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贴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10:0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贴合 装置 设备


1.本技术涉及3c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贴合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平板电脑的生产过程中,常需要将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贴合在一起,并需要保证贴合精度。常由于第一工件或第二工件无法被可靠的固定,而在贴合时发生位移甚至从固定其的载具上脱离,从而影响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的贴合精度,严重影响生产良率和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主要提供一种贴合装置,以解决贴合装置的生产良率和效率不高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贴合装置。所述贴合装置包括:第一载具,包括第一承载件,第一承载件设有与第一工件相契合的仿形结构,且所述仿形结构还设有吸附所述第一工件的至少一组第一吸附孔;第二载具,用于定位第二工件;贴合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载具和所述第二载具中的一者相连接,用于调整所述第一工件和所述第二工件相对准并对接。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仿形结构上设有相间隔的多组所述第一吸附孔,多组所述第一吸附孔中的至少两组所述第一吸附孔互不相连通。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载具还包括:
7.调节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承载件的一侧,用于沿所述第一承载件的宽度方向对所述第一工件限位;和/或压持件;
8.压持驱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承载件上,与所述压持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压持件压持所述第一工件于所述仿形结构上。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载具还包括基座、缓冲导向件和缓冲组件,所述第一承载件滑动连接于所述基座上,且所述第一承载件和所述基座之间设置有所述缓冲导向件和所述缓冲组件,所述缓冲导向件和所述缓冲组件沿所述第一承载件的长度方向设置。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载具包括第二承载件,所述第二承载件上设有若干第二吸附孔和若干第三吸附孔,所述第三吸附孔的分布密度大于所述第二吸附孔的分布密度,所述第二吸附孔和所述第三吸附孔均用于吸附固定所述第二工件,且所述第三吸附孔相对所述第二吸附孔临近所述第二工件的贴合侧面设置。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吸附孔和所述第三吸附孔连通于不同的真空吸附系统。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载具还包括:
13.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沿所述第二承载件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承载件的两侧,并相配合以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对所述第二工件夹持定位;
14.第三定位件和第四定位件,沿所述第二承载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承
载件的两侧,并相配合以在所述长度方向上对所述第二工件夹持定位。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贴合驱动机构包括:
16.调整组件,包括第一调节动力件和第二调节动力件,所述第一载具或所述第二载具设置于所述第一调节动力件的驱动端,所述第一调节动力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载具或所述第二载具沿所述第一承载件的高度方向运动,所述第一调节动力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调节动力件的驱动端,所述第二调节动力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载具或所述第二载具沿所述第一承载件的宽度方向运动;
