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控制器壳体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0:5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控制器 壳体 连接 结构


1.本实用新型属于控制器领域,尤其是一种控制器壳体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2.控制器是常规的生产以及通用设备,而控制器壳体则主要用于容置电子组件并且用于保护电子组件免受环境影响,而为了便于电子组件的安装,控制器壳体通常具有至少两个能互相连接的壳体,两个壳体连接后形成一个用于容纳电子组件的壳体内腔,为了有效避免电子组件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必须确保壳体内腔中具有稳定性,目前常规的做法是通过螺钉等固定件装配,需要借助工具才能组装,组装较为不便,组装效率较低,此外,这种结构设计经长期使用,容易发生松动,难以较好地对电子组件形成保护。


技术实现要素:

3.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种控制器壳体连接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4.技术方案:一种控制器壳体连接结构,包括上壳体,所述上壳体内侧四角处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方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上方设置有引导柱,所述引导柱上方设置有适配柱,所述适配柱顶部设置有倒扣,所述倒扣之间设置有适配槽,所述上壳体侧部壳体内侧设置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顶部设置有卡扣,所述上壳体下部连接为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内侧与所述固定座相对应位置设置有配紧空心柱,所述配紧空心柱底部于所述下壳体外侧设置有倒槽,所述下壳体侧部于所述卡扣所在处设置有侧槽。
5.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体正部外侧设置有显示屏,显示屏下方设置有按钮,能够让操作者清晰并且自由的操纵控制器。
6.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片与所述卡扣的总长度等于所述固定片底部与所述侧槽底部之间的距离,所述固定片至所述卡扣之间厚度递减,这样能够使卡扣可活动性高,能够按需松开或是配紧,保证了卡扣可用性。
7.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配紧空心柱内径大小等于所述倒扣去除所述适配槽的大小,能够保证倒扣在使用者有需要的情况下通过按压的方式保证所述倒扣可以自由通过所述配紧空心柱,从而达到两个壳体分离的目的。
8.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与所述立柱与所述引导柱以及所述适配柱的总长度等于上壳体正面与下壳体正面之间的距离,其中所述适配柱的长度略长于所述配紧空心柱的长度,前者能够保证两个壳体之间的连接紧密,避免不必要的松动造成的对内部零件的影响,后者则能够确保所述倒扣可以到达倒槽,确保壳体连接倒扣的实现。
9.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倒扣与所述适配槽的总面积大于所述配紧空心柱的面积,保证所述倒扣可以扣于所述倒槽之中,能够使得倒扣能够在平时的情况下稳定处于倒槽之中,保证两个壳体连接的整体稳定性。
10.有益效果:基于对控制器壳体的连接结构的稳定性与便携性等考虑,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控制器壳体连接结构,包括上壳体内部侧边设有卡扣,内部四角则设有延伸至
下壳体外部的倒扣,保证了两个壳体连接的整体稳定性,不易松动,卡扣则扣于下壳体的侧槽之中,加强了两个壳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以此种结构对两个壳体进行连接固定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控制器的组装速度,进而提高了控制器的安装效率,保证了内部零件安全,降低外界对内部的影响,并且两者拆卸简易,利于维护,同时减少了螺栓的使用,节约了制造成本,从而提高了控制器的使用寿命,适于实用。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控制器壳体连接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
12.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控制器壳体连接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
13.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控制器壳体连接结构的仰视结构示意。
14.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控制器壳体连接结构a部分的剖视结构示意。
15.附图标记为:显示屏1、按钮2、上壳体3、倒槽4、倒扣5、下壳体6、侧槽7、卡扣8、固定片9、固定座10、配紧空心柱11、适配槽12、立柱13、引导柱14、适配柱15。
具体实施方式
16.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17.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控制器壳体连接结构由显示屏1、按钮2、上壳体3、倒槽4、倒扣5、下壳体6、侧槽7、卡扣8、固定片9、固定座10、配紧空心柱11、适配槽12、立柱13、引导柱14、适配柱15组成。
