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温控器寿命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9-25 11:0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质检 寿命 温控器 装置 试验


1.本实用新型涉及质检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温控器寿命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2.温控器是指根据工作环境的温度变化,在开关内部发生物理形变,从而产生某些特殊效应,产生导通或者断开动作的一系列自动控制元件,也叫温控开关、温度保护器、温度控制器,简称温控器,或是通过温度保护器将温度传到温度控制器,温度控制器发出开关命令,从而控制设备的运行以达到理想的温度及节能效果。
3.现有的温控器在检测过程中,因升降杆须带动温控器于机架左右往复滑动进行测验,在滑动过程中易使温控器摔落,且在降温过程中,由风冷电机带动风扇进行风冷,传统电机固定的消震效果不佳,电机在震动过程中间接的造成风冷散热不均,影响测量误差,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温控器寿命试验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温控器寿命试验装置,具备温控器固定、机构消震等优点,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温控器寿命试验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控制面板,且装置主体上端外表面的一侧设置有机架、机仓与加热机构,所述机仓位于机架的一侧,且加热机构位于机仓的另一侧,所述机架类“l”型结构,且机架另一端的下端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与温控器之间设置有固定机构,且升降杆的下端外表面通过固定机构与温控器的两侧可拆卸连接,所述加热机构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黄铜块,所述机仓的内部设置有减震机构与风冷机构,且风冷机构的下端外表面通过减震机构与机仓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前端外表面与控制面板的后端外表面固定连接,且机架一端的下端外表面、机仓的下端外表面、加热机构的下端外表面均与装置主体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杆、第一软垫、夹头、通槽、滑柱、螺柱、限位环、手轮、滑槽、夹座,且固定机构分为左右对称两组。
10.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上端与升降杆下端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且固定杆的下端与夹座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通槽与滑槽开设于夹座的中部,且通槽的一端与滑槽的一端互通,所述夹头的一侧与第一软垫的一侧固定连接,且夹头另一侧与滑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通槽的外壁于通槽的内部滑动,且滑柱的外壁与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柱的另一端内壁与螺柱的外壁螺纹连接,且螺柱的一端外壁卡设于限位环的内壁且与之转动连接,所述限位环的一侧固定连接于夹座的一侧外表面,所述螺柱的另一端与手轮的
一侧固定连接。
11.优选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固定底座、限位槽、螺孔、第一固定板、第二软垫、第二固定板与弹簧,且减震机构分为左右对称两组。
12.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上端外表面与风冷机构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槽、螺孔均开设于固定底座下端外表面的一侧,且螺孔位于限位槽的一侧,所述第一固定板类“c”型结构,且第二固定板类“l”型结构,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另一段卡设于限位槽的内壁,且第一固定板的中段通过固定螺丝与螺孔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一段的外侧与第二软垫的一端固定连接,且第二软垫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板一段的内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的相对侧。
13.(三)有益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温控器寿命试验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该一种温控器寿命试验装置,通过设置的固定机构,在温控器的安装过程中,通过拧动手轮,因螺柱卡设于限位环的内壁,手轮带动螺柱原位转动,间接的,螺柱转动带动滑柱相对滑动于滑槽的内壁,滑柱带动夹头相对夹紧温控器,从而实现固定效果,第一软垫的材质较软,用于增大通槽与温控器之间的摩擦,进一步的增强固定效果,固定机构的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起到良好的固定效果,进一步的提高装置的使用效果。
