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玻纤编网增强大口径耐高压聚乙烯弯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19 22:4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弯头 给水 聚乙烯 装置 大口径


1.本实用新型涉及给水用聚乙烯管道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纤编网增强大口径耐高压聚乙烯弯头装置。


背景技术:

2.最新版的给水用聚乙烯(pe)管道系统标准(gb/t13663.2~3

2018)中新增了dn315

dn800 2.0mpa规格的大口径、高压力管材、管件。
3.目前市面上通过压注工艺、注塑工艺成型的大口径高压力等级的弯头、三通等管件存在多次加工耗时长、聚乙烯用料多、生产周期长、单价高等问题。
4.有一种内衬冲孔钢板增强的聚乙烯弯头。但其执行内定径尺寸标准,与国标聚乙烯给水管及其他外定径系列的聚乙烯复合管直径尺寸不匹配;并且钢的热胀冷缩形变系数为聚乙烯塑料的10倍,长期使用存在脱层隐患;内衬的钢板层要先弯曲成圆柱状再冲孔再打磨棱角,再镀锌防腐处理。处理复杂、成本高。
5.另有一种玻璃纤维复合带增强弯头。为多次挤出成型方式,其生产需经历:内层管挤出、内层管真空定径、内层管冷却定型、内层管弯曲定型、缠绕增强层、加热、定长切断、注塑成型等先后八个工艺步骤。工艺复杂、成本高;且多次多层成型,各层间存在相界面,粘接性差;管壁塑料分散不均匀、稳定性差、后期使用容易脱层、开裂;且承压强度低,最高为1.25mpa。


技术实现要素:

