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可调节式风粉混合器的制作方法

2021-08-17 13:5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混合器 调式
一种可调节式风粉混合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粉混合器领域,尤其是一种可调式新型风粉混合器。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由于煤炭价格的大幅上升,为了降低成本,各发电厂掺烧一些价格较低但煤质较差的燃煤,因此,在同等负荷下,锅炉机组所需给粉量有较大幅度的改变,导致风粉混合器普遍存在下粉不顺畅的现象,造成机组负荷波动大、运行安全性差等一系列问题,故十分需要一种可调式新型风粉混合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可调节式风粉混合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风粉混合器下粉不顺畅的现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式风粉混合器,其包括,第一调节单元,包括第一壳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部的第一旋转柱和第二旋转柱,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下端的第一抽拉组件,所述第一旋转柱的端部与中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转钮和第二转钮,所述第二旋转柱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转钮配合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抽拉组件配合;

混合器主体,包括设置于所述混合器主体内部的隔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混合器主体上方的落粉管;

第二调节单元,包括第二壳体、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部的第三旋转柱和第四旋转柱,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下端的第二抽拉组件,所述第三旋转柱的端部与中端分别设置有第三转钮和第四转钮,所述第四旋转柱上设置有与所述第四转钮配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抽拉组件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可调节式风粉混合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混合器主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混合器主体上端的前舌板、后舌板,以及方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可调节式风粉混合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旋转柱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挡板,所述第四旋转柱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挡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可调节式风粉混合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内部底面的两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抽拉组件配合的第一限位凸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可调节式风粉混合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壳体内部底面的两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抽拉组件配合的第二限位凸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可调节式风粉混合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转钮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轮配合的第一凸起,所述第四转钮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齿轮配合的第二凸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可调节式风粉混合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落粉管的上端为圆筒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可调节式风粉混合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抽拉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齿轮卡合,所述第二抽拉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齿轮卡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可调节式风粉混合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落粉管的下粉口为方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可调节式风粉混合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与所述混合器主体焊接。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通过调节风粉混合器内部挡板的角度来改变风的轨迹,使风可以均匀更有力的接触到混合器主体内部堆积的粉尘,消除因正压托粉现象导致的实际供粉量不均、或者断粉等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可调节式风粉混合器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可调节式风粉混合器的上视图。

图3为可调节式风粉混合器的前视图。

图4为可调节式风粉混合器的第二调节单元结构图。

图5为可调节式风粉混合器的第二调节单元内部结构图。

图6为可调节式风粉混合器的第一调节单元结构图。

图7为可调节式风粉混合器的第一调节单元组件结构图。

图8为可调节式风粉混合器的第二调节单元组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参照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式风粉混合器,可调节式风粉混合器包括第一调节单元100、混合器主体200和第二调节单元300,所述第一调节单元100和所述第二调节单元300分别设置在所述混合器主体200的俩侧,起到了控制所述混合器主体200风流的作用。

具体的,第一调节单元100,包括第一壳体101、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01内部的第一旋转柱102和第二旋转柱103,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01下端的第一抽拉组件104,所述第一旋转柱102的端部与中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转钮102a和第二转钮102b,所述第二旋转柱103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转钮102b配合的第一齿轮103a,所述第一齿轮103a与所述第一抽拉组件104配合。所述第一壳体101设置于所述混合器主体200的一侧,所述第一旋转柱102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01的内部并穿过所述第一壳体101的两侧,且所述第一旋转柱102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101上设置的旋转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转钮102a连接,所述第二旋转柱103设置于所述第一旋转柱102的下方,且所述第二旋转柱103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齿轮103a,所述第一抽拉组件104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01的下端,当所述第二旋转柱103旋转到需要的角度时,将所述第一抽拉组件104向所述第一壳体101内部推进,所述第一抽拉组件104与所述第一齿轮103a进行卡合,使所述第二旋转柱103无法继续进行旋转。

混合器主体200,包括设置于所述混合器主体200内部的隔板201,以及设置在所述混合器主体200上方的落粉管202。所述落粉管202的上端为圆筒状,管身内部为倾斜的方形平面,可使粉类在通过管身进入到所述混合器主体200时能够更加均匀的分散。

第二调节单元300,包括第二壳体301、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301内部的第三旋转柱302和第四旋转柱303,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301下端的第二抽拉组件304,所述第三旋转柱302的端部与中端分别设置有第三转钮302a和第四转钮302b,所述第四旋转柱303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转钮302b配合的第二齿轮303a,所述第二齿轮303a与所述第二抽拉组件304配合。所述第二壳体301设置于所述混合器主体200的另一侧,所述第三旋转柱302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301的内部并穿过所述第二壳体301的两侧,且所述第三旋转柱302一端与所述第二壳体301上设置的旋转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转钮302a连接,所述第四旋转柱303设置于所述第三旋转柱302的下方,且所述第第四旋转柱303的一端连接有第二齿轮303a,所述第二抽拉组件304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301的下端,当所述第三旋转柱302旋转到需要的角度时,将所述第第二抽拉组件304向所述第二壳体301内部推进,所述第二抽拉组件304与所述第二齿轮303a进行卡合,使所述第三旋转柱302无法继续进行旋转。

综上,第一调节单元100与第二调节单元300分别设置在混合器主体200的两侧,第一旋转柱102和第二旋转柱103设置在第一壳体101的内部,第一抽拉组件104设置在第一壳体101的下端,第三旋转柱302和第四旋转柱303设置在第二壳体301的内部,第二抽拉组件304设置在第二壳体301的下端,混合器主体200内部设置有隔板201,当粉状物体通过落粉管202进入到混合器主体200内部落在隔板201上,使风可以均匀的吹到所有的粉状物体。

