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自动通断可并接的接线端子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05:0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接线端子 电器 通断可


1.本发明属于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通断可并接的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2.涉及电力二次设备电气回路连接的场所,广泛应用各种接线端子,在对接线回路检查、试验等工作中需要断开原回路时,均需手动打开试验连接片或手动解开接线,工作结束后,还需要手动恢复至原状态,相当的费时费力,拆接过程中有时还会造成螺丝滑丝等问题,而且很多时候由于种种原因,可能会忘记恢复至原状态,导致大面积停电等各类事故的发生,后果非常严重,大量的事故案例事实证明,因人为责任造成的端子接线未能及时恢复或恢复接线错误,而导致的事故有很多。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通断可并接的接线端子,能够在检查、试验回路时,能够自动通断回路的接线端子,无需手动干预,能适时自动恢复原回路状态,同时能满足端子并接的需求,以提高安全性、可靠性、适用性与便捷性。
4.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自动通断可并接的接线端子,包括绝缘壳体,所述绝缘壳体中设置有导电的第一接线座、第二接线座,还包括,插线座,所述插线座设置于绝缘壳体、通过第一导电板与第一接线座固定连接,所述绝缘壳体上端面设有联通插线座的通孔a;第三导电板,所述第三导电板设置于绝缘壳体内、位于插线座与第二接线座之间,所述第三导电板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接线座;并联接线板,所述并联接线板设置于绝缘壳体内、位于第三导电板上方,所述并联接线板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接线座,所述绝缘壳体上端面设有联通并联接线板的通孔d,所述并联连接板上设有并线接口,所述并线接口位于通孔d内;第二导电板,所述二导电板活动设置于绝缘壳体内,设置于插线座与第三导电板下方,位于第二导电板下表面与绝缘壳体之间安装有弹性件,所述第二导电板在弹性件作用下联通插线座与第三导电板;挤压件,所述挤压件设有两个,所述挤压件分别设有相对设置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位于通孔a内,所述挤压件上端固定于绝缘壳体内壁,下端固定于第二导电板上表面,所述挤压件之间插入物体时,所述凸起部变形挤压第二导电板 脱离插线座与第二接线座。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线座设置于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一安装槽位于绝缘壳体侧面设有联通第一接线座的第一接线槽,位于绝缘壳体上端面设有联通第一接线座的通孔b,所述通孔b内设有用于压紧接线的螺钉a,所述螺钉a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接线座;所述第二接线座设置于第二安装槽内,所述第二安装槽位于绝缘壳体侧面设有联通第二接线座的第二接线槽,位于绝缘壳体上端面设有联通第二接线座的通孔c,所述通孔
c内设有用于压紧接线的螺钉b,所述螺钉b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接线座。
6.进一步地,所述并线接口为螺纹孔,所述绝缘壳体设有位于并接口下方设有与其匹配的避让孔。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线槽、第二接线槽外侧呈喇叭口状设置。
8.进一步地,所述挤压件下端通过绝缘板固定连接于第二导电板上表面。
9.进一步地,所述挤压件为弹簧片。
10.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11.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壳体后端面上设有卡扣。
12.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壳体两角角上设有标卡插槽。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利用可活动的第二导电板来联通第一接线座与第二接线座(通过第一导电板、插线座、第三导电板),在进行测试时,实验棒由通孔a插入,当实验棒挤开挤压件的凸起部时,凸起部变形,则会推动第二导电板向下移动从而脱离插线座与第三导电板,这样使得第一接线座与第二接线座无法导通,无需去解开接线,当需要进行测试时,则将实验棒插入插线座内,可以通过实验棒连接的仪器提供相关信号(电流或电压),对第一接线座20及其接线设备进行加量,且不会影响第二接线座后的相关设备,较为安全,且实验完成后拔出实验棒,则第二导电板在弹性件的作用由下往上移动,重新导通第一接线座与第二接线座,安全无隐患。
