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汽车控制器的点火电路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16:4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汽车 点火 控制器 电路


1.本技术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控制器的点火电路。


背景技术:

2.汽车电池是汽车必备的重要设备,它可以给汽车提供电能,例如启动发动机时,给起动机(将汽车电池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启动发动机的设备)提供强大的起动电流,以及协助发电机向车内的各个用电设备供电等等。
3.目前汽车点火电路都是依靠汽车的电池提供电力驱动点火电机发动汽车的发动机,点火电路是接受在汽车插入钥匙启动时产生的初始电压后再分配给各汽车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启动的源头电压,若无点火电压端进入,点火电路无法工作则整个ecu系统亦无法工作,目前现有技术中euc点火控制电路均存在不同的问题,比如无抗干扰能力等。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控制器的点火电路,既能够实现抗干扰,又能够实现断电记忆保护和状态监控。
5.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控制器的点火电路,包括电压接收端、点火信号接收单元、微控制器的电压信号接收端、保护单元、控制器电压信号接收端、稳压单元以及点火信号输出单元;所述电压接收端接收所述汽车的蓄电池电压并输出;所述点火信号接收单元接收一点火信号并输出;所述微控制器的电压信号接收端接收所述微控制器电压信号并输出;所述保护单元输入端与电压接收端耦接,第一控制端与所述点火信号接收单元耦接,第二控制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电压信号接收端耦接,输出端接模拟地;所述控制器电压信号接收端接收所述控制器的电源电压并输出,所述控制器电压信号接收端与所述保护单元耦接:所述稳压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点火信号接收单元耦接,接收所述点火信号接收单元输出的点火信号,输出端接模拟地;所述点火信号输出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稳压单元电性连接,输出端与所述微控制的接收端连接,所述点火信号输出单元包括标准电压接收端;其中,当稳压单元未导通时所述点火信号输出单元接收标准电压并输出至所述微控制器的接收端,当稳压单元导通时所述点火信号输出单元输出点火信号电压至所述微控制器的接收端。
6.可选的,所述采样单元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以及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点火信号接收单元的输出端,输出端连接模拟地;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端端连接分别所述第一晶体端的输入端和所述电压接收端,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接收端,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电压信号接收端;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的电压信号接收端,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输入端,输出端连接模拟;其中,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为所述保护单元的第一控制端;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控制端为所述保护单元的第二控制端。
7.可选的,所述点火信号接收单元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电阻耦接。
8.可选的,所述点火电路还包括第一稳压电路,所述第一稳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电压输出端耦接,所述第一稳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保护单元耦接。
9.可选的,所述点火信号输出单元包括第二电阻,所述标准电压通过所述第二电阻输出至所述微控制器的接收端。
10.可选的,所述保护单元包括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输入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三电阻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一稳压电路。
11.可选的,所述稳压单元包括稳压电容、第二稳压电路和第四晶体管:所述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点火信号接收单元耦接,另一端接模拟地;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控制通过所述第二稳压电路与所述点火信号接收单元耦接,输出端接模拟地,输入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接收端耦接;其中,所述第二稳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四晶体管耦接,所述所述第二稳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点火信号接收单元耦接,当所述第二稳压电路的电平达到所述点火电压的电平时导通,以使得所述第四晶体管导通。
12.本技术中,通过稳压单元可以对蓄电池的电压进行稳压作用,减少电压干扰现象,同时保护单元可以接收接收所述控制器的电源电压,使得控制器可以正常工作,当稳压单元没有导通时,所述点火信号输出单元接收标准电压并输出至所述微控制器的接收端,当稳压单元导通时所述点火信号输出单元输出点火信号电压至所述微控制器的接收端,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既能够实现抗干扰,又能够实现断电记忆保护和状态监控的点火电路。
附图说明
13.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技术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14.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汽车控制器的点火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点火电路示意图。
16.其中:10、点火电路;20、电压接收端;30、点火信号接收单元;40、微控制器的电压信号接收端;50、保护单元;60、控制器电压信号接收端;70、稳压单元;80、点火信号输出单元;90、第一稳压电路;100、第二稳压电路;q1、第一晶体管;q2、第二晶体管;q3、第三晶体管;q4、第四晶体管;c、稳压电容;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d1、第一二极管;d2、第二稳压二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17.需要理解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是代表性的,但是本技术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式来具体实现,不应被解释成仅
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
