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双射击对抗机器车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10:4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射击 机器人 对抗 机器

技术特征:
1.一种双射击对抗机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大弹仓模块(1)、底部框架模块(2)、小云台弹仓模块(3)和大云台模块(4);大弹仓模块(1)、小云台弹仓模块(3)和大云台模块(4)三个模块均固定在底部框架模块(2)的上部;大弹仓模块(1)和大云台模块(4)通过底部框架模块(2)的车底部架焊接在底部框架模块(2)的中间部分即以机器车正面为视角,其中大弹仓模块(1)焊接在中间部分的一端,大云台模块(4)焊接在中间部分的另一端;小云台弹仓模块(3)通过螺钉卡扣以可拆卸方式固定在底部框架模块(2)一端;底部框架模块(2)采用模块化设计,给予整车的稳定运动;大弹仓模块(1)用于42毫米大弹丸的存储和运输,大弹仓模块(1)在大云台模块(4)的后上方,给予大云台模块(4)的大弹丸供应;大弹仓模块(1)的大弹道管和大云台模块(4)的云台弹道通过织物圆管进行软连接,成为大弹丸的软弹道;所述大弹仓模块(1)的固定高度与所述大云台模块内的云台弹道相匹配,具有高度差;小云台弹仓模块(3)用于17毫米小弹丸的供应和发射,固定在大云台模块(4)的一侧,整体尺寸小于大弹仓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射击对抗机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弹仓模块(1)包括:大拨轮(101)和拨轮罩(102)、拨轮电机(103)、拨轮片(104)、大弹仓架(105)、大弹仓板(106)、大弹道弯管(107)和大弹道管(108);大拨轮(101)和拨轮罩(102)同轴装配,所述拨轮电机(103)固定在大弹仓板(106)下侧,拨轮电机(103)固定在拨轮罩(102)底部中心,与大拨轮(101)固接,大弹道弯管(107)与拨轮罩(102)的出弹口同心固接,大弹道管(108)与大弹道弯管(107)的上端口同心固接,其中拨轮片(104)固定在拨轮罩(102)的内侧出弹口,大弹仓架(105)和大弹仓板(106)相互固接组成弹仓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射击对抗机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框架模块(2)包括:包括车底部架(201)、底板一层(208)、底板二层(209)、保护板支撑架(206)、保护板支撑板(207)、减震弹簧组(202)、麦轮(205)和闪光保护板(203);车底部架(201)相互固接构成车架,底板一层(208)和底板二层(209)固定在车架上,用于放置相关控制配件;保护板支撑架(206)和保护板支撑板(207)固接,共同用于固定闪光保护板(203);由减震弹簧组(202)和麦轮(205)作为车轮机构共同连接固定于车架中;车轮罩(204)固定于车架四角处保护车轮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射击对抗机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小云台弹仓模块(3)由两个发射支撑板(301)、弹仓和云台组成;小弹仓底板(314)和小弹仓板(315)、两个发射支撑板(301)垂直固定在水平旋转支撑板(305)的两边,小弹道转管(304)用于连接发射支撑板(301)的进弹口和水平旋转支撑板(305)的入弹口,pitch轴电机(307)固定在电机支撑件(308)上面,并共同固定在发射支撑板(301)上面,带动发射管(303)部分竖直转动,发射管(303)通过发射管固定件固定在云台上,yaw轴电机(306)固定在yaw轴电机支撑(310)上面,共同支撑着上面的云台部分,并带着270度水平转动;弹道转件(311)连接着小弹道直管(309)右端口,固定在yaw轴电机支撑(310)下面,小拨盘(313)的出弹口连接着小弹道直管(309)的左端口,并固接在由小弹仓底板(314)和小弹仓板(315)组成的小弹仓底部;两个小发射转轮(302)固定于云台的中间位置两侧,当个小发射转轮(302)高速旋转的时候,由弹道送来的小弹丸会经过转轮中间位置,赋予小弹丸初速度,通过发射管(303)发射出去;小云台摄像头(316)放置于小发射转轮(302)的上端,用于检测采集周围环境信息;压片(317)
位于所述小发射转轮(302)的后部,通过折弯角度和弹性范围,形成对进入的小弹丸的阻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射击对抗机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大云台模块(4)包括:云台弹道(401)、弹道拨件(402)、弹道电机(403)、云台支撑板(404)、云台无刷电机(405)、电机支撑(406)、云台遮板(407)、云台支撑横板(408)和云台支撑竖板(409)、弹道零件(412)、大发射管(414)、云台无刷电机二(415)和大云台摄像头(416);所述云台无刷电机(405)和云台无刷电机二(415)共同控制云台的整体转动;云台支撑横板(408)和云台支撑竖板(409)共同支撑整个大云台模块;弹道拨件(402)固定在弹道电机(403)上,共同固定在云台弹道(401)上,弹道零件(412)后端固定着云台弹道(401),前端固定着大发射管(414),两个大发射转轮(413)分别固定在弹道零件(412)的左右两侧,通过转轮高速转动带动弹丸发射;电机带动弹道拨件(402)转动,来控制来自大弹仓的弹丸发射时间,两个云台支撑板(404)支撑着大云台的整体部分,云台无刷电机(405)固定在电机支撑(406)上,并共同固定在云台支撑板(404)上,带动着转动云台部分绕着pitch轴转动,云台遮板(407)固定在云台支撑板(404)两端,云台无刷电机二(415)支撑并带动转动云台部分绕yaw轴转动。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射击对抗机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拨轮罩(102)内部固定的拨轮片(104)经过仿真试验和实物试验得到高为4到8mm内,长为8到10mm内,带弧度的直角三角体,弧度与三角的底面相切角大于35度,小于50度。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射击对抗机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云台无刷电机二(415) 转动幅度达到200度,在大云台摄像头(416)的源信息传递下实现大云台转动。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射击对抗机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云台弹道(401)与大弹道管(108)通过一种织物圆管相连接,保证大弹丸都能顺利从所述的大弹道管(108)进入云台弹道(401)。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射击对抗机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云台支撑横板(408)与云台支撑竖板(409)固接为π形状,并通过所设计的l形角码直接固定在底板一层上,用于支撑整个大云台模块。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射击对抗机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拨盘(313)和所述弹道转件(311)均固定在小云台弹仓模块的长轴方向的中间位置,通过转动各自位置角度,保证小拨盘(313)的出弹口与弹道转件(311)的左端口处于相切位置,从而使得小弹道直管(309)进行连接。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射击对抗机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管(303)呈内圆外方的长轴状,即内部为空心圆柱,外部为长方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射击对抗机器车,包括大弹仓模块,小云台弹仓模块、底部框架模块、大云台模块。底部框架处设置悬挂减震,借助麦轮实现机器车的全方位走动;大弹仓采用中间供弹方式给大云台的云台弹道供弹,经过所设计的拨轮片顺畅进入发射口并发射出去,小弹仓采用下供弹方式,小拨盘的内部转动后小弹丸通过所设计的弹道进入压片位置处,赋予小弹丸一定阻力,而后通过小发射转轮发射出去。双云台的设计保证机器车拥有足够的射击范围。本实用新型具有模块化设计特点,层级清晰。层级清晰。层级清晰。


技术研发人员:黄芳胜 鲍本坤 董二宝 倪向贵 张世武 贺晨 吴珂 李俊炜 连厚泉 张明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11.24
技术公布日:2021/10/2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