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梭织复合面料的制作方法

2021-10-12 17:2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地说 面料 梭织 复合 纺织面料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面料,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梭织复合面料。


背景技术:

2.梭织面料是织机以投梭的形式,将纱线通过经、纬向的交错而组成,其组织一般有平纹、斜纹和缎纹三大类以及它们的变化。此类面料因织法经纬交错而牢固、挺括、不易变形,从组成成份来分类包括棉织物、丝织物、毛织物、麻织物、化纤织物及它们的混纺和交织织物等等,梭织面料广泛用于各种高档服饰,梭织服装因其款式、工艺、风格等因素的差异在加工流程及工艺手段上有很大的区别。
3.但现有的梭织面料由于其散热性不好,人们在运动过程中热量容易积蓄在体表而容易导致人们在运动过程中出现中暑等情况,影响人们的穿着体验。
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梭织复合面料,透气层采用丙纶纤维、聚酯纤维以及芳纶纤维材质,均具有良好的抗拉强度以及耐磨特性,提高面料表面的耐磨能力,使得衣物具有良好的耐磨损、防撕裂的能力。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梭织复合面料,包括基层,所述基层上缝合连接有透气层,所述透气层由地纱和绞纱与纬纱织造成纱罗组织,所述基层由亲肤纱线和弹性纱线经纬编织而成,所述弹性纱线包括芯纱以及包覆于芯纱外的缠绕纱。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透气层由地纱和绞纱与纬纱织造成纱罗组织,增加面料表面的透气效果,且里层采用弹性纱线和亲肤纱线经纬编织而成,使得人们在运动过程中,能增加面料与皮肤接触的舒适性,且通过弹性纱线具有良好的弹性,能使得面料在延展时,使皮肤表面的热量经基层和透气层向外传导,提高面料的散热效果。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地纱与绞纱相互扭绞形成有绞纱孔,所述地纱由若干股丙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绞纱由若干股聚酯纤维加捻而成。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地纱和绞纱相互扭绞形成绞纱孔,进而使得透气层具有良好的透气效果,并且绞纱采用聚酯纤维具有良好的强度。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芯纱由若干股莱卡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缠绕纱由若干股棉纤维加捻而成。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莱卡纤维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强度,使得弹性纱线具有良好的抗断裂能力。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纬纱由若干股芳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纬纱的粗度为200d。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芳纶纤维具有良好的强度、耐磨特点,使得纬纱编织
成纱罗组织时,使面料表面具有良好的耐磨特性。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亲肤纱线由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以s捻向加捻而成,所述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分别由若干股莫代尔纤维和麻赛尔纤维以z捻向加捻而成。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以s捻向加捻而成,并且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均通过纤维以z捻向加捻而成,提高亲肤纱线的防脱散性,从而提高面料内表面的防起球能力,提高面料与皮肤接触的舒适性。
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纱线外包裹有壳聚糖涂料层。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弹性纱线外包裹聚壳糖涂料层,提高面料的抗菌能力,抑制面料内表面细菌的滋生,更加健康环保。
1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通过透气层由地纱和绞纱与纬纱织造成纱罗组织,增加面料表面的透气效果,且里层采用弹性纱线和亲肤纱线经纬编织而成,使得人们在运动过程中,能增加面料与皮肤接触的舒适性,且通过弹性纱线具有良好的弹性,能使得面料在延展时,使皮肤表面的热量经基层和透气层向外传导,提高面料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透气层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基层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弹性纱线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亲肤纱线的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基层;2、透气层;3、地纱;4、绞纱;5、纬纱;6、亲肤纱线;7、弹性纱线;8、芯纱;9、缠绕纱;10、第一纱线;11、第二纱线。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27.一种梭织复合面料,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基层1,基层1上通过缝纫平车缝合连接有透气层2,其中透气层2由地纱3和绞纱4与纬纱5织造成纱罗组织,具体的,地纱3和绞纱4的比例为1:1通过多臂织机织造成纱罗组织,其中,基层1由亲肤纱线6和弹性纱线7通过经纬编织机以一上一下平纹编织的方式编织而成。
