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稻田无环沟小龙虾分批生态育苗的方法与流程

2021-10-29 21:4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小龙虾 苗种 育苗 分批 稻田

1.本发明涉及小龙虾繁殖苗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稻田无环沟小龙虾分批生态育苗的方法。


背景技术:

2.克氏原螯虾隶属节支动物门、甲壳纲、螯虾科、原螯虾属,又名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以下统称小龙虾),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是目前虾类养殖的主要品种。近几年由于市场需求急剧增加,小龙虾天然资源急剧减少,价格逐步走高,因此通过人工科学养殖来满足市场需求。小龙虾稻田养殖迅速发展,小龙虾苗种不能随时供应成为小龙虾养殖业的瓶颈,由于小龙虾繁殖生物学特性,每组亲虾抱卵量、排苗量有限,一般在100~300粒之间,虽有报道说小龙虾工厂化育苗取得成功,但远远满足不了生产的需要;本方法通过不断试验探索,取得小龙虾稻田分批生态繁育的成功,可以采取连片稻田进行小龙虾分批生态育苗,实现小龙虾苗种规模化和批量化生产。
3.因此,发明一种稻田无环沟小龙虾分批生态育苗的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稻田无环沟小龙虾分批生态育苗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稻田无环沟小龙虾分批生态育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稻田四周设置3道小龙虾繁殖田埂:稻田结构改造,稻田四周田埂的设置和水位的分批控制:不改变稻田原有结构,保持稻田原有的整体结构,田面略有起伏但不影响机插秧,异地取土加高加固田埂;田块大小以10亩左右为宜,在稻田四周设置3道田埂,第一道田埂沿稻田内侧四周设置,不闭合,留10 m宽的农业机械进出通道和水流通道;第二道田埂设置在第一道和第三道田埂之间,与第一道田埂一样不闭合,留8 m宽的农业机械进出通道和水流通道;第三道田埂设置在稻田四周外侧,闭合;步骤二:稻田亲本投放区设置“亲本选择器”,淘汰体质弱的小龙虾,优选亲本虾:按每亩稻田投放亲本虾15~20kg密度投放,规格30~40g/尾,投放时间为7~8月,将亲本虾分批分次投于“亲本选择器”内,每次投放量在5~10kg之间,让体质健壮的亲本虾爬出亲本选择器进入稻田,爬不出“亲本选择器”的亲本虾淘汰作为商品虾处理;步骤三:亲虾补充投喂专用促进亲虾性腺发育颗粒饲料,提高亲虾抱卵量:亲虾以稻田内的有机碎屑、浮游动物、水生昆虫、周丛生物、水草等天然饵料为主,9月~10月及翌年3月补充投喂颗粒饲料,每天16:00~17:00投饲1次,投饲量占虾总重量的1%~2%;步骤四:根据水稻的生长调节稻田水位的分批控制小龙虾交配产卵:水稻黄尖时,第一次降水至0.6m水位处,诱导第一批达到性成熟的小龙虾在第三