17.贴合驱动件,所述贴合驱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调整组件相连接,用于沿所述第一承载件的长度方向驱动对准后的所述第一工件和所述第二工件相对接。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整组件还包括:
19.第一支座,包括沿所述第一承载件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支撑件和沿所述第一承载件的高度方向设置的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连接,所述第二调节动力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件上;
20.旋转动力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连接,用于绕所述长度方向旋转调整所述第一工件和所述第二工件之间的错位角度。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整组件还包括:
22.第二支座,包括与所述第一支撑件平行设置的第三支撑件和与所述第二支撑件平行设置的第四支撑件,所述第三支撑件与所述第四支撑件连接,所述第一调节动力件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撑件上,所述第二调节动力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支座沿所述第一承载件的宽度方向运动;
23.安装座,连接于所述第一调节动力件的驱动端,用于安装所述第一载具或所述第二载具中的一者;
24.其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三支撑件之间及所述第二支撑件和所述第四支撑件之间均设置有第一导向件,所述安装座与所述第四支撑件之间设有第二导向件。
2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贴合装置还包括拍照组件,所述拍照组件与所述贴合驱动机构通信连接,用于拍摄所述第一工件和所述第二工件的边沿,进而驱动所述贴合驱动机构调整所述第一工件和所述第二工件相对准。
2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贴合装置。通过于第一载具的第一承载件上设有与第一工件相契合的仿形结构,并在仿形结构上设有至少一组第一吸附孔,从而可将第一工件可靠地固定在第一载具上,进而在贴合驱动结构驱动承载于第一载具上的第一工件和承载于第二载具上的第二工件相贴合时,可避免第一工件在贴合过程中变动,进而可提高贴合装置贴合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的生产良率和效率。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28.图1是本技术中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的贴合过程示意图;
29.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贴合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0.图3是图2所示贴合装置中第一载具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31.图4是图3所示第一载具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32.图5是图3所示第一载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33.图6是图2所示贴合装置中第二载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34.图7是图6所示第二载具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35.图8是图2所示贴合装置中贴合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6.图9是图2所示贴合装置中拍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8.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39.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他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他实施例相结合。
