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具有恢复保险和不敏感特性的旋转弹引信阻爆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1-09-17 22:0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引信 旋转 特性 敏感 恢复


1.本发明属于引信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恢复保险和不敏感特性的旋转弹引信阻爆机构。


背景技术:

2.随着现代战争的发展,对引信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gjb 373b

2019《引信安全性设计准则》标准规定引信应具有爆炸物处理特性以保证弹药爆炸物处理安全的要求。不仅如此,为了保证在受到枪弹射击、破片打击和射流冲击以及火灾等意外刺激下具有足够的安全性,现代引信还应具有不敏感特性。目前旋转弹引信在设计时虽然考虑了导爆管与传爆管之间的隔爆安全性,但实现隔爆安全性的机构较为复杂,且占用引信内部的空间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恢复保险和不敏感特性的旋转弹引信阻爆机构,该机构能够使引信在预定的旋转环境下解除保险,并且能在停止旋转时恢复保险。
4.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具有恢复保险和不敏感特性的旋转弹引信阻爆机构,设置在引信本体内,用于阻隔引信本体尾部的导爆管和传爆管;所述旋转弹引信阻爆机构包括隔板盖、隔板座、第一隔块、第二隔块、两根预压弹簧和两个支承栓;隔板座为回转体,自顶面向底面方向沿任意径向开有一个第一凹槽作为隔腔,所述隔腔沿径向分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第一腔室和第三腔室大小形状对应相同,第二腔室的宽度以及长度均小于第一腔室,环形的隔板盖设置在隔板座的顶面,并铆固;第一隔块一侧沿径向开有第一盲孔,其对应的另一侧设有第一凸台,第二隔块与第一隔块形状匹配,第二隔块上也设有第二盲孔和第二凸台,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于第二腔室内上、下啮合,两根支承栓共轴对称设置,自轴两端分别穿过隔板座伸入隔腔,每个盲孔内连接一个预压弹簧,预压弹簧的另一端套在支承栓上,并通过隔腔内壁限位。
5.所述的具有恢复保险和不敏感特性的旋转弹引信阻爆机构,还包括内壳和外壳,内壳为圆筒状,旋转弹引信阻爆机构紧密配合设置在内壳中,支承栓铆固在内壳上,外壳为圆桶状,底面中心开有传火孔,设置有旋转弹引信阻爆机构的内壳通过紧密配合设置在外壳内。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显著优点是:(1)导爆管采用聚能结构。
7.(2)该机构设置在引信本体内,用于阻隔引信本体尾部的导爆管和传爆管。
8.(3)占用的空间体积小,只需使引信轴向尺寸增大约5~10 mm。
9.(4)零部件易于加工,结构紧凑、简约,成本低廉。
10.(5)能同时满足弹药不敏感性要求以及未爆弹药爆炸物处理的安全性要求。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具有恢复保险和不敏感特性的旋转弹引信阻爆机构的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其中3是隔板盖、4是第一隔块、5是第二隔块、6是支承栓、7是预压弹簧、8是隔板座,11是内壳,12是外壳。
12.图2为本发明处于装配状态下的具有恢复保险和不敏感特性的旋转弹引信阻爆机构的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其中1是隔爆座、2是导爆管,9是传爆管,10是引信本体。
13.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具有恢复保险和不敏感特性的旋转弹引信阻爆机构的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14.图4为图3的a