18.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控制器壳体连接结构,包括上壳体2,所述上壳体2内侧四角处设置有固定座10,所述固定座10上方设置有立柱13,所述立柱13上方设置有引导柱14,所述引导柱14上方设置有适配柱15,所述适配柱15顶部设置有倒扣5,所述倒扣5之间设置有适配槽12,所述上壳体3侧部壳体内侧设置有固定片9,所述固定片9顶部设置有卡扣8,所述上壳体3下部连接为下壳体6,所述下壳体6内侧与所述固定座10相对应位置设置有配紧空心柱11,所述配紧空心柱11底部于所述下壳体6外侧设置有倒槽4,所述下壳体6侧部于所述卡扣8所在处设置有侧槽7。
19.作为一个优选方案,常规的控制器壳体连接是通过螺钉等固定件装配,需要借助工具才能组装,组装较为不便,组装效率较低,,螺钉连接的结构设计经久用后易松动,难以较好地对电子组件形成保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控制器壳体连接结构,控制器在装配的时候常常设置有暗扣,包括上壳体2内部侧边设有卡扣8,内部四角则设有延伸至下壳体6外部的倒扣5,保证了两个壳体连接的整体稳定性,不易松动,卡扣8则扣于下壳体6的侧槽7之中,加强了两个壳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以此种结构对两个壳体进行连接固定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控制器的组装速度,进而提高了控制器的安装效率,保证了内部零件安全,降低外界对内部的影响,并且两者拆卸简易,利于维护,同时减少了螺栓的使用,节约了制造成本,从而提高了控制器的使用寿命。
20.本实用新型一种插线板连接结构的工作原理如下:
21.当两个壳体组合连接时,确认上壳体2内侧四角的适配柱15与下壳体6内侧四角的配紧空心柱11相对,下按至适配柱15顶部的倒扣5出现于倒槽4之中,并且适配槽12张开至最大,侧面确认卡扣8出现于侧槽7之中,并使得卡扣8扣好于侧槽7之中,如此便确认了控制器两个壳体的连接安装,当需要拆卸两个壳体的时候,首先按压四个侧槽7内部的卡扣8,确保卡扣8未卡死,可推动,在把底部的倒扣5按压,挤去适配槽12,使得倒扣5面积变小,保证倒扣5可以通过配紧空心柱11,在把四个适配柱15按出配紧空心柱11的同时按压卡扣8保证卡扣8的可脱落,由此便可完成两个壳体的分离。
22.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等同变换,这些等同变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控制器壳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所述上壳体内侧四角处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方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上方设置有引导柱,所述引导柱上方设置有适配柱,所述适配柱顶部设置有倒扣,所述倒扣之间设置有适配槽,所述上壳体侧部壳体内侧设置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顶部设置有卡扣,所述上壳体下部连接为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内侧与所述固定座相对应位置设置有配紧空心柱,所述配紧空心柱底部于所述下壳体外侧设置有倒槽,所述下壳体侧部于所述卡扣所在处设置有侧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器壳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正部外侧设置有显示屏,显示屏下方设置有按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器壳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片与所述卡扣的总长度等于所述固定片底部与所述侧槽底部之间的距离,所述固定片至所述卡扣之间厚度递减,保证卡扣可用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器壳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紧空心柱内径大小等于所述倒扣去除所述适配槽的大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器壳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与所述立柱与所述引导柱以及所述适配柱的总长度等于上壳体正面与下壳体正面之间的距离,其中所述适配柱的长度略长于所述配紧空心柱的长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器壳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扣与所述适配槽的总面积大于所述配紧空心柱的面积,保证所述倒扣可以扣于所述倒槽之中。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控制器壳体连接结构,属于控制器领域。在基于对控制器壳体的连接结构的稳定性与便携性等考虑,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控制器壳体连接结构,包括上壳体内部侧边设有卡扣,内部四角则设有延伸至下壳体外部的倒扣,保证了两个壳体连接的整体稳定性,不易松动,卡扣则扣于下壳体的侧槽之中,加强了两个壳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以此种结构对两个壳体进行连接固定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控制器的组装速度,进而提高了控制器的安装效率,保证了内部零件安全,降低外界对内部的影响,并且两者拆卸简易,利于维护,同时减少了螺栓的使用,节约了制造成本,从而提高了控制器的使用寿命,适于实用。适于实用。适于实用。


技术研发人员:薛祎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磐天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2.08
技术公布日:2021/10/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