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型无胶复合机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5:4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复合机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胶复合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无胶复合机。


背景技术:

2.传统的复合机就是将两层或者两层以上的材料通过胶水粘贴的方式粘合成为一体,与传统的复合机相比,无胶复合机无需胶水粘合,降低材料成本,减少污染。现有的无胶复合机复合的效果不是很好,复合过程中容易偏移使边缘位置无法完全重叠,且复合后粘合处温度很高,不具有降温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无胶复合机,设置有限位块和限位板对板材进行限位,避免在复合过程中原材料移位,使复合更精准。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无胶复合机,包括第一上料机构、主架体和第二上料机构,所述第一上料机构和第二上料机构对称设置于所述主架体的两侧,所述第一上料机构与所述第二上料机构的结构相同,所述主架体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加热机构、压合机构和下料传送带,所述压合机构包括第一压合辊、第二压合辊、伸缩气缸和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压合辊和第二压合辊转动连接于所述主架体上所述第一压合辊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通过皮带与所述第二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压合辊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伸缩气缸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伸缩气缸驱动所述第二压合辊靠近或者远离第一压合辊,所述下料传送带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压合辊和第二压合辊之间的底部。
5.优选的,所述第一上料机构包括支架、上料辊、拉直部,所述上料辊两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拉直部包括第一拉直柱、第二拉直柱、连接板和转杆,所述连接板有两个,所述第一拉直柱和第二拉直柱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板的一侧的两端,所述连接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
6.优选的,所述拉直部上设置有两个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开设有两个与所述第一拉直柱和第二拉直柱对应的通孔,其中一个所述通孔上开设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上螺栓连接有固定螺栓,两个所述限位块对应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
7.优选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立架、高温灯、灯罩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立架的顶端的中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绕线辊,所述绕线辊通过绳索与所述灯罩连接,所述高温灯设置于所述灯罩内部,且所述高温灯设置于所述第一压合辊和第二压合辊之间的上方。
8.优选的,所述立架的上部位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两侧设置有导向柱,所述灯罩靠近所述导向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贯穿所述导向柱设置,且所述导向杆与所述导向柱间隙配合。
9.优选的,所述下料传送带倾斜设置,靠近所述压合机构底部的一端比远离压合机
构的一端高。
10.优选的,所述下料传送带两侧设置有吹风机。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上料机构对两种不同的材料或者相同的材料进行上料,使其进入压合机构进行压合,压合时通过加热机构进行加热,使表面热熔形成一层热熔面将两份材料粘合,无需胶水即可完成粘合,节省原料;且通过限位块和限位板进行限位,使材料复合时能够精确对准。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上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14.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加热机构结构示意图。
15.图中所示:1

