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加热组件的制作方法

2021-09-11 00:0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加热 地说 雾化 组件 燃烧


1.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不燃烧型雾化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加热组件。


背景技术:

2.加热不燃烧型电子烟,也称低温烘烤烟具,是一种通过低温加热不燃烧的方式加热发烟材料形成可抽吸烟雾的气溶胶产生装置。目前,国内外都已推出不同类型的加热组件对发烟材料进行烘烤加热,如片状、管状和棒状加热组件。
3.传统的加热组件多是采用厚膜印刷技术,一种方式是将电阻浆料印刷在一绝缘基体上,然后高温烧结形成电阻,再在电阻层外覆盖一层绝缘覆盖膜;另外一种方式是将电阻浆料印刷在一陶瓷基体上,然后叠加覆盖一层陶瓷,然后烧结成型。
4.以上传统方式的缺陷在于,使用厚膜印刷的电阻浆料在高温烧结后形成的电阻电路的性能经过反复使用后会发生较大衰减,其tcr曲线及电阻本身数值会发生较大改变,从而改变了加热组件的加热性能,从而导致用户体验口感的较大改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加热组件,达到发热均匀、发热稳定、寿命更持久、电阻及tcr性能参数衰减较小的目的。
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加热组件,包括第一陶瓷基体、第二陶瓷基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陶瓷基体和所述第二陶瓷基体之间的发热体,所述第一陶瓷基体、所述发热体、所述第二陶瓷基体采用共烧工艺结合在一起。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共烧工艺为htcc或ltcc。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体采用蚀刻、冲压、编织、焊接、拉伸、激光切割、线切割中的至少一种加工成型。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体为金属发热体。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陶瓷基体、所述第二陶瓷基体的结构相同或不同。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陶瓷基体、所述第二陶瓷基体均为绝缘陶瓷,所述绝缘陶瓷的组成材料包括氧化铝、氧化锆、氮化铝、碳化硅、氮化硅中的至少一种。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发热体电性连接的两电极引脚。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体的中心线与所述加热组件的中心线重合。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组件呈一端具有v型尖头的片状。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组件呈管状或筒状,所述加热组件的截面呈规则或不规则形状。
16.实施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共烧工艺,使第一陶瓷基体、第二陶瓷基体熔接在一起,从而将发热体镶嵌在第一陶瓷基体、第二陶瓷基体之间,加热组件发热均匀,加热性能稳定,发热体经过长期反复使用后电阻及tcr性能参数衰减较小,寿命更持久;共烧成型的方式可大大提高发热体与陶瓷基体之间的结合力,有效避免加
热组件因多次插拔等导致的发热体虚接或浮起,优化了雾化效果。
附图说明
17.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加热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图1所示加热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加热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图3所示加热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23.图1

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加热组件1,该加热组件1可通过低温加热不燃烧的方式加热发烟材料形成可抽吸烟雾供用户吸食。该加热组件1在本实施例中可呈片状并包括第一陶瓷基体11、第二陶瓷基体12、设置于第一陶瓷基体11和第二陶瓷基体12之间的发热体13以及与发热体13电性连接的两电极引脚14。该加热组件1在制造时,先将发热体13放置于第一陶瓷基体11、第二陶瓷基体12之间,然后通过共烧工艺,使第一陶瓷基体11、第二陶瓷基体12在高温下熔接在一起,达到将发热体13镶嵌在陶瓷中的目的。该共烧工艺可采用htcc(低温共烧陶瓷)或ltcc(高温共烧陶瓷)技术。通过该工艺制成的加热组件1,发热均匀,加热性能稳定,发热体13经过长期反复使用后电阻及tcr性能参数衰减较小,寿命更持久。共烧成型的方式可大大提高发热体13与陶瓷基体之间的结合力,有效避免加热组件1因多次插拔等导致的发热体13虚接或浮起,优化了雾化效果。发热体13的中心线与加热组件1的中心线重合,以使发热更均匀。
24.第一陶瓷基体11、第二陶瓷基体12的结构(组成材料、形状、尺寸等)可相同,也可不同。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陶瓷基体11、第二陶瓷基体12的结构相同,其均呈一端具有v型尖头111的平片状。该v型尖头111的两个锋边之间的夹角可以为60

120度。第一陶瓷基体11、第二陶瓷基体12为绝缘陶瓷,其可由导热的陶瓷粉末形成,该陶瓷粉末可包括氧化铝(al2o3)、氧化锆(zro)、氮化铝(aln)、碳化硅(sic)、氮化硅(si3n4)中的至少一种。
25.发热体13和两电极引脚14均为金属导电材质。两电极引脚14伸出第一陶瓷基体11、第二陶瓷基体12之外,分别作为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用于连接电源(如电池等)。发热体13通过两电极引脚14连接电源后通电发热,从而达到加热发烟材料的目的。发热体13可采用蚀刻、冲压、编织、焊接、拉伸、激光切割、线切割等加工工艺制成。发热体13的结构形状不受限制,例如,其可具有网状、丝状、条状等结构形状。在本实施例中,发热体13呈长方形片状,其上可分布有多个矩形网孔130,该多个网孔130可呈竖向两排等距分布。
26.发热体13和两电极引脚14可一体成型,此时,发热体13和两电极引脚14的材质相同。或者,发热体13和两电极引脚14也可分别单独制造后再组装在一起,例如,发热体13和两电极引脚14分别加工成型后,再将两电极引脚14的一端分别焊接于发热体13上,此时,发热体13和两电极引脚14的材质可相同也可不同。通常,发热体13可采用电阻率较大、发热较多的材料,例如铁铬铝、镍铬、不锈钢、纯镍、纯钛、镍铁等具有导电性能且通电后发热较多
的金属材料。电极引脚14可采用电阻率较小、发热较少的材料,例如ag、au、cu等。
27.图3

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的加热组件1,该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该加热组件1呈圆管状,并包括圆管状第一陶瓷基体11、圆管状第二陶瓷基体12、镶嵌于圆管状第一陶瓷基体11和圆管状第二陶瓷基体12之间的圆管状发热体13以及与圆管状发热体13电性连接的两电极引脚14。可以理解地,该加热组件1并不局限于呈圆管状,其也可以为截面呈椭圆形、矩形等其他规则形状或者不规则形状的管状结构;或者,该加热组件1也可呈筒状,其包括一底壁和一围绕该底壁周缘的筒状侧壁,该筒状加热组件1的截面也可呈圆形、椭圆形、矩形等规则形状或者不规则形状。
28.在本实施例中,圆管状的发热体13可以由片状的发热体卷绕形成。发热体13沿周向的一侧具有开口131,两电极引脚14可分别连接在开口131的周向两侧。发热体13上还可分布有多个沿轴向等距分布的环形网孔130。
29.可以理解地,上述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使用而不受限制。
30.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