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型高分子防水板的制作方法

2021-10-19 21:0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高分子 防水 建材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高分子防水板。


背景技术:

2.近年来,国家发展日新月异,随着现在建筑技术的提高,对建筑工程的防水材料需求越来越大,同时对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伴随着各种工程建设的进行,屋面、地面、地下室的渗水漏水问题始终困扰着人们,由此防水工程应运而生,各种防水材料层出不穷,防水行业蓬勃发展。高分子防水材料作为一种新型防水材料进入大家的视野,它以高技术、低成本、超环保的新型理念逐渐成为防水的潮流,从而被各种工程中广泛使用,但是大家在使用高分子防水板本体后发现,如今的防水板本体存在以下未臻之处:
3.第一、防水板本体在施工过程中无法与基面达到完全粘合,同时防水板本体搭接边部位易翘边、开裂,造成防水层的渗水与窜水,最终降低了其使用效果,适用范围受到了限制;
4.第二、高分子材料保护层的热收缩系数高,容易在高温日晒中与金属板层发生拉脱;
5.第三、防水板本体安装在室外容易受恶劣天气影响,如天气冷,会使防水板本体结冰,导致防水板本体内部开裂,影响防水板本体的防水效果;
6.第四、防水板本体附近由于长时间积水,会产生臭气,目前技术没有吸附臭气的能力;
7.第五、防水板本体承受横向剪切力弱,容易受到外部的横向压力,导致防水板本体内部结构分离错位。


技术实现要素:

