,则不能感受到所形成的立体图像的触感。在此,也考虑到使用截面图表现立体图像。但是,由于不能从上方观察媒介,因而截面图不能感受到所形成的立体图像的触感和美感。即,要求三维地虚拟显示平面图像。
9.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这种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三维地虚拟显示平面图像的显示装置、立体图像形成系统、显示程序及图像形成程序。
10.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编辑单元,对于被印刷于热膨胀性片的图像的原始图像,在该图像的印刷之前先进行编辑,该图像用于借助所述热膨胀性片膨胀来通过所述热膨胀性片的表面的起伏来表现立体形状;以及显示控制单元,使显示部以能够根据所述编辑单元的编辑方法或者编辑程度的差异进行比较的方式显示预览图像,该预览图像根据所述图像虚拟地表现通过热膨胀性片膨胀而表现的立体形状。
11.发明效果
12.根据本发明,能够三维地虚拟显示平面图像。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像形成系统的结构图。
14.图2是根据原始图像简单设定发泡数据时的流程图。
15.图3是表示简单设定发泡数据时的设定画面的一例的图。
16.图4a是表示线条画的原始图像的一例的图。
17.图4b是表示线条画的轮廓抽取图像的一例的图。
18.图4c是表示将线条画的轮廓抽取图像反转后的反转图像的一例的图。
19.图5a是表示版画等的原始图像的一例的图。
20.图5b是表示版画等的脱色图像的一例的图。
21.图5c是表示版画等的脱色反转图像的一例的图。
22.图6是详细设定发泡数据时的流程图。
23.图7是图像处理的流程图
24.图8是立体图像形成的流程图。
25.图9是表示轮廓抽取的贡献率为100%的设定图像及比较图像的一例的图。
26.图10是表示脱色的贡献率为100%的设定图像及比较图像的一例的图。
27.图11是表示轮廓抽取的贡献率为50%、脱色的贡献率为50%时的设定图像及比较图像的一例的图。
28.图12是表示轮廓抽取的贡献率为75%、脱色的贡献率为25%时的设定图像及比较图像的一例的图。
29.图13是表示对轮廓抽取的贡献率为100%的比较图像进行了浮雕处理后的图像的一例的图。
30.图14是表示对脱色的贡献率为100%的比较图像进行了浮雕处理后的图像的一例的图。
31.图15是表示对轮廓抽取的贡献率为50%、脱色的贡献率为50%时的比较图像进行了浮雕处理后的图像的一例的图。
32.图16是表示对轮廓抽取的贡献率为75%、脱色的贡献率为25%时的比较图像进行了浮雕处理后的图像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下称为“本实施方式”)。另外,各个附图只不过是概略地示出到能够充分理解本实施方式的程度的图。此外,在各个附图中对共同的构成要素或同样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重复说明。
34.(第1实施方式)
35.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像形成系统的结构图。
36.立体图像形成系统1000具有显示装置100、显示操作部200、二维图像形成装置320、发泡装置310,由二维图像形成装置320和发泡装置310构成立体图像形成装置300。
37.显示装置100是使用os(operating system:操作系统)并与显示操作部200连接的
