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多孔陶瓷发热件的制作方法

2021-06-04 16:4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多孔 发热 零部件 陶瓷 电子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烟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孔陶瓷发热件。


背景技术:

2.现有电子烟一般采用无通孔的陶瓷体配合发热丝加热烟油,当发热丝通电后,即可加热陶瓷体,陶瓷体与烟油接触,使得烟油雾化,此时,雾化的烟油即可顺延着电子烟内部的管路结构导出至气嘴供消费者吸食。但是采用管路导出雾化气体存在以下问题,管路内部无加热结构,导致气体在管路内部容易堆积冷凝液,消费者吸食时容易吸到烟油;其次,冷凝液堆积在管路内部,容易导致气路不畅通,导致消费者口感不佳,降低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多孔陶瓷发热件,在陶瓷体上设置若干通孔用于流通雾化烟油,避免雾化烟油经过冷凝管路液化,提高用户使用体验,并在陶瓷体上集成有ntc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陶瓷体表面温度,便于控温节能。
4.一种多孔陶瓷发热件,包括陶瓷体,发热丝与ntc温度传感器,所述发热丝安装在所述陶瓷体的端面上,所述陶瓷体上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陶瓷体相对的两个端面,所述通孔的端口与所述发热丝错开,所述发热丝两端设置有焊脚线,所述ntc温度传感器的端部与所述陶瓷体连接。
5.优选的,所述发热丝形状为条形,s形或者环形。
6.优选的,所述陶瓷体形状为方形。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1、利用通孔将将雾化的烟油导出,气流更加顺畅,口感更好;2、烟雾不用先经过结构腔体,再转入到中心气路,减少烟雾和结构体的碰撞,从而达到冷凝液减少的目的;3、ntc温度传感器自动识别温度,始终能控制陶瓷体温度在任何想要的设定的范围,使温度保持在最佳雾化温度,同时也起到节能的作用。
附图说明
8.图1为其中一实施例一种多孔陶瓷发热件立体示意图;
9.图2为一实施例的一种多孔陶瓷发热件正视示意图;
10.图3为一实施例的一种多孔陶瓷发热件正视示意图;
11.图4为一实施例的一种多孔陶瓷发热件正视示意图
12.图5为一实施例的一种多孔陶瓷发热件正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3.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
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14.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15.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16.如图1所示,一种多孔陶瓷发热件,包括陶瓷体1,发热丝2与ntc温度传感器3,所述发热丝2安装在所述陶瓷体1的端面上,所述陶瓷体1上设置有若干通孔11,所述通孔11连通所述陶瓷体1相对的两个端面,所述通孔11的端口与所述发热丝2相邻,所述发热丝2两端设置有焊脚线21,所述ntc温度传感器3的端部与所述陶瓷体1连接。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陶瓷体1上设置有若干通孔11,烟油即可从通孔11的一端流向另一端,在陶瓷体1的端面上还设置有发热丝2与ntc温度传感器3,当发热丝2两端的焊脚线21与外界电路导通后,发热丝2开始对陶瓷体1进行加热,使得经过通孔11的烟油雾化成气体输出。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发热丝2阻拦气体从通孔11输出,发热丝2与通孔11是错开的。进一步的,设置ntc温度传感器3,用于检测陶瓷体1表面温度,使得陶瓷体1对烟油的加热温度在预设范围内,起到节能的效果。
17.如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丝2形状为条形,s形或者环形。设置不同形状的发热丝2,便于根据需要设计发热丝2与陶瓷体1的接触面积,提高导热效率。
18.如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陶瓷体形状为方形,方便产品装配及生产。
19.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20.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