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基于区块链的用户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2021-10-24 11:1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区块 数据处理 装置 可读 计算机


1.本发明涉及区块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用户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随着互联网和信息行业的高速发展,我们逐步走进了“大数据时代”,用户在用户设备上的任何一个行为都会产生数据,用户数据则是用户行为分析的科学基础。但目前,用户设备上记录的用户行为产生的用户数据,以各种网络协议上报至服务器,所有数据存储在中心化的服务器,在服务器上进行汇总、统计。因此,用户数据的统计难以做到公开透明,存储的安全性也无法保障,数据真实性不值得信赖。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用户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用户数据的统计难以做到公开透明,存储的安全性也无法保障,数据真实性不值得信赖的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用户数据处理方法,所述基于区块链的用户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接入基础区块链,所述基础区块链包括用户设备;
6.当到达预设时间点时,向基础区块链中的其他用户设备发送第一用户数据,并接收其他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用户数据;
7.对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和所述第二用户数据进行处理,生成带有时间戳的第一数据区块,向基础区块链中的所有用户设备广播所述第一数据区块;
8.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区块上的时间戳的顺序将所述第一数据区块链接到数据区块链上。
9.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区块上的时间戳的顺序将所述第一数据区块链接到数据区块链上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10.当接收其他用户设备广播的第二数据区块时,按预设的共识机制判断所述第二数据区块是否有效;
11.若所述第二数据区块有效,则将所述第二数据区块替换未上链的所述第一数据区块成为新的第一数据区块。
12.优选地,所述当到达预设时间点,向基础区块链中的其他用户设备发送第一用户数据的步骤包括:
13.根据预设的数据结构建立用户数据区块,所述用户数据区块中的第一用户数据按所述数据结构存储;
14.当到达预设的时间,接收用户数据区块上传的第一用户数据,并将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发送给基础区块链中的所有用户设备。
15.优选地,所述对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和所述第二用户数据进行处理的步骤包括:
16.将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和所述第二用户数据按所述数据结构进行分类存储和分类统计。
17.优选地,所述对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和所述第二用户数据进行处理,生成带有时间戳的第一数据区块的步骤包括:
18.对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和所述第二用数据进行处理,生成处理结果;
19.根据预设的智能合约对处理过程和所述处理结果进行验证;
20.若验证通过,则根据所述处理结果生成带有时间戳的第一数据区块。
21.优选地,所述接入基础区块链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22.按预设加密规则生成一个唯一的虚拟地址,所述虚拟地址封装于各用户设备的用户数据和数据区块中。
23.优选地,所述接入基础区块链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24.当接收到用户数据的查询指令时,根据所述查询指令调取并显示对应的用户数据。
25.优选地,所述当接收到用户数据查询指令时,根据所述查询指令调取并显示对应的用户数据的步骤包括:
26.当接收到用户数据的查询指令时,获取所述查询指令中的用户数据特征值,所述用户数据特征值包括数据类型、时间戳和设备地址;
27.根据所述用户数据特征值调取并显示对应的用户数据。
28.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用户数据管理装置,所述基于区块链的用户数据管理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基于区块链的用户数据管理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基于区块链的用户数据管理程序时实现上述基于区块链的用户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29.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基于区块链的用户数据管理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区块链的用户数据管理应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基于区块链的用户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30.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用户数据处理方法,通过将用户设备接入由各个用户设备组成的基础区块链,使区块链上的每台用户设备都存储有所有用户设备的用户数据,最终实现了用户数据的去中心化分布式存储。与现有技术相比,用户数据的统计更加公开透明,提高了用户数据的存储安全性和真实性。
附图说明
3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32.图2为本发明基于区块链的用户数据处理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33.图3为数据区块链场景示意图。