通用的信息处理装置,被用作控制发泡装置310和二维图像形成装置320的控制装置。显示装置100具有控制部10、易失性存储部70、非易失性存储部80、通信部90。易失性存储部70是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被用作工作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部80是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和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存储os 81、应用程序82、打印驱动83和图像数据84等。通信部90是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和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的串行接口和并行接口。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二维图像形成装置320进行usb连接,与发泡装置310进行串行或者并行连接。显示操作部200是与显示装置100连接的触摸屏,具有显示二维图像的显示单元、和由操作者进行输入的输入单元。
38.发泡装置310具有作为发热器具(加热器具)的卤素灯(未图示),以便将媒介的一面或者两面加热,该媒介是在一面侧将含有因热而发泡(膨胀)的微胶囊的发泡层(膨胀层)层叠而成的。
39.二维图像形成装置320是喷墨打印机,进行使作为媒介的热膨胀性片的特定部位发泡(膨胀)的黑色印刷(描画),并利用cmy(青绿色、深红色、黄色)对媒介的整个面进行彩色印刷。在此,热膨胀性片是在台纸的表面设有通过加热而膨胀(发泡)的膨胀层(发泡层)的片状的媒介。二维图像形成装置320需要使媒介的表面的膨胀层部分地膨胀的特定部位的图像数据(表面数据)、从该媒介的背面使膨胀层部分地膨胀的图像数据(背面数据)、和彩色图像数据。其中,表面数据及背面数据的图像数据也是使媒介的发泡层膨胀的发泡数据。即,黑色印刷是对被印刷于所述热膨胀性片的图像进行的,以便使热膨胀性片(发泡片)部分地膨胀并借助所述热膨胀性片的表面的起伏表现立体形状。
40.另外,卤素灯产生强力的近红外光,因而将黑色(碳黑)强力加热,在cmy的彩色印刷部位加热量较少。因此,对具有发泡层的媒介进行仅使被黑色印刷的特定部位发泡(膨胀)的所谓2.5d印刷。换言之,二维图像形成装置320印刷将作为电磁波的近红外光变换成热能的热变换层(黑色层)。在此,作为黑色印刷用的显影剂的油墨含有碳黑,cmy的油墨不含有碳黑。因此,将cmy混色而成的黑色的发热量较少。另外,立体图像形成系统1000作为制造2.5d的构造物的构造物制造系统进行工作。
41.控制部10是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通过执行程序而实现预览图像生成部20、显示控制单元30、立体图像形成控制单元40、和通信控制部50的功能。预览图像生成部20用于生成虚拟表现发泡装置310根据彩色的原始图像形成的立体图像的预览图像的数据。预览图像生成部20具有脱色图像生成单元21、脱色反转图像生成单元22、轮廓抽取图像生成单元23、轮廓反转图像生成单元24、图像合成单元25、和浮雕处理单元26这些功能单元。脱色图像生成单元21、脱色反转图像生成单元22、轮廓抽取图像生成单元23、轮廓反转图像生成单元24、图像合成单元25、和浮雕处理单元26作为编辑单元发挥作用,在被印刷于热膨胀性片的图像的印刷之前,编辑被印刷于热膨胀性片的图像。
42.脱色图像生成单元21使原始图像脱色(灰色标度化)并生成脱色图像436(参照图10b)。即,脱色图像生成单元21运算原始图像的亮度或者明度并生成脱色图像(灰色标度图像)。脱色反转图像生成单元22使脱色图像生成单元21生成的脱色图像的浓淡反转,生成脱色反转图像438(参照图10b)。
43.并且,脱色反转图像生成单元22也可以在使原始图像的浓淡反转后进行脱色。轮
廓抽取图像生成单元23抽取原始图像的轮廓,生成作为边缘强调图像的轮廓抽取图像431(参照图9b)。轮廓反转图像生成单元24使轮廓抽取图像生成单元23生成的轮廓抽取图像的浓淡反转,生成轮廓反转图像432(参照图9b)。并且,轮廓反转图像生成单元24也可以在使原始图像的浓淡反转后抽取轮廓。