40.本技术提供一种贴合装置100,参阅图1至图5,图1是本技术中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的贴合过程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贴合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贴合装置中第一载具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第一载具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5是图3所示第一载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41.该贴合装置100用于将两个工件对准并贴合,以便于将两个工件固定在一起,例如通过焊接或采用紧固结构将两工件固定,或者其中一个工件上的贴合侧面设有胶水,进而两个工件通过胶水粘接在一起。
42.该贴合装置100包括第一载具10、第二载具20、贴合驱动机构30和拍照组件40,其中第一载具10用于承载固定第一工件1,第二载具20用于承载固定第二工件2,贴合驱动机构30用于调整第一工件1和第二工件2彼此相贴合的侧面对准并相贴合,拍照组件40用于拍摄承载于第一载具10上的第一工件1和承载于第二载具20上的第二工件2的姿态,进而在根据第一工件1和第二工件2之间的姿态偏差驱动贴合驱动机构30调整第一工件1和第二工件2相对准,以提高第一工件1和第二工件2的待贴合侧面的贴合精度。
43.如图1所示,在贴合装置100的作用下,相间隔的第一工件1和第二工件2对准并相
贴合。
44.如图2至图5所示,第一载具10设有与第一工件1相契合的仿形结构111,且仿形结构111还设有吸附第一工件1的至少一组第一吸附孔112;第二载具20用于定位第二工件2;贴合驱动机构30与第一载具10和第二载具20中的一者相连接,并用于调整第一工件1和第二工件2相对准并在对准后驱动第一工件1与第二工件2相对接。
45.第一载具10用于承载固定第一工件1,并可对第一工件1进行粗定位。第一载具10包括第一承载件11,第一承载件11上设有仿形结构111和第一吸附孔112,第一承载件11通过与第一工件1相契合的仿形结构111,对第一工件1进行承载定位,并通过第一吸附孔112吸附固定第一工件1。
46.其中,第一工件1与仿形结构111相契合的部分为第一工件1上与贴合侧面相异的部分,可以是与贴合侧面相邻或相背的侧面,也可以是棱角部分等部位。
47.本实施例中,参阅图1,第一工件1包括一体结构的颈部103和盖帽部104,颈部103设置于盖帽部104的侧面,盖帽部104与颈部103相背的一侧设有一异形棱角105,仿形结构111与该异形棱角105相契合,其中颈部103背离盖帽部104的侧面为第一贴合侧面106。
48.第二工件2可以呈板状、块状等形状,其具有第二贴合侧面201,第一贴合侧面106与第二贴合侧面201相贴合。
49.其中,第一工件1被第一载具10固定,第二工件2被第二载具20固定后,第一贴合侧面106与第二贴合侧面201呈相向设置。
50.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仿形结构111呈与第一工件1及其异形棱角105相契合的异形台阶状,仿形结构111包括第一承载面113、第二承载面114、第三承载面115和止推面116,第一承载面113和第三承载面115平行设置且具有高度差,第二承载面114连接于第一承载面113和第三承载面115之间,止推面116与第三承载面115连接且相垂直设置,其中第一承载面113用于贴合并支撑盖帽部104的底面,第二承载面114和第三承载面115贴合于异形棱角105,止推面116用于与盖帽部104上背离颈部103的侧面相贴合,以在第一工件1和第二工件2相贴合时给第一工件1以支撑,避免第一工件1因贴合时的冲击力而移位。
51.结合图4和图5,第二承载面114上设有至少一组第一吸附孔112,第一吸附孔112通过吸附异形棱角105以固定第一工件1,并可使得第一工件1与仿形结构111紧密地相贴合,给第一工件1提供良好地定位效果。
52.至少一组第一吸附孔112可以是一组或二组、三组等多组,一组第一吸附孔112可以包含两个、三个等多个第一吸附孔112。
53.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仿形结构111上设有相间隔的多组第一吸附孔112,多组第一吸附孔112中的至少两组第一吸附孔112互不相连通。多组第一吸附孔112沿仿形结构11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以均匀吸附第一工件1的各位置,从而可提供给第一工件1的均匀吸附力。
54.进一步地,多组第一吸附孔112中的至少两组第一吸附孔112互不相连通,例如第一吸附孔112为三组,三组第一吸附孔112互不相连通,则在其中一组第一吸附孔112失效而失去吸附力时,其余的多组第一吸附孔112中至少还存在有一组第一吸附孔112能够提供对工件的吸附力,从而增强了第一载具10对第一工件1的固定能力,可有效地防止第一工件1从第一载具10上脱落或移位。