34.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35.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36.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解决方案是:将用户设备接入由各个用户设备组成的基础区块链,每当到达预设的时间点,共享用户数据,并生成带有时间戳的数据区块,连接到数据区块链上。
37.随着互联网和信息行业的高速发展,我们逐步走进了“大数据时代”,用户在用户设备上的任何一个行为都会产生数据,而对这些产生的用户数据进行分析则是将隐藏在这些数据中的网络用户行为特点显现出来,每个用户的用户行为都会深度地反映出该用户当前潜在的需求、兴趣爱好等。准确的用户行为分析可以使得企业有效且精准的改进自己的产品,把握未来发展方向,同时提高用户的体验感。但是目前,电视机、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用户设备上记录的用户数据(如:设备使用时间、app(application,应用程序)打开次数、观看视频内容、观看时长等数据),以各种网络协议上报至服务器,所有数据存储在中心化的服务器,在服务器上进行汇总、统计。信息的不对称最终导致用户数据的统计难以做到公开透明,存储的安全性也无法保障,数据真实性不值得信赖。
38.本发明提供一种解决方案,将区块链灵活应用到用户数据管理上,使用户数据去中心化、分布式存储,无法篡改,任何人可查,用户数据的统计更加公开透明,提高了用户数据的存储安全性和真实性。
39.如图1所示,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40.本发明实施例装置可以是电视机,也可以是pc、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mp3(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ii,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3)播放器、mp4(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v,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3)播放器、便携计算机等具有显示功能的可移动式装置设备。
41.如图1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网络接口1004,用户接口1003,存储器1005,通信总线1002。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

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

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42.可选地,装置还可以包括摄像头、rf(radio frequency,射频)电路,传感器、音频电路、wifi模块等等。其中,传感器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屏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移动装置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屏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重力加速度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移动装置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当然,移动装置还可配置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43.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装置结构并不构成对装置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44.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基于区块链的用户数据处理程序。
45.在图1所示的装置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连接后台服务器,与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连接客户端(用户端),与客户端进行数据通信;而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基于区块链的用户数据处理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46.接入基础区块链,所述基础区块链包括用户设备;
47.当到达预设时间点时,向基础区块链中的其他用户设备发送第一用户数据,并接收其他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用户数据;
48.对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和所述第二用户数据进行处理,生成带有时间戳的第一数据区块,向基础区块链中的所有用户设备广播所述第一数据区块;
49.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区块上的时间戳的顺序将所述第一数据区块链接到数据区块链上。
50.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基于区块链的用户数据处理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51.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区块上的时间戳的顺序将所述第一数据区块链接到数据区块链上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52.当接收其他用户设备广播的第二数据区块时,按预设的共识机制判断所述第二数据区块是否有效;
53.若所述第二数据区块有效,则将所述第二数据区块替换未上链的所述第一数据区块成为新的第一数据区块。
54.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基于区块链的用户数据处理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55.所述当到达预设时间点,向基础区块链中的其他用户设备发送第一用户数据的步骤包括:
56.根据预设的数据结构建立用户数据区块,所述用户数据区块中的第一用户数据按所述数据结构存储;
57.当到达预设的时间,接收用户数据区块上传的第一用户数据,并将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发送给基础区块链中的所有用户设备。