44.图像合成单元25将脱色图像436和轮廓抽取图像431和脱色反转图像438和轮廓反转图像432中的任意多个图像合成。即,图像合成单元25生成非反转合成图像(一个合成图像)、第1合成图像、第2合成图像、第3合成图像,非反转合成图像是以预先设定的第1贡献率将脱色图像及轮廓抽取图像中一方合成、以1减第1贡献率而得的第2贡献率将另一方合成得到的,第1合成图像是以第1贡献率将脱色图像及轮廓反转图像中一方合成、以1减第1贡献率而得的第2贡献率将另一方合成得到的,第2合成图像是以第1贡献率将轮廓抽取图像及脱色反转图像中一方合成、以1减第1贡献率而得的第2贡献率将另一方合成得到的,第3合成图像是以第1贡献率将轮廓反转图像及脱色反转图像中一方合成、以1减第1贡献率而得的第2贡献率将另一方合成得到的。
45.其中,第1贡献率x为0%≤x100%,第2贡献率y=(1

x)为0%≤y100%。即,非反转合成图像有时是脱色图像436(图10b)或轮廓抽取图像431(图9b)。另外,第1贡献率x和第2贡献率y也可以是0%<x、y<100%。
46.浮雕处理单元26对由图像合成单元25合成的多个合成图像(非反转合成图像、第1合成图像、第2合成图像、第3合成图像)实施浮雕处理,并生成各自的浮雕图像。
47.在显示操作部200显示的预览图像(特别是浮雕图像)用于虚拟地二维表现发泡(膨胀)后的立体图像。另外,浮雕图像用于三维地虚拟显示平面图像(黑色印刷图像)。特别是,浮雕图像是使脱色图像、轮廓抽取图像(边缘强调图像)、脱色反转图像、和轮廓反转图像中任意多个图像比合成图像更容易感受到所形成的立体图像的触感和美感的图像。
48.立体图像形成控制单元40控制立体图像形成装置300。即,立体图像形成控制单元40在通过打印驱动83控制二维图像形成装置320的同时控制发泡装置310。在此,立体图像形成控制单元40使显示操作部200显示内容为“使媒介的表面侧朝上,放置于二维图像形成装置320的承载台上”的图像,使用表面数据对媒介进行图像形成(印刷),然后使显示操作部200显示内容为“使媒介的背面侧朝上,放置于二维图像形成装置320的承载台上”的图像,使用背面数据对媒介进行图像形成,然后使显示操作部200显示内容为“使媒介的表面侧朝上,放置于发泡装置310的承载台上”的图像,使发泡装置310将媒介加热。
49.通信控制部50是控制通信部90的控制单元。在此,在通信控制部50控制二维图像形成装置320时使用打印驱动83。
50.图2是根据原始图像简单设定发泡数据时的流程图。
51.其中,“简单设定”是在选择作为原始图像的原始画的类型时,能够自动生成与该原始画的类型对应的发泡数据的功能。
52.显示控制单元30使显示操作部200显示内容为选择作为原始图像的原始画的类型的画面(图3),接受操作者选择的选择输入(s10),从文件取得照片等,或通过未图示的扫描仪获取(s12)。
53.图3是表示简单设定发泡数据时的设定画面的一例的图。
54.原始画类型设定画面410具有:复选框411,用于选择是否“选择画并自动生成”;复
选框412,用于选择作为原始图像的原始画是“蜡笔
·
彩色铅笔等”的“线条画”或“油画、复杂的画
·
写真”、还是“版画
·
水彩画等单调的画
·
写真”;复选框413、414,用于选择是否将各个图像“反转”。
55.在此,将“选择画并自动生成”设定为“进行(
する
)”,并设定为“线条画(蜡笔
·
彩色铅笔等)、油画、复杂的画
·
写真”,还设定为“反转(反転)”“不进行(
しない
)”。
56.返回到图2的流程图的说明,立体图像形成控制单元40(图1)通过判定复选框412的设定状态,判定原始画的类型(s14)。对于线条画中心的原始画(s14:线条画中心),立体图像形成控制单元40通过判定复选框413的设定状态,判定是否具有浓淡的反转指示(s16)。在具有反转指示时(s16:有),轮廓抽取图像生成单元23(图1)抽取原始画的轮廓,并生成轮廓抽取图像(s18)。在s18之后,轮廓反转图像生成单元24使轮廓抽取图像的浓淡反转,并生成轮廓反转图像(s20)。另一方面,当在s16的判定中没有反转指示时(s16:没有),轮廓抽取图像生成单元23(图1)抽取原始画的轮廓,并生成轮廓抽取图像(s22)。
57.图4a是表示线条画的原始图像的一例的图,图4b是表示线条画的轮廓抽取图像的一例的图,图4c是表示将线条画的轮廓抽取图像反转后的反转图像的一例的图。