在使用时,通过调节第一转钮102a或者第三转钮302a使第一齿轮103a或第二齿轮303a与第一转钮102a或者第三转钮302a配合,让第一旋转柱102和第二旋转柱103或者第三旋转柱302和第四旋转柱303转动,调整第一挡板103b或第二挡板303b的角度来控制风向,使风流能够更加精准的接触到所有的粉状物体。

实施例2

参照图5~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其不同于第一个实施例的是:所述混合器主体20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混合器主体200上端的前舌板200a、后舌板200b,以及方板200c。在上一个实施例中,可调节式风粉混合器包括第一调节单元100、混合器主体200和第二调节单元300。

具体的,第一调节单元100,包括第一壳体101、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01内部的第一旋转柱102和第二旋转柱103,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01下端的第一抽拉组件104,所述第一旋转柱102的端部与中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转钮102a和第二转钮102b,所述第二旋转柱103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转钮102b配合的第一齿轮103a,所述第一齿轮103a与所述第一抽拉组件104配合。所述第一壳体101设置于所述混合器主体200的一侧,所述第一旋转柱102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01的内部并穿过所述第一壳体101的两侧,且所述第一旋转柱102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101上设置的旋转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转钮102a连接,所述第二旋转柱103设置于所述第一旋转柱102的下方,且所述第二旋转柱103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齿轮103a,所述第一抽拉组件104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01的下端,当所述第二旋转柱103旋转到需要的角度时,将所述第一抽拉组件104向所述第一壳体101内部推进,所述第一抽拉组件104与所述第一齿轮103a进行卡合,使所述第二旋转柱103无法继续进行旋转。

混合器主体200,包括设置于所述混合器主体200内部的隔板201,以及设置在所述混合器主体200上方的落粉管202。所述落粉管202的上端为圆筒状,管身内部为倾斜的方形平面,可使粉类在通过管身进入到所述混合器主体200时能够更加均匀的分散。

第二调节单元300,包括第二壳体301、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301内部的第三旋转柱302和第四旋转柱303,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301下端的第二抽拉组件104,所述第三旋转柱302的端部与中端分别设置有第三转钮302a和第四转钮302b,所述第四旋转柱303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转钮302b配合的第二齿轮303a,所述第二齿轮303a与所述第二抽拉组件304配合。所述第二壳体301设置于所述混合器主体200的另一侧,所述第三旋转柱302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301的内部并穿过所述第二壳体301的两侧,且所述第三旋转柱302一端与所述第二壳体301上设置的旋转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转钮302a连接,所述第四旋转柱303设置于所述第三旋转柱302的下方,且所述第第四旋转柱303的一端连接有第二齿轮303a,所述第二抽拉组件304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301的下端,当所述第三旋转柱302旋转到需要的角度时,将所述第第二抽拉组件304向所述第二壳体301内部推进,所述第二抽拉组件304与所述第二齿轮303a进行卡合,使所述第三旋转柱302无法继续进行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混合器主体20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混合器主体200上端的前舌板203、后舌板204,以及方板205,所述前舌板203与所述后舌板204焊接在所述方板205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旋转柱10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挡板103b,所述第四旋转柱30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挡板303b,所述第二旋转柱10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挡板103b,所述第四旋转柱30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挡板303b,所述第一壳体101内部底面的两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抽拉组件104配合的第一限位凸块101a,所述第二壳体301内部底面的两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抽拉组件304配合的第二限位凸块301a。当所述第二旋转柱103转动时,会带动所述第一挡板103b转动,调节到需要的角度;当所述第四旋转柱303转动时,会带动所述第二挡板303b转动,调节到需要的角度,所述第一限位凸块101a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01的内部底面的两侧并与所述第一抽拉组件104配合,限制其位置;所述第二限位凸块301a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301的内部底面的两侧并与所述第二抽拉组件304配合,限制其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转钮102b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轮103a配合的第一凸起103a-1,所述第四转钮302b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齿轮303a配合的第二凸起303a-1,所述落粉管202的上端为圆筒状,所述第一抽拉组件10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齿轮103a卡合,所述第而抽拉组件104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齿轮303a卡合,所述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301与所述混合器主体200焊接。所述落粉管202的上端为圆筒形状,可以使粉状物体进入所述混合器主体200时更加均匀,且不会出现积粉的情况,所述第二转钮102b旋转一周时第一齿轮103a旋转45°,所述第四转钮302b旋转一周时第二齿轮303a旋转45°,所述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301与所述混合器主体200焊接可以使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301在机器工作时不会造成脱落的现象,消除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综上,第一调节单元100与第二调节单元300分别设置在混合器主体200的两侧,第一旋转柱102和第二旋转柱103设置在第一壳体101的内部,第一抽拉组件104设置在第一壳体101的下端,第三旋转柱302和第四旋转柱303设置在第二壳体301的内部,第二抽拉组件304设置在第二壳体301的下端,混合器主体200内部设置有隔板201,当粉状物体通过落粉管202进入到混合器主体200内部落在隔板201上,使风可以均匀的吹到所有的粉状物体,所述前舌板203、后舌板204,以及方板205的连接可以使所述混合器主体200内部形成一个倾斜的角度,让风流更好的吹到在所述混合器主体200的粉状物体。

在使用时,通过调节第一转钮102a或者第三转钮302a使第一齿轮103a或第二齿轮303a与第一转钮102a或者第三转钮302a配合,让第一旋转柱102和第二旋转柱103或者第三旋转柱302和第四旋转柱303转动,调整第一挡板103b或第二挡板303b的角度来控制风向,使风流能够更加精准的接触到所有的粉状物体。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