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分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8-10 14:2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分装 液体 装置
一种分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分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液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医疗(或生物)试验试剂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目前,针对中小批量、小规格的试剂液体的分装工作,主要是依靠移液器以手工分装(分液)的方式完成的,存在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质量无法保证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提供一种分液装置,旨在解决中小批量、小规格的液体分装的问题。

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分液装置,包括:

支撑部;

分液驱动部,用于吸取和输送待分装液体;

传动部,所述传动部相对于支撑部沿第一方向运动,所述传动部的运动轨迹上定义有注液位,所述传动部用于承载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多组容器,每组所述容器均包括沿第二方向排列的多个分装容器;

以及多个注液部,多个所述注液部沿第二方向排列,所述注液部安装在支撑部,且所述注液部与分液驱动部管路连接,所述注液部用于在传动部将分装容器传送至注液位时,向对应的所述分装容器内添加待分装液体。

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容器托盘,所述容器托盘可拆卸的安装在传动部,用于承载分装容器,所述容器托盘上设置有多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承载位,沿第一方向排列的所述承载位的数量大于或小于沿第二方向排列的所述承载位的数量。

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检测部,所述检测部安装在支撑部,且所述检测部位于传动部在第一方向上的一端或两端,所述检测部用于检测容器托盘。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液驱动部包括多个分液驱动件、多条第一分液管路和多条第二分液管路,每个所述分液驱动件均与对应的一条第一分液管路和一条第二分液管路连接,所述第一分液管路远离分液驱动件的一端连接至少一个注液部,所述分液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二分液管路吸取待分装液体以及用于驱动第一分液管路将待分装液体输送至对应的注液部。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液驱动部还包括分液管路固定件,所述分液管路固定件用于将至少两条第二分液管路固定为一体,并使被固定的所述第二分液管路远离分液驱动件的一端处于同一液位高度。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部包括传动驱动件和移动平台,所述传动驱动件连接移动平台,用于驱动所述移动平台相对于支撑部沿第一方向运动,所述注液位定义在移动平台的运动轨迹上,所述移动平台用于承载分装容器。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平台设有沿第一方向分布的容器承载区和集液收集区,所述容器承载区用于承载分装容器,所述集液收集区用于在转移至注液位时,收集所述注液部排出的滴液和废液。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部还包括传动导轨,所述传动导轨沿第一方向布置,所述移动平台与传动导轨滑动连接,所述传动导轨为由不锈钢材料制成的结构体。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包括支撑件和调节件,所述调节件沿第二方向布置,且所述调节件在第二方向的两端与支撑件沿第三方向作移动连接;

所述注液部包括注液固定件和注液头,所述注液头安装在注液固定件上,且所述注液头通过注液固定件与分液驱动部管路连接,所述注液固定件沿第二方向移动连接调节件。

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部,所述控制部电连接分液驱动部和传动部,用于控制所述分液驱动部和传动部。

依据上述实施例的分液装置,包括分液驱动部、支撑部、相对于支撑部运动的传动部以及安装在支撑部上并与分液驱动部管路连接的注液部;传动部的运动轨迹上定义有注液位,在传动部将分装容器传送至注液位时,分液驱动部通过注液部将吸取的待分装液体添加至对应的分装容器内。可采用人工操作方式对分装容器的上料和下料处理,利用传动部来实现对分装容器的输送或位置转移,利用分液驱动部与注液头的配合进行精确且自动分液,通过将机械自动化与手工操作进行有机结合,既可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分液效率,又可以确保分液的精度和质量,适用于中小批量、小规格的液体分装。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实施例的分液装置在一种应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去除分液驱动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注液部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注液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传动部的移动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分液管路固定件在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种实施例的分液装置在另一种应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容器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一种实施例的分液驱动部的系统原理示意图(一);

图10为一种实施例的分液驱动部的系统原理示意图(二);

图中:

10、支撑部;11、支撑件;12、调节件;13、调节螺杆;14、调节槽;15、底座;16、上盖;17、支撑框架

20、分液驱动部;21、分液驱动件;22、第一分液管路;23、第二分液管路;24、分液支撑件;25、分液管路固定件;26、多通路流量调节阀;27、流量调节阀;

30、传动部;31、传动驱动件;32、移动平台;32a、容器承载区;32b、集液收集区;33、传动导轨;34、卡位凸起;

40、注液部;41、注液固定件;42、注液头;

50、容器托盘;

60、检测部;

71、注液操作屏;72、传动操作屏;73、急停开关;74、启停开关;75、状态指示器;

a、配液容器;b、承载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申请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申请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申请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

