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指静脉感应器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10:5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感应器 静脉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指静脉感应器。


背景技术:

2.指静脉识别是利用血液流经手指皮下浅表血管时形成的血管分布图案作为生物特征,进行身份认证的方法。这与传统的指纹识别技术不同,因为指纹识别指纹静态生物图像,而指静脉识别则是由血液流动构成的动态图像。它是一种活体识别技术,主要依靠红外光照射手指取得血管纹路,是靠血液流动形成的一种活体密码,脱离人体后这种特征就会消失,很难被窃取。
3.根据专利号cn201520402060.6,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摄像头的手指静脉采集装置,用于照射手指的能发出近红外线的光源;用于检测手指的手指感应器,待采集静脉信息的手指放置在手指感应器区域内;用于过滤杂散可见光的近红外滤光片,所述的近红外滤光片设置在待采集静脉信息的手指的正下方;与所述的光源手指感应器连接的控制器,还包括用于在近红外光源的照射下、对放置在手指感应器的手指进行静脉图像采集的图像采集器;为多个摄像头供电的电源,所述的电源与所述的控制器控制连接;所述的图像采集器包括多个设置在待采集静脉信息的手指下方的摄像头;所述的手指感应器检测到手指进入时,所述的控制器控制光源和摄像头进入工作状态,控制多个摄像头同时采集同一手指不同角度下的静脉图像。
4.而目前这项技术主要应用于智能家居领域中,即门锁。但是如何方便门锁对使用者的指尖进行指静脉识别,并防止灰尘覆盖会使有人恶意堵塞指静脉识别区域,期待被很好的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指静脉感应器,用于增加门锁的安全性,并且增加指静脉识别区域的防护性,并免去了解锁过程中一些不必要的多余动作。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指静脉感应器,包括门锁本体,所述门锁本体由外锁体和轴向转动设置于所述外锁体上的门把手组成,所述门把手上分为设置有靠近把头处正面分布的指静脉感应器;轴向转动连接、并用于对所述指静脉感应器进行遮盖的封盖;靠近所述指静脉感应器一侧分布的红外线感应器;受所述红外线感应器控制、并用于驱使封盖翻转的驱动机构。
7.作为优选的,所述外锁体的正面设置有位于所述门把手上方的数字编辑面板,所述外锁体的正面卡接有沿竖直方向上运动的盖板,所述外锁体内部上设置有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被装配用于使盖板向下对覆盖数字编辑面板进行遮蔽。
8.作为优选的,所述门把手由外壳和内壳组成,所述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内壳内,所述红外线感应器、所述封盖以及所述指静脉感应器均安装于所述外壳上。
9.作为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载板、安装于所述载板顶部的导向骨架、滑动设置
于导向骨架沿对角线设置的导滑柱上的移动板和轴向转动设置于所述封盖一侧、并延伸至所述门把手内部的导杆,所述导滑柱上设置有阻簧,所述阻簧被装配用于驱使该移动板和所述载板相接触,所述移动板和所述导杆之间卡接有弹性卡件。
10.作为优选的,所述移动板上设置有磁铁块,所述导向骨架上安装有与所述磁铁块平行设置的电磁铁,所述电磁铁被装配用于受红外线感应器控制通电与所述磁铁块磁性连接。
11.作为优选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对称安装于所述外锁体内的滑杆、滑动设置于两个所述滑杆上的滑动架以及用于与所述滑动架螺纹连接的螺纹杆,所述盖板两侧的内部均延伸至所述外锁体内部并与所述滑动架相连接。
12.作为优选的,所述外锁体内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内设置有蜗簧,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位于所述套筒并与所述蜗簧装配。
13.作为优选的,所述盖板一侧的外壁设置有毛毡板,所述毛毡板与所述数字编辑面板相接触。
14.作为优选的,所述封盖具体为pvc材质制成。
15.作为优选的,所述内壳的外壁覆盖有橡胶外衣。
1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指静脉感应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7.当需要使用指静脉解锁的时候,当使用者接近门把手,且即将要握住门把手的时候,红外线感应器对电磁铁通电,在磁性作用下电磁铁和磁铁块吸附,并驱动移动板带动导杆同步移动将封盖顶开,此时,使用者可直接用大拇指进行感应解锁。门锁打开之后,电磁铁断电,在阻簧的作用下,驱动移动板带动导杆同步移动将封盖关闭,对指静脉感应器进行封盖。避免了防止灰尘覆盖会使有人恶意堵塞指静脉识别区域,且封盖开启和关闭的设计更加智能,极大的简化了门锁解锁的时候不必要动作。
18.当需要使用到数字密码进行解锁的时候,人手将盖板上推,然后进行数字密码的输入,完成之后,使用者松手,在蜗簧的驱动下螺纹杆旋转使得滑动架带动盖板同步移动进行复位,在沿途的时候毛毡板会对数字编辑面板进行擦拭,避免上面留下印记,被不法分子所窃取。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封盖打开时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盖板打开时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复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5.附图标记说明:
26.1、门锁本体;11、外锁体;12、门把手;121、外壳;122、内壳;2、指静脉感应器;3、封盖;4、红外线感应器;5、驱动机构;50、载板;51、导向骨架;511、电磁铁;52、移动板;521、磁
铁块;53、导杆;54、阻簧;55、弹性卡件;6、数字编辑面板;61、盖板;62、复位机构;621、滑杆;622、滑动架;623、螺纹杆;80、套筒;81、蜗簧;9、毛毡板。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28.如图1

