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煤气化炉以及进行煤气化的方法与流程

2021-07-06 18:4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煤气化 公开 方法
煤气化炉以及进行煤气化的方法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煤气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气化炉以及进行煤气化的方法。



背景技术:

煤气化技术是实现煤炭清洁高效转化的一种重要方式,煤气化炉是进行煤气化的主要设备。

现有的煤气化炉包括炉体,炉体内腔形成为气化区,煤粉和气化剂进入至气化区内,在气化区内发生气化反应,反应产生的粗煤气从炉体上的气体出口排出,灰渣从炉体底部的排渣口排出。

然而,现有煤气化炉的碳转化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煤气化炉以及进行煤气化的方法。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煤气化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设置有顶端大、底端小的锥形分布板,所述锥形分布板上开设有布气孔;所述锥形分布板将所述炉体内腔分为气化区和位于所述气化区下方的燃烧区;

所述气化区具有可供粒径大于或等于预设粒径的煤料进入的第一进料口以及可供反应产生的粗煤气排出的粗煤气出口,所述炉体上具有用于向所述气化区通入气化剂的第一气体入口;所述燃烧区具有可供粒径小于所述预设粒径的煤料进入的第二进料口以及可供燃烧气体进入的第二气体入口;

所述锥形分布板的底端连接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的进口端与所述气化区连通,所述下料管的出口端延伸至所述燃烧区内。

可选的,所述炉体内还设置有顶端大、底端小的锥形过滤板;

所述锥形过滤板位于所述锥形分布板的下方,且所述锥形过滤板与所述锥形分布板之间形成环形间隙,所述第一气体入口通过所述环形间隙与所述气化区连通;所述锥形过滤板上具有过滤孔以及可供所述下料管穿过的通孔,所述过滤孔的孔径大于所述布气孔的孔径。

可选的,所述锥形过滤板的顶部边缘与所述炉体内壁密封连接;

所述通孔的内壁与所述下料管之间互不接触,以使所述通孔的内壁与所述下料管的外壁之间形成下料间隙。

可选的,所述锥形分布板与所述锥形过滤板同轴设置,且所述锥形分布板所在的圆锥的锥角与所述锥形过滤板所在的圆锥的锥角相同;

和/或,所述布气孔的孔径为2mm~3mm,所述锥形分布板的开孔率为1%~3%,所述锥形分布板所在的圆锥母线与所述锥形分布板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不大于45°;

和/或,所述过滤孔的孔径为3mm~4mm,所述锥形过滤板的开孔率为1%~3%,所述锥形过滤板所在的圆锥母线与所述锥形过滤板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不大于45°。

可选的,所述环形间隙中设置有第一气体进入管,且所述第一气体进入管的进气口显露在所述炉体外部,所述第一气体进入管的进气口形成为所述第一气体入口,所述第一气体进入管的管壁上开设有气体喷出孔。

可选的,所述第一气体进入管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气体进入管沿所述环形间隙的周向间隔排布;

和/或,所述第一气体进入管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一气体进入管的倾斜角度与所述锥形分布板的板面倾斜角度一致;

和/或,所述气体喷出孔为多个,多个所述气体喷出孔沿所述第一气体进入管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至少部分所述气体喷出孔朝向所述布气孔。

可选的,还包括控制气进入管,所述控制气进入管的进气端显露在所述炉体外部,所述控制气进入管的出气端由所述下料管的出口端伸入至所述下料管中,所述控制气进入管用于向所述下料管中通入控制气,以控制所述下料管的下料速度。

可选的,所述气化区内设置有料位高度检测装置,所述料位高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气化区内的料位高度。

可选的,所述燃烧区包括上区段和下区段,所述上区段位于所述气化区和所述下区段之间,所述下料管的出口端延伸至所述下区段内;

所述气化区的内径大于所述下区段的内径;在由所述气化区至所述下区段的方向上,所述上区段的内径逐渐减小。

可选的,所述炉体的外部设置有煤料破碎筛选装置,所述煤料破碎筛选装置具有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第一进料口连通,所述第二出口与所述第二进料口连通;