14.二、同时通过设置通孔d,可通过螺钉螺纹连接于并联接线板上,实现,对于第二接线座的并联,以满足接线需要,无需拆除第二接线座上的导线即可实现并联,安全系数提高,且安装迅速方便。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内部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上端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进行详细的介绍。:本实施方式如图1~2提供了一种自动通断可并接的接线端子,包括绝缘壳体10,所述绝缘壳体10中设置有导电的第一接线座20、第二接线座30,还包括,插线座40,所述插线座40设置于绝缘壳体10内、通过第一导电板401与第一接线座20固定连接,所述绝缘壳体10上端面设有联通插线座40的通孔a101;第三导电板70,所述第三导电板70设置于绝缘壳体10内、位于插线座40与第二接线座30之间,所述第三导电板70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接线座30;并联接线板80,所述并联接线板80设置于绝缘壳体10内、位于第三导电板70上方,所述并联接线板80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接线座30,所述绝缘壳体10上端面设有联通并联接线板80的通孔d109,所述并联连接板801上设有并线接口801,所述并线接口801位于通孔d109内;第二导电板50,所述第二导电板50活动设置于绝缘壳体10内,设置于插线座40与第三导电板70下方,位于第二导电板50下表面与绝缘壳体10之间安装有弹性件502,所述第
二导电板50在弹性件502作用下联通插线座40与第三导电板70;挤压件60,所述挤压件60设有两个,所述挤压件60分别设有相对设置的凸起部601,所述凸起部601位于通孔a101内,所述挤压件60上端固定于绝缘壳体10内壁,下端固定于第二导电板50上表面,所述挤压件60之间插入物体时,所述凸起部601变形挤压第二导电板50 脱离插线座40与第二接线座30。
18.所述第一接线座20设置于第一安装槽102内,所述第一安装槽102位于绝缘壳体10侧面设有联通第一接线座20的第一接线槽201,位于绝缘壳体10上端面设有联通第一接线座20的通孔b103,所述通孔b103内设有用于压紧接线的螺钉a202,所述螺钉a202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接线座20;所述第二接线座30设置于第二安装槽104内,所述第二安装槽104位于绝缘壳体10侧面设有联通第二接线座30的第二接线槽301,位于绝缘壳体10上端面设有联通第二接线座30的通孔c105,所述通孔c105内设有用于压紧接线的螺钉b302,所述螺钉b302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接线座30。
19.具体来说,通过设置一绝缘壳体10,在绝缘壳体10内通过设置第一安装槽102与第二安装槽104,来分别安装第一接线座20与第二接线座30,并且第一接线座20与第二接线座30可使用框形铜或其他金属制成的导线柱,第一接线座20与第二接线座30分别螺纹连接有螺钉a202与螺钉b302用来固定由第一接线槽201与,第二接线槽301伸入的导线,由于正常情况下,使用时,弹性件502设置于第二导电板50下方,在弹性件502的作用下,第二导电板50可以与插线座40、第二接线座30下部接触(两者可设置底面一齐),从而通过第一接线座20、第一导电板401、插线座40、第二导电板50至第二接线座30进行导通,再进行测试时,使用实验棒插入通孔a内,当实验棒挤开挤压件的凸起部时,由于挤压件不与其他导电部件接触,位置被限定只能在其安装槽内发生变形(绝缘壳体内设有安装槽,图中未示出,挤压件安装于槽内,仅凸起部可以与实验棒接触,在实验棒的挤压时挤压件变形,空间长度变长),使得挤压件60空间长度变长,,从而将第二导电板50往下挤出,使得第二导电板50与插线座40、第三导电板70脱离,从而可以进行实现断开操作,当实验棒插入插线座40内时,可以通过实验棒连接的仪器提供相关信号(电流或电压),对第一接线座20及其接线设备进行加量,当实验结束拔出实验棒后,第二导电板50在弹性件的作用下,重新接通第一接线座20与第二接线座30,实现线路恢复,简单快捷。
2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线槽201、第二接线槽301外侧呈喇叭口状设置。通过设置喇叭口可以方便进行接线。
21.进一步的,为了方便进行并线连接,并线接口801为螺纹孔,所述绝缘壳体10设有位于并接口801下方设有与其匹配的避让孔,进行并线时,仅需要将螺钉(图中未示出)通过通孔d,接入并接信号线,螺纹固定于并线接口801即可完成并线任务,简单方便快捷。
22.进一步的,所述挤压件60下端通过绝缘板602固定连接于第二导电板50上表面。避免实验棒连接的仪器进行信号投入或接收时影响第二接线座30及其接线设备。
23.进一步的,所述挤压件60为弹簧片,性状好,价格较低易于使用。
24.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502为弹簧。
25.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固定,所述绝缘壳体10后端面上设有卡扣107。
26.进一步的,为了方便识别,所述绝缘壳体10两角角上设有标卡插槽108。
27.具体使用原理,首先、先断原电路。当试验孔通孔a的上部插入实验棒时,实验棒挤压弹簧片的凸起部变形,弹簧片下端推向第二导电板,使得第二导电板离开插线座、第三导电板70,从而实现电路断开。;其次,需要实验时,再连试验线与实验棒。当实验棒继续插入至插线座时,便接通了实验棒与第一接线座内的第一接线槽的电路连接,可以进行相关实验;如果需要并接多个端子时,可以通过螺钉将每一端子的并接口801连接,即可实现无拆式并接,安全可靠。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