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同时,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本文中,为便于对各组成部件的组织、安排关系进行清楚地描述,请参阅图2,以分液装置在常规使用时的状态为基准,将分液装置的前后方向定义为第一方向、将左右方向定义为第二方向、将上下方向定义为第三方向。

本申请的分液装置主要用于对诸如试剂液体等液体进行中小批量自动化分装(分液)处理,其在实际使用时需要与分装容器、配液容器等易耗品进行配合,以便将配液容器中已经配置好的诸如试剂液体等待分装液体分装至各个分装容器中,从而完成液体的自动化分装作业;其中,分装容器可根据分装的标准(如预分装产品的体积规格等)选择不同尺寸、形状的容器具(如试剂瓶等等),如包括但不限于50μl-2ml规格的产品;配液容器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尺寸、形状以及类型的容器具,以便盛放配置好的待分装液体。

请参阅图1至图7,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分液装置,包括支撑部10、分液驱动部20、传动部30、控制部和多个注液部40,其中:

分液驱动部20包括多个分液驱动件21(具体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配置,如六个或其他数量)、多条第一分液管路22和多条第二分液管路23,每个分液驱动件21均与对应的一条第二分液管路23,以在第二分液管路23的进液口伸入配液容器a的液面下方后,驱动第二分液管路23从配液容器a内定量地吸取待分装液体;同时,每个分液驱动件21均通过对应地一条第一分液管路22连接一个注液部40,以便驱动第一分液管路22将吸取的待分装液体输送至对应的注液部40,并利用注液部40将待分装液体加注至对应的分装容器(图中未示出)中。该实施例中,分液驱动件21为蠕动泵,第一分液管路22与对应的第二分液管路23为一根完整的软管(如硅胶软管),通过蠕动泵对分液管路的交替进行挤压和释放效应将待分装液体输送至对应的注液部40,以降低整个装置的配置成本;分液驱动件21也可为柱塞泵,相对应的第一分液管路22和第二分液管路23分别与一个柱塞泵的出液口和进液口连接,以提高液体分液加注的精度。

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待分装液体的种类差异,请参阅图1,可将多条第二分液管路23分别伸入盛放有不同种类的待分装液体的多个配液容器a内,以实现对不同种类的待分装液体的同步吸取,进而通过对每个分液驱动件21的校准(如流量校准)可最终为后续的不同种类、相同或不同规格的液体分装作业创造条件。请参阅图7,也可将多条第二分液管路22伸入一个或多个盛放有同一种类的待分装液体的配液容器a内,以实现对同一种类的待分装液体的同步吸取,进而通过对每个分液驱动件21的校准(如流量校准)可最终为后续的同种类、相同或不同规格的液体分装作业创造条件。

传动部30包括传动驱动件31和移动平台32,传动驱动件31连接移动平台32,以驱动移动平台32相对于支撑部10沿第一方向进行间歇式或步进式运动,在移动平台32的运动轨迹上定义有注液位,而移动平台32则用于承载分装容器,以将分装容器转移并停留至注液位,从而为在注液位完成对分装容器的注液操作创造前提条件;在具体实施时,可将多个分装容器沿第二方向排列放置在移动平台32上,以构成其中一组容器,以便能够在注液位同时对多个分装容器进行注液;并且可同时在移动平台32上沿第一方向排列放置多组容器,从而利用移动平台32沿第一方向运动的特点,可逐一地将每组容器转移至注液位。一个实施例中,传动驱动件31为步进电机,利用皮带传动机构、丝杆传动机构等将步进电机与移动平台32进行连接,从而实现对移动平台32的直线运动的驱动控制。另一个实施例中,传动驱动件31为气缸等,将气缸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移动平台32,从而实现对移动平台32的直线运动的驱动控制。

支撑部10主要用于为整个装置的部分组成部件提供结构装配空间以及运动空间,其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诸如箱体、框架等结构构造;其中,在支撑部10上安装多个沿第二方向排列的注液部40,注液部40与注液位相对应,并且注液部40与分液驱动部20管路连接(即:注液部40通过第一分液管路22连接分液驱动件21);结合分装容器的布置特点,可使得每组分装容器在被移动平台32传送转移至注液位时,能够一一对应有一个注液部40,以此利用注液部40向对应的分装容器内加注待分装液体。

控制部包括但不限于:在分装作业前对分液驱动件21进行校准,以实现按需设置分装量和分装时间等;对传动驱动件31的运动模式进行调控,以实现按需设置传动部30的运动速度和间歇周期等;对装置的启停、分装模式等进行控制等。控制部电连接传动部30和分液驱动部20。