55.可选地,仿形结构111设置的多组第一吸附孔112还可以相连通,从而提供给第一工件1均匀的吸附力。
56.可选地,多组第一吸附孔112还可以连通于同一真空吸附系统。
57.可选地,多组第一吸附孔112中的至少两组第一吸附孔112连通于不同的真空吸附系统,从而即使其中一组第一吸附孔112失去吸附动力,剩余的第一吸附孔112还能够确保吸附固定第一工件1。
58.本技术中,定义第一工件1和第二工件2相贴合时的运动方向为第一承载件11的长度方向x,与长度方向x相垂直且与第一承载面113相平行的方向为第一承载件11的宽度方向y,与长度方向x和宽度方向y均垂直的方向为第一承载件11的高度方向z。
59.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第一载具10还可以包括调节件12和与之连接的调节驱动件13,调节件12设置于第一承载件11的一侧,调节驱动件13驱动调节件12沿宽度方向y调节第一工件1在仿形结构111上的位置,以沿宽度方向y对第一工件1进行定位,使得第一工件1从宽度方向y上可大致对准第二工件2,即实现第一工件1和第二工件2在宽度方向y的粗对位。
60.调节件12可以是挡板或拨杆等,驱动件13可以是气缸或电机等,例如调节件12连接于气缸的驱动端,或者电机通过传动件驱动调节件12沿宽度方向y运动。
61.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调节件12还可固定设置于第一承载件11的一侧,用于沿第一承载件11的宽度方向y对第一工件1限位。
62.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5所示,第一载具10还可以包括压持件14和压持驱动件15,压持驱动件15设置于第一承载件11上并与压持件14连接,用于驱动压持件14压持第一工件1于仿形结构111上。
63.压持件14从盖帽部104的顶面一侧压持盖帽部104于仿形结构111上,从而进一步地固定第一工件1,避免第一工件1在第一载具10上脱落或移位。
64.压持驱动件15可以包括沿长度方向x驱动的第一压持驱动件151和沿高度方向z驱动的第二压持驱动件152,第一压持驱动件151用于驱动压持件14沿长度方向x移动至第一工件1的上方,第二压持驱动件152用于驱动压持件14沿高度方向z压持于第一工件1上。
65.具体地,第一载具10还包括承载座153,承载座153活动设置于第一承载件11上,第二压持驱动件152设置于承载座153上,第二压持驱动件152的驱动端与压持件14连接,第一压持驱动件151的驱动端与承载座153连接。第一压持驱动件151驱动承载座153沿长度方向x移动,第二压持驱动件152和压持件14跟随承载座153移动至第一工件1的上方,第二压持驱动件152驱动压持件14沿高度方向z压持于第一工件1,以沿高度方向z对第一工件1进行定位,使得第一工件1贴合于仿形结构111上。
66.承载座153的两端分别设有一第二压持驱动件152,两第二压持驱动件152的驱动端分别连接于压持件14的两端,以共同驱动压持件14沿高度方向z压持第一工件1。
67.可选地,压持驱动件15还可以仅包括第二压持驱动件152。
68.第一压持驱动件151和第二压持驱动件152可以均为气缸,也可以是电机和皮带组件等,本技术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69.进一步地,继续参阅图3和图5,第一载具10还包括基座16、缓冲导向件17和缓冲组件18,第一承载件11滑动连接于基座16上,且第一承载件11和基座16之间设置有缓冲导向件17和缓冲组件18,缓冲导向件17和缓冲组件18沿长度方向x设置,以在第一工件1和第二
工件2相贴合时进行缓冲保护,避免第一工件1和第二工件2因贴合而发生损伤,可有效提高成品率。
70.缓冲导向件17可以包括线轨和滑块,线轨沿长度方向x设置于基座16上,滑块设置于第一承载件11上,且滑块滑动设置线轨上,以便于第一承载件11和基座16之间的相对移动。
71.缓冲导向件17还可以是包括导杆和滑块,滑块滑动穿设于导杆上,导杆设置于基座16上,滑块设置于第一承载件11上。
72.缓冲组件18包括导向杆181、弹性件182和压力板183,导向杆181和压力板183中的一者设置于基座16上,另一者设置于第一承载件11,弹性件182套设于导向杆181上,且弹性压缩于压力板183的一侧,压力板183穿设于导向杆181上且被导向杆181的端部所止挡限位。
73.例如,第一承载件11朝向基座16的一侧设有连接板,导向杆181的一端设置于连接板上,压力板183设置于基座16上,弹性件182弹性压缩于连接板和压力板183之间。
74.在第一工件1和第二工件2相贴合时,冲击可使得载有第一工件1的第一承载件11在缓冲导向件17和缓冲组件18的作用相对基座16向长度方向x的反方向运动,从而实现第一工件1与第二工件2之间的软接触,以避免第一工件1和第二工件2之间硬接触导致的工件变形等损伤。
75.弹性件182可以是弹簧或弹性套等。
76.进一步地,压力板183背离弹性件182的一侧还设有传感器件184,传感器件184可以是压力传感器件或距离传感器件等。