58.在这些附图中,操作者使用复选框412、413(图3)设定为“线条画(蜡笔
·
彩色铅笔等)、油画、复杂的画
·
写真”,并设定为反转“不进行”,因而立体图像形成控制单元40(图1)从所输入的原始画(图4a)中自动抽取轮廓(s22),并生成轮廓抽取图像(图4b)。另外,在使用复选框413(图3)设定为“进行”时,立体图像形成控制单元40自动使浓淡反转(s22),并生成轮廓反转图像(图4c)。另外,图4b的轮廓抽取图像的黑色为凸出的发泡数据,图4c的轮廓反转图像的白色为凹陷的发泡数据。
59.再次返回到图2的流程图,在s14的判定中,在判定是“版画
·
水彩画等单调的画
·
写真”即非线条画的情况下(s14:非线条画),立体图像形成控制单元40通过判定复选框414的设定状态,判定是否具有浓淡的反转指示(s24)。在具有反转指示时(s24:有),脱色图像生成单元21(图1)对原始画进行脱色处理,并生成脱色图像(s26)。在s26之后,脱色反转图像生成单元22使脱色图像的浓淡反转,并生成脱色反转图像(s28)。另一方面,在s24的判定中,在没有反转指示时(s24:没有),脱色图像生成单元21进行原始画的脱色,并生成脱色图像(s30)。
60.图5a是表示版画等的原始图像的一例的图,图5b是表示版画等的脱色图像的一例的图,图5c是表示版画等的脱色反转图像的一例的图。
61.在这些附图中,通过操作者使用复选框412(图3)设定为“版画
·
水彩画等单调的画
·
写真”,立体图像形成控制单元40自动使所输入的原始画(图5a)脱色(s30),并生成脱色图像(图5b)。另外,在使用复选框414(图3)设定为“进行”时,立体图像形成控制单元40自动使浓淡反转(s28),并生成脱色反转图像(图5c)。另外,图5a示例了葛饰北齐创作的富岳三十六景

神奈川冲浪里。另外,图5b的脱色图像的白色为凹陷的发泡数据,图5c的脱色反转图像的黑色为凸出的发泡数据。
62.再次返回到图2的流程图,在s20、s22、s28、s30之后,立体图像形成控制单元40使立体图像形成装置300形成三维图像(s32)。即,立体图像形成控制单元40使二维图像形成装置320在媒介上形成轮廓反转图像、轮廓抽取图像、脱色反转图像、脱色图像中的任意图像,使发泡装置310将形成有任意图像的媒介加热,使发泡层的特定部位膨胀。
63.图6是详细设定发泡数据时的流程图。
64.其中,详细设定是指反复设定图像处理的内容和参数,并确认对原始图像进行了图像处理后的处理图像的作业,再确定图像及参数。
65.控制部10进行图像输入
·
生成(s50)。首先,显示控制单元30使显示操作部200(图1)显示用于催促图像输入的画面(未图示),从文件中取得写真等,或通过未图示的扫描仪获取。然后,显示控制单元30使操作者输入脱色和轮廓抽取的彼此的贡献率(s55)。即,显示控制单元30使显示操作部200显示贡献率设定画面420a(图9a),使操作者设定脱色和轮廓抽取的比率。然后,预览图像生成部20对所输入的彩色图像(原始图像)执行脱色
·
轮廓抽取
·
反转
·
图像合成等的图像处理。
66.图7是图像处理的流程图。
67.首先,预览图像生成部20的脱色图像生成单元21(图1)进行脱色处理(s62)。即,脱色图像生成单元21抽取所输入的彩色图像(原始图像)的亮度和明度,并生成脱色图像。然后,轮廓抽取图像生成单元23(图1)进行所输入的彩色图像(原始图像)的轮廓抽取,并生成轮廓抽取图像(s64)。
68.然后,脱色反转图像生成单元22使在s62生成的脱色图像的浓淡反转,并生成脱色反转图像(s66)。另外,轮廓反转图像生成单元24使在s64生成的轮廓抽取图像的浓淡反转,并生成轮廓反转图像(s66)。此外,图像合成单元25(图1)以在s55设定的贡献率将脱色图像和轮廓抽取图像合成(s68)。并且,图像合成单元25将脱色图像和轮廓反转图像合成,将脱色反转图像和轮廓抽取图像合成,将脱色反转图像和轮廓反转图像合成。然后,处理进入图6的s70。另外,s62、s64的处理哪一方在先都可以。
