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船岸连接装置、船岸连接组件及进出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08-13 16:0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连接 船舶 组件 装置 进出
一种船岸连接装置、船岸连接组件及进出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岸连接装置、船岸连接组件及进出料系统。



背景技术:

针对绿色航运能源发展趋势,全球已经将视野投向多种能源研究,尤其是lng。lng燃料动力船由于符合能源结构调整的国家战略、符合我国及全球日益高涨的环保需求,以及其具有的成本优势,目前是我国船舶产业大战的重点项目。虽然近几年lng作为船舶燃料带来的经济效益存在着不确定性,但其在减少二氧化碳、氮氧化物、颗粒物等的排放方面发挥的作用是不可置疑的。lng动力船加注方式包括船-船、海上浮式设施-船、槽车-船、岸-船、趸船-船、整体换罐等6种。lng动力船首次加注时,需要对lng燃料罐、系统进行干燥、预冷、置换、充装,以及管路吹扫和堕化,其中,预冷的作用在于检验和测试低温设备和低温管道在低温下的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一般采用液氮预冷和天然气预冷。

目前市场上专用于lng动力船预冷加注的进出料系统在工程应用时主要是采用大管径金属管道传输低温液体。为便于对船舶上低温组件进行预冷,金属管道的长度一般超过10米,现有技术中金属管道一般仅是管体,管体内外热交换迅速,不利于低温液体的稳定传输;并且现有金属管道的安装结构主要适用于常温环境,不考虑传输介质温度对金属管道的热胀冷缩影响,对于船舶预冷加注传输低温液体的应用场景实用性较差,连接部容易松动,无法兼顾管体冷缩余量和移动便携拆装,具有极大地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岸连接装置、船岸连接组件及进出料系统,适用于传播预冷记住传输低温液体的应用场景,能同时兼顾补偿管体在使用过程中的冷缩余量和船岸连接装置的移动便携拆装。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船岸连接装置,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一保温层、第二保温层、第一固定结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

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沿竖直方向同轴设置,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相互靠近的端部密闭连接,并且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设置为沿两者连接面轴心的中心对称结构;

所述第一保温层套设在第一管体外壁,第一保温层完全包覆第一管体外壁面;所述第二保温层套设在第二管体外壁,第二保温层完全包覆第二管体外壁面;

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包括若干,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在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上,用于固连第一保温层和第一管体、第二保温层和第二管体;

所述第一壳体套设在第一保温层外壁,第一壳体完全包覆第一保温层外壁面;所述第二壳体套设在第二保温层外壁,第二壳体完全包覆第二保温层外壁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结构设置为卡箍结构,所述卡箍结构包括配合使用的第一卡箍、第二卡箍,以及用于紧固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的紧固机构,所述卡箍结构箍设在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外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均设置为红松木绝热层,所述红松木绝热层的厚度不低于80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保温层外壁和第二保温层外壁至少各设置有一对平行且对应设置的卡箍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之间采用法兰连接,并且在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法兰连接处还设置有隔热密封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了一种船岸连接组件,所述船岸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支架、第二安装支架和第二固定结构,以及上述的船岸连接装置;

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包括若干个,间隔安装在船岸连接装置上;所述安装在第一管体上的第一安装支架远离第一管体的端部延伸至第一壳体外侧,并且端部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安装面;