77.例如,传感器件184为压力传感器件,且其设置于压力板183上,以检测压力板183所受到的压力,从而可根据所检测到的压力大小调整第一工件1和第二工件2的贴合过程,从而避免第一工件1和第二工件2之间过大的冲击力。
78.例如,传感器件184为距离传感器件,则其在第一工件1和第二工件2的贴合过程中持续检测到第二载具20或第二工件2之间的间距,以调整第一工件1和第二工件2之间的速度,也可避免第一工件1和第二工件2之间过大的冲击力。
79.可选地,缓冲组件18还可以是弹性顶杆,其一端固定于基座16和第一承载件11中的一者上,其另一端顶抵于基座16和第一承载件11中的另一者。
80.缓冲组件18还可以是其他结构形式,本技术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81.参阅图6和图7,图6是图2所示贴合装置中第二载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所示第二载具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82.如图2和图6所示,第二载具20设置于第一载具10的一侧且与第一载具10间隔设置。第二载具20包括第二承载件21,第二承载件21上设有若干第二吸附孔211和若干第三吸附孔212,第三吸附孔212的分布密度大于第二吸附孔211的分布密度,第二吸附孔211和第三吸附孔212均用于吸附固定第二工件2,且第三吸附孔212相对第二吸附孔211临近第二工件2的第二贴合侧面201设置。
83.具体地,第二吸附孔211和第三吸附孔212在第二承载件21的表面分区设置,其中第三吸附孔212的分区相对靠近第一载具10设置,以通过设置较密的第三吸附孔212,防止第二工件2在与第一工件1贴合时因第一工件1对第二工件2产生较大的侧向力而起翘,导致
第二工件2的底面脱离第二承载件21而不能被可靠地吸附,从而提高第二承载件21对固定第二工件2的可靠性。
84.进一步地,第二吸附孔211和第三吸附孔212连通于不同的真空吸附系统(未图示)。第一载具10设有两组真空吸附系统,其中一组真空吸附系统与各第二吸附孔211连通,另一组真空吸附系统与各第三吸附孔212连通,第二吸附孔211和第三吸附孔212所形成的负压可以相同或不同,从而可进一步提高第二载具20的可靠性,即任一区的第二吸附孔211或第三吸附孔212失效后,第二承载件21仍能够吸附固定第二工件2。
85.可选地,第二承载件21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固定第二工件2。例如,第二承载件21上设有嵌设第二工件2的腔体,或者第二承载件21上还可设有与第二工件2相配合的定位槽,本技术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86.第二载具20可以是第二承载件21,第二载具20还可以包括第二承载件21和其他部件。
87.本实施例中,第二载具20还包括第一定位件22、第二定位件23、第三定位件24和第四定位件25,其中第一定位件22和第二定位件23沿第二承载件21的宽度方向y间隔设置于第二承载件21的两侧,并相配合以在宽度方向y上对位于第二承载件21上的第二工件2夹持定位;第三定位件24和第四定位件25沿第二承载件21的长度方向x间隔设置于第二承载件21的两侧,并相配合以在长度方向x上对位于第二承载件21上的第二工件2夹持定位,第三定位件24位于第一工件1和第二工件2之间且在定位完成后避让第二工件2。
88.其中,第一承载件11和第二承载件21的长度方向x、宽度方向y和高度方向z均相同。
89.具体地,第一定位件22为设置于第二承载件21一侧的定位块,第二定位件23包括第一夹持件230和第一驱动件232,第一驱动件232的驱动端连接第一夹持件230,用于驱动第一夹持件230沿宽度方向y向第一定位件22运动,以配合第一定位件22夹持定位第二工件2。
90.第三定位件24包括第二夹持件240和第二驱动件242,第二驱动件242的驱动端连接第二夹持件240,第二驱动件242驱动第二夹持件240沿高度方向z伸出至第二承载件21的表面,以在第二工件2的一侧形成止挡位;第四定位件25包括第三夹持件250和第三驱动件252,第三驱动件252的驱动端连接第三夹持件250,第三驱动件252驱动第三驱动件252朝向第二夹持件240运动以在长度方向x上配合夹持定位第二工件2。
91.第一定位件22、第二定位件23、第三定位件24和第四定位件25相配合可将第二工件2定位于设定位置,以便于后续第一工件1和第二工件2之间的对位,之后第二吸附孔211和第三吸附孔212吸附固定第二工件2。
92.第三定位件24在完成定位后,第二驱动件242驱动第二夹持件240回落至第二承载件21的表面之下,以避开第二贴合侧面201。
93.或者,第二定位件23、第三定位件24和第四定位件25在完成定位后均自动复位至初始状态。
94.第二承载件21用于承载第二工件2的表面为平面,且其表面积大于第二工件2所能够占据的面积,从而可通过人工或机械设备将第二工件2较简便地搁置于第二承载件21上,大致将第二贴合侧面201朝向第一载具10即可,第一定位件22、第二定位件23、第三定位件
24和第四定位件25可相配合而自动对第二工件2定位校正,降低了对第二工件2的上料要求,能够提高上料效率。
