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炉灶用燃烧器及燃气灶的制作方法

2021-10-23 01:0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燃烧器 炉灶 主体 在外 供给


1.本发明涉及炉灶用燃烧器及燃气灶,该炉灶用燃烧器具备:燃烧器主体,混合气体供给至该燃烧器主体;以及燃烧器罩,其载放于燃烧器主体上,且具有在外周面开口的火焰口。


背景技术:

2.以往,作为这种炉灶用燃烧器,已知如下结构:在燃烧器罩的下表面外周部下垂设置有环状壁,在该环状壁以存在周向间隔的方式形成有多个从环状壁的下端向上方凹入的成为火焰口的火焰口槽(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3.另外,作为炉灶用燃烧器,已知具备如下燃烧器罩的炉灶用燃烧器,该燃烧器罩具有在外周面开口的上下两层的火焰口。其中,燃烧器罩构成为包括环状的下侧罩部件和环状的上侧罩部件,在燃烧器主体与下侧罩部件之间区划形成下层火焰口,在下侧罩部件与上侧罩部件之间区划形成上层火焰口。还已知:关于这种炉灶用燃烧器,在下侧罩部件的上表面外周部竖立设置有第一环状壁,并且,在上侧罩部件的下表面外周部下垂设置有落位于第一环状壁的第二环状壁,上层火焰口分割为上侧火焰口部分和下侧火焰口部分的上下两部分,在第一环状壁以存在周向间隔的方式形成有多个从第一环状壁的上端向下方凹入的成为下侧火焰口部分的第一火焰口槽,在第二环状壁以存在周向间隔且相对于第一火焰口槽在周向上错位的方式形成有多个从第二环状壁的下端向上方凹入的成为上侧火焰口部分的第二火焰口槽(例如参见专利文献2)。
4.此外,如上所述形成有从环状壁的下端向上方凹入的火焰口槽的情况下,从环状壁的径向内侧观察的火焰口槽的形状为带有用于对火焰口槽的成型模具向下方进行脱模的脱模梯度的梯形、即下底比上底略大的梯形。
5.此处,为了提高位于炉灶用燃烧器的上方的被加热物即烹饪容器的加热效率,希望使火焰口处的混合气体的流量分布在火焰口上部增多,使得因从火焰口喷出的混合气体的燃烧而形成的火焰在上部的发热量增大。然而,上述现有例的炉灶用燃烧器中,因在火焰口槽带有用于对成型模具向下方进行脱模的脱模梯度而无法实现这种期望。
6.现有技术文献
7.专利文献
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14963号公报
9.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9-14395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10.鉴于以上问题,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使火焰口处的混合气体的流量分布在火焰口上部增多的炉灶用燃烧器及搭载有该炉灶用燃烧器的燃气灶。
11.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技术的第一发明是一种炉灶用燃烧器,其具备:燃烧器主体,混合气体供给至该燃烧器主体;以及燃烧器罩,该燃烧器罩载放于燃烧器主体上,且具
有在外周面开口的火焰口,所述炉灶用燃烧器的特征在于,在燃烧器罩的下表面外周部下垂设置有环状壁,在该环状壁以存在周向间隔的方式形成有多个从环状壁的下端向上方凹入的成为火焰口的火焰口槽,环状壁的内周面形成为趋向上方而缩径的锥状,各火焰口槽的周向宽度趋向环状壁的径向内侧而逐渐增大,从环状壁的径向内侧观察在环状壁的内周面开口的各火焰口槽的入口部所得的形状为上底大于下底的梯形。