58.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基于区块链的用户数据处理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59.所述对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和所述第二用户数据进行处理的步骤包括:
60.将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和所述第二用户数据按所述数据结构进行分类存储和分类统计。
61.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基于区块链的用户数据处理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62.所述对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和所述第二用户数据进行处理,生成带有时间戳的第一数据区块的步骤包括:
63.对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和所述第二用数据进行处理,生成处理结
64.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基于区块链的用户数据处理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65.所述接入基础区块链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66.按预设加密规则生成一个唯一的虚拟地址,所述虚拟地址封装于各用户设备的用户数据和数据区块中。
67.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基于区块链的用户数据处理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68.所述接入基础区块链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69.当接收到用户数据的查询指令时,根据所述查询指令调取并显示对应的用户数据。
70.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基于区块链的用户数据处理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71.所述当接收到用户数据查询指令时,根据所述查询指令调取并显示对应的用户数据的步骤包括:
72.当接收到用户数据的查询指令时,获取所述查询指令中的用户数据特征值,所述用户数据特征值包括数据类型、时间戳和设备地址;
73.根据所述用户数据特征值调取并显示对应的用户数据。
74.参照图2,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用户数据处理方法,所述基于区块链的用户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75.步骤s10,接入基础区块链,所述基础区块链包括用户设备;
76.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它是一个共享数据库,存储于其中的数据或信息,具有“不可伪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开透明”“集体维护”等特征。
77.基础区块链是一条公共的、开放的区块链,任何设备可接入,这些设备构成了基础区块链的节点,经安全验证符合要求的节点可以允许其将数据上链;基础区块链提供底层协议,并建立共识机制、智能合约、权限管理以及由用户数据构成的终极账本,并拥有终极裁决权。
78.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是用户设备,用户设备通过接入基础区块链,经安全验证符合要求后共享其产生的用户数据,并记录基础区块链上其他经安全验证符合要求的用户设备共享的用户数据,与其他用户设备一同构成基础区块链。
79.容易理解的是,经安全验证不符合要求的用户设备或其他设备(如:服务器、工作站等)可以接入基础区块链,知晓共享的数据信息,但无法参与数据共享(如发送数据、数据处理、数据上链等)。
80.每个用户设备都有一个设备地址,设备地址相当于是用户设备的标识号,通过预先设定,可以设置为用户设备的mac地址(media access controladdress,媒体存取控制位址)、ip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互联网协议地址)、用户设备的识别号、用户的身份信息(如:账号、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指纹信息、面部识别信息等)按加密规则生成一个虚拟地址等。
81.可选地,所述接入基础区块链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82.按预设加密规则生成一个唯一的虚拟地址,所述虚拟地址封装于各用户设备的用户数据和数据区块中。
83.加密规则是对原来为明文的文件或数据按某种算法进行处理,使其成为不可读的一段代码“密文”,使其只能在输入相应的密钥之后才能显示出原容,通过这样的途径来达到保护数据不被非法人窃取、阅读的目的。
84.按预设的加密规则对用户设备的设备地址进行加密,生成一个唯一的虚拟地址,所述虚拟地址是任意长度任意字符组成的字符串。
85.虚拟地址封装于各用户设备的用户数据和数据区块中,作为用户设备的识别码,用户数据的产生、传输、处理、修改均会生成携带有与操作对应的用户设备的虚拟地址的新的用户数据,例如:若a设备产生了a数据发送给了b设备,b设备将a数据修改成了b数据,则a设备产生数据和发送数据、b设备修改数据的信息均会被记录下来。以确保每个数据的可溯源性,若出现了异常数据,可以很容易的找到问题的源头,并基于智能合约解决问题,大大降低了数据被恶意篡改的可能性,进而确保数据的真实性。
86.步骤s20,当到达预设时间点时,向基础区块链中的其他用户设备发送第一用户数据,并接收其他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用户数据;
87.预设时间点可以以时间间隔的形式(如:间隔30分钟、间隔1小时等)或某一标准下的时间点的形式(如:北京时间上午8点30分、太平洋时间17点10分等)进行设定,预设时间点的设置可以间隔相同的时间均匀设置,也可以根据数据的产生量的多少、用户设备的活跃程度、用户的要求等对不同的时间段设置不同长度的时间间隔(例如:北京时间0点到7点设置时间间隔为2小时、北京时间19点到24点设置时间间隔为30分钟等);预设时间点分布的时间段可以根据存储量的大小、数据的使用需求等进行设置,如24小时、2天、1个星期等,以一个时间段为周期,周期内产生的数据区块链接成在一个数据区块链上,当经历一个完整的周期后,进入下一个周期,将生成一条新的数据区块链,对于已经完成的数据区块链的数据,各用户设备可以根据共识机制、智能合约和设备的实际情况存储一定的时间或删除,及时清理以减少占用用户设备的存储容量,更好地保证用户设备的正常存储和运行。