道田埂内侧0.6m水位线附近掘洞交配;15天后迅速将水位降至0.3m水位线处,诱导第二批达到性成熟的小龙虾在第二道田埂两侧0.3m水位线附近掘洞交配;30天后将水位迅速降至0m处,田面露出水面,晒干开裂,诱导第三批达到性成熟的小龙虾在第一道田埂两侧0m水位线附近和稻田中间略有起伏的地方掘洞交配;步骤五:水稻留高茬(留茬45 cm以上)为小龙虾营造更多适宜的交配产卵场所,为小龙虾苗种营造微型生态灶:水稻品种选择与留茬:选择抗病抗虫抗倒伏的优质稻种,如皖稻96、扬辐粳8号、武育粳16号等;收割前再次晒田,10月份稻田水位再降至0 cm左右,板面硬结干裂后,收割机进入板面收割水稻,水稻秸秆留茬45 cm以上(不同于常规稻茬高度20~30cm),按3年生产实践与创新,每667m2插秧1.5万穴,平均每穴分蘖长成植株12棵,每667m2留茬18万棵水稻稻茬,围绕稻茬形成的生态灶,包括田间水生植物、底栖动物、水生昆虫;使每1个小龙虾苗种拥有1~2棵稻茬及微型生态灶;步骤六:水稻收割后通过水位控制调节小龙虾生长繁育过程,水稻收割后15 d后开始加水诱导小龙虾苗种集中出洞:收割后15 d后开始加水,30d后稻田水位达到35 cm,诱导第一道田埂两侧和稻田中间掘洞交配小龙虾亲本出洞排苗,培育第一批早苗,可以养成大规格商品虾,在第二年5月1日高价出售,获取丰厚利润;11月至次年3月板面水位控制在到35 cm~40 cm;水位控制技术使水稻收割后10月份至第二年3月份,稻田水位始终不淹没稻茬的顶部,稻茬一直挺立在水中,越冬期保持稻田水温的稳定,有利于小龙虾亲本和苗种顺利越冬;越冬期保持水温,第二年春节培肥水质提供天然饵料;3月~4月份,稻田水位控制在60 cm左右,诱导第二道田埂两侧掘洞交配小龙虾亲本出洞排苗,培育第二批中苗;5月份,稻田水位控制在90 cm左右,诱导第三道田埂内侧掘洞交配小龙虾亲本出洞排苗,培育第三批晚苗,为7~9月高温季节养殖商品虾提供苗种;步骤七:苗种天然饵料与人工投喂饲料相结合:时间从翌年3月下旬~5月底,根据稻田内天然饵料的多少进行投喂,3月下旬~5月上旬,每667m2投饲量为0.5kg~1.0kg;5月中旬~下旬,每667m2投饲量为1.1 kg~2.0 kg;每天16:00~17:00投饲1 次,饲料以颗粒饲料为主;步骤八:苗种捕捞与产量:苗种捕捞时间在3月~6月,通过该方法稻田小龙虾苗种平均产量达到12.5万尾/667 m2~15.5万尾/667 m2之间。
6.优选的,所述第一道田埂高0.3m,宽0.3m,田埂近稻田一侧坡比1︰5以上,坡面宽度达到1.5 m,为低水位时小龙虾有更多的活动、掘洞空间;第二道田埂高0.6m,宽0.6m,田埂近稻田一侧坡比1︰3以上,坡面宽度达到1.8 m,为中水位时小龙虾有更多的活动、掘洞空间;第二道田埂基部距离第一道和第三道田埂基部均为0.5 m;第三道田埂高1.2m,宽1.2m,田埂近稻田一侧坡比1︰1.5,坡面宽度达到1.8 m,为高水位时小龙虾有更多的活动、掘洞空间;第三道田埂缓坡内侧设置“植物覆盖带”:3m宽度爬梗草 3m宽度喜旱莲子草 3m宽度艾草 3m宽度紫花苜蓿草 3m宽度紫云英,依次重复,布满田埂四周缓坡,为露出水平面以上的小龙虾洞穴遮挡强光照射,防止洞穴内水分快速蒸发,保证洞穴内合适的湿度和温度;第一道、第二道田埂两侧和第三道田埂内侧可为小龙虾提供活动、掘洞空间。
7.优选的,所述田埂建造材料为自行研制的“小龙虾繁殖土”,所述“小龙虾繁殖土”其构成如下:包括稻田泥土重量90份,构树叶重量2份,虾稻田秸秆2份,麦饭石1份,贝壳粉1份,糯米粉1份,膨胀蛭石1份,米糠1份,富硒酵母粉1份。
8.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亲本选择器”为6年以上榆树木制品,形状为圆形,底部直径为1.25m,顶部直径为1.2 m,高度为0.5 m,内外侧均用桐油涂刷;桐油涂刷后,用养殖小龙虾3年以上的稻田水浸泡90天后使用;反复多次验证选用6年以上的榆树制作,桐油涂刷,稻田浸泡90天,圆形选择器略向内倾斜,适宜的高度为0.5 m,可以让体质健壮的亲本虾爬出亲本选择器,跌入稻田而不受伤害,体质弱的亲本虾爬不出选择器,实现亲本的优选。