12.另外,本技术的第二发明是一种炉灶用燃烧器,其具备:燃烧器主体,混合气体供给至该燃烧器主体;以及燃烧器罩,该燃烧器罩载放于燃烧器主体上,且具有在外周面开口的上下两层的火焰口,燃烧器罩构成为包括环状的下侧罩部件和环状的上侧罩部件,在燃烧器主体与下侧罩部件之间区划形成下层火焰口,在下侧罩部件与上侧罩部件之间区划形成上层火焰口,所述炉灶用燃烧器的特征在于,在下侧罩部件的上表面外周部竖立设置有第一环状壁,并且,在上侧罩部件的下表面外周部下垂设置有落位于第一环状壁的第二环状壁,上层火焰口分割为上侧火焰口部分和下侧火焰口部分的上下两部分,在第一环状壁以存在周向间隔的方式形成有多个从第一环状壁的上端向下方凹入的成为下侧火焰口部分的第一火焰口槽,在第二环状壁以存在周向间隔且相对于第一火焰口槽在周向上错位的方式形成有多个从第二环状壁的下端向上方凹入的成为上侧火焰口部分的第二火焰口槽,第二环状壁的内周面形成为趋向上方而缩径的锥状,各第二火焰口槽的周向宽度趋向第二环状壁的径向内侧而逐渐增大,从第二环状壁的径向内侧观察在第二环状壁的内周面开口的各第二火焰口槽的入口部所得的形状为上底大于下底的梯形。
13.另外,本技术的第三发明是一种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搭载有上述第一发明的炉灶用燃烧器或上述第二发明的炉灶用燃烧器。
14.根据本发明(第一、第二发明),由于火焰口槽(第二发明中为第二火焰口槽)的入口部的上部的宽度大于下部的宽度,所以,混合气体容易向入口部的上部流入。其结果,火焰口(第二发明中为上侧火焰口部分)处的混合气体的流量分布在火焰口上部增多。因此,因从火焰口(第二发明中为上侧火焰口部分)喷出的混合气体的燃烧而形成的火焰在上部的发热量增大,烹饪容器的加热效率得到提高。
15.此外,使得环状壁(第二发明中为第二环状壁)的内周面形成为趋向上方而缩径的锥状,并且,使得各火焰口槽(第二发明中为第二火焰口槽)的周向宽度趋向环状壁(第二发明中为第二环状壁)的径向内侧而逐渐增大,由此,即便火焰口槽(第二发明中为第二火焰口槽)带有用于对其成型模具向下方进行脱模的脱模梯度,也能够使从环状壁(第二发明中为第二环状壁)的径向内侧观察的火焰口槽(第二发明中为第二火焰口槽)的入口部的形状形成为上底大于下底的梯形。
附图说明
16.图1是搭载有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炉灶用燃烧器的燃气灶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17.图2是以图1中的ii-ii线剖切的截面图。
18.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炉灶用燃烧器的立体图。
19.图4(a)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炉灶用燃烧器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切侧视图,图4(b)是以图4(a)中的ivb-ivb线剖切的截面图,图4(c)是以图4(a)中的ivc-ivc线剖切的截面
图。
20.图5是搭载有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炉灶用燃烧器的燃气灶的与图2对应的截面图。
21.图6(a)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炉灶用燃烧器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切侧视图,图6(b)是以图6(a)中的vib-vib线剖切的截面图,图6(c)是以图6(a)中的vic-vic线剖切的截面图。
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1…
炉灶用燃烧器、2