所述煤料破碎筛选装置用于对煤料进行破碎以及颗粒筛选,以使筛选出的粒径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粒径的煤料经所述第一出口进入至所述气化区,使筛选出的粒径小于所述预设粒径的煤料经所述第二出口进入至所述燃烧区。

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利用如上所述的煤气化炉进行煤气化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向气化区内通入气化剂以及粒径大于或等于预设粒径的煤料,以使所述粒径大于或等于预设粒径的煤料和所述气化剂在所述气化区内发生气化反应,且使所述气化区内反应产生的固体产物通过下料管进入至燃烧区;

向燃烧区内通入燃烧气体以及粒径小于预设粒径的煤料,以使所述粒径小于预设粒径的煤料、所述固体产物和所述燃烧气体在所述燃烧区内发生燃烧反应,且使所述燃烧区内反应产生的烟气经所述锥形分布板进入至所述气化区内。

可选的,所述气化区的气速低于临界流化风速;

所述燃烧区的气速大于等于临界流化风速的2倍。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控制气进入管向所述下料管中通入控制气;

检测所述气化区内的料位高度;

其中,当所述料位高度低于预设下限高度时,增大所述控制气的通入量;当所述料位高度高于预设上限高度时,减小所述控制气的通入量。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公开提供的煤气化炉以及利用该煤气化炉进行煤气化的方法,通过锥形分布板将炉体内腔分为气化区和位于气化区下方的燃烧区,使粒径较大的煤料从气化区的第一进料口进入气化区,使粒径较小的煤料从燃烧区的第二进料口进入燃烧区,并通过第一气体入口向气化区通入气化剂,通过第二气体入口向燃烧区通入燃烧气体,从而使粒径较大的煤料在气化区发生气化反应,粒径较小的煤料在燃烧区发生燃烧反应。由于粒径较小的煤料直接进入至下方的燃烧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粒径较小的细粉煤料还未较好的参与反应而直接被气化反应产生的粗煤气带出气化炉的情况出现,且由于粒径较小的细粉煤料从下方的燃烧区进入先发生燃烧反应,燃烧后产生的烟气再经过锥形分布板进入至上方的气化区内,使得粒径较小的细粉煤料能够在炉体内更好的进行反应,从而减少了飞灰的排出量,提高了碳转化率。而且,由于气化区和燃烧区具有各自的气体入口,因此,可以实现对两个气体入口的分别控制,即,可以分开控制气化区的气速和燃烧区的气速,比如可以通过控制使气化区的气速低于燃烧区的气速,从而延长飞灰在气化区内的停留时间,使其在气化区得以进一步转化,从而降低了飞灰中的含碳量,提高了碳转化率和气化效率。此外,通过设置下料管,使气化区反应产生的固体产物通过下料管进入至燃烧区,使得固体产物在燃烧区内再次进行燃烧,使固体产物中的残碳得以进一步转化,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整体的碳转化率和气化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煤气化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煤气化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其中,1、炉体;11、气化区;111、第一进料口;112、第一气体进入管;1121、第一气体入口;1122、气体喷出孔;113、粗煤气出口;12、燃烧区;1201、上区段;1202、下区段;121、第二进料口;122、第二气体入口;123、气体分布板;124、排渣管;125、环形间隙;2、锥形分布板;3、下料管;31、进口端;32、出口端;4、锥形过滤板;41、通孔;42、下料间隙;5、控制气进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煤气化炉,包括炉体1,炉体1内设置有顶端大、底端小的锥形分布板2。此处的顶端和底端是指煤气化炉在使用状态下,锥形分布板2的顶端和底端。锥形分布板2将炉体1内腔分为气化区11和位于气化区11下方的燃烧区12。其中,锥形分布板2上开设有布气孔。布气孔具体可以为多个,多个布气孔在锥形分布板2上间隔排布。

其中,气化区11具有可供粒径大于或等于预设粒径的煤料进入的第一进料口111以及可供反应产生的粗煤气排出的粗煤气出口113。炉体1上具有用于向气化区11通入气化剂的第一气体入口1121。燃烧区12具有可供粒径小于预设粒径的煤料进入的第二进料口121以及可供燃烧气体进入的第二气体入口122。其中,预设粒径具体可以根据实际要求进行具体设定。