16.2、该一种温控器寿命试验装置,通过设置的减震机构,风冷机构的工作过程中,由风冷机构产生的震感传导至第一固定板,而后第一固定板相对挤压第二软垫与弹簧进行消震,从而实现装置的减震效果,减震机构的减震效果良好,间接的避免了风冷电机在运转过程中的震动,进一步的减小温控器的试验结果误差。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温控器寿命试验装置的正视剖析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温控器寿命试验装置的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温控器寿命试验装置中固定机构的俯视截面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温控器寿命试验装置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21.图中:1、装置主体;2、加热机构;3、黄铜块;4、温控器;5、固定机构;6、升降杆;7、机架;8、机仓;9、减震机构;10、风冷机构;11、控制面板;501、固定杆;502、第一软垫;503、夹头;504、通槽;505、滑柱;506、螺柱;507、限位环;508、手轮;509、滑槽;510、夹座;901、固定底座;902、限位槽;903、螺孔;904、第一固定板;905、第二软垫;906、第二固定板;907、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3.如图1

4所示,一种温控器寿命试验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控制面板11,且装置主体1上端外表面的一侧设置有机架7、机仓8与加热机构2,机仓8位于机架7的一侧,且加热机构2位于机仓8的另一侧,机架7类“l”型结构,且机架7另一端的下端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升降杆6,升降杆6与温控器4之间设置有固定机构5,且升降杆6
的下端外表面通过固定机构5与温控器4的两侧可拆卸连接,加热机构2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黄铜块3,机仓8的内部设置有减震机构9与风冷机构10,且风冷机构10的下端外表面通过减震机构9与机仓8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黄铜块3的导热性强,且热量释放均匀,进而增强试验效果。
24.进一步的,装置主体1的前端外表面与控制面板11的后端外表面固定连接,且机架7一端的下端外表面、机仓8的下端外表面、加热机构2的下端外表面均与装置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25.进一步的,固定机构5包括固定杆501、第一软垫502、夹头503、通槽504、滑柱505、螺柱506、限位环507、手轮508、滑槽509、夹座510,且固定机构5分为左右对称两组。
26.进一步的,固定杆501的上端与升降杆6下端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且固定杆501的下端与夹座510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通槽504与滑槽509开设于夹座510的中部,且通槽504的一端与滑槽509的一端互通,夹头503的一侧与第一软垫502的一侧固定连接,且夹头503另一侧与滑柱505的一端固定连接,通槽504的外壁于通槽504的内部滑动,且滑柱505的外壁与滑槽509的内壁滑动连接,滑柱505的另一端内壁与螺柱506的外壁螺纹连接,且螺柱506的一端外壁卡设于限位环507的内壁且与之转动连接,限位环507的一侧固定连接于夹座510的一侧外表面,螺柱506的另一端与手轮508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软垫502的材质较软,用于增大通槽504与温控器4之间的摩擦,进一步的增强固定效果。
27.进一步的,减震机构9包括固定底座901、限位槽902、螺孔903、第一固定板904、第二软垫905、第二固定板906与弹簧907,且减震机构9分为左右对称两组,减震机构9的减震效果良好,间接的避免了风冷电机在运转过程中的震动,进一步的减小温控器4的试验结果误差。
28.进一步的,第一固定板904上端外表面与风冷机构10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限位槽902、螺孔903均开设于固定底座901下端外表面的一侧,且螺孔903位于限位槽902的一侧,第一固定板904类“c”型结构,且第二固定板906类“l”型结构,第一固定板904的另一段卡设于限位槽902的内壁,且第一固定板904的中段通过固定螺丝与螺孔903的内壁螺纹连接,第一固定板904一段的外侧与第二软垫905的一端固定连接,且第二软垫905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板906一段的内侧外表面固定连接,弹簧907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固定板904与第二固定板906的相对侧。
29.工作原理
30.本技术专利由装置主体1、加热机构2、黄铜块3、温控器4、固定机构5、升降杆6、机架7、机仓8、减震机构9、风冷机构10、控制面板11、固定杆501、第一软垫502、夹头503、通槽504、滑柱505、螺柱506、限位环507、手轮508、滑槽509、夹座510、固定底座901、限位槽902、螺孔903、第一固定板904、第二软垫905、第二固定板906、弹簧907等部件组成,首先,在温控器的安装过程中,通过拧动手轮508,因螺柱506卡设于限位环507的内壁,手轮508带动螺柱506原位转动,间接的,螺柱506转动带动滑柱505相对滑动于滑槽509的内壁,滑柱505带动夹头503相对夹紧温控器4,从而实现固定效果,第一软垫502的材质较软,用于增大通槽504与温控器4之间的摩擦,进一步的增强固定效果,固定机构5的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起到良好的固定效果,进一步的提高装置的使用效果,且通过设置的减震机构9,风冷机构10的工作过程中,由风冷机构10产生的震感传导至第一固定板904,而后第一固定板904相对挤压
第二软垫905与弹簧907进行消震,从而实现装置的减震效果,减震机构9的减震效果良好,间接的避免了风冷电机在运转过程中的震动,进一步的减小温控器4的试验结果误差。
3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一号、二号)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3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