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磁溢流阀控制盖板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15:0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盖板 电磁 机械制造 控制 溢流阀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溢流阀控制盖板。


背景技术:

2.在液压设备中,电磁溢流阀因能够起到定压溢流,系统卸荷和安全保护作用而受到众多使用者的青睐。
3.现有的电磁溢流阀,通流量不够大,在某些温度变化大等工况恶劣的使用场合,例如工程机械,还会发生啸叫的现象。
4.由此可见,现急需提供一种能够解决通常的电磁溢流阀通流量不大的局限并能防止啸叫的新型电磁溢流阀控制盖板。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于现有电磁溢流阀存在通流量大使存在啸叫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溢流阀控制盖板,其很好的解决了上述的技术问题。
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溢流阀控制盖板,包括阀块,螺堵,直动溢流阀组件和密封圈组件;所述螺堵安装在阀块的一侧;所述直动溢流阀组件安装在阀块的另一侧;所述密封圈安装在阀块内部。
7.进一步地,所述阀块内部设有第一流道,第一阻尼孔,中心流道,第二台阶孔,第二流道,第二阻尼孔,螺纹插装孔,第三流道,第一先导油路,第二先导油路,先导出油路;工艺斜孔,工艺直孔和第三阻尼孔;
8.所述中心流道一侧安装螺堵,所述另一侧通过螺纹插装孔与直动溢流阀组件连接;
9.所述第一流道为斜孔底部设有第一阻尼孔,并与中心流道相通;所述中心流道与螺纹插装孔相通;所述螺纹插装孔与第三流道相通;
10.所述第二台阶孔底部设有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为斜孔,底部设有第二阻尼孔,并与中心流道相通;
11.所述第一先导油路,底部为第三阻尼孔,并与中心流道相通;
12.所述第二先导油路与工艺直孔相通;
13.所述工艺直孔与工艺斜孔相通;所述工艺斜孔分别与先导出油路和螺纹插装孔相通。
14.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组件包括第五密封圈,第六密封圈和第七密封圈;所述第五密封圈安装在第三流道中;所述第六密封圈安装在第一流道中;所述第七密封圈安装在阀块中。
15.进一步地,所述直动溢流阀组件包括第一密封圈,阀座,阀套,第二密封圈,导阀芯,第三密封圈,弹簧,第四密封圈,钢丝挡圈,调节杆和阀座孔;
16.所述第一密封圈配合安装在阀座侧端面;所述第二密封圈配合安装在阀座的外圆
中;
17.所述阀座外圆与阀套内孔配合连接;所述弹簧套在导阀芯上并一起装到调节杆中;所述调节杆外圆设有第四密封圈后再一起装到阀套的内孔中与阀座外圆进行配合连接;
18.所述阀套内孔中增设钢丝挡圈;所述导阀芯端部设在阀座孔上;所述第三密封圈装在阀套外圆中并一起装到螺孔插装孔中。
1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磁溢流阀控制盖板,其具有通流量大的特点并且通过在阀块内部设置若干阻尼孔,避免了大的先导控制油流量在通过导阀芯时造成啸叫现象。
附图说明
20.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21.图1为本电磁溢流阀控制盖板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电磁溢流阀控制盖板中阀块的俯视示意图;
23.图3为图2中m

m的剖视图;
24.图4为本电磁溢流阀控制盖板应用的液压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6.本方案提供的一种电磁溢流阀控制盖板600,参见图1,其包括阀块100,螺堵200,直动溢流阀组件300和密封圈组件400。其中,螺堵200,直动溢流阀组件300和密封圈组件400都集成在阀块100上。本方案通过将提供的电磁溢流阀控制盖板600搭配二通插装阀500和电磁换向阀700使用,可以解决通常的电磁溢流阀通流量不大的局限,也能有效防止啸叫。
27.参见图2