具体实现时,可以在气化区11和燃烧区12对应的炉壁上分别穿设给煤管,气化区11上的给煤管的入口形成为第一进料口111,燃烧区12上的给煤管的入口形成为第二进料口121。其中,可使气化区11上的给煤管与气化区11竖直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不大于45°,气化区11上的给煤管的最底端距气化区11竖直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为50mm~100mm,保证气化区料位均匀。

也就是说,粒径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粒径的煤料通过第一进料口111进入至气化区11内,气化剂通过第一气体入口1121进入至气化区11内,进入至气化区11内的煤料和气化剂在气化区11内发生气化反应。粒径小于预设粒径的煤料通过第二进料口121进入至燃烧区12内,燃烧气体通过第二气体入口122进入至燃烧区12内,进入至燃烧区12内的煤料和燃烧气体在燃烧区12内发生燃烧反应。即,大颗粒煤料进入上方的气化区11,小颗粒细粉煤料进入至下方的燃烧区12。其中,燃烧区12的床型具体可以为流化床。

在本实施例中,气化剂具体可以为蒸汽。当然,气化剂也可以为满足要求的其他气体,本公开并不限于此。在本实施例中,燃烧气体具体为空气。当然,燃烧气体也可以为包含有氧气的其他混合气体,只要能够满足反应要求即可,本公开并不限于此。

其中,锥形分布板2的底端连接有下料管3,下料管3的进口端31与气化区11连通,下料管3的出口端32延伸至燃烧区12内。也就是说,下料管3的进口端31与气化区11连通,下料管3的出口端32与燃烧区12连通,从而使得气化区11内反应产生的固体产物能够通过下料管3进入至燃烧区12内发生燃烧反应,也就是说,固体产物、从第二进料口121进入的煤料和燃烧气体在燃烧区12内发生燃烧反应,在实现煤料燃烧的同时,使得固体产物中的残碳得以进一步转化。其中,锥形分布板2的锥形设置使得气化区11内的物料能够顺畅地进入至下料管3中,避免物料在锥形分布板2上堆积过多,在气化过程中结成大块渣滓而不能沿着下料管3正常排出气化区11的情况出现。其中,燃烧区12内反应产生的烟气向上流动,经过锥形分布板2上的布气孔进入至气化区11内,在气化区11内发生反应,最终从粗煤气出口113排出。

由于气化区11和燃烧区12各自具有气体入口,因此,实现了气化区11内气化剂通入和燃烧区12内燃烧气体通入的分别控制,即,使得气化区11和燃烧区12内的气速可以分别控制,比如,可以通过控制气化区11的气速小于燃烧区12内的气速,从而延长了炉体1内的飞灰在气化区11内的停留时间,使其在气化区11内得以进一步转化,从而降低了飞灰中的含碳量,提高了碳转化率。具体实现时,可以在气化区11的给煤管的管道上设置体积和质量流量计,在燃烧区12的给煤管的管道上设置体积和质量流量计,从而控制气化区11和燃烧区12的气速流量。示例性的,体积和质量流量计上具有显示结构,显示结构上可以实时显示气速、流量,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显示内容调整对应区的气速、流量。当然,也可以直接通过人工对气化区、燃烧区内的气速进行控制。

具体实现时,燃烧区12具有排渣口,炉体1内反应产生的残渣可经排渣口排出至炉体1外部。具体可以在排渣口处设置有排渣管124,通过排渣管124将残渣排出。其中,可以在燃烧区12内设置料位压差计,当压差过高时,即,燃烧区12内残渣料位较高时,通过排渣管124进行排渣。

此外,还可以在燃烧区12内设置气体分布板123,气体分布板123上开设有布气孔。第二气体入口122位于气体分布板123的下方,即,燃烧气体从第二气体入口122进入,经气体分布板123上的布气孔进入至燃烧区12内,设置气体分布板123使得进入至燃烧区12内的燃烧气体的分布更加均匀,从而提高了反应效率。其中,下料管3的出口端32位于气体分布板123的上方,具体可使下料管3的出口端32位于气体分布板123上方的100mm~200mm处。