95.参阅图8,图8是图2所示贴合装置中贴合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96.贴合驱动机构30包括调整组件32和贴合驱动件34,调整组件32与第一载具10和第二载具20中的一者连接,用于调整第一工件1和第二工件2相对准,即第一贴合侧面106与第二贴合侧面201相对准,贴合驱动件34与调整组件32连接,用以驱动对准后的第一工件1和第二工件2相贴合。
97.调整组件32包括第一调节动力件320和第二调节动力件322,第一载具10或第二载具20设置于第一调节动力件320的驱动端,第一调节动力件320用于驱动第一载具10或第二载具20沿高度方向z运动,即第一调节动力件320用于沿高度方向z调整第一工件1或第二工件2的位置,第一调节动力件320设置于第二调节动力件322的驱动端,第二调节动力件322用于驱动第一载具10或第二载具20沿第一承载件的宽度方向运动,即第二调节动力件322用于沿宽度方向y调整第一工件1或第二工件2的位置;贴合驱动件34的驱动端与调整组件32相连接,用于沿长度方向x驱动对准后的第一工件1和第二工件2相对接。
98.本实施例中,调整组件32与第一载具10相连接,用于调整第一载具10上所承载的第一工件1的姿态,以与承载于第二载具20上的第二工件2相对准,即调整第一贴合侧面106与第二贴合侧面201相对准。
99.调整组件32还包括第一支座31和旋转动力件36。第一支座31包括沿长度方向x设置的第一支撑件310和沿高度方向z设置的第二支撑件312,即有高度方向z垂直于第一支撑件310,第一支撑件310与第二支撑件312连接,第二调节动力件322设置于第一支撑件310上;旋转动力件36与第二支撑件312连接,用于绕长度方向x旋转调整第一贴合侧面106和第二贴合侧面201之间的错位角度,以进一步地校正第一贴合侧面106和第二贴合侧面201相对准。
100.调整组件32还包括第二支座33和安装座35。第二支座33包括与第一支撑件310平行设置的第三支撑件330和与第二支撑件312设置的第四支撑件332,第三支撑件330与第四支撑件332连接,第一调节动力件320设置于第三支撑件330上,第二调节动力件322用于驱动第二支座33沿宽度方向y运动;安装座35连接于第一调节动力件320的驱动端,用于安装第一载具10或第二载具20中的一者;其中,第一支撑件310和第三支撑件330之间及第二支撑件312和第四支撑件332之间均设置有第一导向件314,即第二调节动力件322驱动第二支座33在第一导向件314的导向下沿宽度方向y运动,安装座35与第四支撑件332之间设有第二导向件324,即第一调节动力件320驱动安装座35在第二导向件324的导向下沿高度方向z运动。
101.通过在第一支座31和第二支座33之间设置第一导向件314,以及安装座35与第四支撑件332之间设有第二导向件324,以增加调整组件32的整体刚性,增强调整组件32自身抗扰动的性能,提高稳定性,同时还能增强其线性驱动的稳定性。
102.本实施例中,第一调节动力件320、第二调节动力件322及贴合驱动件34均可以为气缸或电机和传动件的结合,其中传动件与电机的转轴连接以将旋转运动转变成直线运动,从而可进行线性驱动;旋转动力件36可以是电机与减速器的组合等;第一导向件314和第二导向件324均可以是导轨滑块组件或导杆滑块组件。
103.参阅图9,图9是图2所示贴合装置中拍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04.贴合装置100还包括拍照组件40,拍照组件40与贴合驱动机构30通信连接,用于拍摄第一工件1和第二工件2的边沿,进而驱动贴合驱动机构30调整第一工件1和第二工件2相对准。
105.具体地,拍照组件40包括拍照支架41和至少一个拍照件42,拍照件42可以是相机或摄影机等,拍照件42设置于拍照支架41上。
106.本实施例中,拍照组件40设置于第一载具10背离第二载具20的一侧,且拍照组件40的位置不可调。其中拍照支架41上设有两个拍照件42,两个拍照件42处于同一竖直高度且沿宽度方向y间隔设置,以分别拍摄第一工件1和第二工件2沿宽度方向y相间隔的边沿,从而可通过拍照同时获取第一工件1和第二工件2之间的竖直位置偏差、水平位置偏差和角度偏差,继而调整组件32可据此调整第一工件1和第二工件2相对准。
107.进一步地,拍照组件40还可以包括有动力机构(未图示),动力机构与拍照支架41相连接,通过动力机构调整拍照件42的高度和/或角度等,以利于其获取图像,可消除第二载具20对第一载具10的遮挡影响。
108.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贴合装置。通过于第一载具上设有与第一工件相契合的仿形结构,并在仿形结构上设有至少一组第一吸附孔,从而可将第一工件可靠地固定在第一载具上,进而在贴合驱动结构驱动承载于第一载具上的第一工件和承载于第二载具上的第二工件相贴合时,可避免第一工件在贴合过程中变动,进而可提高贴合装置贴合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的生产良率和效率。
109.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