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李子树林灌溉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08:5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李子 灌溉 器具 树林 装置


1.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用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李子树林灌溉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现有技术中,李子树林的灌溉方式主要包括沟灌、穴灌、漫灌、喷灌以及滴灌等方式,其中沟灌、穴灌和漫灌耗水量大,且灌溉容易影响土壤微粒结构,而喷灌由于其前期投入成本相对较低,耗水量较小,同时能够调节果园小气候而广泛被使用,但是喷灌存在加速病害蔓延的风险,并且受风向的影响较大,容易造成喷灌不均匀的情况发生等问题;而滴灌耗水量小,灌溉效果好,有效适用于山地,丘陵等缺水区域的使用,但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盐分的过度累积以及易堵头等问题,影响灌溉的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易于堵头且可调节灌溉深度的李子树林灌溉装置。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李子树林灌溉装置,包括输水管和滴灌装置,所述输水管在长度方向上依次设置有多个出水口,每个的所述出水口上均设置有滴灌装置,所述滴灌装置包括盖板,滴头、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筛网;
5.所述盖板的中央设置有通水孔,所述通水孔与出水口相连通,所述盖板的上表面固定于所述输水管上;
6.所述滴头的上端与所述盖板的下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滴头包括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进水端与通水孔相连通,所述出水端设置于所述出水口的正下方;
7.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均为两端开口的中空圆柱,所述第二壳体套合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并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壁活动连接;
8.所述滴头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第一壳体的上端与所述盖板的下表面磁性连接,所述筛网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的下端开口处。
9.其中,所述输水管围绕成环形或方形,所述输水管上至少设置有一端口,用于与外部水源相连通。
10.其中,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螺纹连接。
11.其中,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外侧壁上均设置有阵列排布的多个通孔。
12.其中,所述出水口和通水孔内设置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长度方向相对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输水管的内腔中及所述滴头的进水端内。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将滴头与土壤分离,防止滴头堵塞,影响滴头出水;同时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为活动连接以方便操作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根据李子树根茎的深度以及排布对滴灌深度适应性调整,以提高滴灌的湿润深度。
附图说明
14.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例中的滴灌装置和输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例中的灌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6.标号说明:1、滴灌装置;11、第一壳体;12、滴头;13、第二壳体;14、筛网;15、通孔;16、盖板;2、输水管;21、内腔;22、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18.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通过在出水口上设置滴灌装置以防止在长期使用中出水口堵塞,同时通过滴灌装置中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活动连接,以对滴灌的浸润深度进行调节。
19.请参照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李子树林灌溉装置,包括输水管2和滴灌装置1,所述输水管2在长度方向上依次设置有多个出水口22,每个的所述出水口22上均设置有滴灌装置1,所述滴灌装置1包括盖板16,滴头 12、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3和筛网14;所述盖板16的中央设置有通水孔,所述通水孔与出水口22相连通,所述盖板16的上表面固定于所述输水管2上;所述滴头12的上端与所述盖板16的下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滴头12包括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进水端与通水孔相连通,所述出水端设置于所述出水口22的正下方;所述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3均为两端开口的中空圆柱,所述第二壳体13套合于所述第一壳体11的外侧并与所述第一壳体11的外侧壁活动连接;所述滴头12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1内,所述第一壳体11的上端与所述盖板16 的下表面磁性连接,所述筛网14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13的下端开口处。
20.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首先使用者根据李子树根茎的分布以及深度,在土层挖出适合深度的安装孔,并通过调节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3 的高度以适配安装孔深度,使得筛网14与安装孔的孔底接触,第一壳体11的上端突出于或平齐于安装孔的孔口,然后使用者放置输水管2,使得输水管2每个的出水口22上的盖板16与第一壳体11对齐,并通过磁铁等磁性组件与第一壳体11的上端磁性连接,最后使用者将外部水源通入输水管2内,并调节输水量,使输水管2内腔21的水依次通过出水口22、滴头12的进水端和出水端流入筛网14下的土层中,湿润土层附近的根系;同时,当干旱较为严重时,使用者可将滴头12从盖板16上旋下,使得输水管2内腔21的水直接从出水口22 进入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3中,同时分别通过筛网14以及设置在第一壳体 11与第二壳体13上的通孔15进入并湿润滴灌装置1周围的土层。
21.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3为嵌套式活动连接,使得使用者可以根据李子树的实际根系深度以及分布状态进行适应性调整对其的浸润深度,以保证李子树的大部分根系能被湿润的土层所包覆;同时,通过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3将滴头12与安装槽旁的土层分开,以防止湿润的土层直接与滴头12的出水端接触而堵塞滴头12,影响滴头12的出水;进一步的,通过盖板16与第一壳体11的上端磁性连接以方便使用者对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3的上端进行密封,防止土层从第一壳体11的上端开口处进入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3内,并且方便使用者在安装过程中对滴头12与
第一壳体11及第二壳体13进行定位和固定,防止由于输水管2的弹力作用使得滴头12脱离第一壳体11内,影响滴灌效果。
22.进一步的,所述输水管2围绕成环形或方形,所述输水管2上至少设置有一端口,用于与外部水源相连通。
23.从上述描述可知,输水管2根据李子树的根系分布进行围绕成环形或方形,以实现对李子树不同方位根系周围的土层进行湿润。
2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3螺纹连接。
25.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旋转第二壳体13或第一壳体11以实现对第一壳体 11与第二壳体13的总长度进行调整。
2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3的外侧壁上均设置有阵列排布的多个通孔15。
27.从上述描述可知,当滴头12从盖板16上旋下时,此时从出水口22中排出的水量较大,使得在筛网14上还未进入的筛网14下端土层的水可通过第一壳体11以及第二壳体13上的通孔15进入安装孔周围的土层,提高滴灌装置1的湿润范围。
28.进一步的,所述出水口22和通水孔内设置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长度方向相对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输水管2的内腔21中及所述滴头12的进水端内。
29.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在出水口22与通水孔内均设置密封环,同时密封环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伸入输水管2的内腔21中以及滴头12的进水端内,以防止在出水口22与盖板16及盖板16与滴头12的进水端之间出现漏水,影响使用者对滴灌装置1的出水量进行准确调节。
30.参照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
31.一种李子树林灌溉装置,包括输水管2和滴灌装置1,所述输水管2在长度方向上依次设置有多个出水口22,每个的所述出水口22上均设置有滴灌装置1,所述滴灌装置1包括盖板16,滴头12、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3和筛网14;所述盖板16的中央设置有通水孔,所述通水孔与出水口22相连通,所述盖板 16的上表面固定于所述输水管2上;所述滴头12的上端与所述盖板16的下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滴头12包括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进水端与通水孔相连通,所述出水端设置于所述出水口22的正下方;所述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3均为两端开口的中空圆柱,所述第二壳体13套合于所述第一壳体11的外侧并与所述第一壳体11的外侧壁活动连接;所述滴头12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1内,所述第一壳体11的上端与所述盖板16的下表面磁性连接,所述筛网14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13的下端开口处;所述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3的外侧壁上均设置有阵列排布的多个通孔15;所述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3螺纹连接;
32.所述输水管2围绕成环形或方形,所述输水管2上至少设置有一端口,用于与外部水源相连通;所述出水口22和通水孔内设置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长度方向相对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输水管2的内腔21中及所述滴头12的进水端内。
33.综上所述,通过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3将滴头12与土壤分离,防止滴头12堵塞,影响滴头12出水;同时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3为活动连接以方便操作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根据李子树根茎的深度以及排布对滴灌深度适应性调整,以提高滴灌的湿润深度。
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
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