1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除非另有说明,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为不排他的包含,可能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其组合。
19.另外,“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相对位置关系描述的,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20.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1.下面参考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22.参考图1,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控制器的点火电路10,其中图中接口具体如下:bat_in:汽车蓄电池输入,ignition:汽车点火信号输入,igndetec:点火信号输出给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unit,mcu)端口,p_ctrl:mcu 5v信号输入,ecu_in:ecu电源输入。
23.所述点火控制电路包括电压接收端20、点火信号接收单元30、微控制器的电压信号接收端40、保护单元50、控制器电压信号接收端60、稳压单元70以及点火信号输出单元80,所述电压接收端20接收所述汽车的蓄电池电压并输出,所述电压接收端20也可以理解接口bat_in;所述点火信号接收单元30接收来自接口ignition输入的点火信号并输出,所述点火信号接收单元30也可以认为是接口ignition;所述微控制器的电压信号接收端40也可以认为是接口p_ctrl,接收所述微控制器电压信号并输出;所述保护单元50的输入端与电压接收端20耦接,第一控制端与所述点火信号接收单元30耦接,第二控制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电压信号接收端40耦接,输出端接模拟地;所述控制器电压信号接收端60也可以认为是ecu_in接口,接收所述控制器的电源电压并输出,所述控制器电压信号接收端60与所述保护单元50耦接:所述稳压单元70,输入端与所述点火信号接收单元30耦接,接收所述点火信号接收单元30输出的点火信号,输出端接模拟地。
24.所述点火信号输出单元80的输入端与所述稳压单元70电性连接,输出端与所述微控制的接收端连接,所述点火信号输出单元80包括标准电压接收端20,所述点火信号输出单元80的输出端可理解为接口igndetec。
25.汽车的蓄电池电压从接口bat_in输入,控制器的电源电压从接口ecu_in输入,蓄电池电压输入至保护单元50,控制器的电源电压输入至保护单元50,点火信号输入至保护单元50控制保护单元50的内部电路的导通,同时所述点火信号还输入至稳压单元70,稳压单元70对点火信号进行滤波;当稳压单元70未导通时所述点火信号输出单元80接收标准电压并输出至所述微控制器的接收端,当稳压单元70导通时所述点火信号输出单元80输出点火信号电压至所述微控制器的接收端,点火信号没有通过稳压单元70输出时,点火信号会通过保护单元50直接连接模拟地,最终点火信号电压为零,可认定为点火信号丢失,所述标
准电压设定为5v,稳压单元70没有导通,则说明点火信号丢掉了,单片机中的微控制器就会探测到igndetec为0v,也就是低电平,mcu里会记录电源故障记录。
26.进一步的,保护单元50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以及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点火信号接收单元30的输出端,输出端连接模拟地;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端端连接分别所述第一晶体端的输入端和所述电压接收端20,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接收端20,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电压信号接收端60;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的电压信号接收端40,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输入端,输出端连接模拟;其中,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为所述保护单元50的第一控制端;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控制端为所述保护单元50的第二控制端。
27.当点火信号输入稳压单元70的同时,控制所述第一晶体管导通,此时所述mcu信号经接口p_ctrl输入,控制所述第二晶体管导通并同时接模拟地,第二晶体管控制端和输入端短接,当接收到蓄电池的电压信号也实现导通,控制器的电源电压输入至保护单元50的电路中,最终经第三晶体管接模拟地。
28.所述点火信号接收单元30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电阻耦接,通过第一电阻对所述点火信号的电压进行分压;所述点火电路10还包括第一稳压电路90,所述第一稳压电路90的输入端与所述电压输出端耦接,所述第一稳压电路90的输出端与所述保护单元50耦接,第一稳压电路90包括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具有单向导通作用。
29.另外,所述点火信号输出单元80包括第二电阻,所述标准电压通过所述第二电阻输出至所述微控制器的接收端,所述保护单元50包括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所述第三电阻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输入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所述第四电阻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三电阻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一稳压电路90;设置多个电阻以进行分压。
30.所述稳压单元70包括稳压电容、第二稳压电路100和第四晶体管,所述稳压电容,一端与所述点火信号接收单元30耦接,另一端接模拟地;所述第二稳压电路100包括第二稳压二极管,第四晶体管,控制通过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与所述点火信号接收单元30耦接,输出端接模拟地,输入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接收端耦接;其中,所述第二稳压电路100的输入端与所述第四晶体管耦接,所述所述第二稳压电路100的输出端与所述点火信号接收单元30耦接,当所述第二稳压电路100的电平达到所述点火电压的电平时导通,以使得所述第四晶体管导通。
31.参考图2,作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根据所述点火信号电路分析其工作原理,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32.bat通过d1二极管实现防反接功能,当ignition输入常电(12v)时,三极管q1导通,使得mosfet q2导通,此时ecu正常上电,mcu给p_ctrl输出高电平,实现点火信号锁存功能;
33.ignition至稳压电容c,实现对点火信号的滤波,实现信号的抗干扰;
34.ignition经过d2,使得q4基极电压保持在6.2v,此时三极管q4导通,igndetec输出5v,当ignition丢失,igndetec输出0,此时满足ecu对整车点火信号状态的监控;即稳压单元中的d2没有被击穿也就是q4没有导通,单片机中的微控制器实际收到的5v高电平,如果
d2被击穿,则q4导通,单片机中的微控制器实际上通过q4接地,故接收的电压信号为0v低电平。
35.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可选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