主架体;2

第一上料机构;21

支架;22

上料辊;23

连接板;24

转杆;25

第一拉直柱;26

第二拉直柱;27

限位块;28

限位板;29

固定螺栓;3

第二上料机构;41

立架;42

第二驱动电机;43

绕线辊;44

绳索;45

灯罩;46

高温灯;47

导向杆;48

导向柱;51

第一压合辊;52

第二压合辊;53

伸缩气缸;54

第一驱动电机;55

第二齿轮;56

皮带;6

下料传送带;7

吹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16.如图1

3中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无胶复合机,包括第一上料机构2、主架体1和第二上料机构3,所述第一上料机构2和第二上料机构3对称设置于所述主架体1的两侧,所述第一上料机构2与所述第二上料机构3的结构相同,所述主架体1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加热机构、压合机构和下料传送带6,所述压合机构包括第一压合辊51、第二压合辊52、伸缩气缸53和第一驱动电机54,所述第一压合辊51和第二压合辊52转动连接于所述主架体1上所述第一压合辊51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驱动电机54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二齿轮55,所述第一齿轮通过皮带56与所述第二齿轮55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压合辊5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伸缩气缸53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伸缩气缸53驱动所述第二压合辊52靠近或者远离第一压合辊51,所述下料传送带6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压合辊51和第二压合辊52之间的底部。
17.在本实施例中,将需要复合的材料设置于第一上料机构2和第二上料机构3,然后上料至压合机构处,第一压合辊51和第二压合辊52两端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在主架体1上,轴承座内设置有轴承,第一压合辊51和第二压合辊52通过轴承转动,第一压合辊51其中一端固定有第一齿轮,第一驱动电机54设置于主架体1底部,输出轴连接有第二齿轮55,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55通过皮带56传动连接,通过第一驱动电机54驱动第二齿轮55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齿轮转动,带动第一压合辊51转动,第二压合辊52两端的轴承座连接有伸缩气缸53,通过伸缩气缸53的输出轴控制第二压合辊52靠近或者远离第一压合辊51,两种材料通过第一上料机构2和第二上料机构3延伸上料至第一压合辊51和第二压合辊52之间,然后启动加热机构,并驱动伸缩气缸53使第二压合辊52靠近第一压合辊51,使两层材料压合在第一压合辊51和第二压合辊52之间,启动第一驱动电机54驱动第一压合辊51转动,带动第二压合辊52做相对转动,从而驱使两层材料移动并复合在一起,复合完成后通过底部的下料
传送带6进行下料,即可完成复合。
18.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上料机构2包括支架21、上料辊22、拉直部,所述上料辊22两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21上,所述拉直部包括第一拉直柱25、第二拉直柱26、连接板23和转杆24,所述连接板23有两个,所述第一拉直柱25和第二拉直柱26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板23的一侧的两端,所述连接板23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转杆24,所述转杆24与所述支架21转动连接。
19.在本实施例中,将需要复合的材料卷设于上料辊22上,然后将活动端穿过拉直部的第一拉直柱25和第二拉直柱26之间的缝隙,上料时转动转杆24,从而转动第一拉直柱25和第二拉直柱26,使其将材料拉直,避免在上料过程中弯曲。第一拉直柱25和第二拉直柱26为圆柱体结构。
20.如图2所示,所述拉直部上设置有两个限位块27,所述限位块27开设有两个与所述第一拉直柱25和第二拉直柱26对应的通孔,其中一个所述通孔上开设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上螺栓连接有固定螺栓29,两个所述限位块27对应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8。
21.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块27两端开设有通孔,第一拉直柱25和第二拉直柱26贯穿两个通孔设置,限位块27其中一端开设有与所述通孔贯通的螺栓孔,调节好限位块27的位置后,通过固定螺栓29拧入螺栓孔将限位块27进行固定,限位块27有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一拉直柱25和第二拉直柱26两端,两个限位块27相对的一侧一体成型或者焊接有限位板28,两个限位板28平行设置,上料辊22上的料板延伸至第一拉直柱25和第二拉直柱26之间后,通过调节两个限位块27的位置,使限位板28与料板相抵,从而实现限位。
22.如图3所示,所述加热机构包括立架41、高温灯46、灯罩45和第二驱动电机42,所述第二驱动电机42固定连接于所述立架41的顶端的中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4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绕线辊43,所述绕线辊43通过绳索44与所述灯罩45连接,所述高温灯46设置于所述灯罩45内部,且所述高温灯46设置于所述第一压合辊51和第二压合辊52之间的上方。
23.在本实施例中,立架41的上部设有一根横设于第一压合辊51和第二压合辊52之间的缝隙上方的横杆,横杆上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42,通过第二驱动电机42转动带动绕线辊43转动,从而控制绳索44延伸向下的长度,从而控制灯罩45的高度,灯罩45的开口对准第一压合辊51和第二压合辊52之间的缝隙,灯罩45内设有高温灯46,高温灯46照射的位置温度可达150度,通过高温灯46照射加热复合板材的表面,使其融化形成热熔面,从而实现无胶复合。通过第二驱动电机42控制灯罩45的高度,可以达到控制高温灯46和材料之间的距离,从而控制照射面的温度。
24.如图3所示,所述立架41的上部位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42的两侧设置有导向柱48,所述灯罩45靠近所述导向柱4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杆47,所述导向杆47贯穿所述导向柱48设置,且所述导向杆47与所述导向柱48间隙配合。
25.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两个平行设置的导向柱48和导向杆47配合,使灯罩45在上下移动或者工作时时不会产生晃动,确保照射的位置准确。
2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料传送带6倾斜设置,靠近所述压合机构底部的一端比远离压合机构的一端高。
2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料传送带6两侧设置有吹风机7。通过吹风机7加快热熔面的降温,使其快速冷却成型。
28.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29.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