所述第二安装支架设置在船岸连接装置外侧,第二安装支架的数量与第一安装支架的数量对应;所述第二安装支架靠近船岸连接装置的端部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二安装面,第二安装面平行于第一安装面,并且第二安装面和第一安装面之间采用第二固定结构紧固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面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面上设置有若干对应于安装孔的长孔,所述安装孔和长孔之间采用螺栓固定。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三安装支架;所述第三安装支架设置在船岸连接装置底部,第三安装支架靠近船岸连接装置的端部连接于船岸连接装置,用于沿竖直方向支撑于船岸连接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支架设置在卡箍结构上,连接于卡箍结构外侧壁;所述第二安装支架设置为由主杆和对称贴合设置在主杆一侧端部的两个角钢构成的拼接结构,所述两个角钢v型面中的一侧面及对应安装角钢的主杆端面构成第二安装面;所述两个角钢构成第二安装面的两个平面上沿竖直方向对称设置有两组长孔。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采用上述船岸连接组件进行低温液体传输的进出料系统。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的船岸连接装置、船岸连接组件及进出料系统,获得了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船岸连接装置、船岸连接组件及进出料系统,其中,船岸连接装置采用两段管体拼接、管体外部依次套设保温层和壳体,并采用固定结构将保温层和管体紧固;通过设置保温层、壳体和拼接固定式结构显著降低船岸连接装置与外界的热交换,便于船岸连接装置的拆装检修。船岸连接组件包括与船岸连接装置连接的第一安装支架、与外部连接的第二安装支架,两个安装支架采用沿竖直方向的长孔连接,通过长孔配合有效补偿船岸连接装置使用过程应热胀冷缩引起的冷缩余量,同时不影响船岸连接装置的安装稳固,有利于船岸连接装置的维护。采用上述船岸连接装置或船岸连接组件的进出料系统,由于船岸连接装置的保温效果和安装稳定性提高,装置在使用时低温液体传输稳定,由船岸连接装置容易松动造成的安装隐患显著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船岸连接装置采用红松木绝热层作为保温层,相较于石英棉等保温材料不会松散,同时在安装后与管体之间的摩擦力用于固定管体;红松木绝热层和管体采用卡箍结构紧固,卡箍结构可以在船岸连接装置安装时提供安装支架的安装位,便于船岸连接装置组装和拆装。

本实用新型的进出料系统采用船岸连接组件,在不同码头靠泊对各型号双燃料动力船舶进行预冷加注的进出料使用,在不同饱和度的气、液相的热胀冷缩作用下始终能适应于温度对管道的热胀冷缩变化,保持双燃料动力船舶在持续的进出料过程中稳定性。

应当理解,前述构思以及在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额外构思的所有组合只要在这样的构思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都可以被视为本公开的实用新型主题的一部分。

结合附图从下面的描述中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教导的前述和其他方面、实施例和特征。本实用新型的其他附加方面例如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和/或有益效果将在下面的描述中显见,或通过根据本实用新型教导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实践中得知。

附图说明

附图不意在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在各个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在每个图中,并非每个组成部分均被标记。现在,将通过例子并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的实施例,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船岸连接装置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船岸连接组件结构图;

图3为图2中a-a方向视图;

图4为图2中b-b方向截面图。

图中,各标记的具体意义为:

1-第一管体,2-第二管体,3-第一保温层,4-第二保温层,5-第一固定结构,6-第一壳体,7-第二壳体,8-第一安装支架,9-第二安装支架,9.1-主杆,9.2-角钢,10-第三安装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基于现有技术中的船岸连接装置安装结构不便于拆装,用于低温液体传输时采用的保温层多为岩棉等材质,无法对船岸连接装置固定起支撑作用,同时与外界热交换迅速,不适用于船舶预冷加注的应用场景;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船岸连接装置、船岸连接组件及进出料系统,通过改进船岸连接装置的结构,能最大程度实现船岸连接装置的保温隔热,低温液体稳定传输,同时还能再使用时弥补船岸连接装置冷缩余量,确保船岸连接装置安装结构的稳定。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船岸连接装置、船岸连接组件及进出料系统作进一步具体介绍。

结合图1所示,一种船岸连接装置,包括第一管体1、第二管体2、第一保温层3、第二保温层4、第一固定结构5、第一壳体6和第二壳体7;其中,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沿竖直方向同轴设置,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相互靠近的端部密闭连接,并且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设置为沿两者连接面轴心的中心对称结构;即如图所示,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在竖直方向上下安装,两者结构相同。

所述第一保温层3套设在第一管体1外壁,第一保温层3完全包覆第一管体1外壁面;所述第二保温层4套设在第二管体2外壁,第二保温层4完全包覆第二管体2外壁面;现有技术中,实现管道保温所采用的保温层主要是岩棉等软绵的材质,应用在船岸连接装置安装时,岩棉材质无法对管体具有支撑作用,并且容易被破坏脱落;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保温层3和第二保温层4均设置为红松木绝热层,并且红松木绝热层的厚度不低于80mm,红松木绝热层在与管体外壁体贴合后,可以给管体提供支撑作用,辅助管体安装固定。

