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颗粒物料用的加料装置以及挤出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09:0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物料 加料 挤出 颗粒 计量


1.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计量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颗粒物料用的加料装置以及挤出系统。


背景技术:

2.在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给相应的料仓加料。目前,会利用吸料器把所抽吸的颗粒物料加入相应的料仓中,由于料仓基本为非透明的不锈钢材质,因此不能够及时观察料仓内的颗粒物料的具体位置,这样,即便料仓内的颗粒物料满溢,吸料器仍然向料仓内加料。
3.为了便于控制加料过程,通常会在料仓上加装透视窗,并且还需安排专门的操作人员进行实时监控以控制吸料器的作业状态。
4.然而,透视窗的加装较为复杂,并且会引发安全问题,另外,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颗粒物料用的加料装置,该颗粒物料用的加料装置具有设置于第一料仓的第一进料口处的导料管并使得导料管的底端与第一料仓的底壁之间形成预设间距,从而能够控制排放到第一料仓内的颗粒物料的量。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颗粒物料用的加料装置,所述颗粒物料用的加料装置包括:
7.第一料仓,所述第一料仓内设置有能够容纳颗粒物料的第一料腔,所述第一料仓设置有分别供颗粒物料进出所述第一料腔的第一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以及
8.导料管,所述导料管的两端均形成为敞口状,所述导料管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料口处,所述导料管的顶端形成为供颗粒物料进入的导入口,所述导料管的底端形成为供颗粒物料排出的导出口且所述导料管的底端伸入到所述第一料仓内,并且所述导料管的底端与所述第一料仓的底壁之间形成预设间距。
9.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料仓的第一进料口处设置导料管,并使得导料管的底端与第一料仓的底壁之间形成预设间距,从而不仅能够对第一料仓进行加料,而且当第一料仓内的颗粒物料的料位与导料管的导出口相平齐时,由于导料管的导出口被第一料仓内的颗粒物料所堵塞,因此导料管不再朝向第一料仓排料,由此不仅实现了自动控制排放到第一料仓内的颗粒物料的量的目的,而且能够使得第一料仓内的颗粒物料的量基本保持于预设值,这样使得第一料仓不会出现满溢的现象。
10.优选地,所述导料管可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料口处,所述导料管能够沿所述第一料仓的轴向往复移动以调节所述导料管的底端与所述第一料仓的底壁之间所形成的预设间距。
11.优选地,所述颗粒物料用的加料装置包括第二料仓,所述第二料仓设置有能够容纳颗粒物料的第二料腔,所述第二料仓设置有分别供颗粒物料进出所述第二料腔的第二进
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料仓设置于所述第一料仓的上方;
12.所述导料管的所述导入口连接于第二出料口。
13.优选地,所述第一进料口设置于所述第一料仓的顶壁,所述第一出料口设置于所述第一料仓的底壁。
14.优选地,所述颗粒物料用的加料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出料口的排出管,所述排出管的两端均形成为敞口状,并且所述排出管在从所述第一料仓的顶端到所述第一料仓的底端的方向上呈渐缩状。
15.优选地,所述第一料仓在从所述第一料仓的顶壁到所述第一料仓的底壁的方向上呈渐缩状。
16.优选地,所述第二进料口设置于所述第二料仓的顶壁,所述第二出料口设置于所述第二料仓的底壁。
17.优选地,所述第二料仓包括呈直筒状的直筒段,所述直筒段的底端形成为敞口状,所述第二料仓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直筒段的底端的锥形段,所述锥形段的顶部形成为敞口状,所述锥形段在从所述第二料仓的顶部到所述第二料仓的底部的方向上呈渐缩状;其中:
18.所述第二进料口设置于所述直筒段的顶壁,所述第二出料口设置于所述锥形段的底壁。
19.优选地,所述颗粒物料用的加料装置包括吸料器,所述吸料器能够将吸取的颗粒物料投放到所述第二进料口中。
20.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挤出系统,所述挤出系统包括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颗粒物料用的加料装置以及能够承接由所述颗粒物料用的加料装置所排出的颗粒物料的挤出机。通过在挤出系统中设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颗粒物料用的加料装置,从而能够向挤出机稳定提供颗粒物料。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颗粒物料用的加料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说明
23.10