燃烧器主体、3

燃烧器罩、3l

下侧罩部件、3u

上侧罩部件、31

环状壁、311…
第一环状壁、312…
第二环状壁、32

火焰口槽、32a

火焰口槽的入口部、321…
第一火焰口槽、322…
第二火焰口槽、322a

第二火焰口槽的入口部、4

火焰口、4l

下层火焰口、4u

上层火焰口、4ua

上侧火焰口部分、4ub

下侧火焰口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参照图1、图2,tp为将省略图示的燃气灶的炉灶主体的上表面覆盖的顶板。燃气灶中,以面对在顶板tp开设的燃烧器用开口tpa的方式,搭载有对载放于顶板tp上的炉架g的锅等烹饪容器进行加热的炉灶用燃烧器1。
[0025]
再参照图3,炉灶用燃烧器1具备:燃烧器主体2,混合气体供给至该燃烧器主体2,该燃烧器主体2的上部通过顶板tp的燃烧器用开口tpa而突出至顶板tp上;以及燃烧器罩3,其载放于燃烧器主体2上。在燃烧器罩3的外周面以存在周向间隔的方式设置有多个上下两层的火焰口4u、4l。此外,在位于与炉架g的多个炉架爪ga相同方位的、燃烧器罩3的周向上的多个部位的部分仅形成有下层火焰口4l而未形成上层火焰口4u,以防止火焰与炉架爪ga接触而发生不完全燃烧。
[0026]
更详细地进行说明,燃烧器主体2具有外侧的筒体21、内侧的筒体22以及中间的筒体23的内外三重的筒体。燃烧器罩3构成为包括:环状的下侧罩部件3l,在其内周部下垂设置有与燃烧器主体2的中间筒体23嵌合的筒部3la;以及环状的上侧罩部件3u,在其内周部下垂设置有与燃烧器主体2的内侧筒体22嵌合的筒部3ua。并且,在燃烧器主体2的外侧筒体21与下侧罩部件3l之间区划形成下层火焰口4l,在下侧罩部件3l与上侧罩部件3u之间区划形成上层火焰口4u。
[0027]
上层火焰口4u分割为上侧火焰口部分4ua和下侧火焰口部分4ub的上下两部分。具体地进行说明,在下侧罩部件3l的上表面外周部竖立设置有第一环状壁311,在上侧罩部件3u的下表面外周部下垂设置有落位于第一环状壁311的第二环状壁312。并且,在第一环状壁311以存在周向间隔的方式形成有多个从第一环状壁311的上端向下方凹入的成为上层火焰口4u的下侧火焰口部分4ub的第一火焰口槽321。此外,在第二环状壁312以存在周向间隔且相对于第一火焰口槽321在周向上错位的方式形成有多个从第二环状壁312的下端向上方凹入的成为上层火焰口4u的上侧火焰口部分4ua的第二火焰口槽322。由此,上侧火焰口部分4ua和下侧火焰口部分4ub在周向上错位而配置成交错状。
[0028]
在下侧罩部件3l的下表面外周部下垂设置有落位于燃烧器主体2的外侧筒体21的上端部的第三环状壁313。在第三环状壁313以存在周向间隔的方式形成有多个从第三环状壁313的下端向上方凹入的成为下层火焰口4l的槽。
[0029]
另外,在炉灶用燃烧器1附设有点火电极11和作为火焰监测元件的热电偶12。在下侧罩部件3l的周向上的1个部位突出设置有与点火电极11对置的目标部33(参照图3)。并且,通过点火电极11与目标部33之间的火花放电而对下层火焰口4l进行点火。另外,在上侧罩部件3u以位于与点火电极11的设置部一致的周向上的1个部位的方式突出设置有防止煮沸溢出物向点火电极11掉落的檐部34。此外,在燃烧器主体2外插有从上方将燃烧器用开口tpa覆盖的罩13,以防止煮沸溢出物从燃烧器用开口tpa与炉灶用燃烧器1之间的间隙掉落。
[0030]
另外,炉灶用燃烧器1具备:上层火焰口4u用的第一混合管5u,其与燃烧器主体2的内侧筒体22和中间筒体23之间的空间连通;以及下层火焰口4l用的第二混合管5l,其与燃烧器主体2的外侧筒体21和中间筒体23之间的空间连通。燃料气体经由从通用的气体供给路6分支出的第一支路6u而向第一混合管5u供给。燃料气体经由从气体供给路6分支出的第二支路6l而向第二混合管5l供给。并且,在第一混合管5u和第二混合管5l内,燃料气体和吸入至各混合管5u、5l的一次空气混合。来自第一混合管5u的混合气体经由燃烧器主体2的内侧筒体22与中间筒体23之间的空间及下侧罩部件3l与上侧罩部件3u之间的空间而从上层火焰口4u喷出。另外,来自第二混合管5l的混合气体经由燃烧器主体2的外侧筒体21与中间筒体23之间的空间及外侧筒体21与下侧罩部件3l之间的空间而从下层火焰口4l喷出。
[0031]
在气体供给路6设置有:电磁安全阀61,其在点火时强制打开,在因热电偶12的电动势降低而监测到失火时关闭;以及源阀62,其在点火时打开,在熄火时关闭。另外,在第一支路6u和第二支路6l分别设置有第一流量调节阀63u和第二流量调节阀63l,它们与包括省略图示的火力调节用的杆、旋钮的操作部件联动而使得开度发生变化。操作部件能够从弱火位置操作至强火位置。如果将操作部件从弱火位置操作至强火位置,则第二流量调节阀63l的开度从最小开度逐渐增大。另一方面,第一流量调节阀63u在操作部件到达规定的中间位置之前不打开,在刚超过中间位置时,突然打开至规定开度,通过此后的向强火位置的操作而使得开度逐渐增大。并且,在将操作部件从弱火位置操作至中间位置时,向上层火焰口4u供给混合气体,使得火焰从下层火焰口4l向上层火焰口4u移动。