本公开提供的煤气化炉,通过锥形分布板2将炉体1内腔分为气化区11和位于气化区11下方的燃烧区12,使粒径较大的煤料从气化区11的第一进料口111进入气化区11,使粒径较小的煤料从燃烧区12的第二进料口121进入燃烧区12,并通过第一气体入口1121向气化区11通入气化剂,通过第二气体入口122向燃烧区12通入燃烧气体,从而使粒径较大的煤料在气化区11发生气化反应,粒径较小的煤料在燃烧区12发生燃烧反应。由于粒径较小的煤料直接进入至下方的燃烧区12,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粒径较小的细粉煤料还未较好的参与反应而直接被气化反应产生的粗煤气带出气化炉的情况出现,且由于粒径较小的细粉煤料从下方的燃烧区12进入先发生燃烧反应,燃烧后产生的烟气再经过锥形分布板2进入至上方的气化区11内,使得粒径较小的细粉煤料能够在炉体1内更好的进行反应,从而减少了飞灰的排出量,提高了碳转化率。

而且,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气化区11和燃烧区12具有各自的气体入口,因此,可以实现对两个气体入口的分别控制,即,可以分开控制气化区11的气速和燃烧区12的气速,比如可以通过控制使气化区11的气速低于燃烧区12的气速,从而延长飞灰在气化区11内的停留时间,使其在气化区11得以进一步转化,从而降低了飞灰中的含碳量,提高了碳转化率和气化效率。

此外,通过设置下料管3,使气化区11反应产生的固体产物通过下料管3进入至燃烧区12,使得固体产物在燃烧区12内再次进行燃烧,使固体产物中的残碳得以进一步转化,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整体的碳转化率和气化效率。

继续参照图1所示,炉体1内还设置有顶端大、底端小的锥形过滤板4。此处的顶端和底端是指煤气化炉在使用状态下,锥形过滤板的顶端和底端。锥形过滤板4位于锥形分布板2的下方,且锥形过滤板4与锥形分布板2之间形成环形间隙125,锥形过滤板4上具有过滤孔以及可供下料管3穿过的通孔41,过滤孔的孔径大于锥形分布板2的布气孔的孔径。

由于燃烧区12反应产生的烟气向上流动,通过设置锥形过滤板4和锥形分布板2,燃烧区12燃烧产生的烟气依次经过锥形过滤板4的过滤孔和锥形分布板2的布气孔进入至气化区11内,锥形过滤板4能够起到过滤燃烧区12燃烧后的烟气携带的细粉的作用,防止锥形分布板2的布气孔被堵塞。经过过滤孔和布气孔的烟气能够起到对气化区11内物料松散的作用,使得气化区11内的物料之间松散不结渣,提高气化效率。

其中,可以使锥形过滤板4的通孔41的内壁与下料管3之间互不接触,以使通孔41的内壁与下料管3的外壁之间形成下料间隙42。也就是说,若有物料经布气孔掉落至锥形过滤板4上时,物料会经过该下料间隙42下落至燃烧区12内,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物料在锥形过滤板4上堆积,导致过滤孔堵塞的情况出现。由于过滤板为顶端大底端小的锥形结构,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掉落至锥形过滤板4上的物料流动的顺畅性。

具体可将下料间隙42的尺寸设置为不小于50mm,以保证物料能够顺畅的经过该下料间隙42进入至燃烧区12内。参照图1所示,此处的下料间隙42的尺寸为锥形过滤板4的底端边缘至下料管3的外壁之间的水平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环形间隙125中设置有第一气体进入管112,且第一气体进入管112的进气口显露在炉体1外部,第一气体进入管112的进气口形成为第一气体入口1121,第一气体进入管112的管壁上开设有气体喷出孔1122。也就是说,气化剂先通过第一气体进入管112进入至环形间隙125中,然后经过布气孔进入至气化区11。这样设置使得进入至气化区11内的气化剂更加均匀,以提高气化效率。而且通过将第一气体进入管112设置在环形间隙125中,使得第一气体进入管112喷出的气化剂还可以起到对布气孔吹扫的作用,防止锥形分布板2上的布气孔发生堵塞。其中,可以使锥形过滤板4的顶部边缘与炉体1内壁密封连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进入至环形间隙125中的气化剂能够尽可能的都进入至气化区11内。