在进行液体分装时,可首先将一组或多组容器放置在移动平台32,利用移动平台32沿第一方向相对于支撑部10进行运动的特点,使各组容器先后被输送至预定的注液位,从而使处于同一组别的多个分装容器能够停留在注液位;而后,控制分液驱动部20从配液容器a内吸取待分装液体,利用注液部40与分液驱动件21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最终将待分装液体定量地加注至对应的分装容器内,从而完成对其中一组的多个分装容器的同步液体分装作业;依此,在各组容器被逐一地转移至注液位并停留等待的过程中,即可完成对全部分装容器进行液体定量加注的操作。

第一方面,可采用人工操作方式对分装容器的上料和下料处理,利用传动部30来实现对分装容器的输送或位置转移,利用分液驱动部20与注液头40的配合进行精确且自动分液,通过将机械自动化与手工操作进行有机结合,既可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分液效率,又可以确保分液的精度和质量。第二方面,根据分装液体产品的规格等要求,通过对分液驱动部20的分液量的调控,可对一种或多种待分装液体进行一次性同步分装作业,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因采用移液器进行手工分装而导致分液耗时长、劳动强度大等问题;同时,根据实际需求,通过增减分液驱动件21及相应分液管路的数量,可实现对不同数量、相同或不同种类的待分装液体的同步分装。第三方面,利用支撑部10将注液部40固定在预定位置(即:注液位或者注液位对应的位置),可实现注液部40相对静止以及分装容器相对移动的结构及动作效果,不但有利于平稳顺畅地完成液体分装作业,而且可以避免因发生液体滴落等现象而污染作业环境。

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分液驱动部20可包括一个分液驱动件21、一个多通路流量调节阀26、多条第一分液管路22和一条第二分液管路23;分液驱动件21的进液口连接第二分液管路23,分液驱动件21的出液口连接多通路流量调节阀26,多通路流量调节阀26的每个通路均连接一条第一分液管路22。如此,可利用分液驱动件21和第二分液管路23从盛放有同一种类的待分装液体的配液容器a中吸取待分装液体;通过对多通路流量调节阀26的每个通路的开关量调控,即可使对应的注液部40将同一种类、相同规格或不同规格的液体加注至对应的分装容器内,从而实现同一种类、不同规格或相同规格的液体同步分装。

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0,分液驱动部20可包括一个分液驱动件21、多条第一分液管路22和一条第二分液管路23,分液驱动件21的进液口连接第二分液管路23,以从盛放有同一种类的待分装液体的配液容器中吸取待分装液体;分液驱动件21的出液口同时连接多条第一分液管路22,并且在每条分液管路22上均设置诸如流量调节阀27等可控阀门,通过对每个流量调节阀27的开关量的调控,即可使对应的注液部40将同一种类、相同规格或不同规格的液体加注至对应的分装容器内,实现同一种类、相同规格或不同规格的液体同步分装。

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2和图7,分液驱动部20还包括分液支撑件24和分液驱动件21均安装在分液支撑件24上,以使分液驱动部20能够作为一个独立结构体或独立结构部件存在,从而可将支撑部10、注液部20和传动部30等组合成装置的主体部分,利用第二分液管路22来实现主体部分与分液驱动部20部分的管路衔接;不但有利于根据分液装置的应用环境将两部分布置于不同的位置,以减小装置整体的占用空间;而且将两者独立分开,可避免分液驱动部20所产生的震动效应与传动部30所产生的移动效应发生相互干扰或叠加,为保证液体分装的精准性以及装置运行的稳定性创造了有利条件。

请参阅图1、图2、图7和图8,一种实施例提供一种分液装置,还包括容器托盘50,容器托盘50可拆卸的安装在传动部30(具体为移动平台31),在容器托盘50上设置有多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承载位b,以利用承载位b为分装容器提供放置空间。利用承载位b在容器托盘50上分布的特点,可将多个分装容器放置于容器托盘50上,使多个分装容器沿第二方向在容器托盘50构成一组容器,并使多组容器沿第一方向进行排列,从而可一次性地将多个分装容器放置在传动部30上,实现对多个分装容器的统一上料和下料,并在传动部30的一个动作周期内完成对多个分装容器的批量化注液操作。一个实施例中,在容器托盘50上,沿第一方向排列的承载位b的数量大于或小于沿第二方向排列的承载位b的数量;从而在依靠容器托盘50对分装容器进行上料的过程中,可以起到防呆的作用,有利于确保注液部40与分装容器之间的对位关系,以顺利完成液体加注,并减少调整注液部40布置位置的工作量。在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分装容器的尺寸规格、形状构造等配置多个相适配的容器托盘50,以为快速输送和周转分装容器创造条件。