颗粒物料用的加料装置;12

第一料仓;12a

排出管;14

第二料仓;14a

直筒段;14b

锥形段;16

导料管;18

吸料器。
具体实施方式
24.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结合附图和实际应用中所示的方位理解,“内、外”是指部件的轮廓的内、外。
2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颗粒物料用的加料装置,颗粒物料用的加料装置10包括第一料仓12和导料管16。第一料仓12内设置有能够容纳颗粒物料如改性塑料颗粒的第一料腔,第一料仓12设置有分别供颗粒物料进出第一料腔的第一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第一进料口可设置于第一料仓12的顶壁,第一出料口可设置于第一料仓12的底壁;导料管16的两端均形成为敞口状,导料管16设置于第一进料口处,导料管16的顶端形成为供颗粒物料进入的导入口,导料管16的底端形成为供颗粒物料排出的导出口且导料管16的底端伸入到第一料仓12内,并且导料管16的底端与第一料仓12的底壁之间形成预设间距,可以理解的是,颗粒物
料由导入口进入到导料管16内并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到第一料仓12内,由此实现了对第一料仓12进行加料。通过在第一料仓12的第一进料口处设置导料管16,并使得导料管16的底端与第一料仓12的底壁之间形成预设间距,从而不仅能够对第一料仓12进行加料,而且当第一料仓12内的颗粒物料的料位与导料管16的导出口相平齐时,由于导料管16的导出口被第一料仓12内的颗粒物料所堵塞,因此导料管16不再朝向第一料仓12排料,由此不仅实现了自动控制排放到第一料仓12内的颗粒物料的量的目的,而且能够使得第一料仓12内的颗粒物料的量基本保持于预设值,这样使得第一料仓12不会出现满溢的现象。
26.为了能够调节进入到第一料仓12内的颗粒物料的量,导料管16可移动设置于第一进料口处,导料管16可设置为能够沿第一料仓12的轴向往复移动以调节导料管16的底端与第一料仓12的底壁之间所形成的预设间距。
27.如图1中所示,可在第一料仓12的上方设置第二料仓14,第二料仓14可设置有能够容纳颗粒物料的第二料腔,第二料仓14可设置有分别供颗粒物料进出第二料腔的第二进料口和第二出料口,导料管16的导入口可连接于第二出料口,这样,可首先使得颗粒物料储存于第二料仓14中,之后,再由第二料仓14向导料管16投放颗粒物料。
28.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进料口可设置于第二料仓14的顶壁,第二出料口可设置于第二料仓14的底壁。
29.为了便于向第二料仓14内加料,可设置吸料器18,吸料器18能够将吸取的颗粒物料投放到第二进料口中。其中,吸料器18可设置于第二进料口处以便于向第二进料口中投放颗粒物料。
30.另外,可在第一出料口处设置排出管12a,排出管12a的两端均可形成为敞口状,排出管12a在从第一料仓12的顶端到第一料仓12的底端的方向上可呈渐缩状,这样,可便于颗粒物料的稳定排出。
31.为了进一步使得颗粒物料从第一料仓12中稳定排出,第一料仓12在从第一料仓12的顶壁到第一料仓12的底壁的方向上呈渐缩状。
32.如图1中所示,第二料仓14可包括呈直筒状的直筒段14a,直筒段14a的底端可形成为敞口状,第二进料口可设置于直筒段14a的顶壁,第二料仓14还可包括连接于直筒段14a的底端的锥形段14b,锥形段14b的顶部可形成为敞口状,锥形段14b在从第二料仓14的顶部到第二料仓14的底部的方向上呈渐缩状,第二出料口可设置于锥形段14b的底壁。通过将第二料仓14设置为具有直筒段14a和锥形段14b,从而能够使得颗粒物料稳定的排放到导料管16中。
3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挤出系统,挤出系统可包括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颗粒物料用的加料装置10以及能够承接由颗粒物料用的加料装置10所排出的颗粒物料的挤出机。通过在挤出系统中设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颗粒物料用的加料装置10,从而能够向挤出机稳定提供颗粒物料。
34.另外,为了能够更加准确的调节颗粒物料进入到挤出机的速率,可在颗粒物料用的加料装置10和挤出机之间设置喂料机,喂料机能够承接由颗粒物料用的加料装置10所排出的颗粒物料并将颗粒物料排放到挤出机中。
35.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
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