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风机消防防雾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08:3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风机 装置 消防系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风机消防防雾装置。


背景技术:

2.当空气容纳的水汽达到最大限度时,就达到了饱和就形成了雾。而空气的温度越高,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也越多。凝露是指环境温度低于当时的露点温度,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珠。露点温度是指空气中水蒸气达到饱和状态而液化成露珠所需要的温度。相对湿度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某处空气中的水蒸气量与该气温下饱和水蒸气量的百分比。温度和湿度是影响产生凝露的两大要素:

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空气中相对湿度越高,露点温度越接近环境空气温度,凝露越容易发生;

不管空气中的温度如何,形成凝露的露点温度始终低于环境空气温度。
3.由于风力发电机组特殊的使用环境,容易受到极端天气的影响,雾气对消防系统中温烟感探测器有很大的干扰,在雾气高发的地点预防雾气干扰变得很有意义了。一般的风机消防系统由于温烟感探测器被触发而产生报警或者预警信号,由于报警信号产生风机联动,风机停机影响发电量,如发生误喷,在非火灾状态下,消防灭火系统会出现喷发现象,我们一般习惯把它们称为

误喷’。一旦气体灭火系统发生了误喷,大量的药剂被喷放掉,必然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在个别情况下,更有可能因此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机消防防雾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消防系统设计,应对解决大雾引起的温烟感误报问题很少提及,还是需要人员现场确认,复位故障,一般大雾天气会有一定的季节性和持续性,频繁的人为确认增加了现场运维人员低效工作量,同时大量的停机检查带来的更多的是发电量的损失,本发明的目的是,在基于传统的风电机组自动消防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凝露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对是否因为大雾天气引起误报的辅助判定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机消防防雾装置,包括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顶部为开口设置,固定箱的底部内壁上活动接触有烟感报警器,固定箱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凝露传感器,固定箱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温度检测器,固定箱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烟感真实报警器,固定箱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故障确定器,固定箱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辅助判断器,固定箱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复位器,固定箱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结束器,固定箱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故障屏蔽器。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烟感报警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梯形块,烟感报警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限位块,固定箱上开设有空腔,空腔的左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杆,固定杆上滑动套设有移动杆,移动杆的右端嵌装有滚珠,移动杆的左端与空腔
的左侧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弹簧活动套设在固定杆上,梯形块的左侧设为倾斜面,梯形块的左侧开设有卡槽,滚珠与倾斜面相配合,滚珠与卡槽相卡装,移动杆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块,连接块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柔性钢绳,柔性钢绳的左端延伸至固定箱外并固定安装有圆块。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空腔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一方孔,第一方孔的内壁与梯形块的外侧活动接触。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空腔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二方孔,第二方孔的内壁与限位块的外侧相卡装。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移动杆的左端开设有第一圆形孔,第一圆形孔的内壁与固定杆的外侧滑动连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空腔的左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圆形孔,第二圆形孔的内壁与柔性钢绳的外侧不接触。
13.(三)有益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机消防防雾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该风机消防防雾装置,通过烟感报警器、温度检测器、凝露传感器和故障屏蔽器相配合,工程中出现烟感报警器触发时,报警信号触发凝露传感器回路,同时读取温度检测器的温度值,判断凝露传感器是否超限,凝露点根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成反比,当凝露传感器真实报警后,认为烟感为误报警,可以在复位器选择远程手动复位,当故障频繁触发时,可以人为设置一定时间段的故障屏蔽器认为烟感是误报,流程结束。
16.2、该风机消防防雾装置,通过移动杆、梯形块、弹簧和柔性钢绳相配合,圆块通过柔性钢绳带动连接块移动,连接块带动移动杆在固定杆上滑动,移动杆带动滚珠与卡槽相分离,紧接着移动烟感报警器,烟感报警器带动梯形块与第一方孔分离和带动限位块与第二方孔分离,达到了可更换烟感报警器的效果。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中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图1中固定箱前侧切开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图3中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固定箱;2、烟感报警器;3、凝露传感器;4、温度检测器;5、烟感真实报警器;6、故障确定器;7、辅助判断器;8、复位器;9、结束器;10、故障屏蔽器;11、梯形块;12、限位块;13、固定杆;14、移动杆;15、连接块;16、柔性钢绳;17、圆块;18、第一方孔;19、第二方孔;20、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实施例
24.请参阅图1