8.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高分子防水板本体,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出现的问题。
9.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高分子防水板,包括防水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板本体沿厚度方向自上而下依次由第一胶粘层、第一高分子防水层、玻璃纤维非织物内增强层、第二高分子防水层、无纺布复合层、加热层、吸附层、第二胶粘层和金属板层连接而成;所述第一高分子防水层和第二高分子防水层均为板材,所述玻璃纤维非织物内增强层包括多个玻璃纤维条,多个所述玻璃纤维条沿所述防水板本体的长度或者宽度方向依次排列,所述无纺布复合层由至少两层无纺布层复合而成,所述第一高分子防水层、玻璃纤维非织物内增强层和第二高分子防水层通过热辊压连接成一体,所述第一胶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高分子防水层远离所述玻璃纤维非织物内增强层的一侧,所述第一胶粘层远离所述第一高分子防水层的一侧设置有隔离层,所述第二胶粘层的下面粘在所述金属板层的上面。
10.优选为:所述玻璃纤维非织物内增强层沿厚度方向自上而下依次由第一玻璃纤维
层、第三胶粘层、非织物基材层、第四胶粘层以及第二玻璃纤维层组成,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层和所述第二玻璃纤维层均由多个所述玻璃纤维条沿防水板本体的长度或者宽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列而成,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层、第三胶粘层、非织物基材层、第四胶粘层和第二玻璃纤维层通过热辊压连接成一体。
11.优选为: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层由多个玻璃纤维条沿所述防水板本体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列而成,所述第二玻璃纤维层由多个玻璃纤维条沿所述防水板本体宽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列而成。
12.优选为:所述第一胶粘层为黏性非沥青基自粘胶。
13.优选为:所述第一高分子防水板本体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高分子防水板本体的厚度。
14.优选为:所述加热层包括碳纤维加热丝以及迂回线槽,所述迂回线槽铺设在所述加热层靠近所述吸附层的一侧,所述迂回线槽中铺设所述碳纤维加热丝。
15.优选为:所述吸附层设置在所述加热层远离所述无纺布复合层的一侧,所述吸附层包括吸附层壳体、吸附剂、填料口、封口盖以及开孔,所述吸附层壳体的一端设有所述填料口,所述填料口上设置有所述封口盖,所述吸附层壳体周向侧壁以及上下端面均阵列分布有所述开孔。
16.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第一高分子防水板本体和第二高分子防水板本体具有热收缩系数高的性质,通过在第一高分子防水板本体和第二高分子防水板本体中间设置收缩系数低的玻璃纤维非织物内增强层来控制第一高分子防水板本体和第二高分子防水板本体的尺寸变化率,防止其在暴晒的情况下与所述金属板层拉脱;玻璃纤维非织物内增强层的玻璃纤维采用沿所述金属板本体的长度或者宽度方向依次排列而成;由于玻璃纤维条的铺设方向是单一方向性,这种布置方式让第一高分子防水板本体和第二高分子防水板本体在受热收缩时受到单向的力,防止第一高分子防水板本体和第二高分子防水板本体受到双向的拉扯力从而被破坏,第一玻璃纤维层的多个玻璃纤维条沿金属板的宽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列;所述第二玻璃纤维层的多个玻璃纤维条沿金属板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列;由此,所述第一高分子防水板本体与第二高分子防水板本体在受热收缩时受不同方向的力,既保证第一高分子防水板本体与第二高分子防水板本体本身不易被破坏,又通过双向的力防止整个防水板本体在受热收缩时与金属板层拉脱;第二高分子防水板本体的厚度小于第一高分子防水板本体的厚度,由于所述第二高分子防水板本体的厚度较小,所以通过玻璃纤维非织物内增强层可以控制其整体受温度影响较小,从而防止其在受热时收缩,进而防止整个防水板本体与金属板层拉脱;如果所述第二高分子防水板本体的厚度较大,玻璃纤维非织物内增强层仅能控制其上表面受温度影响较小,而第二高分子防水板本体的下表面仍受温度影响较大,在受热收缩时,所述第二高分子防水板本体仍会与金属板层拉脱,进而导致整个防水板本体与金属板层拉脱;无纺布复合层由多层无纺布复合而成,无纺布由定向的纤维编织而成,无纺布由于其结构特点,因此具有支撑的作用,本发明的金属板利用无纺布复合层的支撑可以在大面积的工厂屋面上使用,且增加了无纺布复合层的金属板防寒效果更好;同时,无纺布的热收缩系数小于高分子防水板本体,所述无纺布复合层设于第二高分子防水板本体与所述金属板层之间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第一高分子防水板本体和第二高分子防水板本体在受热收缩时与金属板层拉脱;通过设置有第一粘胶层,能够进一步使防水
板本体和基座相黏合,不会脱落;同时第一粘胶层远离第一高分子防水层的一侧设置有隔离层,工作人员需要使用第一胶粘层,只需撕下隔离层即可,通过设置隔离层能够保证第一胶粘层的粘性,不会因为运输过程中导致第一胶粘层沾染灰尘或者其他杂质;在防水板本体中还设置吸附层,吸附层包括吸附层壳体、吸附剂、填料口、封口盖以及开孔,通过设置有填料口,能够方便吸附剂的更换,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延长防水板本体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吸附层壳体,能够给吸附剂提供一定的结构保护,保证防水板本体在挤压过程中不会影响吸附剂的工作环境,在吸附层壳体周向侧壁以及上下端面均阵列分布有开孔,通过开孔,臭气能够进入吸附层壳体中,从而被吸附剂吸附,能够净化防水板本体附近的空气;在防水板本体中还设置有加热层,加热层包括碳纤维加热丝以及迂回线槽,迂回线槽铺设在加热层靠近吸附层的一侧,迂回线槽中铺设碳纤维加热丝,通过在防水板本体中设置有碳纤维加热丝,能够给防水板本体提供一定的热量,能够确保防水板本体在寒冷的天气也能正常工作,同时在加热层中设置有迂回线槽,能够在固定的空间下,铺设更多的碳纤维加热丝,进一步提高防水板本体的防冻能力。
1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水板本体中还设置有橡胶立柱,所述橡胶立柱沿所述防水板本体厚度方向设置,所述橡胶立柱从所述第一高分子防水层顶部贯穿至所述第二高分子防水层底部,所述橡胶立柱内部还设置有加强纤维条,若干条所述加强纤维条的方向沿所述防水板本体厚度方向设置,且长度与所述橡胶立柱长度相等。
18.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在防水板本体中设置有橡胶立柱,橡胶立柱沿防水板本体厚度方向设置,橡胶立柱从第一高分子防水层顶部贯穿至第二高分子防水层底部,通过设置橡胶立柱,当防水板本体受到横向剪切力的时候,能够保证防水板本体不会过度形变,从而保护防水板本体中的结构,延长防水板本体的使用寿命,节约经济;同时在橡胶立柱内设置有若干条加强纤维条,若干条加强纤维条沿防水板本体厚度方向设置,且长度与橡胶立柱长度相等,通过设置有加强纤维条,能够进一步提高橡胶立柱承受横向剪切力的能力,进一步提高防水板本体承受横向剪切力的能力,能够最大限度保护防水板本体中的结构,延长防水板本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中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中玻璃纤维非织物内增强层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图1a