[0032]
此处,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a)所示,在第二环状壁312的内周面形成为趋向上方而缩径的锥状。进而,如图4(b)所示,各第二火焰口槽322的周向宽度趋向第二环状壁312的径向内侧而逐渐变大。具体而言,第二环状壁312的内周面的锥角角度θa设定为例如40
°
,第二环状壁312的朝向径向内侧的各第二火焰口槽322的周向宽度的加宽角度θb设定为例如10
°
。并且,如图4(c)所示,从第二环状壁312的径向内侧观察在第二环状壁312的内周面开口的各第二火焰口槽322的入口部322a的形状为上底大于下底的梯形。此外,图4(c)中,为了容易理解,对第二火焰口槽322的入口部322a标注网格线。
[0033]
据此,第二火焰口槽322的入口部322a的上部的宽度大于下部的宽度,因此,混合气体容易向入口部322a的上部流入。其结果,上侧火焰口部分4ua处的混合气体的流量分布在上部增多。因此,因从上侧火焰口部分4ua喷出的混合气体的燃烧而形成的火焰在上部的发热量增大,烹饪容器的加热效率得到提高。
[0034]
但是,在第二火焰口槽322带有趋向下方变宽的1
°
左右的脱模梯度,以便对成型模具向下方进行脱模。不过,通过在第二环状壁312的内周面形成上述锥状、且使得各第二火焰口槽322的周向宽度趋向径向内侧而增大,即便在第二火焰口槽322形成有上述脱模梯度,也能够使得从径向内侧观察的第二火焰口槽322的入口部322a的形状形成为上底大于下底
的梯形。
[0035]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使得第二火焰口槽322的上底面趋向径向外侧而向上方倾斜。这是为了使上侧火焰口部分4ua的火焰容易向上方升起而提高烹饪容器的加热效率。不过,并非必须使第二火焰口槽322的上底面以上述方式倾斜。
[0036]
以上,对在燃烧器罩3的外周面设置有上下两层的火焰口4u、4l的炉灶用燃烧器1进行了说明,不过,在燃烧器罩的外周面以上下1层的方式设置火焰口的炉灶用燃烧器也同样能够应用本发明。以下,参照图5对这样的炉灶用燃烧器进行说明。
[0037]
图5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炉灶用燃烧器1具备:燃烧器主体2,混合气体供给至该燃烧器主体2,该燃烧器主体2的上部通过顶板tp的燃烧器用开口tpa而突出到顶板tp上;以及燃烧器罩3,其载放于燃烧器主体2上。燃烧器主体2具有外侧筒体21和内侧筒体22的内外两重的筒体。燃烧器罩3呈环状,且在内周部下垂设置有与燃烧器主体2的内侧筒体22嵌合的筒部3a。在燃烧器罩3的下表面外周部下垂设置有落位于燃烧器主体2的外侧筒体21的上端部的环状壁31。在该环状壁31以存在周向的间隔的方式形成有多个从该环状壁31的下端向上方凹入的成为火焰口4的火焰口槽32。
[0038]
此处,如图6(a)所示,环状壁31的内周面形成有趋向上方而缩径的锥状,另外,如图6(b)所示,各火焰口槽32的周向宽度趋向环状壁31的径向内侧而逐渐增大。环状壁31的内周面的锥角角度θa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炉灶用燃烧器1同样地设定为例如40
°
,环状壁31的朝向径向内侧的各火焰口槽32的周向宽度的加宽角度θb也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炉灶用燃烧器1同样地设定为例如10
°
。并且,如图6(c)所示,从环状壁31的径向内侧观察在环状壁31的内周面开口的各火焰口槽32的入口部32a所得的形状为上底大于下底的梯形。
[0039]
由此,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炉灶用燃烧器1同样地,混合气体容易向火焰口槽32的入口部32a的上部流入。其结果,火焰口4处的混合气体的流量分布在上部增多。因此,因从火焰口4喷出的混合气体的燃烧而形成的火焰在上部的发热量增大,从而烹饪容器的加热效率得到提高。另外,使得环状壁31的内周面形成为上述锥状、且使得各火焰口槽32的周向宽度趋向径向内侧而增大,从而,即便在火焰口槽32带有用于对成型模具向下方进行脱模的脱模梯度,也能够使从径向内侧观察的火焰口槽32的入口部32a的形状形成为上底大于下底的梯形。
[0040]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不过,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从第一混合管5u和第二混合管5l分别向上层火焰口4u和下层火焰口4l供给混合气体,不过,也可以从通用的混合管向上层火焰口4u和下层火焰口4l供给混合气体。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