请参阅图1、图2和图7,一种实施例提供一种分液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支撑部10上的检测部60,其主要用于检测容器托盘50置入传动部30或从传动部30内取出的状态信号,以提升装置运行时的安全性;该实施例中,检测部60为光栅,以通过光信号的通断来识别容器托盘50的置入或取出。一个实施例中,检测部60位于传动部30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从而实现检测部60的双侧布置形式,以便能够从传动部10的运动方向上的两端,实现分装容器的上料或下料检测,有利于减少上料和下料过程的等待时间,为提高装置的利用率创造了条件。另一个实施例中,也可将检测部60布置在传动部30在第一方向的一端,以实现单侧上料或下料的操作。

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7,分液驱动部20还包括分液管路固定件25,分液管路固定件25用于将至少两条第二分液管路23固定为一体;当需要利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第二分液管路23来吸取一个配液容器a内的一种类别的待分装液体时(尤其是在进行同一种类、相同规格的液体分装作业时),可利用分液管路固定件25使被固定的第二分液管路23的进液口处于同一液位高度,从而有利于保证液体分装的均一性。

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2、图5和图7,在移动平台32设有沿第一方向分布的容器承载区32a和集液收集区32b,容器承载区32a用于承载分装容器(如通过上述的容器托盘50来实现对分装容器的承载功能),集液收集区32b则用于在转移至注液位时,收集注液部40由排出的滴液和废液(如在装置进行液体分装作业前需要预先排出分液驱动部20和注液部40管路中的空气,此时集液收集区32b可收集由注液部40排出的滴液;又如在对分液驱动部20和注液部40的管路进行清洗时,则可收集由注液部40排出的清洗废液)。该实施例中,容器承载区32a可由分布在移动平台32上的若干个卡位凸起34围合成型,利用卡位凸起34来卡合如容器托盘50的边、角等位置,从而使容器托盘50能够被限定在预定区域位置;集液收集区32可采用设置于移动平台32上的沉槽结构或者杯槽结构,也可为独立放置于容器托盘50上的液体收集器具。一个实施例中,在移动平台32的第一方向上设置有两个容器承载区32a,而集液收集区32b则位于两个容器承载区32a之间,以此,可在传动部30的一个动作周期内,完成对两个容器承载区32a内的多个分装容器的注液操作,有利于提高装置的利用率。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设置一个容器承载区32a和一个集液收集区32b,或者设置多个容器承载区32a并且在其中两个相邻或者两两相邻的容器承载区32a之间设置集液收集区32b。

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2和图7,传动部30还包括传动导轨33,传动导轨33沿第一方向布置,移动平台32与传动导轨33滑动连接,传动导轨33采用由不锈钢材料制成的结构体,从而不但可以保证移动平台32运动的平稳性,而且传动导轨33采用不锈钢材料,也可防止因液体的浸渍等而发生锈蚀,减少装置的配置成本以及维护保养成本。

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7,支撑部10包括支撑件11、调节件12和调节螺杆13;注液部40包括注液固定件41和注液头42;其中:

调节件12沿第二方向布置,调节件12在第二方向的两端与支撑件11在第三方向上的侧壁相对,在支撑件11位于第三方向的侧壁上开设有调节槽14,调节槽14内嵌装有调节滑座(图中未示出),调节滑座与调节件12固定连接,调节螺杆13沿第三方向延伸至调节槽14内并与调节滑座螺纹连接,从而实现调节件12在第二方向的两端与支撑件11沿第三方向进行移动连接的结构构造,以便于沿第三方向对调节件12进行位置调节,从而靠近或远离分装容器。

注液头42安装在注液固定件41上,并且通过注液固定件41与分液驱动部20管路连接(如将第一分液管路22的出液口设置于注液固定件41上并与注液头42连通),在调节件12上沿第二方向设置有诸如沉槽、槽口等结构,以便注液固定件41能够被可移动地固定在调节件12上,从而实现注液固定件41沿第二方向移动连接调节件12的结构构造,以便对注液头42的具体位置以及相邻两个注液头42之间的间距进行实时调节,进而适应分装容器在传动部30(尤其是容器托盘50)上的具体位置以及排列关系,实现注液头42与对应分装容器之间的对准。