28.如图4所示,弹性纱线7包括芯纱8以及包覆于芯纱8外的缠绕纱9,具体的缠绕纱9通过加捻机缠绕在芯纱8外,其中,芯纱8由若干股莱卡纤维以s捻向加捻而成,缠绕纱9由若干股棉纤维通过加捻机以s捻向加捻而成,且弹性纱线7外包裹有壳聚糖涂料层。
29.如图2所示,地纱3与绞纱4相互扭绞形成有绞纱孔,地纱3由若干股丙纶纤维通过加捻机以s捻向加捻成100d的丙纶纱线,绞纱4由若干股聚酯纤维通过加捻机加捻成140d的涤纶长丝,并且纬纱5由若干股芳纶纤维加捻而成粗度为200d的芳纶纱线。
30.如图5所示,亲肤纱线6由第一纱线10和第二纱线11以s捻向加捻而成,第一纱线10和第二纱线11分别由若干股莫代尔纤维和麻赛尔纤维以z捻向加捻而成。
31.工作过程:通过为纱罗组织的透气层2与基层1缝合连接,且基层1通过亲肤纱线6
和弹性纱线7经纬编织而成,使得基层1在经向方向或纬向方向上通过弹性纱线7具有良好的弹性,在人们穿着该面料制成的衣物时,通过弹性纱线7提供良好的延展性,使得衣物更加合身舒适,并在运动过程中,面料沿经向或纬线方向拉伸,使得皮肤表面的热量连带空气能穿过基层1通过透气层2向外扩散,提高面料和衣物的散热效果,同时亲肤纱线6采用莫代尔纤维和麻赛尔纤维制成,且先后通过z捻向和s捻向制成,使得亲肤纱线6具有良好的抗起球、起毛的特点,提高面料以及衣物与皮肤表面接触的舒适性,且通过麻赛尔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放湿、透气的效果,能将人们运动过程中的汗液进行吸收,调节体表的温湿状况,提高人们的舒适度,并且透气层2采用丙纶纤维、聚酯纤维以及芳纶纤维材质,均具有良好的抗拉强度以及耐磨特性,提高面料表面的耐磨能力,使得衣物具有良好的耐磨损、防撕裂的能力。
3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梭织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1),所述基层(1)上缝合连接有透气层(2),所述透气层(2)由地纱(3)和绞纱(4)与纬纱(5)织造成纱罗组织,所述基层(1)由亲肤纱线(6)和弹性纱线(7)经纬编织而成,所述弹性纱线(7)包括芯纱(8)以及包覆于芯纱(8)外的缠绕纱(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梭织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纱(3)与绞纱(4)相互扭绞形成有绞纱孔,所述地纱(3)由若干股丙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绞纱(4)由若干股聚酯纤维加捻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梭织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纱(8)由若干股莱卡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缠绕纱(9)由若干股棉纤维加捻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梭织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纬纱(5)由若干股芳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纬纱(5)的粗度为200d。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梭织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亲肤纱线(6)由第一纱线(10)和第二纱线(11)以s捻向加捻而成,所述第一纱线(10)和第二纱线(11)分别由若干股莫代尔纤维和麻赛尔纤维以z捻向加捻而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梭织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纱线(7)外包裹有壳聚糖涂料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梭织复合面料,涉及纺织面料,旨在解决人们在运动过程中热量容易积蓄在体表而容易导致人们在运动过程中出现中暑等情况,影响人们的穿着体验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基层,基层上缝合连接有透气层,透气层由地纱和绞纱与纬纱织造成纱罗组织,基层由亲肤纱线和弹性纱线经纬编织而成,弹性纱线包括芯纱以及包覆于芯纱外的缠绕纱。本实用新型透气层采用丙纶纤维、聚酯纤维以及芳纶纤维材质,均具有良好的抗拉强度以及耐磨特性,提高面料表面的耐磨能力,使得衣物具有良好的耐磨损、防撕裂的能力。防撕裂的能力。防撕裂的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缪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绍兴市华林纺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4
技术公布日:2021/10/1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