图3,具体的,阀块100为集成体,其表面设有若干安装孔,其内部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若干流道与油路。
28.阀块100的构成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这里就不加赘述。
29.本方案中,在阀块内部设有第一流道101,第一阻尼孔102,中心流道103,第二台阶孔104,第二流道105,第二阻尼孔106,螺纹插装孔107,第三流道 108,第一先导油路109,第二先导油路110,先导出油路111;工艺斜孔112,工艺直孔113和第三阻尼孔114。
30.其中,中心流道103一侧安装螺堵200,另一侧通过螺纹插装孔107与直动溢流阀组件300连接。
31.第一流道101为斜孔底部设有第一阻尼孔102,并与中心流道103相通;中心流道103与螺纹插装孔107相通;螺纹插装孔107与第三流道108相通。
32.第二台阶孔104底部设有第二流道105;第二流道105为斜孔,底部设有第二阻尼孔106,并与中心流道103相通。
33.第一先导油路109,底部为第三阻尼孔114,并与中心流道103相通。
34.第二先导油路110与工艺直孔113相通;工艺直孔113与工艺斜孔112相通;工艺斜孔112分别与先导出油路111和螺纹插装孔107相通。
35.密封圈组件包括第五密封圈401,第六密封圈402和第七密封圈403;其中,第五密封圈401安装在第二流道108端部凹槽中;第六密封圈402安装在第一流道101端部凹槽中;第七密封圈403安装在阀块的凸台外圆的凹槽中。
36.直动溢流阀组件300包括第一密封圈301,阀座302,阀套303,第二密封圈304,导阀芯305,第三密封圈306,弹簧307,第四密封圈308,钢丝挡圈 309,调节杆311和阀座孔312。
37.进一步地,第一密封圈301与第二密封圈304用于保证阀板内的密封性;其中第一密封圈301配合安装在阀座302侧端面的凹槽中;第二密封圈304配合安装在阀座302的外圆凹槽中。
38.阀座302外圆与阀套303内孔配合连接;弹簧307套在导阀芯305上并一起装到调节杆311的内孔中;调节杆311外圆凹槽装第四密封圈308再一起装到阀套303的内孔中与阀座302外圆进行配合连接。
39.在阀套303内孔的凹槽中增设钢丝挡圈309,用于防止调节杆311脱出;导阀芯305端部球面顶在阀座孔312上;第三密封圈306装在阀套303外圆凹槽中并一起装到螺孔插装孔107中。
40.二通插装阀500和电磁换向阀700的构成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这里就不加以赘述。
41.下面举例说明其在具体应用时的工作过程:
42.由上述方案构成的一种电磁溢流阀控制盖板,在其具体应用时,参见图4,作为举例分为卸压状态和建压状态:
43.(1)卸压状态:
44.电磁换向阀700不得电,液压油从二通插装阀500的第一油口510进入,同时分出一路到电磁溢流阀控制盖板600的第一油口610,经第一流道101,第一阻尼孔102,中心流道103,第三阻尼孔114,第一先导油路109,到电磁换向阀的第三油口730,即电磁溢流阀控制盖板600的第一油口610

经第一流道101

第一阻尼孔102

中心流道103

第三阻尼孔114

第一先导油路109
ꢀ→
电磁换向阀的第三油口730。在电磁换向阀700内部,第三油口730

第二油口720,第二油口720到电磁溢流阀控制盖板600的第二先导油路110,再经工艺直孔113

工艺斜孔112

螺纹插装孔107

第三流道108到达油箱,此时先导控制油压力为零。
45.此时,在电磁溢流阀控制盖板600内部,先导控制油同时经中心流道103
ꢀ→
第二阻尼孔106

第二流道105

第二台阶孔104

二通插装阀的弹簧腔,因为弹簧腔没有压力,作用在二通插装阀500的阀芯上的压力克服弹簧力顶开阀芯而开启,液压油从二通插装阀500的第一油口510

第二油口520,再无压力回到油箱,第一油口压力极低,只是克服弹簧力的压力,呈现卸压状态。
46.(2)建压状态:
47.电磁换向阀700得电,液压油从二通插装阀500的第一油口510进入,同时分出一路到电磁溢流阀控制盖板600的第一油口610,经第一流道101,第一阻尼孔102,中心流道103,第三阻尼孔114,第一先导油路109,到电磁换向阀700的第三油口730,即电磁溢流阀控制盖板600的第一油口610

经第一流道101

第一阻尼孔102

中心流道103

第三阻尼孔114

第一先导油路 109

电磁换向阀700的第三油口730。在电磁阀内部,第三油口730

第一
油口710,第一油口710堵住不通,先导液压油不能直接回油箱。
48.此时,在电磁溢流阀控制盖板600内部,先导控制油同时经中心流道103
ꢀ→
第二阻尼孔106

第二流道105

第二台阶孔104

二通插装阀500的弹簧腔。
49.再分出一路,到直动溢流阀:先导液压油经阀座孔312,作用在导阀芯305 上,先导控制油压力作用在封油面积上产生的推力,克服弹簧的压缩力推开导阀芯,弹簧的压力可以由调节杆311来调节,这样先导油的压力就可调了。
50.当先导油的压力等于弹簧压缩力时,先导油顶开导阀芯305,流出的先导油经螺纹插装孔107,第三流道108回到油箱,而在导阀芯面前的压力保持不变,此压力作用在二通插装阀500的弹簧腔。
51.这时,因为经过导阀芯的先导控制油是流动的,在第一阻尼孔102的两端造成压力差,也就是在二通插装阀500内部导阀芯305的两端,即二通插装500 阀的第一油口与弹簧腔之间形成压力差,此压力差克服二通插装阀500的弹簧压缩力,使二通插装阀500的阀芯开启,多余的液压油从第一油口510

第二油口520,再回到油箱,第一油口510的压力不再上升,起到安全溢流的作用。
52.由上述方案提供的一种电磁溢流阀控制盖板,其通过设置若干阻尼孔,可以限制先导控制油的流量,避免阀工作时的冲击,起到缓冲作用,同时也避免大的先导控制油流量在通过导阀芯时造成啸叫现象;其次,本装置结构紧凑,体积小,具有通流量大的特点。
5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