为进一步加强保温层和管体的连接效果,附图所示的实施例设置了若干个第一固定结构5,第一固定结构5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在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上,用于固连第一保温层3和第一管体1、第二保温层4和第二管体2;结合图4所示,实施例选用箍设在第一保温层3和第二保温层4外部的卡箍结构紧固保温层和管体。具体为,卡箍结构包括配合使用的第一卡箍、第二卡箍,以及用于紧固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的紧固机构,卡箍结构防止红松木绝热层从管体上脱落。并且为了确保卡箍结构对保温层和管体的紧固效果,第一保温层3外壁和第二保温层4外壁至少各设置有一对平行且对应设置的卡箍结构。

所述第一壳体6套设在第一保温层3外壁,第一壳体6完全包覆第一保温层3外壁面;所述第二壳体7套设在第二保温层4外壁,第二壳体7完全包覆第二保温层4外壁面。第一壳体6和第二壳体7一般选用不锈钢薄板制成,壳体包覆在保温层上,有效减少保温层被破坏。在具体实施时,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之间通常采用法兰连接,为防止船岸连接装置使用时,发生低温液体泄漏,一般会在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的法兰连接处还进一步设置隔热密封层,达到密封效果。同时,在法兰连接处,也会依次在连接处的外部包覆保温层和壳体,减少连接处的热损失。

结合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了一种船岸连接组件,所述船岸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支架8、第二安装支架9和第二固定结构,以及上述的船岸连接装置;其中,第一安装支架8包括若干个,间隔安装在船岸连接装置上,安装在第一管体1上的第一安装支架8远离第一管体1的端部延伸至第一壳体6外侧,并且端部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安装面。第二安装支架9设置在船岸连接装置外侧,第二安装支架9的数量与第一安装支架8的数量对应,第二安装支架9靠近船岸连接装置的端部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二安装面,第二安装面平行于第一安装面,并且第二安装面和第一安装面之间采用第二固定结构紧固连接。第二安装支架9远离船岸连接装置的一端用于固连其他安装结构,如,当船岸连接组件用于船舶预冷加注时,第二安装支架9与登船梯钢梁连接。

为实现对船岸连接装置冷缩余量的补偿,船岸连接组件中采用长孔配合的方式解决该问题。具体为,在第一安装面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安装孔,在第二安装面上设置有若干对应于安装孔的长孔,将安装孔和长孔之间采用螺栓固定,当管体出现冷缩余量时,船岸连接装置整体及螺栓可在第二安装面上的长孔移动,实现对压缩余量的补偿。

结合图4所示,为便于第一安装支架8的拆装,第一安装支架8设置在卡箍结构上,连接于卡箍结构外侧壁,可实现与卡箍结构的一体化拆卸,便于船岸连接组件的组装。结合图3和图4,第二安装支架9设置为由主杆9.1和对称贴合设置在主杆9.1一侧端部的两个角钢9.2构成的拼接结构,两个角钢9.2v型面中的一侧面及对应安装角钢9.2的主杆9.1端面构成第二安装面;所述两个角钢9.2构成第二安装面的两个平面上沿竖直方向对称设置有两组长孔。

上述结构仅是公开了船岸连接组件的一种组合方式,本实用新型不限定第一安装支架8和第二安装支架9的具体结构,可以实现第二安装支架9对管体冷缩余量补偿和恢复的其他结构也应当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范围内。

另外,为进一步加强船岸连接组件中船岸连接装置的安装稳定性,船岸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三安装支架10,第三安装支架10设置在船岸连接装置底部,第三安装支架10靠近船岸连接装置的端部连接于船岸连接装置,用于沿竖直方向支撑于船岸连接装置,即沿船岸连接装置重力方向支撑船岸连接装置,防止在保温层的摩擦力不足以支撑固定船岸连接装置时,管体脱落。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采用上述船岸连接组件进行低温液体传输的进出料系统,该进出料系统能在不同码头靠泊对各型号双燃料动力船舶进行预冷加注的进出料使用,在不同饱和的气、液相作用下能始终适应于温度对管道的热胀冷缩影响,保持在持续的进出料过程中连接稳定,检测船舶低温设备性能是否达标。由于船岸连接组件安装稳定可靠性高,能稳定传输低温液体,兼顾管体冷缩余量和移动便携拆装。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