较为优选的,可以将第一气体进入管112设置为多个,多个第一气体进入管112沿环形间隙125的周向间隔排布,这样可以从整个周向上进气,进一步提高了进入至气化区11内的气化剂的均匀性。比如,第一气体进入管112不小于3个,多个第一气体进入管112沿环形间隙125的周向均布。其中,第一气体进入管112的直径比如可以设置为大于等于20mm。

其中,第一气体进入管112可以倾斜设置,且第一气体进入管112的倾斜角度与锥形分布板2的板面倾斜角度一致。这样使得第一气体进入管112的布局更加合理,且进一步提高布气的均匀性。其中,气体喷出孔1122具体为多个,多个气体喷出孔1122沿第一气体进入管112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至少部分气体喷出孔1122朝向布气孔。通过使至少部分气体喷出孔1122朝向布气孔,使得从第一气体进入管112进入的气化剂能够直接经过布气孔进入至气化区11内,使得气化剂的进入更加顺畅。

示例性的,气体喷出孔1122可以沿竖直方向开设,气体喷出孔1122的直径可以为1mm~2mm,相邻的气体喷出孔1122之间的间距可以为20mm~100mm,气体喷出孔1122的气速可以为30m/s~60m/s。

较为优选的,可使锥形分布板2与锥形过滤板4同轴设置,且锥形分布板2所在的圆锥的锥角与锥形过滤板4所在的圆锥的锥角相同。这样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气化剂的均匀性。

具体实现时,可以将锥形分布板2上布气孔的孔径设置为2mm~3mm,锥形分布板2的开孔率为1%~3%,锥形分布板2所在的圆锥母线与锥形分布板2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不大于45°。可以使过滤孔的孔径为3mm~4mm,锥形过滤板4的开孔率为1%~3%,锥形过滤板4所在的圆锥母线与锥形过滤板4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不大于45°。

进一步地,该煤气化炉还可以包括控制气进入管5,控制气进入管5的进气端显露在炉体1外部,控制气进入管5的出气端由下料管3的底端伸入至下料管3中,控制气进入管5的最大外径小于下料管3的最小内径。控制气进入管5用于向下料管3中通入控制气,以控制下料管3的下料速度。比如,需要加大下料速度时,减小控制气进入管5的进气量;需要减小下料速度或者停止下料时,增大控制气进入管5的进气量。其中,可将控制气进入管5插入至下料管3的深度设置为50mm~100mm。

具体实现时,可以将下料管3的出口端32设置为文丘里形状,即,在沿下料方向上,下料管3的出口端32先收缩而后逐渐扩大。其中,控制气具体可以是空气,也可以是满足要求的其他气体,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通过设置控制气进入管5,能够控制下料管3的下料速度,进而控制气化区11内的料位高度。

其中,气化区11内设置有料位高度检测装置,料位高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气化区11内的料位高度。通过设置料位高度检测装置,使气化区11保持一定料位,防止下料管3发生窜气现象。具体地,当料位高度检测装置检测到气化区11内的料位低于预设下限高度时,增大控制气的通入量。当料位高度检测装置检测到气化区11内的料位高于预设上限高度时,减小控制气的通入量,从而能够灵活的控制调节气化区11内的料位高度。

具体实现时,可以设置控制器,使料位高度检测装置与控制器电连接,当料位高度检测装置检测到气化区11内的料位低于预设下限高度时,料位高度检测装置传输料位低的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到该信号后,调节控制气的通入量,使控制气通入量增大;当料位高度检测装置检测到气化区11内的料位高于预设上限高度时,料位高度检测装置传输料位高的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到该信号后,调节控制气的通入量,使控制气通入量减小。当然,也可以不设置控制器,而是直接通过人工进行调节。