9.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亲虾性腺发育饲料配方包括:干水丝蚓15%、干血粉10%、干壳类10%、干牛肝10%、干蝇蛆18%、脱脂乳粉23%、葛根粉3%、明胶2%、阿拉伯胶2%、小米草种子粉2%、苜蓿粉2%、紫云英粉1%、富硒麦芽1%、酵母0.5%、其他0.5%;按照以上配方配制人工颗粒饲料。
10.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发明能够保持稻田原有的整体结构,田面略有起伏但不影响机插秧。异地取土加高加固田埂,稻田四周设置不同高度宽度的小龙虾繁殖田埂3道,田埂建造材料为自行研制的“小龙虾繁殖土”,稻田亲本投放区设置“亲本选择器”,淘汰体质弱的小龙虾,优选亲本虾,专用促进亲虾性腺发育颗粒饲料,提高亲虾抱卵量,根据水稻的生长调节稻田水位的分批控制小龙虾交配产卵,水稻留高茬(留茬45 cm以上)为小龙虾营造更多适宜的交配产卵场所为小龙虾苗种营造微型生态灶,水稻收割后通过水位控制调节小龙虾生长繁育过程,同一块稻田可以繁育早中晚三批苗种。
具体实施方式
11.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稻田无环沟小龙虾分批生态育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稻田四周设置3道小龙虾繁殖田埂:稻田结构改造,稻田四周田埂的设置和水位的分批控制:不改变稻田原有结构,保持稻田原有的整体结构,田面略有起伏但不影响机插秧,异地取土加高加固田埂;田块大小以10亩左右为宜,在稻田四周设置3道田埂,第一道田埂沿稻田内侧四周设置,不闭合,留10 m宽的农业机械进出通道和水流通道;第二道田埂设置在第一道和第三道田埂之间,与第一道田埂一样不闭合,留8 m宽的农业机械进出通道和水流通道;第三道田埂设置在稻田四周外侧,闭合;步骤二:稻田亲本投放区设置“亲本选择器”,淘汰体质弱的小龙虾,优选亲本虾:按每亩稻田投放亲本虾15~20kg密度投放,规格30~40g/尾,投放时间为7~8月,将亲本虾分批分次投于“亲本选择器”内,每次投放量在5~10kg之间,让体质健壮的亲本虾爬出亲本选择器进入稻田,爬不出“亲本选择器”的亲本虾淘汰作为商品虾处理;步骤三:亲虾补充投喂专用促进亲虾性腺发育颗粒饲料,提高亲虾抱卵量:亲虾以稻田内的有机碎屑、浮游动物、水生昆虫、周丛生物、水草等天然饵料为主,9月~10月及翌年3月补充投喂颗粒饲料,每天16:00~17:00投饲1次,投饲量占虾总重量的1%~2%;步骤四:根据水稻的生长调节稻田水位的分批控制小龙虾交配产卵:
水稻黄尖时,第一次降水至0.6m水位处,诱导第一批达到性成熟的小龙虾在第三道田埂内侧0.6m水位线附近掘洞交配;15天后迅速将水位降至0.3m水位线处,诱导第二批达到性成熟的小龙虾在第二道田埂两侧0.3m水位线附近掘洞交配;30天后将水位迅速降至0m处,田面露出水面,晒干开裂,诱导第三批达到性成熟的小龙虾在第一道田埂两侧0m水位线附近和稻田中间略有起伏的地方掘洞交配;步骤五:水稻留高茬(留茬45 cm以上)为小龙虾营造更多适宜的交配产卵场所,为小龙虾苗种营造微型生态灶:水稻品种选择与留茬:选择抗病抗虫抗倒伏的优质稻种,如皖稻96、扬辐粳8号、武育粳16号等;收割前再次晒田,10月份稻田水位再降至0 cm左右,板面硬结干裂后,收割机进入板面收割水稻,水稻秸秆留茬45 cm以上(不同于常规稻茬高度20~30cm),按3年生产实践与创新,每667m2插秧1.5万穴,平均每穴分蘖长成植株12棵,每667m2留茬18万棵水稻稻茬,围绕稻茬形成的生态灶,包括田间水生植物、底栖动物、水生昆虫;使每1个小龙虾苗种拥有1~2棵稻茬及微型生态灶;步骤六:水稻收割后通过水位控制调节小龙虾生长繁育过程,水稻收割后15 d后开始加水诱导小龙虾苗种集中出洞:收割后15 