88.用户数据是在用户设备上的行为产生的数据,包括:设备使用时间、app打开次数、观看视频内容、观看视频时长等数据。
89.步骤s30,对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和所述第二用户数据进行处理,生成带有时间戳的第一数据区块,向基础区块链中的所有用户设备广播所述第一数据区块;
90.对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和所述第二用户数据进行处理可以包括加密、记录、整合、统计、分析等,例如:哈希算法或对称加密机制或非对称加密机制进行数据加密、通过获取某一时段收看某电视节目的设备总数和同一时段收看电视的设备总数计算出该电视节目的收视率、通过统计app打开次数得出该app的用户活跃程度、通过统计某个关键词在用户设备各数据中出现的次数得出该用户对该关键词喜好程度等。
91.一个区块包括区块头和区块体,区块头里面存储着区块的头信息,包含上一个区块的哈希值(prehash),本区块体的哈希值(hash),以及时间戳(timestamp)等等;区块体存储着这个区块的详细数据(data),这个数据包含若干记录,可以是具体的数据信息、数据处理信息、数据生成地址、数据传输路径等。
92.时间戳是使用数字签名技术产生的数据,签名的对象包括了原始文件信息、签名参数、签名时间等信息。时间戳系统用来产生和管理时间戳,对签名对象进行数字签名产生时间戳,以证明原始文件在签名时间之前已经存在。
93.生成带有时间戳的第一数据区块时,向全网广播该数据区块记录的完整的且带有时间戳的数据,全网所有其他用户设备可以进行记录、核对、验证、保存或替换。
94.容易理解的是,为了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在生成第一数据区块之前或之后可以对处理完成的结果进行验证,所述验证可以通过广播对比确认、传统合约、智能合约等方式进行。
95.可选地,所述对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和所述第二用户数据进行处理,生成带有时间戳的第一数据区块的步骤包括:
96.对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和所述第二用户数据进行处理,生成处理结果;
97.根据不同的需求设置需要获得的处理结果(如:收看电视节目的总数、收看电视的总数、app打开次数等),从获取的第一用户数据和第二用户数据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对有效信息进行加密、记录、整合、统计、分析等处理,得到处理结果。
98.根据预设的智能合约对处理过程和所述处理结果进行验证;
99.智能合约是一种旨在以信息化方式传播、验证或执行合同的计算机协议。
100.按照智能合约验证所述处理结果生成的全过程是否合法,即生成所述处理结果的用户设备是否属于合法节点、所述处理结果的处理过程是否合法、生成的处理结果是否是合法数据等。
101.若验证通过,则根据所述处理结果生成带有时间戳的第一数据区块。
102.若验证不通过,则按照智能合约和共识机制对所述处理结果和生成处理结果的用户设备进行处置(如:此次处理结果无效重新进行数据处理、广播非法操作、禁止数据上链等)。
103.通过智能合约可以高效的对数据处理后的处理结果进行验证,且智能合约具有可追踪且不可逆转的优点,安全性更高,且可节约成本。
104.步骤s40,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区块上的时间戳的顺序将所述第一数据区块链接到数据区块链上。
105.数据区块链是利用时间戳实现在时间上有序的、由一个个区块组成的一根链条,每一个新区块生成时,都会被打上时间戳,最终依照区块生成时间的先后顺序相连成区块链,参照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区块链场景示意图,每个数据区块由区块头2001和区块体2002组成,区块头2001里面存储着区块的头信息,包含上一个区块的哈希值(pre hash),本区块体的哈希值(hash),以及时间戳(time stamp)等等;区块体2002存储着这个区块的详细数据(data),这个数据包含若干记录,可以是具体的数据信息、数据处理信息、数据生成地址、数据传输路径等,区块之间通过哈希值确定连接。
106.由于数据区块链可能是无限的也可能是有限的(如时间限制、链长限制等),当到达限期时,重新开始新的区块链。
107.为了辅助理解,本发明提供一实施例说明数据区块链的生成过程,设置时间限制为24小时,预设时间点为每30分钟,从某日零点开始,当第一个30分钟或零点三十分时,所有用户设备将自己的用户数据发送给基础区块链上其他用户设备,所有用户设备对所有节点的用户数据进行处理,按照智能合约判断设备是否属于合法节点、处理结果是否是合法数据,如果合法,则将处理结果打包并盖上时间戳成为第一个数据区块,当第一个数据区块形成后,系统自动向全网广播,基础区块链上的所有节点记录此数据区块;当第二个30分钟
到来或一点时,所有用户设备第二次将自己的用户数据发送给基础区块链上其他用户设备,所有用户设备对所有节点的用户数据进行处理,按照智能合约判断设备是否属于合法节点、处理结果是否是合法数据,如果合法,则将处理结果打包并盖上时间戳成为第二个数据区块,链接到第一个区块上,所有节点更新自己的区块链,每个节点存储的一个区块变成区块链;依次类推,所有设备产生的用户数据区块最终形成一条区块链;当第49个30分钟或第二日的零点三十分时,已经超出了时间限制的24小时,此时生成的第四十九个数据区块不再链接到第四十八个数据区块上,而是作为一条新的数据区块链的第一个数据区块,开始建立新的数据区块链。通过对数据区块链的进行有限设定,可以及时清理无效数据,以合理利用用户设备的存储容量,更好地保证用户设备的正常存储和运行
108.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用户设备接入由各个用户设备组成的基础区块链,使区块链上的每台用户设备都存储有所有用户设备的用户数据,最终实现了用户数据的去中心化分布式存储,使用户数据去中心化、分布式存储,无法篡改,任何人可查,用户数据的统计更加公开透明,提高了用户数据的存储安全性和真实性。
109.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基于区块链的用户数据处理方法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区块上的时间戳的顺序将所述第一数据区块链接到数据区块链上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110.当接收其他用户设备广播的第二数据区块时,按预设的共识机制判断所述第二数据区块是否有效;
111.共识机制是通过特殊节点的投票,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对一个行为的验证和确认,如果利益不相干的若干个节点能够达成共识,我们就可以认为全网对此也能够达成共识,共识机制包括:工作量证明机制、权益证明机制、股份授权证明机制、验证池机制等。