6.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玻纤编网增强大口径耐高压聚乙烯弯头装置。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玻纤编网增强大口径耐高压聚乙烯弯头装置,包括玻纤编织网、涂覆在所述玻纤编织网内外壁的固化层、涂覆在所述固化层表面的粘接层以及固定包覆住所述玻纤编织网外面的外壳,所述玻纤编织网、固化层、粘接层和外壳一体成型,所述固化层的材质为环氧树脂粘接剂,所述粘接层的材质为聚乙烯粘接树脂,所述外壳的材质为聚乙烯,所述外壳的内部均匀分布有塑料定位钉。
8.优选的,玻纤编织网采用玻璃纤维丝在编织机内沿芯棒进行单层或多层编网,选用不同直径的芯棒可以制得不同尺寸的玻纤编织网。
9.优选的,玻纤编织网中任意两条玻璃纤维丝之间的编织角度在30
°
至80
°
范围之内。
10.优选的,所述外壳是注塑而成的。
11.优选的,塑料定位钉与外壳材质相同且一体成型。
12.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3.(1)通过编织机编织而成的玻纤编织网,工艺简单,强度高韧性好,作弯头内部设置的内芯来增大弯头承压强度,制成的弯头可为新增的高压管材作连接件使用。
14.(2)通过涂覆在玻纤编织网内外壁的环氧树脂粘接剂,将玻纤编织网固化定型,增强玻纤编织网的整体性,不易松散,进而提高弯头承压强度与使用寿命。
15.(3)通过涂覆在玻纤编织网表面的聚乙烯粘接树脂,将玻纤编织网和外壳更加紧密的连接在一起,提高弯头的整体强度,不易分层,从而提高了弯头的使用寿命。
16.(4)通过注塑的工艺一次成型,管壁塑料分散均匀,稳定性好,工艺简单适合大批量生产,且可通过改变注塑模具的大小来改变弯头的直径,可为新增的大口径管材作弯头连接。
附图说明
1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玻纤编网增强大口径耐高压聚乙烯弯头装置的侧面剖视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玻纤编网增强大口径耐高压聚乙烯弯头装置的横截面剖视图;
20.图中:1、玻纤编织网;2、外壳;3、固化层;4、粘接层;5、塑料定位钉。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3.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4.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玻纤编网增强大口径耐高压聚乙烯弯头装置,包括玻纤编织网1、涂覆在所述玻纤编织网1内外壁的固化层3、涂覆在所述固化层表面的粘接层4以及固定包覆住所述玻纤编织网1外面的外壳2,所述玻纤编织网1、所述固化层3、所述粘接层4和所述外壳2一体成型。
25.进一步的,玻纤编织网1采用玻璃纤维丝在编织机内沿芯棒进行单层或多层编网,能够制得强度满足需求的玻纤编织网1,工艺简单,适合批量快速生产,选用不同直径的芯棒可以制得不同尺寸的玻纤编织网1,作为不同尺寸弯头的内芯。
26.进一步的,玻纤编织网1中任意两条玻璃纤维丝之间的编织角度在30
°
至80
°
范围
之内,既能在一定程度上弯曲,作为弯头内芯使用,又保证了玻纤编织网1的强度符合要求。
27.进一步的,外壳2的材质为聚乙烯,是使用模具注塑而成的,保证管壁塑料分散均匀,稳定性好,避免后期使用会脱层、开裂,增加了制得的弯头的使用寿命。
28.进一步的,塑料定位钉5用于在注塑前固定玻纤编织网1在模具中的位置,防止在注塑过程中玻纤编织网的位置发生偏移,固定玻纤编织网1的塑料定位钉5可以有很多个,由于塑料定位钉与注塑而成的外壳2使用的是同一种材质,所以注塑后外壳2与塑料定位钉5一体成型,保证管壁塑料均匀分散。
29.进一步的,所述固化层的材质为环氧树脂粘接剂,涂覆在玻纤编织网1内外壁能够将编织而成的玻纤编织网1固化定型,增加了玻纤编织网的稳定性,不会轻易散开。
30.进一步的,所述粘接层的材质为聚乙烯粘接树脂,可以更好的将玻纤编织网1与外壳2连接在一起,增加了制成的弯头的整体性,不易分层。
31.进一步的,弯头成型后可通过热熔对接焊、电熔焊接的方式用于聚乙烯实壁管、聚乙烯复合管等系统;亦可在弯头端部缠绕聚乙烯,再车削制出法兰根,通过法兰的连接方式与其他材质管道连接,例如钢管、玻璃钢管、球磨铸铁管等,可塑性强,连接方式多样,应用范围广。
3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如下:工作人员首先取出玻璃纤维丝放入玻璃纤维丝编织机中,绕编织机内芯棒进行编织,根据所需弯头的口径不同,选用不同直径的芯棒,来制得不同尺寸的玻纤编织网1,编织机将玻璃纤维丝以立体缠绕方式按照经纬方向按一定角度交叉编织成圆柱状,编织的角度可以是30
°
至80
°
之间的任何角度,玻纤编织网1的编织方式可以是单层或多层编网,用于制得满足强度要求的玻纤编织网1。在编织完成的所述玻纤编织网1的内外壁表面涂抹环氧树脂粘接剂形成固化层3,将所述玻纤编织网1固化定型,待所述玻纤编织网1定型后,剪掉玻璃纤维丝接头,再在所述固化层3的表面均匀地涂抹上一层聚乙烯粘接树脂形成粘接层4,更好的将玻纤编织网1与聚乙烯材质的外壳2固定连接。将刚刚涂覆了固化层3和粘接层4的所述玻纤增强网1放入弯头模具模腔内型芯之上,用塑料定位钉5将所述玻纤增强网1固定在合适的位置,然后通过注塑的方式制得外壳2,所述玻纤编织网1、所述固化层3、所述粘接层4、所述外壳2和所述塑料定位钉一体成型。注塑成型的弯头可通过热熔对接焊、电熔焊接的方式用于聚乙烯实壁管、聚乙烯复合管等系统;亦可在弯头端部缠绕聚乙烯,再车削制出法兰根,通过法兰的连接方式与其他材质管道连接,例如钢管、玻璃钢管、球磨铸铁管等。
33.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玻纤编织网1采用玻璃纤维丝在编织机内沿芯棒进行单层或多层编网,能够制得强度满足需求的玻纤编织网1,工艺简单,适合批量快速生产,选用不同直径的芯棒可以制得不同尺寸的玻纤编织网1,作为不同尺寸弯头的内芯;玻纤编织网1中任意两条玻璃纤维丝之间的编织角度在30
°
至80
°
范围之内,既能在一定程度上弯曲,作为弯头内芯使用,又保证了玻纤编织网1的强度符合要求;外壳2的材质为聚乙烯,是使用模具注塑而成的,保证管壁塑料分散均匀,稳定性好,避免后期使用会脱层、开裂,增加了制得的弯头的使用寿命;塑料定位钉5用于在注塑前固定玻纤编织网1在模具中的位置,防止在注塑过程中玻纤编织网的位置发生偏移,固定玻纤编织网1的塑料定位钉5可以有很多个,由于塑料定位钉与注塑而成的外壳2使用的是同一种材质,所以注塑后外壳2与塑料定位钉5一体成型,保证管壁塑料均匀分散;所述固化层的材质为环氧树脂粘接剂,涂覆在玻纤编
织网1内外壁能够将编织而成的玻纤编织网1固化定型,增加了玻纤编织网的稳定性,不会轻易散开;所述粘接层的材质为聚乙烯粘接树脂,可以更好的将玻纤编织网1与外壳2连接在一起,增加了制成的弯头的整体性,不易分层;注塑成型的弯头可通过热熔对接焊、电熔焊接的方式用于聚乙烯实壁管、聚乙烯复合管等系统,亦可在弯头端部缠绕聚乙烯,再车削制出法兰根,通过法兰的连接方式与其他材质管道连接,例如钢管、玻璃钢管、球磨铸铁管等,连接方式多样,应用范围广。
34.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