其中,料位高度检测装置具体可以包括压差计,压差计具有两个压力检测点,两个压力检测点在气化区11内上下间隔设置,比如,上部的压力检测点位于气化区11垂直高度的±100mm处,下部的压力检测点位于锥形分布板2的顶部边缘与炉体内壁连接处的上部100mm~200mm处。若两个压力检测点检测到的压力值的差值较大,说明气化区11内料位较低,此时可减小控制气的通入量;若差值较小,说明气化区11内料位较高,此时可增大控制气的通入量。

具体地,燃烧区12可以包括上区段1201和下区段1202。其中,上区段1201位于气化区11和下区段1202之间,下料管3的出口端32延伸至下区段1202内。其中,气化区11的内径大于下区段1202的内径。通过使气化区11的内径小于下区段1202的内径,从而使得气化区11的气速较小,进而延长了飞灰在气化区11的停留时间,降低了飞灰中的碳含量。其中,在由气化区11至下区段1202的方向上,上区段1201的内径逐渐减小。参照图1所示,上区段1201具体可以为内径逐渐减小的锥形段,这样设置可防止物料在上区段1201内发生堆积。具体可使上区段1201的侧壁与上区段1201的中轴线之间的角度小于等于22°。

在一些实施例中,炉体1的外部还设置有煤料破碎筛选装置,煤料破碎筛选装置具有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第一出口与第一进料口111连通,第二出口与第二进料口121连通。煤料破碎筛选装置用于对煤料进行破碎以及颗粒筛选,以使筛选出的粒径大于或等于预设粒径的煤料经第一出口进入至气化区11,使筛选出的粒径小于预设粒径的煤料经第二出口进入至燃烧区12。

在使用时,先通过煤料破碎筛选装置对煤料进行破碎,然后对破碎后的煤料颗粒进行筛选,将粒径大于等于预设粒径的煤料和粒径小于预设粒径的煤料分开,使大颗粒煤料从第一进料口111进入气化区11,使小颗粒煤料从第二进料口121进入燃烧区12。

本实施例提供的煤气化炉与现有的煤气化炉相比,飞灰碳含量降低了至少5%,碳转化率提高了至少3%。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利用煤气化炉进行煤气化的方法,该方法由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煤气化炉的全部或者部分执行,以降低飞灰中的碳含量,提高碳转化率。

参照图1和图2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

s101、向气化区11内通入气化剂以及粒径大于或等于预设粒径的煤料,以使粒径大于或等于预设粒径的煤料和气化剂在气化区11内发生气化反应,且使气化区11内反应产生的固体产物通过下料管3进入至燃烧区12。

s102、向燃烧区12内通入燃烧气体以及粒径小于预设粒径的煤料,以使粒径小于预设粒径的煤料、固体产物和燃烧气体在燃烧区12内发生燃烧反应,且使燃烧区12内反应产生的烟气经锥形分布板2进入至气化区11内。

需要说明的是,向气化区11内通入粒径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粒径的煤料的步骤和向燃烧区12内通入粒径小于预设粒径的煤料的步骤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在一定时间间隔内依次进行。

其中,可使气化区11的气速低于临界流化风速,此处的临界流化风速指的是气化区11内的煤料颗粒发生流化的临界风速。其中,燃烧区12的气速大于等于临界流化风速的2倍,此处的临界流化风速指的是燃烧区12内的煤料颗粒发生流化的临界风速。也就是说,气化区11床内气速较低,燃烧区12床内气速较高。气化区11床内气速低使得飞灰在气化区11的停留时间长,从而降低了飞灰的含碳量。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由下料管3的出口端32向下料管3中通入控制气;

检测气化区11内的料位高度,其中,当料位高度低于预设下限高度时,增大控制气的通入量;当料位高度高于预设上限高度时,减小控制气的通入量。

具体实现原理与其他技术特征均与实施例一相同,并能带来相同或者类似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具体可参照实施例一的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