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风机消防防雾装置,包括固定箱1,固定箱1的顶部为开口设置,固定箱1的底部内壁上活动接触有烟感报警器2,固定箱1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凝露传感器3,固定箱1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温度检测器4,固定箱1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烟感真实报警器5,固定箱1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故障确定器6,固定箱1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辅助判断器7,固定箱1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复位器8,固定箱1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结束器9,固定箱1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故障屏蔽器10。
25.本实施方案中,通过温度检测器4的设置,起到了读取温度检测器4的温度值,判断凝露传感器3是否超限。
26.具体的,烟感报警器2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梯形块11,烟感报警器2的右侧固定安装有限位块12,固定箱1上开设有空腔,空腔的左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杆13,固定杆13上滑动套设有移动杆14,移动杆14的右端嵌装有滚珠,移动杆14的左端与空腔的左侧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20,弹簧20活动套设在固定杆13上,梯形块11的左侧设为倾斜面,梯形块11的左侧开设有卡槽,滚珠与倾斜面相配合,滚珠与卡槽相卡装,移动杆14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块15,连接块15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柔性钢绳16,柔性钢绳16的左端延伸至固定箱1外并固定安装有圆块17。
27.本实施例中,通过弹簧20的设置,起到了复位的效果,滚珠的额设置,减少了摩擦力。
28.具体的,空腔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一方孔18,第一方孔18的内壁与梯形块11的外侧活动接触。
29.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方孔18的内壁与梯形块11的外侧活动接触,使得梯形块11只能上下活动移动,对梯形块11进行定位,防止出现偏移的现象。
30.具体的,空腔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二方孔19,第二方孔19的内壁与限位块12的外侧相卡装。
31.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方孔19的内壁与限位块12的外侧相卡装,使得限位块12只能上下活动移动,对限位块12进行定位,防止出现偏移的现象。
32.具体的,移动杆14的左端开设有第一圆形孔,第一圆形孔的内壁与固定杆13的外侧滑动连接。
33.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圆形孔的内壁与固定杆13的外侧滑动连接,使得移动杆14只能左右移动,对移动杆14进行定位,防止出现偏移的现象。
34.具体的,空腔的左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圆形孔,第二圆形孔的内壁与柔性钢绳16的外侧不接触。
35.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圆形孔的内壁与柔性钢绳16的外侧不接触,减少了摩擦力。
3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工程中出现烟感报警器2触发时,报警信号触发凝露传感器3回路,同时读取温度检测器4的温度值,判断凝露传感器3是否超限,凝露点根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成反比,比例系数k,k取值范围在一到三之间,根据不同凝露传感器3特性以及参考环境湿度有关,一般环境湿度越高k值越低,通过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曲线来判断凝露形成情况,当有凝露报警时,首先通过凝露变化曲线、温度变化曲线和烟感变化曲
线来辅助判断,因为大雾的形成是个过程量,不是瞬时状态,排除凝露传感器3自身故障引起的误报,当认为是误报时认为烟感是真实报警,需人为确认是否有火情,当凝露传感器3真实报警后,认为烟感为误报警,可以在复位器8选择远程手动复位,当故障频繁触发时,可以人为设置一定时间段的故障屏蔽器10认为烟感是误报,流程结束;
37.当需要更换烟感报警器2时,手握住圆块17并向左拉动,圆块17通过柔性钢绳16带动连接块15向左移动,连接块15带动移动杆14在固定杆13上滑动,移动杆14在移动的过程中对弹簧20进行压缩,移动杆14带动滚珠与梯形块11上的卡槽相分离,紧接着向上移动烟感报警器2,烟感报警器2带动梯形块11与第一方孔18分离和带动限位块12与第二方孔19分离,此时达到了可更换烟感报警器2的效果。
3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