一个实施例中,在注液固定件41设有传感器(图中未示出),传感器与控制部电连接,用于检测注液头42和/或第一分液管路22内的液体流量变化或内部状态变化,从而为判断分液驱动件21是否故障、配液容器a内的液位高低情况等提供信号依据,进而便于操作人员对装置进行维护或者向配液容器a中添加待分装液体。如在配液容器a内的液位较低时,由分液驱动部20和注液部40所组成的管路会因吸入空气而产生气泡,从而导致注液头42无法连续出液;此时,利用传感器所检测的信号可及时判断该情况的发生,以便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如装置停机等)。在具体实施时,传感器可采用光电传感器,其发射端和接收端布置于注液头42或第一分液管路22的对称侧,利用光信号的变化来实现传感器的检测功能。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传感器也可采用压力传感器,利用其所检测到的注液头42或第一分液管路22的内部压力变化来实现其检测功能。

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2和图7,支撑部10还包括底座15、上盖16和支撑框架17,支撑框架17将底座15和上盖16连为一体,从而形成一个类似于箱体的结构形态,利用底座15作为传动部30的装配载体,利用上盖16为注液头40与分液驱动部20之间的管路布置提供结构通道,支撑件11沿第三方向布置于底座15与上盖16之间。

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2和图7,控制部包括注液操作屏71、传动操作屏72、急停开关73、启停开关74、状态指示器75和模式转换开关76;其中:

注液操作屏71与分液驱动件71电连接,用于在分装前对分液驱动件21进行校准,从而实现按需设置诸如分液量、分装时间等等,注液操作屏71可与多个分液驱动件21集合成一个独立的结构体。

传动操作屏72与传动驱动件31电连接,用于设置分装模式以及传动部30的自动运动模式等,从而便于操作人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分装组合方式,进而实现同步分装相同或不同的装量。

急停开关73电连接传动驱动件31和分液驱动件71,用于在装置发生异常或故障时,操作人员对装置的急停控制,以确保装置使用的安全性。

启停开关74电连接传动驱动件31和分液驱动件71,用于为操作人员提供控制装置启动和停止的便利。

状态指示器75电连接传动驱动件31和分液驱动件71,则用于实时显示装置的状态(如运行、停止、异常等),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诸如声光指示装置。

模式转换开关76电连接传动驱动件31,在传动部30因发生故障而导致装置无法执行自动注液时,通过模式转换开关76将传动部30由自动运行状态切换至手动运行状态(如解锁传动驱动件31),以便由人工推动移动平台32进行移动,使分装容器与注液头42对准,从而通过操控诸如启停开关74等来实现手动注液;如此,可确保装置的连续运行,提高分液效率。

该实施例中,所述及的“电连接”可以为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其中,间接连接可以基于诸如控制器等控制元件来实现;同时,控制部的具体电路系统结构以及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信号关系,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求自行选择设置,在此不做赘述。

基于前述实施例的分液装置,以对同一种类产品进行中小批量分装为例,可依照如下原理执行液体分装作业,具体为:

1、在配液容器a中配置好待分装液体。

2、将多条第二分液管路23的一端穿入分液管路固定件25,并将该端伸入配液容器a内,使多条第二分液管路23处于相同液位高度。

3、将多条第二分液管路2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对应的分液驱动件21。

4、将第一分液管路21的一端连接对应的分液驱动件21、另一端连接对应的注液头40。

5、根据容器托盘50上处于同一组的分装容器的排列间距,沿第二方向调整相邻注液头40的间距,使注液头40能够与对应的分装容器相对应。

6、通过调节件12与支撑件11之间的结构配合关系,沿第三方向调整调节件12的高度,从而使注液头40能够在合理高度范围内与对应的分装容器保持对准。

7、使集液收集区32b进入注液位,通过控制部控制分液驱动件21启动,从而排出分液管路内的空气,使集液收集区32b能够收集部分待分装液体。

8、利用控制部对各个分液驱动件21进行分液量或分装精度的校准。

9、校准完成后,将其中一板承载有分装容器的容器托盘50,从传动部30在第一方向上的一端置入移动平台32上。

10、利用传动控制件62选择设置分装规格(如利用每组分装容器在注液位上停留的时间以及分液驱动件24的运行时间等来预先设定分装规格)。

11、控制传动部30启动以将分装容器按组别逐一地传送至注液位,从而进行自动注液。

12、待一板容器托盘50上的分装容器全部完成注液后,将该板容器托盘50从传动部30上取出,再放入另一板容器托盘50;如此反复循环,即可持续地进行液体分装作业。

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