a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图1b

b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2中结构示意图;
25.附图标记:10第一胶粘层、20第一高分子防水层、30玻璃纤维非织物内增强层、31玻璃纤维条、32第一玻璃纤维层、33第三胶粘层、34非织物基材层、 35第四胶粘层、36第二玻璃纤维层、40第二高分子防水层、50无纺布复合层、 60加热层、61碳纤维加热丝、62迂回
线槽、70吸附层、71吸附层壳体、73填料口、74封口盖、75开孔、80第二胶粘层、90金属板层、100隔离层、110橡胶立柱、111加强纤维条、120防水板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实施例1
28.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高分子防水板,包括防水板本体 120,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板本体120沿厚度方向自上而下依次由第一胶粘层 10、第一高分子防水层20、玻璃纤维非织物内增强层30、第二高分子防水层40、无纺布复合层50、加热层60、吸附层70、第二胶粘层80和金属板层90连接而成;所述第一高分子防水层20和第二高分子防水层40均为板材,所述玻璃纤维非织物内增强层30包括多个玻璃纤维条31,多个所述玻璃纤维条31沿所述防水板本体120的长度或者宽度方向依次排列,所述无纺布复合层50由至少两层无纺布层复合而成,所述第一高分子防水层20、玻璃纤维非织物内增强层30 和第二高分子防水层40通过热辊压连接成一体,所述第一胶粘层10设置在所述第一高分子防水层20远离所述玻璃纤维非织物内增强层30的一侧,所述第一胶粘层10远离所述第一高分子防水层20的一侧设置有隔离层100,所述第二胶粘层80的下面粘在所述金属板层90的上面。
29.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玻璃纤维非织物内增强层30沿厚度方向自上而下依次由第一玻璃纤维层32、第三胶粘层33、非织物基材层34、第四胶粘层35以及第二玻璃纤维层36组成,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层32和所述第二玻璃纤维层36均由多个所述玻璃纤维条31沿防水板本体120的长度或者宽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列而成,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层32、第三胶粘层33、非织物基材层34、第四胶粘层35和第二玻璃纤维层36通过热辊压连接成一体。
30.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层32由多个玻璃纤维条31 沿所述防水板本体120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列而成,所述第二玻璃纤维层36 由多个玻璃纤维条31沿所述防水板本体120宽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列而成。
31.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胶粘层10为黏性非沥青基自粘胶。
32.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高分子防水板本体20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高分子防水板本体40的厚度。
33.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层60包括碳纤维加热丝61以及迂回线槽62,所述迂回线槽62铺设在所述加热层60靠近所述吸附层70的一侧,所述迂回线槽62中铺设所述碳纤维加热丝61。
34.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吸附层70设置在所述加热层60远离所述无纺布复合层50的一侧,所述吸附层70包括吸附层壳体71、吸附剂、填料口73、封口盖74以及开孔75,所述吸附层壳体71的一端设有所述填料口73,所述填料口73上设置有所述封口盖74,所述吸附层壳体71周向侧壁以及上下端面均阵列分布有所述开孔75。
35.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第一高分子防水板本体20和第二高分子防水板本体40具有热收缩系数高的性质,通过在第一高分子防水板本体20和第二高分子防水板本体40中
