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新型滴塑工艺的制作方法

2021-10-27 20:3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工艺 成型 特别 滴胶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滴塑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开模,于模具(100)的表面制造若干模穴(101),所述模穴(101)内设置有与产品形状匹配的凹模;胶体预处理,对原材料进行抽真空排气泡,上料到点胶机内;点胶,预处理的胶体滴入所述模穴(101)内;覆片材,于所述模穴(101)上覆盖片材(200),于所述片材(200)上施压,使所述模穴(101)内的胶体填充所述模穴(101)并与所述片材(200)充分接触;胶体固化,根据胶体的类型采用热固化或uv固化的形式,使所述模穴(101)内的胶体固化;脱模,取出所述模穴(101)内固化成型的胶体,固化后的所述胶体粘连于所述片材(200)的一侧表面;背面工艺处理,于所述片材(200)的另一侧表面采用表面处理;外观成型,从所述片材(200)上沿所述胶体的轮廓裁切出所述胶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滴塑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穴(101)的深度不小于0.1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滴塑工艺,其特征在于,胶体预处理步骤中,根据所述原材料的种类,选择性对所述原材料进行预热处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滴塑工艺,其特征在于,点胶步骤中,所述模穴(101)内采用无气泡填胶的方式点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滴塑工艺,其特征在于,每所述模穴(101)内的胶体滴入量为所述模穴(101)模容量的1.05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滴塑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穴(101)于所述模具(100)的表面等间距分布,两所述模穴(101)内的胶体互不干涉。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滴塑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片材(200)的厚度为0.1~3.0mm。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滴塑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片材(200)可以采用pc、pet、pmma、pvc和复合板中的任意一种。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滴塑工艺,其特征在于,背面工艺处理步骤中,表面处理可以采用贴膜、电镀、丝印、喷涂、烫印、纹路和移印中的任意一种。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滴塑工艺,其特征在于,外观成型步骤中,采用cnc成型、激光切割和冲压成型中的任意一种成型方式对所述片材(200)上的所述胶体进行裁切。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新型滴塑工艺,涉及滴胶成型工艺技术领域,包括开模;胶体预处理;点胶,预处理的胶体滴入模穴内;覆片材,于模穴上覆盖片材,于片材上施压,使模穴内的胶体填充模穴并与片材充分接触;胶体固化,使模穴内的胶体固化;脱模;背面工艺处理,于片材的另一侧表面采用表面处理;外观成型。根据本发明的新型滴塑工艺,相对于传统的滴胶工艺,本发明通过在模穴内成型,胶体可自由塑形,不受外力干扰,良品率高。相对于注塑工艺形成的胶体,由于注塑模具受注塑口直径的限制,无法制造较薄的胶体,而本发明通过于模具表面设置模穴,模穴的深度和形状能够任意设置,通过点胶机注入定量的胶体便能成型,能够制造更薄的胶体。能够制造更薄的胶体。能够制造更薄的胶体。


技术研发人员:高延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三沅电子硅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31
技术公布日:2021/10/26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