69.显示控制单元30生成预览画面430(图9b),使显示操作部200对比显示在s68合成的多个合成图像(s70)。即,显示控制单元30使将脱色图像和轮廓抽取图像合成得到的非反转合成图像(例如,轮廓抽取图像431)、将脱色图像和轮廓反转图像合成得到的第1合成图像(例如,轮廓反转图像432)、将脱色反转图像和轮廓抽取图像合成得到的第2合成图像433、将脱色反转图像和轮廓反转图像合成得到的第3合成图像434进行对比显示。
70.此时,显示控制单元30预先进行“从多个图像中选择最佳的图像”的显示。另外,预览画面430具有“浮雕执行”按钮435(图9b)、“浮雕解除”按钮445(图13),显示装置100构成为在这些按钮被按下时标志变化。
71.预览图像生成部20判定预览画面430中的指示内容(s74)。即,预览图像生成部20判定非反转合成图像(例如,轮廓抽取图像431)、第1合成图像(例如,轮廓反转图像432)、第2合成图像433、第3合成图像434中任意的图像选择、“浮雕执行”按钮435图9b的按下、“浮雕解除”按钮445(图13)的按下。
72.在进行了非反转合成图像、第1合成图像、第2合成图像、第3合成图像中任意一个的图像选择后(s74:图像选择),预览图像生成部20进行选择图像(最佳图像)的水准校正使得不过度发泡(s76),将被校正水准后的图像数据84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部80(图1)中(s85)。即,预览图像生成部20使表面发泡数据及背面发泡数据不会重叠而过度发泡。并且,立体图像形成控制单元40(图1)在媒介上形成立体图像(s90)。过度发泡是指发泡层(膨胀层)过度发泡而导致发泡部分破裂的状态。
73.图8是立体图像形成的流程图。
74.立体图像形成控制单元40使用二维图像形成装置320在媒介的表面形成黑色的图像(s92)。该图像例如使用轮廓抽取图像。然后,立体图像形成控制单元40使用二维图像形成装置320在媒介的背面形成黑色的图像(s94)。该图像例如使用轮廓抽取反转图像、脱色图像、脱色反转图像。然后,立体图像形成控制单元40使用二维图像形成装置320在媒介上形成彩色图像(s96)。然后,立体图像形成控制单元40使用发泡装置310将媒介加热,使黑色的表面侧用的图像及背面侧用的图像发泡(s98),处理结束。
75.当在s74的判定中进行了浮雕指示时,浮雕处理单元26(图1)执行浮雕处理(s78),返回到s70的处理,显示控制单元30使显示操作部200对比显示被实施了浮雕处理的多个合成图像(s70)。另外,预览图像生成部20进行选择图像的水准校正使得不过度发泡(s76)。此时,被校正水准的图像不是被实施了浮雕处理的合成图像,而是实施浮雕处理前的图像(轮廓抽取图像、轮廓抽取反转图像、脱色图像、脱色反转图像)。并且,将被校正水准后的图像数据84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部80(图1)中(s85)。然后,立体图像形成控制单元40(图1)使用图像数据84在媒介上形成立体图像(s90)。
76.当在s74的判定中进行了浮雕解除的指示时,浮雕处理单元26(图1)执行浮雕解除(s80),返回到s70的处理,显示控制单元30使被解除了浮雕的多个合成图像(s70)进行对比显示。另外,预览图像生成部20进行由操作者选择的最佳图像的水准校正使得不过度发泡(s76),将被校正水准后的图像数据84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部80(图1)中(s85)。然后,立体图像形成控制单元40(图1)使用图像数据84在媒介上形成立体图像(s90)。
77.图9是表示轮廓抽取的贡献率为100%的设定图像及比较图像的一例的图。图9a的贡献率设定画面420(420a)表示选择了“不进行”选择画并自动生成的复选框,滚动条425被设定为右端的“轮廓抽取”,轮廓抽取的贡献率显示为100%、脱色的贡献率显示为0%。