间设置收缩系数低的玻璃纤维非织物内增强层30来控制第一高分子防水板本体20和第二高分子防水板本体40的尺寸变化率,防止其在暴晒的情况下与所述金属板层90拉脱;玻璃纤维非织物内增强层30的玻璃纤维条31采用沿所述金属板层90的长度或者宽度方向依次排列而成;由于玻璃纤维条31的铺设方向是单一方向性,这种布置方式让第一高分子防水板本体20 和第二高分子防水板本体40在受热收缩时受到单向的力,防止第一高分子防水板本体20和第二高分子防水板本体40受到双向的拉扯力从而被破坏,第一玻璃纤维层32的多个玻璃纤维条31沿金属板的宽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列;所述第二玻璃纤维层36的多个玻璃纤维条31沿金属板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列;由此,所述第一高分子防水板本体20与第二高分子防水板本体40在受热收缩时受不同方向的力,既保证第一高分子防水板本体20与第二高分子防水板本体40 本身不易被破坏,又通过双向的力防止整个防水板本体120在受热收缩时与金属板层90拉脱;第二高分子防水板本体40的厚度小于第一高分子防水板本体 20的厚度,由于所述第二高分子防水板本体40的厚度较小,所以通过玻璃纤维非织物内增强层30可以控制其整体受温度影响较小,从而防止其在受热时收缩,进而防止整个防水板本体120与金属板层90拉脱;如果所述第二高分子防水板本体40的厚度较大,玻璃纤维非织物内增强层30仅能控制其上表面受温度影响较小,而第二高分子防水板本体40的下表面仍受温度影响较大,在受热收缩时,所述第二高分子防水板本体40仍会与金属板层90拉脱,进而导致整个防水板本体120与金属板层90拉脱;无纺布复合层50由多层无纺布复合而成,无纺布由定向的纤维编织而成,无纺布由于其结构特点,因此具有支撑的作用,本发明的金属板层利用无纺布复合层50的支撑可以在大面积的工厂屋面上使用,且增加了无纺布复合层50的金属板层90防寒效果更好;同时,无纺布的热收缩系数小于高分子防水板本体120,所述无纺布复合层50设于第二高分子防水板本体40与所述加热层60之间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第一高分子防水板本体20和第二高分子防水板本体40在受热收缩时与金属板层90拉脱;通过设置有第一粘胶层10,能够进一步使防水板本体120和基座相黏合,不会脱落;同时第一粘胶层10远离第一高分子防水层20的一侧设置有隔离层100,工作人员需要使用第一胶粘层10,只需撕下隔离层100即可,通过设置隔离层100能够保证第一胶粘层10的粘性,不会因为运输过程中导致第一胶粘层10沾染灰尘或者其他杂质;在防水板本体120中还设置吸附层70,吸附层70包括吸附层壳体71、吸附剂、填料口73、封口盖74以及开孔75,通过设置有填料口73,能够方便吸附剂的更换,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延长防水板本体120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吸附层壳体71,能够给吸附剂提供一定的结构保护,保证防水板本体120在挤压过程中不会影响吸附剂的工作环境,在吸附层壳体71周向侧壁以及上下端面均阵列分布有开孔75,通过开孔75,臭气能够进入吸附层壳体71中,从而被吸附剂吸附,能够净化防水板本体120附近的空气;在防水板本体120中还设置有加热层60,加热层60包括碳纤维加热丝61以及迂回线槽 62,迂回线槽62铺设在加热层60靠近吸附层70的一侧,迂回线槽62中铺设碳纤维加热丝61,通过在防水板本体中设置有碳纤维加热丝61,能够给防水板本体120提供一定的热量,能够确保防水板本体120在寒冷的天气也能正常工作,同时在加热层60中设置有迂回线槽62,能够在固定的空间下,铺设更多的碳纤维加热丝61,进一步提高防水板本体120的防冻能力。
36.实施例2,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37.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防水板本体120中还设置有橡胶立
柱110,所述橡胶立柱110沿所述防水板本体120厚度方向设置,所述橡胶立柱110从所述第一高分子防水层20顶部贯穿至所述第二高分子防水层40 底部,所述橡胶立柱110内部还设置有加强纤维条111,若干条所述加强纤维条 110的方向沿所述防水板本体120厚度方向设置,且长度与所述橡胶立柱110长度相等。
38.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在防水板本体120中设置有橡胶立柱110,橡胶立柱110沿防水板本体120厚度方向设置,橡胶立柱110从第一高分子防水层 20顶部贯穿至第二高分子防水层40底部,通过设置橡胶立柱110,当防水板本体120受到横向剪切力的时候,能够保证防水板本体120不会过度形变,从而保护防水板本体120中的结构,延长防水板本体120的使用寿命,节约经济;同时在橡胶立柱110内设置有若干条加强纤维条111,若干条加强纤维条111沿防水板本体120厚度方向设置,且长度与橡胶立柱110长度相等,通过设置有加强纤维条111,能够进一步提高橡胶立柱110承受横向剪切力的能力,进一步提高防水板本体120承受横向剪切力的能力,能够最大限度保护防水板本体120 中的结构,延长防水板本体120的使用寿命。
39.综上所述,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防水板本体在施工过程中无法与基面达到完全粘合,同时防水板本体搭接边部位易翘边、开裂,造成防水层的渗水与窜水,最终降低了其使用效果,适用范围受到了限制的技术问题;解决了高分子材料保护层的热收缩系数高,容易在高温日晒中与金属板层发生拉脱的技术效果;能够解决防水板本体安装在室外容易受恶劣天气影响,如天气冷,会使防水板本体结冰,导致防水板本体内部开裂,影响防水板本体的防水效果的技术问题;能够解决防水板本体附近由于长时间积水,会产生臭气,目前技术没有吸附臭气的技术问题;解决了防水板本体承受横向剪切力弱,容易受到外部的横向压力,导致防水板本体内部结构分离错位的技术问题。
4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