a剖视图。
15.图5为本发明处于解除保险状态下的具有恢复保险和不敏感特性的旋转弹引信阻爆机构的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16.在图1~图5中,只给出了引信阻爆机构以及导爆管和传爆管。引信其余机构如隔爆机构、冗余保险机构、延期解除保险机构等省略未画出。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18.结合图1~图5,本发明所述的具有恢复保险和不敏感特性的旋转弹引信阻爆机构,设置在引信本体10内,用于阻隔引信本体10尾部的导爆管2和传爆管9;所述旋转弹引信阻爆机构包括隔板盖3、隔板座8、第一隔块4、第二隔块5、两根预压弹簧7和两个支承栓6;隔板座8为回转体,自顶面向底面方向沿任意径向开有一个第一凹槽作为隔腔,所述隔腔沿径向分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第一腔室和第三腔室大小形状对应相同,第二腔室的宽度以及长度均小于第一腔室,环形的隔板盖3设置在隔板座8的顶面,并铆固;第一隔块4一侧沿径向开有第一盲孔,其对应的另一侧设有第一凸台,第二隔块5与第一隔块4形状匹配,第二隔块5上也设有第二盲孔和第二凸台,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于第二腔室内上、下啮合,两根支承栓6共轴对称设置,自轴两端分别穿过隔板座8伸入隔腔,每个盲孔内连接一个预压弹簧7,预压弹簧7的另一端套在支承栓6上,并通过隔腔内壁限位。
19.进一步地,隔板座8底部中心开有第二凹槽,便于上方的导爆管2引爆后将能量沿下方传递至传爆管9,并将传爆管9起爆。
20.进一步地,将旋转弹引信中的导爆管2改为聚能结构。
21.进一步地,当旋转弹引信阻爆机构嵌入传爆管9的传爆管壳内时,其底面与传爆药的药面接触,支承栓6铆固在传爆管壳上。
22.所述的具有恢复保险和不敏感特性的旋转弹引信阻爆机构,还包括内壳11和外壳12,内壳11为圆筒状,旋转弹引信阻爆机构紧密配合设置在内壳11中,支承栓6铆固在内壳11上,外壳12为圆桶状,底面中心开有传火孔,设置有旋转弹引信阻爆机构的内壳11通过紧密配合设置在外壳12内。
23.本发明难点在于旋转弹引信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导爆管与传爆管之间的隔爆安全性。而现有的实现上述隔爆安全性的机构往往会使得引信的结构较为复杂,占用引信内部较大的空间,难以满足引信小型化的要求,也难以保证高可靠性。对于旋转弹而言,能够作为解除保险的环境力较为有限。而通过采用具有恢复保险和不敏感特性阻爆机构可以同时
实现上述功能且有效地避免以上问题。
24.实施例1图2给出了当本发明作为独立的模块进行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此时具有恢复保险和不敏感特性的旋转弹引信阻爆机构紧密配合设置在内壳11中,支承栓6铆固在内壳11上,外壳12为圆桶状,底面中心开有传火孔,设置有旋转弹引信阻爆机构的内壳11通过紧密配合设置在外壳12内。平时,第一隔块4和第二隔块5在隔板座8内受预压弹簧7的抗力顶压,在隔板座8的第二腔室内上、下啮合,此时阻爆机构处于阻爆状态,即使其上方的导爆管2因火灾意外烘烤、枪击、破片打击、射流冲击等不敏感因素作用而意外发火,也不会引爆其下方的传爆管9。弹丸在膛内发射时,受弹带与火炮膛线的相互作用开始旋转。在弹丸运动接近膛口处,第一隔块4和第二隔块5的离心力克服其自身后坐力产生的摩擦力和预压弹簧7的抗力向外运动。此时阻爆机构开始其解除保险运动。此时上方的导爆管2发火爆炸后产生的聚能射流能够起爆其下方的传爆管9。
25.实施例2图3给出了本发明嵌入传爆管进行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当旋转弹引信阻爆机构嵌入传爆管9的传爆管壳内时,其底面与传爆药药面接触,支承栓6铆固在传爆管壳上。平时,第一隔块4和第二隔块5在隔板座8内受预压弹簧7的抗力顶压,在隔板座8的第二腔室内上、下啮合,此时阻爆机构处于阻爆状态,即使其上方的导爆管2因火灾意外烘烤、枪击、破片打击、射流冲击等不敏感因素作用而意外发火,也不会引爆其下方的传爆管9。弹丸在膛内发射时,受弹带与火炮膛线的相互作用开始旋转。在弹丸运动接近膛口处,第一隔块4和第二隔块5的离心力克服其自身后坐力产生的摩擦力和预压弹簧7的抗力向外运动。此时阻爆机构开始其解除保险运动并运动至如图5所示位置。此时上方的导爆管2发火爆炸后产生的聚能射流能够起爆其下方的传爆管9。
26.本发明的技术亮点在于采用具有恢复保险和不敏感特性的旋转弹阻爆机构,在弹丸飞行时能够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张开,使导爆管能够引爆传爆管;当弹丸转速衰减或停止旋转时能恢复保险,防止导爆管意外引爆传爆管,确保了未爆弹药爆炸物处理的安全性要求。同时该结构占用引信内部的空间小。
27.如果引信意外未能正常发火,则在弹丸停止旋转后,第一隔块4和第二隔块5不再受离心力的作用,只受预压弹簧7的抗力作用而沿径向向内运动。此时阻爆机构开始恢复保险运动,即引信恢复保险,从而能够保证未爆弹药的爆炸物处理安全。当然在此“恢复保险”中的“保险”,有其特定含义,即只能保证未爆弹药的爆炸物处理安全,并不是引信出厂状态下的“保险状态”。
28.本发明采用阻隔聚能射流导爆管传爆原理实现未爆弹药爆炸物处理安全和不敏感特性,不涉及既有的隔爆、冗余保险、延期解除保险等性能,与既有结构关联性弱,易于推广使用和改造既有产品。而对导爆管的传爆进行阻爆,不涉及隔爆机构中平时需要被隔离的雷管可靠起爆导爆管的问题,导爆管不必换用不敏感的炸药,因而雷管对导爆管的传爆结构设计可以不再调整,可靠性易于实现。另一方面,阻爆安全性要求即爆炸物处理安全和不敏感特性的要求有别于引信隔爆安全性要求,即阻爆安全性要求低于引信隔爆安全性要求,原则上只要传爆药不爆炸即可(燃烧是允许的),因而阻爆机构设计可行域较大。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