112.第二数据区块指的是任意一个其他用户设备生成的数据区块,可能有一个第二数据区块,也可能有多个第二数据区块。
113.全网所有用户设备都在处理用户数据和生成数据区块,生成了数据区块后也都会全网进行广播,则此时每个用户设备除了自己生成的第一数据区块时,可能还会收到其他用户设备广播的第二数据区块,按预设的共识机制判断所述第二数据区块是否有效,从而选出一个数据区块作为本次数据处理的最终有效数据区块。
114.若所述第二数据区块有效,则将所述第二数据区块替换未上链的所述第一数据区块成为新的第一数据区块。
115.若所述第二数据区块有效,则说明第一数据区块无效,则将所述第二数据区块替换未上链的所述第一数据区块成为新的第一数据区块。
116.若所述第二数据区块无效,则说明第一数据区块有效,则执行步骤s40。
117.在本实施例中,各用户设备竞争数据区块的记录权,通过共识机制判断数据区块记录权的归属,可以更好地保证每个用户设备中保存的数据区块链的统一,提高用户数据处理的效率,对于算力较低的用户设备,可以在无法完成或无法完全完成数据处理的情况下,保存其他用户设备的数据区块,以将自己的算力使用在其他功能的运行上。
118.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基于区块链的用户数据处理方法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当到达预设时间点,向基础区块链中的其他用户设备发送第一用户数据的步骤包括:
119.根据预设的数据结构建立用户数据区块,所述用户数据区块中的第一用户数据按
所述数据结构存储;
120.数据结构是计算机存储、组织数据的方式。数据结构是指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通常情况下,精心选择的数据结构可以带来更高的运行或者存储效率,数据结构往往同高效的检索算法和索引技术有关。
121.预设的数据结构由基础区块链确定,每个用户设备根据预设的数据结构建立用户数据区块,并将用户数据按预设的数据结构进行存储。为了辅助理解,参照表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数据区块的数据结构概略表。
122.属性定义deveices address唯一设备地址xx usage counterxx app打开次数xx play durationxx电视剧观看时长boot time开机时间close time关机时间............checksum数据校验
123.表1
124.当到达预设的时间,接收用户数据区块上传的第一用户数据,并将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发送给基础区块链中的所有用户设备。
125.可选地,所述对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和所述第二用户数据进行处理的步骤还包括:
126.将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和所述第二用户数据按所述数据结构进行分类存储和分类统计。
127.将生成的第一用户数据和接收到其他用户设备生成的第二用户数据按数据结构进行分类存储。
128.分类统计是对按数据结构进行分类存储后的数据按类别进行统计分析。
129.通过按数据结构进行的数据分类和统计分析,可以提高数据处理和存储的效率,提高调取数据的准确性。
130.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基础区块链统一用户数据存储的数据结构,可以大大提高处理大量的不同的数据的效率,更好地管理用户数据,提高用户数据的准确性。
131.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基于区块链的用户数据处理方法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接入基础区块链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132.当接收到用户数据的查询指令时,根据所述查询指令调取并显示对应的用户数据。
133.用于查询的用户数据可以存储在每台用户设备上,也可以设置一个区块链浏览器作为一个节点与其他用户设备一起链接在基础区块链上,记录每一个广播的共识机制验证有效的数据区块的内容。
134.当接受到用户数据的查询指令时,可以根据查询指令搜索、匹配并调取本用户设备上存储的对应的用户数据,也可以向其他用户设备或区块链浏览器发送数据查询请求,以从其他节点获取所需数据。
135.可选地,所述当接收到用户数据查询指令时,根据所述查询指令调取并显示对应
的用户数据的步骤包括:
136.当接收到用户数据的查询指令时,获取所述查询指令中的用户数据特征值,所述用户数据特征值包括数据类型、时间戳和设备地址;
137.查询指令中的用户数据特征值可以是用户输入的关键词或对用户输入的关键词进行关联、匹配等得到的相关关键词,所述用户数据特征值包括数据类型、时间戳和设备地址,可以在查询指令的触发页面引导用户输入或选择特征值以进行查询。
138.数据类型包括数据结构、数据分类、数据性质等,如:设备使用时间、app(application,应用程序)打开次数、观看视频内容、观看时长等。
139.根据所述用户数据特征值调取并显示对应的用户数据。
140.对查询指令进行一定的限制性设置,可以减小查询的盲目性,提供查询方向和建议,减小用户设备的工作量,节约时间和资源。
141.向任何人开放查询功能,任何人可以查询匿名的用户数据,任何人可以对用户数据进行监督,进一步保障了用户数据的公开透明和真实性。
142.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自适应显示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基于区块链的用户数据管理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基于区块链的用户数据管理程序时实现上述的基于区块链的用户数据管理方法。
143.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基于区块链的用户数据管理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区块链的用户数据管理应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基于区块链的用户数据管理方法。
14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145.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146.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装置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147.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