d后开始加水,30d后稻田水位达到35 cm,诱导第一道田埂两侧和稻田中间掘洞交配小龙虾亲本出洞排苗,培育第一批早苗,可以养成大规格商品虾,在第二年5月1日高价出售,获取丰厚利润;11月至次年3月板面水位控制在到35 cm~40 cm;水位控制技术使水稻收割后10月份至第二年3月份,稻田水位始终不淹没稻茬的顶部,稻茬一直挺立在水中,越冬期保持稻田水温的稳定,有利于小龙虾亲本和苗种顺利越冬;越冬期保持水温,第二年春节培肥水质提供天然饵料;3月~4月份,稻田水位控制在60 cm左右,诱导第二道田埂两侧掘洞交配小龙虾亲本出洞排苗,培育第二批中苗;5月份,稻田水位控制在90 cm左右,诱导第三道田埂内侧掘洞交配小龙虾亲本出洞排苗,培育第三批晚苗,为7~9月高温季节养殖商品虾提供苗种;步骤七:苗种天然饵料与人工投喂饲料相结合:时间从翌年3月下旬~5月底,根据稻田内天然饵料的多少进行投喂,3月下旬~5月上旬,每667m2投饲量为0.5kg~1.0kg;5月中旬~下旬,每667m2投饲量为1.1 kg~2.0 kg;每天16:00~17:00投饲1 次,饲料以颗粒饲料为主;步骤八:苗种捕捞与产量:苗种捕捞时间在3月~6月,通过该方法稻田小龙虾苗种平均产量达到14.5万尾/667 m2。
13.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道田埂高0.3m,宽0.3m,田埂近稻田一侧坡比1︰5以上,坡面宽度达到1.5 m,为低水位时小龙虾有更多的活动、掘洞空间;第二道田埂高0.6m,宽0.6m,田埂近稻田一侧坡比1︰3以上,坡面宽度达到1.8 m,为中水位时小龙虾有更多的活动、掘洞空间;第二道田埂基部距离第一道和第三道田埂基部均为0.5 m;第三道田埂高1.2m,宽1.2m,田埂近稻田一侧坡比1︰1.5,坡面宽度达到1.8 m,为高水位时小龙虾有更多的活动、掘洞空间;第三道田埂缓坡内侧设置“植物覆盖带”:3m宽度爬梗草 3m宽度喜旱莲子草 3m宽度艾草 3m宽度紫花苜蓿草 3m宽度紫云英,依次重复,布满田埂四周缓坡,为露出水平面以上的小龙虾洞穴遮挡强光照射,防止洞穴内水分快速蒸发,保证洞穴内合适的湿度和温度;第一道、第二道田埂两侧和第三道田埂内侧可为小龙虾提供活动、掘洞空间;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田埂建造材料为自行研制的“小龙虾繁殖土”,
所述“小龙虾繁殖土”其构成如下:包括稻田泥土重量90份,构树叶重量2份,虾稻田秸秆2份,麦饭石1份,贝壳粉1份,糯米粉1份,膨胀蛭石1份,米糠1份,富硒酵母粉1份;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二中“亲本选择器”为6年以上榆树木制品,形状为圆形,底部直径为1.25m,顶部直径为1.2 m,高度为0.5 m,内外侧均用桐油涂刷;桐油涂刷后,用养殖小龙虾3年以上的稻田水浸泡90天后使用;反复多次验证选用6年以上的榆树制作,桐油涂刷,稻田浸泡90天,圆形选择器略向内倾斜,适宜的高度为0.5 m,可以让体质健壮的亲本虾爬出亲本选择器,跌入稻田而不受伤害,体质弱的亲本虾爬不出选择器,实现亲本的优选;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三中亲虾性腺发育饲料配方包括:干水丝蚓15%、干血粉10%、干壳类10%、干牛肝10%、干蝇蛆18%、脱脂乳粉23%、葛根粉3%、明胶2%、阿拉伯胶2%、小米草种子粉2%、苜蓿粉2%、紫云英粉1%、富硒麦芽1%、酵母0.5%、其他0.5%;按照以上配方配制人工颗粒饲料。
1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