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RTO蓄热焚烧炉的制作方法

2021-08-17 13:5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蓄热 焚烧炉 改进 特别 rto
RTO蓄热焚烧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rto蓄热焚烧炉,特别涉及一种改进的rto蓄热焚烧炉,属于rto蓄热焚烧炉领域。



背景技术:

蓄热焚烧炉(rto)是一种高效的有机废气处理设备,能够将有机废气加热到750℃~850℃,使废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氧化产生的热量存储在蓄热体内,蓄热体内储存的热量用于预热后续进入的有机废气,从而节省废气升温过程的能源消耗。目前,现有的rto蓄热焚烧炉存在体积庞大,蓄热体使用寿命短,蓄热能力有限以及能源消耗较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rto蓄热焚烧炉公开了新的方案,采用具有组合蜂窝式的铝碳化硅蓄热体的rto蓄热焚烧炉方案,解决了现有同类体积庞大,蓄热体使用寿命短,蓄热能力有限以及能源消耗较高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rto蓄热焚烧炉包括炉体,炉体内的顶部设有燃烧器,炉体内的中部设有铝碳化硅蓄热体,铝碳化硅蓄热体将炉体内分隔成上部的燃烧室、下部的通道空间,铝碳化硅蓄热体包括左侧蜂窝蓄热体、右侧蜂窝蓄热体,左侧蜂窝蓄热体与右侧蜂窝蓄热体间设有铝碳化硅隔层结构,通道空间内设有通道立隔板,通道立隔板的下端与炉体内的底部连接,通道立隔板的上端与铝碳化硅隔层结构的下端连接,通道立隔板将通道空间分隔成左侧的进气通道、右侧的出气通道,进气通道向上与左侧蜂窝蓄热体连通,出气通道向上与右侧蜂窝蓄热体连通,左侧蜂窝蓄热体、右侧蜂窝蓄热体与燃烧室连通。

有机废气经进气通道、左侧蜂窝蓄热体进入燃烧室,燃烧器使燃烧室内的有机废气燃烧生成高温清洁气体,高温清洁气体经右侧蜂窝蓄热体、出气通道降温后排出炉体,铝碳化硅蓄热体吸收高温清洁气体的热量形成蓄热,蓄热加热经过左侧蜂窝蓄热体的有机废气。

进一步,本方案的炉体还包括吹扫管道,吹扫管道的一端与进气通道连通,吹扫管道的另一端与出气通道连通,吹扫管道上设有吹扫风机,吹扫风机将出气通道内的清洁气体排入进气通道,排入进气通道的清洁气体将进气通道内的残留有机废气吹入燃烧室。

进一步,本方案的燃烧室内设有燃烧通道立隔板,燃烧通道立隔板的下端与铝碳化硅隔层结构的上端连接,燃烧通道立隔板的上端的上方设有燃烧器,燃烧通道立隔板将燃烧室内空间隔成向上弯曲的燃烧通道。

进一步,本方案的进气通道的进气口通过进气管与进气过滤器连通,进气管上设有进风机,进风机的下游的进气管上设有进气阀。

进一步,本方案的出气通道的出气口通过出气管与烟囱连通,出气管上设有出气阀。

进一步,本方案的铝碳化硅隔层结构是实心的铝碳化硅层或内设多个导热隔层的空心的铝碳化硅层。

本实用新型rto蓄热焚烧炉采用具有组合蜂窝式的铝碳化硅蓄热体的rto蓄热焚烧炉方案,具有体积小,蓄热体性能强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rto蓄热焚烧炉的示意图。

图2是炉体的内部示意图。

图3是铝碳化硅蓄热体实例一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铝碳化硅蓄热体实例二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rto蓄热焚烧炉形成串联方式的示意图。

图6是rto蓄热焚烧炉形成并联方式的示意图。

其中,100是炉体,101是燃烧器,102是吹扫管道,200是铝碳化硅蓄热体,210是左侧蜂窝蓄热体,220是右侧蜂窝蓄热体,230是铝碳化硅隔层结构,300是燃烧室,301是燃烧通道立隔板,401是通道立隔板,410是进气通道,411是进气管,412是进风机,413是进气阀,414是进气过滤器,420是出气通道,421是出气管,422是出气阀,423是烟囱。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rto蓄热焚烧炉包括炉体,炉体内的顶部设有燃烧器,炉体内的中部设有铝碳化硅蓄热体,铝碳化硅蓄热体将炉体内分隔成上部的燃烧室、下部的通道空间,铝碳化硅蓄热体包括左侧蜂窝蓄热体、右侧蜂窝蓄热体,左侧蜂窝蓄热体与右侧蜂窝蓄热体间设有铝碳化硅隔层结构,通道空间内设有通道立隔板,通道立隔板的下端与炉体内的底部连接,通道立隔板的上端与铝碳化硅隔层结构的下端连接,通道立隔板将通道空间分隔成左侧的进气通道、右侧的出气通道,进气通道向上与左侧蜂窝蓄热体连通,出气通道向上与右侧蜂窝蓄热体连通,左侧蜂窝蓄热体、右侧蜂窝蓄热体与燃烧室连通。

有机废气经进气通道、左侧蜂窝蓄热体进入燃烧室,燃烧器使燃烧室内的有机废气燃烧生成高温清洁气体,高温清洁气体经右侧蜂窝蓄热体、出气通道降温后排出炉体,铝碳化硅蓄热体吸收高温清洁气体的热量形成蓄热,蓄热加热经过左侧蜂窝蓄热体的有机废气。