78.图9b表示预览画面430(430a),对比显示了4个合成图像。左上部是脱色图像与轮廓抽取图像的合成图像,右上部是脱色图像与轮廓反转图像的合成图像,左下部是脱色反转图像与轮廓抽取图像的合成图像,右下部是脱色反转图像与轮廓反转图像的合成图像。特别是,轮廓抽取的贡献率为100%、脱色的贡献率为0%,因而在左上部显示轮廓抽取图像431,在右上部显示轮廓反转图像432。另外,左下部的脱色反转图像与轮廓抽取图像的合成图像(第2合成图像433)不存在脱色反转图像的贡献,与轮廓抽取图像431相同,右下部的脱色反转图像与轮廓反转图像的合成图像(第3合成图像434)不存在脱色反转图像的贡献,与轮廓反转图像432相同。
79.图10是表示脱色的贡献率为100%的设定图像及比较图像的一例的图。图10a是贡献率设定画面420b,表示选择了“不进行”选择画并自动生成的复选框,滚动条425被设定为左端的“脱色”,脱色的贡献率为100%、轮廓抽取的贡献率为0%。
80.在图10b中,左上部的脱色图像与轮廓抽取图像的合成图像不存在轮廓抽取图像的贡献,是脱色图像436,右上部的脱色图像与轮廓反转图像的合成图像437不存在轮廓反转图像的贡献,与脱色图像436相同。左下部的脱色反转图像与轮廓抽取图像的合成图像不存在轮廓抽取图像的贡献,是脱色反转图像438。右下部的脱色反转图像与轮廓反转图像的合成图像439不存在轮廓反转图像的贡献,与脱色反转图像438相同。
81.图11是表示轮廓抽取的贡献率为50%、脱色的贡献率为50%时的设定图像及比较图像的一例的图。
82.图11a是贡献率设定画面420c,表示选择了“不进行”选择画并自动生成的复选框,滚动条425被设定在“脱色”和“轮廓抽取”的中点。
83.在图11b中,左上部的图像451是将脱色图像436(图10)与轮廓抽取图像431(图9)同等地合成得到的非反转合成图像,右上部的图像452是将脱色图像436与轮廓反转图像432(图9)同等地合成得到的合成图像,左下部的图像453是将脱色反转图像438(图10)与轮廓抽取图像431同等地合成得到的合成图像,右下部的图像454是将脱色反转图像438与轮廓反转图像432同等地合成得到的合成图像。
84.图12是表示轮廓抽取的贡献率为75%、脱色的贡献率为25%时的设定图像及比较图像的一例的图。
85.图12a是贡献率设定画面420d,表示选择了“不进行”选择画并自动生成的复选框,滚动条425被设定在将“脱色”和“轮廓抽取”之间分割成3比1的分割点。
86.在图12b中,左上部的图像455是将脱色图像436(图10)与轮廓抽取图像431(图9)按照1比3合成得到的非反转合成图像,右上部的图像456是将脱色图像436与轮廓反转图像432(图9)按照1比3合成得到的合成图像,左下部的图像454是将脱色反转图像438(图10)与轮廓抽取图像431按照1比3合成得到的合成图像,右下部的图像457是将脱色反转图像438与轮廓反转图像432按照1比3合成得到的合成图像。
87.图13是表示对轮廓抽取的贡献率为100%的比较图像进行了浮雕处理后的图像的一例的图。
88.图13a与图9a的贡献率设定画面420a相同。图13b的浮雕预览画面440a将4个浮雕图像对比显示。左上部的图像431a是轮廓抽取图像431(图9b)的浮雕图像,右上部的图像432a是轮廓反转图像432(图9b)的浮雕图像,左下部的图像433a是第2合成图像433(图9b)的浮雕图像,右下部的图像434a是第3合成图像434(图9b)的浮雕图像。另外,在浮雕预览画面440a中设置“浮雕解除”按钮445,通过按下该按钮来解除浮雕,返回到预览画面430a(图9b)。
89.图14是表示对脱色的贡献率为100%的比较图像进行了浮雕处理后的图像的一例的图。
90.图14a与图10a的贡献率设定画面420b相同。图14b的浮雕预览画面440b的图像436a、437a、438a、439a是对预览画面430b(图10b)的各个图像进行了浮雕处理后的浮雕图像。
91.图15是表示对轮廓抽取的贡献率为50%、脱色的贡献率为50%时的比较图像进行了浮雕处理后的图像的一例的图。
92.图15a与图11a的贡献率设定画面420c相同。图15b的浮雕预览画面440c的图像451a、452a、453a、454a是对预览画面430c(图11b)的各个图像进行了浮雕处理后的浮雕图像。
93.图16是表示对轮廓抽取的贡献率为75%、脱色的贡献率为25%时的比较图像进行了浮雕处理后的图像的一例的图。