5所示,一种指静脉感应器,包括门锁本体1,门锁本体1由外锁体11和轴向转动设置于外锁体11上的门把手12组成。而进一步的,作为本实用进一步的提供的技术方案,在门把手12上分为设置有靠近把头处正面分布的指静脉感应器2、轴向转动连接、并用于对指静脉感应器2(多功能指静脉模块xg

v5)进行遮盖的封盖3、靠近指静脉感应器2一侧分布的红外线感应器4(人体红外热释电传感器re200b)以及受红外线感应器4控制、并用于驱使封盖3翻转的驱动机构5。其中,门把手12由外壳121和内壳122组成,驱动机构5安装于内壳122内,红外线感应器4、封盖3以及指静脉感应器2均安装于外壳121上。
29.上述方案中,驱动机构5包括载板50、导向骨架51、移动板52和导杆53这些部件,根据图5可知,载板50是安装于内壳122上的,而导向骨架51通过对角线的四个立柱安装在载板50上,而移动板52则是滑动在立柱上。进一步的,在移动板52上设置有磁铁块521,导向骨架51上安装有与磁铁块521平行设置的电磁铁511,当使用者接近门把手12,且即将要握住门把手12的时候,红外线感应器4对电磁铁511通电,在磁性作用下电磁铁511和磁铁块521吸附,并驱动移动板52带动导杆53同步移动将封盖3顶开,此时,使用者可直接用大拇指进行感应解锁。门锁打开之后,电磁铁511断电,在阻簧54的作用下,驱动移动板52带动导杆53同步移动将封盖3关闭(图1和图3所示)。
30.再者,在实施例中,导杆53是轴接于封盖3上的,而移动板52和导杆53之间则通过一个弹性卡件55进行连接,从而在移动板52移动过程中,可以推动导杆53进行推动和牵拉。
31.从而避免了防止灰尘覆盖会使有人恶意堵塞指静脉识别区域,且封盖3开启和关闭的设计更加智能,极大的简化了门锁解锁的时候不必要动作。
32.更为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案中,根据图1和图3所示,外锁体11的正面设置有位于门把手12上方的数字编辑面板6,而外锁体11的正面还设置了盖板61,盖板61的作用就是装饰和对数字编辑面板6进行遮蔽隐藏,而盖板61的移动由图3回到图1状态的时候,是通过外锁体11内部的复位机构62实现的。
33.在实施例中,根据图4可知,复位机构62包括对称分布的滑杆621、滑动架622以及螺纹杆623这些部件。螺纹杆623位于两个滑杆621之间的,并均安装在外锁体11的内部,且靠近器顶部分布。方案中设置了套筒80,该螺纹杆623是轴向转动于套筒80,并与内部的蜗簧81相配合。而滑动架622则是滑动在滑杆621上,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滑动架622向上运动的时候,则螺纹杆623旋转,蜗簧81形变,此时的盖板61呈现图3状态。而盖板61失去作用力的时候,则滑动架622在蜗簧81作用下驱动,螺纹杆623反转,从而使得盖板61回到图1状态。并且在沿途的时候毛毡板9会对数字编辑面板6进行擦拭,避免上面留下印记,被不法分子所窃取。
34.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案的电路配合以及供电配合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技术范畴。因此在本实用中不做详细说明。
35.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