上述方案采用具有组合蜂窝式的铝碳化硅蓄热体的rto蓄热焚烧炉方案,铝碳化硅(alsic)是铝基碳化硅陶瓷颗粒增强复合材料,是金属和陶瓷的复合材料。碳化硅陶瓷材料俗称金钢砂,其硬度高于刚玉而仅次于立方氮化硼、碳化硼和金刚石这些超硬磨料,具有高模量和高热导率。铝碳化硅复合材料的突出优点是结合了陶瓷的低热膨胀系数、纯铝的热导率、铸铁的强度于一体,价格适中,增强了蓄热体的性能。另外,为了增强有机废气的处理效果,还可以采用将两台炉体串联起来处理的方式,如图5所示,同时,为了提高有机废气的处理效率,还可以采用将多台炉体并联起来同时处理的方式,如图6所示。

为了实现对进气通道的吹扫功能,如图2所示,本方案的炉体还包括吹扫管道,吹扫管道的一端与进气通道连通,吹扫管道的另一端与出气通道连通,吹扫管道上设有吹扫风机,吹扫风机将出气通道内的清洁气体排入进气通道,排入进气通道的清洁气体将进气通道内的残留有机废气吹入燃烧室。

为了提高燃烧效果,减少未经充分燃烧的气体进入出气通道,如图2所示,本方案的燃烧室内设有燃烧通道立隔板,燃烧通道立隔板的下端与铝碳化硅隔层结构的上端连接,燃烧通道立隔板的上端的上方设有燃烧器,燃烧通道立隔板将燃烧室内空间隔成向上弯曲的燃烧通道。

为了满足进气过滤的要求,如图1所示,本方案的进气通道的进气口通过进气管与进气过滤器连通,进气管上设有进风机,进风机的下游的进气管上设有进气阀。为了满足排气冷却的要求,如图1所示,本方案的出气通道的出气口通过出气管与烟囱连通,出气管上设有出气阀。

为了实现铝碳化硅隔层结构的功能,避免进气与出气串通,如图2、3、4所示,本方案的铝碳化硅隔层结构是实心的铝碳化硅层或内设多个导热隔层的空心的铝碳化硅层。

本方案公开的装置、零部件,除有特别说明外,均可以采用本领域公知的通用、惯用的方案实现。本方案rto蓄热焚烧炉并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公开的内容,实施例中出现的技术方案可以基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延伸,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方案结合公知常识作出的简单替换方案也属于本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

1.rto蓄热焚烧炉,其特征是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的顶部设有燃烧器,所述炉体内的中部设有铝碳化硅蓄热体,所述铝碳化硅蓄热体将所述炉体内分隔成上部的燃烧室、下部的通道空间,所述铝碳化硅蓄热体包括左侧蜂窝蓄热体、右侧蜂窝蓄热体,所述左侧蜂窝蓄热体与所述右侧蜂窝蓄热体间设有铝碳化硅隔层结构,所述通道空间内设有通道立隔板,所述通道立隔板的下端与所述炉体内的底部连接,所述通道立隔板的上端与所述铝碳化硅隔层结构的下端连接,所述通道立隔板将所述通道空间分隔成左侧的进气通道、右侧的出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向上与所述左侧蜂窝蓄热体连通,所述出气通道向上与所述右侧蜂窝蓄热体连通,所述左侧蜂窝蓄热体、右侧蜂窝蓄热体与所述燃烧室连通,

有机废气经所述进气通道、左侧蜂窝蓄热体进入所述燃烧室,所述燃烧器使所述燃烧室内的有机废气燃烧生成高温清洁气体,所述高温清洁气体经所述右侧蜂窝蓄热体、出气通道降温后排出所述炉体,所述铝碳化硅蓄热体吸收高温清洁气体的热量形成蓄热,所述蓄热加热经过所述左侧蜂窝蓄热体的有机废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to蓄热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还包括吹扫管道,所述吹扫管道的一端与所述进气通道连通,所述吹扫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气通道连通,所述吹扫管道上设有吹扫风机,所述吹扫风机将所述出气通道内的清洁气体排入所述进气通道,排入所述进气通道的所述清洁气体将所述进气通道内的残留有机废气吹入所述燃烧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to蓄热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内设有燃烧通道立隔板,所述燃烧通道立隔板的下端与所述铝碳化硅隔层结构的上端连接,所述燃烧通道立隔板的上端的上方设有所述燃烧器,所述燃烧通道立隔板将所述燃烧室内空间隔成向上弯曲的燃烧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to蓄热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通道的进气口通过进气管与进气过滤器连通,所述进气管上设有进风机,所述进风机的下游的所述进气管上设有进气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to蓄热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通道的出气口通过出气管与烟囱连通,所述出气管上设有出气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to蓄热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碳化硅隔层结构是实心的铝碳化硅层或内设多个导热隔层的空心的铝碳化硅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RTO蓄热焚烧炉包括炉体,炉体内的顶部设有燃烧器,炉体内的中部设有铝碳化硅蓄热体,铝碳化硅蓄热体将炉体内分隔成上部的燃烧室、下部的通道空间,铝碳化硅蓄热体包括左侧蜂窝蓄热体、右侧蜂窝蓄热体,左侧蜂窝蓄热体与右侧蜂窝蓄热体间设有铝碳化硅隔层结构,通道空间内的通道立隔板的下端与炉体内的底部连接,上端与铝碳化硅隔层结构的下端连接,将通道空间分隔成左侧的进气通道、右侧的出气通道,进气通道向上与左侧蜂窝蓄热体连通,出气通道向上与右侧蜂窝蓄热体连通,左侧蜂窝蓄热体、右侧蜂窝蓄热体与燃烧室连通。本新型采用具有组合蜂窝式的铝碳化硅蓄热体的RTO蓄热焚烧炉方案,具有体积小,蓄热体性能强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白鹏;司少娟;文小敏;刘红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沛森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04
技术公布日:2021.08.17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