94.图16a与图12a的贡献率设定画面420d相同。图16b的浮雕预览画面440d的图像455a、456a、457a、458a是对预览画面430d(图12b)的各个画面进行了浮雕处理后的浮雕图像。
95.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使显示操作部200显示:复选框411,选择“进行”/“不进行”发泡数据的自动生成;复选框412,用于选择是“线条画(蜡笔
·
彩色铅笔等)、油画、复杂的画
·
写真”还是“版画
·
水彩画等单调的画
·
写真”,显示装置100根据是线条画等还是版画等生成表面数据及背面数据,并能够使用所生成的表面数据及背面数据在被放置于立体图像形成装置300的媒介上形成立体图像。
96.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在不自动生成发泡数据的情况下,使显示操作部200能够对比显示预览画面430,在预览画面430中具有脱色图像436与轮廓抽取图像431的合成图像(非反转合成图像)、脱色图像436与轮廓反转图像432的合成图像(第1合成图像)、脱色反转图像438与轮廓抽取图像431的合成图像(第2合成图像)、脱色反转图像438与轮廓反转图像432的合成图像(第3合成图像)。该对比显示的图像是三维的虚拟图像,是使操作者能够在将2.5d的立体图像形成于媒介之前感受到触感和美感的预览图像。
97.另外,在预览画面430中设置“浮雕执行”按钮435,显示装置100能够在显示操作部200对比显示具有各图像的浮雕图像的浮雕预览画面440。在此,图13b~图16b的浮雕图像达到足以感受到所形成的2.5d的立体图像的触感和美感的质量。
98.另外,显示装置100能够使立体图像形成装置300形成从所显示的多个合成图像和浮雕图像中选择的图像的立体图像。此时,在媒介上形成二维图像的图像是轮廓抽取图像、轮廓抽取反转图像、脱色图像、脱色反转图像中任意一个图像或者它们的组合。另外,表面数据优选轮廓抽取图像,背面数据优选轮廓抽取反转图像、脱色图像、脱色反转图像中任意一个图像或者它们的组合。
99.(变形例)
100.本发明不限于前述的实施方式,能够进行例如以下所述的各种变形。
101.(1)所述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像形成系统1000将以轮廓抽取图像为表面发泡数据,并且以轮廓抽取反转图像、脱色图像、脱色反转图像中任意一个图像为背面发泡数据作为原则,但也能够将在轮廓抽取图像中按照所设定的贡献率取入了脱色图像的合成图像(非反转合成图像)作为表面发泡数据。
102.(2)所述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对比显示如下的4个合成图像:将脱色图像436与轮廓抽取图像431合成得到的非反转合成图像、将脱色图像436与轮廓反转图像432合成得到的第1合成图像、将轮廓抽取图像431与脱色反转图像438合成得到的第2合成图像、将轮廓反转图像432与脱色反转图像438合成得到的第3合成图像。显示装置100也可以不显示4个合成图像,而对比显示任意2个或者3个合成图像。此时,优选显示装置100一定显示将脱色图像436与轮廓抽取图像431合成得到的非反转合成图像,但也可以不显示该非反转合成图像,而对比显示其它合成图像(第1合成图像、第2合成图像、第3合成图像)。
103.图9~图12是印刷效果图像(黑色印刷用的图像),图13~图16是发泡后的效果图像(浮雕加工的图像)。也可以是,预览图像生成部20使显示操作部200在显示画面中显示印刷效果图像和发泡后效果图像双方。也可以是,预览图像生成部20进一步将原始图像(彩色的图像)与印刷效果图像或者发泡后效果图像一同显示。
104.由此,操作者能够设想可以从原始图像形成什么样的立体图像。并且,操作者能够感受到所形成的立体图像的触感和美感。此外,也能够三维地虚拟显示平面图像。
105.本实施方式在进行合成的前期阶段(轮廓抽取、脱色处理)调整贡献率,但也可以
在进行合成之后调整贡献率。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